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感想与心得

| 新华

昆虫记感想与心得篇1

读《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我于是例行公事地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介:它是集大量科学报告和文学气质于一身、艰苦写成的巨著,文体基本为……,又是枯燥无味的文字!

我无聊地一页页翻看着,一目十行,我的眼睛定在了名家点评的一处,茅盾说:“现在中国十分需要像法布尔的《昆虫记》那样的作品——什么?中国作家那么享誉世界,冰心,鲁迅,叶圣陶之类的名作家数不胜数,难道都比不过小小的这本《昆虫记》吗!?我按捺住自己的浮躁,开始一页一页仔细地阅读。

写蝉的前两章是介绍蝉的生活和起居,细致的描写和诙谐的语气吸引着我一步步往下读——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我合上书——小小的昆虫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缩小内部的器官去去安置乐器,这不正是我学习之途一次次想放弃所缺少的执著与勇气吗?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电视中的选手一次次败而挑战,年轻的演员为了演出梦放弃了高考……

继续读《昆虫记》,我发现昆虫并非我所想得那么简单,它们有灵活的头脑和严谨的思维,经历着与人类一样的优胜劣汰,享受着与人类一样的七情六欲,遵守着与人类社会一样的生存法则。在书中,我能感受到蝉看见自己的卵被破坏而无法补救时,为人母的无助;我能感受到舍腰蜂辛勤地把巢筑好的执著;我能看到萤火虫无论何时都亮着自己的灯,相比起自暴自弃的人们的勇敢;我能感受到冬天来临之前,工蜂对幼虫的屠杀中,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明智……

“吃饭啦——”妈妈在餐厅喊到。我应声走了去,见桌上摆的是两盘青菜和一盘炸得黄灿灿的金蝉。若是在往常,我肯定会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甚至舔个底朝天,但今天却没有了胃口,只吃了点青菜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读完我的《昆虫记》。

手指滑过《昆虫记》的最后一页,我竟哭了——在后一篇记叙黄蜂的篇章里,处处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中优胜劣汰的无奈和悲悯,处处体现的是人类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制度——我闭上眼,人类大量捕捉昆虫幼虫的场面,紧接着便是昆虫的灭绝、生物圈的不平衡、世界的荒凉……这一切,是多么可怕呀!

学会尊重大自然吧!在这个世界,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友谊,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物,才会共同拥有光明的坦途。

昆虫记感想与心得篇2

我读了这本《昆虫记》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昆虫王国竟有这么多的奥密,和有趣的知识!一下子让我着了迷,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那些昆虫在法布尔的手上,是那么的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比如说:“一种红蚂蚁是一个强盗蚂蚁,它们有时候会列队出征。如果看见黑蚂蚁的巢穴是的时候,它们就会长驱直入,闯进小蚂蚁的卧室把它们抱走。虽然黑蚂蚁也会跟红蚂蚁展开一番厮杀,但是一般情况黑蚂蚁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强盗们抢走自己的孩子。”

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昆虫,然而它们在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比较小的蚂蚁手里。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一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师能画出一个这么规范的网来。多么详细的讲述啊!怪不得鲁迅把昆虫记奉为“昆虫生活”的楷模。

我觉的昆虫记是十分值得大家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他认真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都会叹服法布尔为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而感动。同时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我们不善于观察大自然,即使面对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也会熟视无睹,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发现一个奇妙的世界。

昆虫记感想与心得篇3

初看这本书的题目,还以为是一本科普读物或是观察记录什么的,所以并没有在意,只是漫不经心的去阅读它,可当我读了才不到一半的时候,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于是,昆虫的颜色是从哪里得到的?蝗虫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些问题久久萦绕在脑海里,使我不得不如饥似渴的读完了它。这本书使我受到了无数的启发。

蝉,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虽然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了高昂的歌声,可人们似乎并不喜十分欢它。法布尔抛开世人对蝉的看法,开始了他对蝉的研究。很快,他便发现蝉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反之,被人们授予极高荣誉的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们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这使我懂得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钻研。

寄生虫,这种似乎被世界上所有人所唾弃的昆虫很快也成了法布尔的研究对象。在人们看来,它们天生懒惰,靠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尔在妥协此看法的同时也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寄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行猎行为。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实质上寄生虫付出了劳动。他还举了几个例子来证明了这一观点。为寄生虫家族洗去了千古罪名。法布尔这种求真精神使我大受感动,他不论昆虫们曾经作了什么,只从自己的实验里去真正的了解他们。

《昆虫记》这部书给了我无数的乐趣与无数的启发,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的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体会和感想,一定会知道的更多。

昆虫记感想与心得篇4

昆虫记读书心得笔记

读完昆虫记,你可以这样做笔记:昆虫世界带给人类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想更多了解相关,也欢迎来欣赏学习。下面是____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昆虫记读书心得笔记,希望你喜欢。

昆虫记读书心得笔记篇一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从小就喜爱昆虫,长大后依然致力于昆虫学。他一直都在观察昆虫,思考问题,不断地做实验。正如法国著名戏剧家罗·斯丹所说,“这位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完成了十卷本的《昆虫记》。

《昆虫记》介绍了各种昆虫的种类、习性。而我最喜欢描写萤火虫猎食的那一段。萤火虫的外表让我们认为它非常弱小,可是《昆虫记》告诉我们萤火虫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萤火虫是一种食肉昆虫。萤火虫爱吃蜗牛。它用两片钩状的颚上的细槽把毒汁送到蜗牛体内,把蜗牛麻醉,然后和其它萤火虫一起分享美食。整个过程生动详细,把萤火虫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猎食,如:蜗牛在高处时猎食也写了下来,这段内容还介绍了萤火虫猎食的器官的开头等。它还拓展了一些问题,用实验告诉我们答案。如:萤火虫是麻醉了蜗牛还是毒死了蜗牛。它通过有科学道理的实验解决了一个个众人不知的问题。

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详细分明。它先略写了萤火虫是食肉动物,爱吃蜗牛。然后详细写了它猎食蜗牛的过程。再略写了萤火虫是麻醉蜗牛还是毒死蜗牛和麻醉作用、如何消化。

法布尔怀着对昆虫敬畏之情写下了《昆虫记》。那么,让我们怀着对法布尔与昆虫的敬畏之情打开《昆虫记》吧!

昆虫记读书心得笔记篇二

儿子从小到大读了不少书,但这小子很少写读后感,原因是写字太费劲,不如看了说出来。除非老师要求的,那是没办法的啊!

这学期新换了语文老师,对抓得挺紧,动不动就要求写点什么,还好老师要求了,他没办法必须做,但其实他写起来是不费劲的,只是懒惰而已。‘十一’前老师要求写《昆虫记》读后感,这把他乐坏了,因为《昆虫记》他从小就喜欢读,读了好多遍了,随手抽出一本,他都能口述出来呢。

《昆虫记》他最早读的是少年版的,十二本,字比较多,小时侯都是我读给他听的,读了好几遍吧,后来人家识字后又多次读过,不光如此,生活中能看到的昆虫他都会找到标本跟《昆虫记》里描写的进行对照,像螳螂、蝉,他都亲自捉过,蝉蜕和蝉家里至今还留有标本,有一年他找到一个螳螂卵,挂在阳台的花盆里,结果冬天还孵出一堆的小螳螂呢。

这次老师要求写《昆虫记》,对他来说是信手拈来,最后他选择写‘螳螂’了。因为太熟悉了,这小子很快就搞定。我读罢真乐了,写得太详细了,如果不是我及时叫停,人家还会接着写下去呢。“儿子,写〈读后感〉重在感,主要是你读后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读书的内容只是大概写一下就行了,可是你这个内容也写得太全面了!”“怎么办?我可不想重写啊!这次就这样吧!”这小子担心重写也惦记着要出去玩,所以就向我请求。

我乐了,“决定权不在我,你自己看吧!”,“好吧,如果老师让我重写再说吧,写〈读后感〉的规则我懂了,下次再写时一定多写感受啊!”我乐,这孩子,小脑袋反应倒挺快。

后来习作本发下来,老师给了他挺高的分,估计这孩子把螳螂写得太详细了,好像有些书里也没介绍呢。老师觉得不错吧!反正过关了,他回来后很乐呵。

昆虫记读书心得笔记篇三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中的一个小故事,介绍的是一种蜜蜂——舍腰蜂。

舍腰蜂有着动人的身材和聪明的头脑,而且还很不容易被人注意,是因为它天生安静、平和、不爱捣乱的本性决定的。它很怕冷,常常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搭建自己的家。它会把窝搭在厨房那儿,尽管厨房很温暖也是一个很舒服的藏身之处,但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有许多舍腰蜂幼虫会被烟熏死。

舍腰蜂的食物主要是以蜘蛛为食,特别是背上有十字架的蜘蛛是它的最爱。因为这种背部有十字架的蜘蛛不用到很远的地方,就会有这种“野味”。

舍腰蜂的卵不是放在巢里的,而是放在蜘蛛身上的。几乎所有的舍腰蜂都是这样的。这样它的幼虫以出来,就可以美餐一顿。

美餐过后便开始结茧。一开始,茧是白色的,像一层保护漆,过一会儿再来看这个茧,它已经呈现了琥珀一样的黄色了。

我还有一个问题:它来源于哪儿?

我认为它可能来源于沙漠,那里很少降雨,更别说风雨了,它可能是被海风卷到这来的。

我还知道舍腰蜂很勤劳。它把蜘蛛捉回来后,还会去捉。一直捉到窝满了以后,它再千里迢迢地去找湿泥土,小心翼翼地把口子封上,生怕有“小偷”来盗蜘蛛。它做完以后就离开人世,等待下一代做同样的事。

这种奉献到死,勤奋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所以我喜欢舍腰蜂。

昆虫记感想与心得篇5

在这假期里,我看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使我非常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奥秘:蝉是如何脱壳的;蜘蛛是怎么织网的;狼蛛是如何捕食的;还弄清了为什么幼年变色龙要吃成年变色龙拉出的粪便……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各式各样的虫子,翩然登场,多么奇异丶动人的故事。法布尔的《昆虫记》,用具体和详细的文字勾画出一只只生动的虫子,让我们感觉没有梦幻感。在读书时,感觉自己就在细心地观察着那只虫子,把自己就当成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和痴迷。让我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就连地震来了也不知道。这本书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当我继续读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读完这本书,我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昆虫记感想与心得篇6

巴金,中国文学巨坛上的领导者,曾这样评价这本《昆虫记》:以人性观察虫性。用人类的角度来观察昆虫。在这个方面,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幅专属于昆虫世界的画卷。

法布尔,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他年轻时就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也正是这个目标,让他变得不同于那些成天待在仪器前,解剖昆虫的“冷血”科学家。

法布尔笔下,描绘了昆虫世界的缤纷,可在阅读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心灵一次次的震撼,引起对自己一次次的反省,深思。

绿色蝈蝈,在法布尔为我们呈现的形象中,是个矛盾的“两面派”。它们既和睦,又残暴,既宽容又怎么,既礼貌可有时又会十分贪婪,妒忌别人。

“蝈蝈长得很漂亮。”是法布尔对其长像的评价,“身体优美,苗条匀称,轻盈如纱”,在读的过程,你会发现法布尔的描写好像在夸赞模特一般,在他心中,仿佛这蝈蝈就是一名模特,而他自己就是一名用笔记录的“摄影师”,两者互相配合,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一幅幅令人啧啧称奇的文字画像。

蝈蝈喜欢捕杀蝉,可与别种动物不同的则是蝈蝈看上的,是体型比他庞大得多的蝉,而不是像别的动物一样欺负弱小,欺软怕硬。蝈蝈捕猎时的英勇姿态,法布尔作了细致描写,“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将蝉开膛破肚,而蝉只能无助地哀鸣踢蹬,任蝈蝈摆布,虽然过程有些残忍,但我们仍能清楚想像到那个场景,那个勇敢猎手:蝈蝈。

蝈蝈在某种情况下会吃掉同伴,而可怕的是,吃掉同伴不是饥饿,而是内心的贪婪。在有食物时,总是有一只蝈蝈先冲上前,若有别的蝈蝈还在靠近,蝈蝈会出于心中的忌妒用脚去踢开,自己饱餐一顿后再让给别人。法布尔就是这样去描写蝈蝈的,但我们却发现,法布尔其实在借昆虫讽刺人类,人类的贪婪一面,人心的丑陋一面。

这位被雨果誉为“科学界的荷马”的作家,这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匠——法布尔。

在我心中,总是有他自己用积蓄的买下的荒石园中,弯着腰细心地观察着虫子一举一动的身影,他值得我们敬佩。

你们研究死亡,而我却研究生命——法布尔。

昆虫记感想与心得篇7

近段时间,我读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着作——《昆虫记》。

它既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被称为“昆虫的史诗”,而它的作者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昆虫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在这本书里,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地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区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这部作品所表述的是昆虫为了生存而努力的灵性,而法布尔则以自己那诙谐的将它们的大部分记录下来,这其中有蝉、樵叶蜂、黄蜂、捕蝇蜂、松毛虫、狼蛛……还有的一些被当做阅读短文呢。这部作品以它独特的形式创造了奇迹,一个人几乎耗尽一生的心血一丝不苟的来观察那所谓的“虫子”,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而这些写“虫子”的书竟然在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他以那独特的风格席卷了世界!

在描写蝉的幼虫的那一段中,法布尔那观察入微的精神感动了我——“从放大镜下,我曾见过蝉卵的孵化过程。开始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在一起组成。”在这一段,作者观察的那么入微,而这也告诉了我们,无论干什么都要仔仔细细,一丝不苟……

随后,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这本书,我不但从中学到了昆虫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

19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