中学生读书笔记

| 新华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1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小英子——作者林海音的童年生活。《城南旧事》通过小英子的视野和对童年的回忆,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文章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苦衷、有自己的血泪史,小英子目睹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是她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林海音把我们带进了她的视野,读《城南旧事》就好像附身在小英子身上,看北京古老的四合院、尝北京美味的驴打滚,跟着小英子一起哭、一起笑。

文章描写了许多悲伤又精彩的故事。像因为丈夫的离去和女儿的丢失而成为人们口中的“疯子”的秀贞,为了寻找女儿小桂子,在菜市场苦苦等候。可当她找到被小桂子养父毒打的小桂子,好不容易才团聚二人,在奔驰着火车的铁轨上,双双命归黄泉,死在火车之下。

再如《我们看海去》中的小偷,我想如果不是当初因为他弟弟要上学,学费那么贵,他一定不会做偷钱这种对不起良心的事,还要承受来自内心的煎熬,坐立不安,只能躲在茂密的草丛后面单独相处。他原本应该是一个多么诚实、善良的人啊!英子偶然发现了他,在“我们看海去”这种美好的承诺下,小英子和小偷和平相处。可因为小英子无意中提供的线索,警察顺瓜摸藤,把他带走了。可想而知,小英子那时会有多么内疚、惭愧,因为自己的过失,失去了一个大朋友。书中还描写了宋姨与她的黄板牙丈夫跟一对儿女的故事、小英子爸爸因肺癌去世······故事。

我还发现了每个故事的共同点,不管是小桂子和秀贞、宋姨、小偷甚至她的父亲,最后都离开了她。但她们虽然淡出了小英子的生活,可却没有离开她的记忆。我相信每一个读过《城南旧事》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其中的每一个人物。

在爸爸死后,小英子长大了,但她的童年却是精彩的。我们是幸运的,生在和平年代,还有什么资格说童年并不快乐,并不精彩呢?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2

主人公曾经嫖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悲剧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对自己的过去可以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己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庆幸自己曾经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无遗憾!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3

今天,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雪,天气很冷。人们都匆匆赶回家。只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雪地里走来走去,她手里拿了一些火柴,嘴里喊着:“谁要我的火柴,谁要我的火柴。”这时一辆马车跑了过来,眼看那马车就要撞到小女孩了,小女孩赶紧跑开。

小女孩吓坏了,她跑的时侯鞋子都掉了,小女孩正准备去捡回自己的鞋子。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拿起了小女孩的鞋子说:“这鞋子可真大呀!将来可以给我的孩子当摇篮。”说完,小男孩蹦蹦跳跳得走了。小女孩心想那可是她唯一的一双鞋呀,小女孩想追上他,可是,小女孩跑得喘不上气了,小男孩却跑得连影子都不见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脚走在雪地上,她每走一步就向踩在尖尖的刺上,疼的她只想哭。

小女孩找到了一座房子,她躲在房檐下休息。这时她又冷又饿,她多想坐在火炉旁烤着火呀。于是,她点着一根火柴,突然她眼前出现了一个火炉,那火炉就像她家里的那个火炉,小女孩正准备去摸那火炉,火柴熄灭了。她又点着了第二根火柴,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餐桌,餐桌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有鸡蛋、蛋糕、苹果,还有一只香喷喷的烤鹅。就在这时摘抄,那只烤鹅站了起来向小女孩走去,小女孩准备用手去摸那只烤鹅,火柴又熄灭了,眼前一片漆黑。小女孩又点燃了第三根火柴,眼前出现了一棵高大美丽的圣诞树,圣诞树上挂满彩球,那圣诞树比原来家里的`那个圣诞树漂亮多了,火柴又熄灭了。可是那圣诞树还没有消失,圣诞树慢慢地飞到了天空上去了,天空上挂满了无数颗星星,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了一颗星星,小女孩想起奶奶说的:“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一颗,地上的人就会死去一个。”小女说:“不知是谁也得死去了。”小女孩又擦亮了一根火柴,她奶奶出现在了亮光里,小女孩为了不让奶奶消失,她把所有的火柴都擦亮了。奶奶把她抱在了怀里,她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了小女孩儿已经死了,手里还紧紧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我的愿望是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过上有学上的日子。我会把今后的零花钱都攒起来,捐给那些需要上学但是没有钱的孩子。我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可怜,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有一份好的工作,回报祖国,报答父母。我现在要好好学本领,长大想当警察然后帮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4

读完余华的《活着》,听福贵讲述自己的坎坷人生,看他那悲欢离合的人生,我再次走进这本书,福贵的人生使我牵肠挂肚。

“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因为,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有幸福!活着本身很艰难,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更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福贵是一位敢于讲述自己的人,他敢于回忆过去,敢于走近现实。

余华笔下的福贵本来是一个阔少爷。因为家境富裕,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又赌又嫖,终于在龙二精心策划的赌局下,输光了所有的财产,变得一贫如洗。当他输光了所有的财产时,他想到自己还有亲情还有家庭,当他想要好好疼爱自己的亲人时,命运总是打击着他那颗沉重的心。自此之后,他的亲人便接二连三的离开了他,悲剧才开始上演。

他的父亲在一次上茅厕时死去的,他为母亲到城里请郎中,可命运总是将他玩弄于其中,请郎中时被抓住当壮丁,几经周折才幸存于世,回家后母亲变成一抔黄土,女儿发高烧变成了一个哑巴,儿子因抽血被活活抽死在医院里,女儿又因产后失血过多而死亡……就连唯一的亲人孙子苦根也因吃豆子给撑死了,于是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

在年逾古稀之时与一头老牛相依为伴。虽然亲人全部离开了他,但他依然坦然的面对生活,坚强的活着。

全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无疑他在我们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福贵那动荡与苦难的一生更是苦熬的一生,或许在他自己眼中这是平静与幸福的一生。

细小的细节勾起了生活波澜壮阔的画面,命运摧残了人的生活。这段话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一种过程,为自己而活,活出价值,活出自己的明天。而谁又想到活着的难能可贵呢?

想必余华是想告诉我们活着的奥秘吧,可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活着的意义就是让绝望不存在,即使生活将你折磨得千疮百孔,一定要默默承受,依旧努力的坚持活下去。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有幸福,好好活着,直面将来!

福贵乐观豁达地活着,因为他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所以才活的那么平静与幸福。福贵那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他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更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

活着就有希望,在此我想大声喊一句:“坚强活着,直面将来!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5

一位文静而又瘦弱的小女孩,手拿着一朵橘黄色的小花,静静地走在大河边,刚下过雨的天空显得格外的蓝。一路的草,叶叶挂着水珠,几只丹顶鹤在快乐的嬉戏着……这幅唯美的画面,让我不禁打开了这本曹文轩写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男孩子与一个女孩子的故事。男孩子叫青铜,女孩子叫葵花。在一个特别的机缘,让生活在城市的女孩葵花和住在乡村的哑巴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但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一个不会说话的他,在芦苇的尽头,在女孩消失的地方,竟大声的说出了女孩的名字:“葵——花!”

这本书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爱——至爱,将爱写的充满生机与情意。它告诉了我们: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灾害、人类的野蛮本性等。我们每天都在目睹着与耳闻着这些苦难。当东南亚的海啸在人们淬不及防的时,以十分短暂的时间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将一个好端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当人们在沉浸在欢声笑语里,突来的地震让无数人死亡,让无数的楼房倒塌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以为世界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这些又算得了什么?那些零星的、琐碎的却又无边无际、无所不在的心灵痛苦,更是深入而有持久的。跌落、失落、波折、破灭、沦陷、被抛弃、被扼杀、雪上加霜……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人的一生写照。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罗曼·罗兰曾说:“我们应当正视痛苦,尊重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的伟大灵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会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是啊,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6

她便在这辜负中坦然地做着女人,最后死于谋财害命。由此画了句号。

琦瑶16岁竞选上海小姐后,被李主任看中,做了李主任的情妇,李是军政界要员,不久死于飞机失事;程先生是琦瑶的仰慕者,追随琦瑶终生;康明逊是个顾首顾尾的纨绔子弟,给了琦瑶一段没希望的感情,始乱终弃;老克腊是琦瑶女儿一代的男人,给了琦瑶爱的希望,也导致了她的死。

人物刻画最成功的,倒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配角李主任。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在女人的事情上,李主任总是当机立断,不拖延,也不迂回,直接切入正题的。是权力使然,也是人生苦短。”

“李主任上了车坐在她身边,身材虽不高大,可那威严的姿态,却有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势。李主任是权力的象征,是不由分说,说一不二的意志,唯有服从和听命。”

“李主任并不问王琦瑶爱吃什么,可点的菜全是王琦瑶的.喜爱,是精通女人口味的。”

琦瑶是恬静美丽的,也是坚强的,她的坚强体现在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命运的不挣扎、不抱怨、坦然承受,以及对生命中男性的温柔和体谅。

《长恨歌》里的爱情也是影影绰绰若有若无。似乎只有程先生对琦瑶的爱情是实打实的。如果说王安忆与张爱玲相像,可能就是描写感情态度上的相似了。细致入微的冷静客观,甚至本应该惊心动魄的激情都是冒着冷气的。

《长恨歌》已由关锦鹏改编成电影,郑绣文饰王琦瑶,梁嘉辉饰程先生,吴彦祖饰康明逊,胡军饰李主任,黄觉饰老克腊。

我先看的电影,后读的小说。电影的人情味要比书浓厚很多,爱情和友情都很丰富。郑绣文将琦瑶演得活色生香。梁嘉辉演的程先生,更是专情到骨头里,非常耐看。书中更多的是张爱玲式的冷冷的旁观,和略带调侃意味的冷静的叙述。

对王琦瑶这样的女人,作者作了个总结,是赞赏,是惋惜,也是慨叹

电影和小说,总体感觉,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不怎么搭调的。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7

《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个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协力,艰辛却又是快乐生活着,从容坚韧地应对着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高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他们是大麦地最贫穷的一家,却是最幸福的一家,虽然贫穷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困苦,但对于这些,他们总是一家人心连着心去面对,因为他们相信一切苦难都会过去,他们相信风雨后会看见彩虹。平静的水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苦难总是围绕着人们,困苦总是让人无奈,却又力不从心,也许我们需要的是面对困苦时,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态度,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那样:“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进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姐妹,而且都是圣者。他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他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即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饭能体会他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8

西游记次数出自于吴承恩,据了解,此书本无随悟空大闹天空这个部分,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加入了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部,且成为本书最精彩的一部分!

内容:本书写的是江流儿成唐僧并答应皇帝去西天取经,在途中收悟能、悟空、悟净之事,并在这三位徒弟与白龙马的陪同下,度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途中遇难之事中总能反映出悟空机智勇敢、除恶务尽、疾恶如仇的性格,体现唐僧愚昧,善恶不变,好坏不分,渔夫,但曲靖之心却异常坚定!拔尖好吃懒做,按图好意,有着一颗凡俗之心,但却也嫉恶如仇,憨厚能干,老师,傻傻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是他确实一个任劳任怨,诚恳忠厚的人!

感想:在食堂死人西天取经的'途中,他们客服层次困难,战胜了自己的内心中终于我,从一开始的不怎么屯街遇到困难重重到最后屯街一直克服重重困难,给我的其实是,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只有师徒童心,才能取得真经,让我明白,在一个集体中,只有每个人都一条心,才能是每个人都愉快,完成事情的效率才高!

中学生读书笔记篇9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故事主要讲述了年轻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给贵族朋友巴萨尼奥筹办婚礼,向无良的债主夏洛克借钱,可惜未能按时还钱,就在他决定履行割一磅肉来还债的时候,好友的妻子鲍西娅以聪明才智帮助他脱险的事情,反映了莎翁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宗教和法律等问题的看法。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故事是讽刺了那些像夏洛克一样自以为是、刻薄爱财、唯利是图的小人,赞扬了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伟大尊贵的友谊。可是我却非常同情这个视财如命的犹太人。文中诚实守信的安东尼奥,不离不弃的巴萨尼奥和美丽聪慧的鲍西亚都让我无动于衷,唯有这个似乎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的贪财之徒使我心生同情。同情并不仅仅因为除了他以外,剧里的每个人都有完满的结局。在人们厌恶鄙弃夏洛克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他在官司输掉的那一瞬间也失去了堪比生命的信仰。这场所谓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的喜剧在我眼里看到的却只有悲剧——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如果要这样来反衬主人公们的伟大是不是显得太残忍了。

我记得初二的课本里就有一篇文章,是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的。老师截了一段威尼斯商人电影的视频,就是开庭审判的那一段。夏洛克在被判决剥夺信仰那一刻的痛苦表情让我记忆犹新。就在所有人为安东尼奥高兴的时候,这个可怜的犹太人却抱着头痛苦的哭喊着。失去信仰让高大的夏洛克一下子像被掏空了一样。

夏洛克的过分爱财和残忍确实不可取,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友情也应该赞扬,但是那些无视夏洛克被剥夺信仰而痛苦不堪的人,甚至说这样是活该的人难道不过分么。我没有否定安东尼奥身上值得学习的特质以及他和巴萨尼奥的伟大友谊,可是与此同时我对夏洛克也是更多了一份同情。这部看似喜剧的悲剧正是揭露了作者对于那个时候的金钱、信仰和法律的看法。

16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