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 HT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规范会议费开支行为,节约会议支出,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会议费审计监督方案。

一、审计目标: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揭露突出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会议费使用的进一步完善,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审计对象和范围:

一是对大型会议费实行专项审计;二是结合年度审计项目,特别是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把会议费作为必审内容,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对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做好延伸工作。

三、审计内容和重点:

会议费包括住宿、伙食、会场租金、设施设备租金、交通、文件资料印刷、办公用品等。一是关注会议费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完备;二是会议费支出的预算编制标准是否合规;三是会议费审批程序是否健全合规,调整变动是否履行会议预算调整审批手续;四是会议费支出的真实合法性。

四、审计工作要求: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的不同环节和成因,提出规范建议。对实行专项审计的会议费面向社会将审计结果予以公示。

设计方案 篇2

【创意说明】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与精读课文相比,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要少些,重要的是以文本为平台,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拓展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如果人生是一江春水,我们应选择那奋勇向前奔流的疾水;如果人生是一条路,我们要向往那美妙而曲折的幽径;如果人生是一座高塔,我们又该如何去攀登呢?让我们到勃兰兑斯的《人生》中寻找答案吧。

二、熟读课文,感知文本

1、学生交流上网查找的作者资料,教师补充。

2、听录音朗读,认知字词,疏通文句,初步感受文章。

3、自由朗读全文,标记自己感触很深的语句,进一步感受文本。

三、按要求自学,研讨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结合下面的提示自学课文,必要的时候可以小组商量。

⑴你觉得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这个比喻恰当吗?说出你的理由。

⑵你能够概括文章中涉及的四个场景吗?

⑶你认为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请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⑷你读出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肯定的精神了吗?

⑸你能够解读文中你理解得还不透彻的一个难句吗?

2、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教师个别辅导,了解学情。

3、展开课堂讨论。

四、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续写练习:

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只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请你试着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

2、读完文章对照自己,你将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请谈谈你的想法。

【资料整台平台】

作者: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90年出版此书,轰动了丹麦思想界。重要的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设计方案 篇3

让生命因学会感恩而活得更精彩

开展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动,对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规范人的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把感恩教育活动作为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这一活动抓出效果,抓出特色,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我校特成立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以校领导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具体由少先队负责全校活动的指导、落实、考核工作。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与教师师德建设紧密联系,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感恩家人、感恩同事、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教育,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高尚和为人师表的光荣,引导教师从细节做起,提升自我道德水平。

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途径

(一、)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

开展感恩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含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1、我校首先在教师中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改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盲点,即缺少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宽容之上的对话。师生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那是一种“管理与服从”、“权威与听从”的关系,是“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训”、“告诫”甚至是“塑造”。处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中,学生的心灵是封闭的、压抑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碍,学生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使精神相遇的对话关系成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才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对话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1、)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五个一点”教育活动。即:微笑多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做事勤一点、工作细一点。倡导教师把感恩思想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把关爱送给学生,把友情送给同事,用激情回报学校。教师要处理好与同事、与领导、与家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做家长工作中,要以“没有任何借口服务于家长”为宗旨,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误会,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表率。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我为学生献爱心”活动。鼓励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关注学生冷暖、资助贫困学生、采用成功赏识教育学生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现到老师的亲情与友情。要求教师要把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了解清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献爱心。每一位教师都要掌握所有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每学期要用不同的方式与每位家长至少沟通一次。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本课共八行,六句话,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以小彩笔这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伙伴为儿歌材料,本身具有亲和性、趣味性和潜在的视觉效果。以“用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美丽祖国”为主线贯穿课文,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感情基调是高兴喜悦的,诵读时要重视语感训练。

二、预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在课文语境中及脱离课文语境时识别“小彩笔、五颜六色、鲜艳、蓝色、金鸡、祖国、江山”7个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喜爱小彩笔,体会祖国的美丽。能模仿课文句型拓展想象。

3、情感与态度:体会色彩的美丽和神奇,对身边的事物表象(色彩)有更高的关注欲望,更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支持环境:一年级小班(33人,7个小组);多媒体设备;彩笔;画纸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基于此认识,我力图让孩子真正有所得,就要“回归儿童”生活经验的起点。字词上,对已学过的要进行复习认读;对新出现的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文本自身的乐趣,争取当堂巩固。.课件的使用力争是真正有效的,对语言无法表述的“祖国江山”,直观的视觉感悟。更能把握、突破难点。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本课便是一篇与美术学科以及自然地理联系密切的课文。基于此认识,我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尝试用画画的方法来帮助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但又不脱离文本,甚至利用文本来作画。

(3)创设课堂合作交流,愉快学习的氛围:

课文描绘的景色是美丽的,感情基调是高兴,充满对小彩笔的喜爱之情。在和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小组讨论交流,在一起读画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被调动。利用各种形式的读,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愉快的感觉。

◆预设教学过程:

教学材料与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设计意图

(一)导入:

问话举例:上课前,蒋老师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好不好?是什么?(出示实物)你看见有多少种颜色呀?这是什么颜色?这个呢?这一支呢?还有?

这么多的颜色真可以说是——五颜六色

(好!)

(小彩笔、水彩笔、……)

(十二种)

(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五颜六色)

教师引导

实物提醒

导向课题

联系生活实际

(二)展开:

师生互动历程: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写小彩笔的儿歌,题目你会读吗?(出示)

2、学写“笔”字。(笔的实物)

3、你还知道哪些笔?

(小彩笔)

自学

(铅笔、……)

正音:cǎi

打开书,赶紧自学一下,谁愿意来做小老师,教大家这个字?

读题正音

学习生字“笔”

  (三)发展:

学习指导说明:

1、学习第一、二行:

1、听老师夸小彩笔

2、指名学生来夸一夸,比比谁夸得最好

“鲜艳”就是颜色很多,很亮,很好看(谁的什么很鲜艳?)

范读第一、二行,学生模仿读,理解“”鲜艳”

2、学习第三到六行:

1、看老师画了什么?

2、认读四句话(文本出示)

3、六行连读

3、学习第七、八行:

1、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2、你知道哪些江山?

3、再读读这两行

4、读全文:

5、认词:

6、写字:学写“画”,反馈

(国旗、草地、海洋、金鸡)

小老师带读

(长江、黄山………)

各种形式的读

读词、画词、开小火车再读

你记住了哪一句?(图画帮助)正音

较夸张地范读

配乐讲解

试背

语言提示帮助

强调第7笔

忆读课文

.课件的使用,帮助理解、读好难点句

利用各种形式增强低段学习的趣味性,体现文本本身的乐趣。

  (四)拓展:开放性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纸

用四色彩笔画其他事物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通过画画来拓展文本

备注:本教学方案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变更。

设计方案 篇5

设计《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数学方案,应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懂运输的操作,还要会对运输的成本等进行管理。在安排具体教学内容时,紧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起“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功能主要是讲授运输或物流企业组织货物运输的技术、方法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为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一门货物运输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综合性课程。

(一)课程现状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中《管理学基础》《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基础核心课是其前修课程,后续课程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多门专业课程。《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是实现物流两大核心功能之一。即:物的空间位移是通过运输来完成的,因而,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课程设计的基础

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强调了物流运输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忽视了物流运输技能和方法的运用;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认知少、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针对实际问题,本次课改主要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物流运输行业岗位及管理岗位的要求来设计本门课程。

课程设计的基础是: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企业运输调度实践指导为辅。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懂运输的操作,还要会对运输的成本等进行管理。同时,课改主要是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以运输管理软件操作、运输调度岗位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课程外实践教学形式为主,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较好的相融合。

二、课程改革预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职业能力定位与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职业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不同的物流运输方式的基本作业流程与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物流运输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及作业方案,能基于成本与绩效修改优化作业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一是掌握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方式的特点;二是掌握不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组织流程;三是运费构成和计算方法;四是了解货物运输风险类型,熟悉货物投保的程序;五是了解货物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运输合同的内容、订立与修改程序。

2.能力目标:一是能熟练描述出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充分利用其优缺点;二是能够根据已知的运输作业流程组织运输作业的实施,具备对作业流程相近企业的运输作业组织并实施的能力;三是熟悉运输费用的基本构成和计算方法,会计算货物运输费用;四是熟悉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主要运输单证的缮制方法及运输合同的内容。

3.素质目标:一是在锻炼熟悉运输作业流程各环节作业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于基本工作熟练程度的训练,培养学生面对单调、繁杂的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二是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运用货物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构建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懂运输的操作还要会对运输的成本等进行管理,所以本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是根据货物的性质不同,将运输分为普通货物运输、鲜活易腐品货物运输、超大与超限货物运输及危险品货物运输,然后根据运输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的序化。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物流实训室、与校企合作情况、学生应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物流运输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来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同时,又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紧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度,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删减了无应用性或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注意与前后续课程的有序衔接,紧密结合社会、行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知识。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以物流运输的具体工作过程为主,实施项目教学。以真实的物流运输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中各环节相对应,形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若干任务,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衔接、将学生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使学生在完成职业教育的同时又获得了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最终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和课程的终结性考试为主要的评价体系。

2.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校内的物流实训室、物流软件及校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将物流运输管理的教学内容通过物流运输软件、校内外实训基地来完成,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如:通过利用模拟仿真实训,实现全真情景式教学。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的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程内容和所教授的学生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1.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物流运输管理的具体项目,教师进行任务展示、任务告知、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来完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评”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物流实训室的物流运输管理软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共同来完成教学任务,如货物运输的执行,等内容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来来完成教学内容,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现场教学法:根据运输管理的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如货物的配装与配载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即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直接的操作,能生动形象的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真正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既可独立采用,也可共同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展现课程内容。课程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开展教学,设计出生动新颖感性的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课堂信息量,增强了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提高了课堂实效。

2.远程教学平台的利用。充分利用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优势,充分利用学院远程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远程教学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学的认知,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获得更多外部信息,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创新。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试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具体如下:过程性考核(60%);课堂表现、作业、出勤(60%);实训任务完成,包括小组成员互评、专兼职教师评(40%);终结性考核(40%);课程总结性考试成绩。

设计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游戏器材的安全注意事项

2、说出玩各种游戏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教师设计游戏器材图卡

3、园所内的游戏器材

活动过程:

1、教师由游戏器材图卡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你们知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游戏器材?

(2)教师:要怎样使用这些游戏器材?

(3)教师:在那里看见过这些游戏器材?

2、教师请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中的画面,并进行讨论

(1)教师:荡秋千的时候该注意哪些事?画面中哪个小朋友的行为很危险?为什么会危险?

(2)教师:玩跷跷板的时候该注意哪些事?画面中哪个小朋友的行为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

(3)教师:爬攀爬架的时候该注意那些事?画面中哪个小朋友的行为是对的?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

(4)教师:玩滑滑梯的时候该注意那些事?画面中哪个小朋友的行为很危险?为什么会危险?

(5)教师:玩弹簧马的时候该注意那些事?画面中哪个小朋友的行为很危险?为什么会危险?

(6)教师:补充说明幼儿的发言。待大家能了解与遵守游戏器材的使用规则后,带领幼儿至园所内的游戏器材处,进行活动。

(7)教师提醒幼儿平时就应该遵守游戏器材的使用规则。

活动评价:

1、能具体说出页面中危险的行为

2、能说明游戏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5的组成,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敏性。

  教学材料:瓶子盖、纸盒、图片、笔、数字卡片、各种数量时5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寻找“5”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户外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5。

2、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东西的数量是5。

二、撒瓶子盖游戏

1、今天咱们玩一个撒瓶子盖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每人取5个瓶子盖,把它撒在盒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有的朝上,有的朝下)。

2、说一说你撒的是什么样子的?(几个朝上?几个朝下?)

3、这个游戏你们喜欢玩吗?回到家里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儿,看谁玩的方法多?

三、学习5的组成

1、听说猫妈妈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小猪到家里来做客,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猫妈妈分一分?看谁想得办法多,把每次的放法记录在旁边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找处了几种方法,然后让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分的,请幼儿到黑板上演示分法。

4、从这些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5、教师总结。

设计方案 篇8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20xx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第二十六个世界无烟日。自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世界无烟日以来,每年的5月31日全球都开展同一主题的控烟活动。

为了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提高校园文明水平,同时进一步推动校园青少年学生控烟工作,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我校在世界无烟日期间开展师生控烟的系列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时间

5月27日--6月3日

四、活动内容

(1)根据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积极开展“无烟校园”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结合健康教育、校园广播、LED显示屏、主题班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开展,在校园内营造拒绝吸烟的健康氛围。

(2)利用5月27日早上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防烟控烟教育。

(3)少先队组织各中队利用5月27日开展“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主题班会活动。

(4)三至六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远离烟草——致亲人一封信”活动。(打印格式同督导检查)

五、活动要求

1、各班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活动。动员全班学生做“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

2、“致亲人一封信”活动要求:

(1)主题:“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远离烟草——致亲人一封信”

(2)内容:围绕身边吸烟的人,从吸烟对人身体的危害、吸烟对环境的危害、家人吸二手烟的危害等方面写。

3、时间:6月3日下班前各班级统一将:主题班会记录、一封信交至校医室。

设计方案 篇9

一、活动背景

当今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忙碌的时期,学生每天都或多或少地生活在紧张的氛围中,学习压力大,精神一直在疲惫的过程中延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学校、老师和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但都忽略了如何在课余时间让学生不仅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能让学生得到有意义的锻炼并且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个着眼点。为此,我深入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且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国家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要求高中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为大学输送具有钻研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为国家培养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才。根据纲要的要求,我结合自己的思考,决定利用国家每年都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机会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制定了《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方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活动目标

当前国家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有没有发展潜力主要是看有没有科技创新人才引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这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想尽一切办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中学教育中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要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状况和焦躁情绪,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理安排利用课余时间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通过这次活动要让学生了解世界科学动态和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借此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兴趣。

3、通过这次活动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创新研究方法,养成关注身边问题,体验科技创新过程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价值观。

4、通过这次活动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思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条件

此次活动参与同学为本校高二年级学生,大约有30多人,但主要是以高二(18)学生为主;鼓励老师全部参与,但主要是陈铁汉、郑光满、朱同发、王林、张水利等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同时我们发动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利用身边已有条件创造性的开展活动,这些条件或要求都为此次活动顺利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四、活动内容

1、具体开展活动前,以宣传介绍科技发展动态、科学技术对人们的影响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为主。宣传介绍内容如下:

(1)举办“科技发展史”、“钱学森之问”等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2)播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宣传片”和“神舟飞船升空发射场景”等影片。

(3)开班会为同学有选择的介绍历届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研究成果和过程。

2、实践阶段

(1)发现问题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了解生活,注意身边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如高二(18)班王艳城同学就发现扑通圆规不能画椭圆,于是就改进了学习用具“圆规”,制成了“椭圆、圆两用圆规”。

(2)具体实施阶段:首先、我组织学生把第一阶段发现的问题整理后,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思索如何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惠及整理,然后找出最佳方法在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予以分工解决问题。如高二(18)班马世杰同学就选择了化学类《水蒸气凝华过程》。其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搜寻可用材料或购买要用的材料,完成实物制作的准备工作。像马世杰同学就在化学老师郑光满老师的帮助下准备好了所需物品。再次、让同学根据自己所选择的项目制定科技创新方案并设计图纸等资料。如高二(18)班魏璇璇同学就对《移动式液体转移器》写出了设计构思和画出了设计图纸。

3、综合分析:

通过这次活动,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的项目所写的文字材料和所画的图纸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五、活动重点、难点、创新点

1、活动重点: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完成图纸设计和实物构思、制作更美观实用。

2、活动难点:

(1)因学生身处学校,且家庭大多在农村,材料的准备就较困难。

(2)因参与学生全是农村学生,第一次接触科技创新,所以在辅导学生写文字材料和设计图纸制作实物较难。

(3)因开展此次科技创新活动是在课余时间,所以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而不影响学习也是一个难点。

3、活动创新点:合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制作实物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并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介绍阶段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以下几条措施来宣传介绍:

1、课任教师在上课时有意识的穿插一些科学技术知识、典故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这主要由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老师完成。

2、举办各种各样的科技创新讲座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动态。如我们办了科技发展史

“钱学森之问”等讲座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3、播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宣传片”和“神舟飞船升空发射场景”等影片来激励学生热心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第二阶段:具体制作阶段

1、提出设想阶段:根据“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要求和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多注意身边发生的事,并且积极思索如何改进,提出自己的设想,完成初步文字材料和图纸展示。如高二(18)班郭冉同学就根据班级每次排位要重新设计座次表而制作成了“可移动座次表”。

2、实物制作阶段:首先根据学生初步文字材料和图纸老师做出初步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如张水利老师就对高二(18)班魏璇璇同学《移动式液体转移器》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其次要准备实物制作所学的材料和工具,这个时期老师是随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帮助学生顺利开展下一步制作过程。再次在具体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不断征询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看法并不断进行改进,直至完成作品。

3、整理阶段:根据学生所写文字材料、图纸展示和制作的实物模型,在逐项归类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物模型制作完成后,指导学生在作品上贴上标签并归类并完善文字材料和图纸设计。

(2)指导学生认真填写“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并且复印成一式四份和实物作品送交组委会。

(3)指导学生写在评审时需要的演示说明讲解稿。

4、时间安排:

这次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创新、养成教育和培养科学素养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宣传介绍阶段是20xx年10月到11月,具体制作阶段是20xx年12月到20xx年2月初,整理阶段是20xx年2月。

七、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预案

1、学生参加科举创新制作的实物模型过程中涉及知识面较广,需要教师耐心、细致、不间断的进行指导。

2、学生参加科举创新制作的实物模型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困难,极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再动员和指导,是学生顺利完成实物模型制作过程。

3、学生参加科举创新制作的实物模型过程中如影响到正常学习,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来完成实物模型制作。

八、活动结果及评价

此次活动后,要形成文字材料;同时汇集学生制作实物模型,作为活动成果参加“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要求学生写出文字材料和画出设计图纸等。

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达到了以下效果:

1、通过这次活动不仅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状况和焦躁情绪,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理安排利用课余时间来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了世界科学动态和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兴趣。

3、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创新研究方法,养成关注身边问题的良好习惯,体验了科技创新过程,并且形成了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价值观。

4、通过这次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思索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简介:陈铁汉,20xx年4月出生,男,安徽宿州,现任教于宿州二中,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班主任和青少年活动辅导工作。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学校优秀班主任,学校优秀教师,所带班级20xx年荣获“市优秀班集体”称号,辅导学生参加作文比赛获省级奖项3篇、市级奖项6篇,教育教研论文获奖若干篇,负责宿州市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篇10

一、课题背景

数学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数学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

三是渗透不广,将数学学科和其它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语言矿藏不去采掘,就语文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开展作业优化设计,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题海战术,使“减负增效”真正落实到实处。探索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展的作业模式,促进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通过对优化作业评价的研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使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发挥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三、研究内容:

1.优化作业形式的研究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机械化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听说读写并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优化作业内容的研究

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数学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

3、变换作业评价的研究

作业的评价,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综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逐步实现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四、成果形式:

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努力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实验成果

1、阶段性小结和相关研究论文

2、优化的创新作业题型的设计汇编

3、优秀作业展示

4、优秀作业集、教学案例、精彩教学视频

5、课题研究报告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习惯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创设条件,设置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以主动引起或改变某些客观对象,从而分析研究,主动揭示其因果关系。

3、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与习惯,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期1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xx.9-20xx.12)

1、调查研究:对当前学校的学生作业量,作业态度、作业批改及学校、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意识等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结合这些信息和实际情况制订并修改课题方案

3、进行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对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能力

(二)实施阶段(20xx.1-20xx.6)

1、对初中数学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的探究

①(常规性作业)从烦琐走向简洁——减少重复

⑴训练类作业

⑵应用类作业

⑶拓展类作业

②(体验性作业)从枯燥走向有趣——加深体验

(1)情境式作业

(2)实验性作业

③(实践性作业)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1)课题式作业

(2)调查式作业

(3)实践性作业

⑷语文日记、周记

2、对作业的设计形式,布置内容,布置的量的改革进行研究,创编出新的作业题型

3、对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习惯、水平差异进行研究

4、对作业的评价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

5、对构建人文交互式作业评价机制进行研究

(三)总结阶段(20xx.7-20xx.11)

1、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

2、撰写个人研究总结论文

3、召开成果鉴定会,聘请专家评议鉴定

2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