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贵的精神事迹
秦文贵人物精神事迹
艰苦奋斗
经受了盐水泥浆的“洗礼”,秦文贵意识到,来柴达木需要勇气,而为柴达木献身更需要一种崇高的精神。在身边这些钻工们的身上,秦文贵看到了那些柴达木英烈们的影子———那位为了寻找失踪的骆驼而倒在柴达木的范建民,那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宁舍生命不舍油井的肖缠岐……从钻工们身上,秦文贵感受到了柴达木人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为油而战的可贵精神。
渐渐地,大漠的风沙吹粗了他的皮肤,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晒黑了他的面庞。在全队掰腕子比赛中,他已排名第二。打钳子、甩钻杆、扶刹把、下套管……钻井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了如指掌。
闯过了生存关的秦文贵,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跨越。在高高挺立的钻塔上,他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那就是,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的人生才有价值。
秦文贵在最艰苦的井队一干就是5年。5年中,他从不摆大学生的架子,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
硫酸钡重晶石粉能增加井压,但是要靠肩膀扛到井上。油田高价雇来的民工刚扛了两袋石粉,就不干了,卷起铺盖往戈壁里跑。钻工们追上去,这些甘肃山丹来的民工说:“我们那儿驴子也不干这活儿。”
秦文贵就和师傅们一起扛。6袋重晶石粉压在他的身上,鼻血浸透了胸前的工服,但他仍一步一步向井架挪去。3个月下来,他们硬是扛了1万多吨的重晶石粉,相当于2000辆解放卡车的运量。
刻苦钻研
渐渐地,秦文贵发现,柴达木盆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油田相对落后的技术装备严重阻碍了青海油田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变现状,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实干。他深知,在艰苦地方苦熬不算真本事,只有自强创业,干出一番事业才有真正的价值。一种强烈的责任心、紧迫感促使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为学好英语,秦文贵自费订阅了英文《中国日报》、《北京周报》等报刊,长年坚持用英语记工作日记。劳累了一天后,别人已酣然入睡,他还就着昏暗的灯光学习。秦文贵坦言,扎实的英语底子,为他日后查资料、搞科研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钻井队,他还不断琢磨研究各种设备,练就了一套千里眼、顺风耳的本领:看板房的灯光明暗,就知道井上启动了什么电机设备;听钻机的异常声音,就可判断出井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毕业第五年,他入了党;第八年,他当上了钻井队队长兼工程师。
在油沙山一口井的施工中,为了防止把井打斜,他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提出采用刚性满眼钻井技术和钟摆钻井组合工艺。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实践证明,不仅井身质量合格,而且钻井速度提高了20%,节约成本20多万元。
这一成功,使秦文贵进一步认识到,油田的开发需要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人员,他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2年2月,经过严格的考试,秦文贵被选派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为期13个月。临行前,他来到冷湖四号烈士公墓。在烈士墓前,他站了很久、很久。最后,他用一块白色的方巾裹了一把沙土装在衣兜里,他要让这带着油香的沙土陪他远行。
在加拿大学习的日子里,秦文贵上午在大学学习,下午则到AK ITA石油公司跟班作业。一有空闲,他就泡在图书馆,研读专业书刊,了解钻井新工艺。在跟班实际操作中,他处处留心,事事观察,凡是觉得有启发、有价值的东西都一点不漏地详细记录下来。
不间断的英语学习,此时派上了用场;几年的钻井实践,使他能迅速、准确地理解课堂所传授的新知识。秦文贵在这篇不足1万字的论文中,不仅论及这家石油公司的经验,更重点论述了钻井工程方面的四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正是这一点使董事长迈克感到震惊。一个科学家,能够提出问题已经算得杰出,还能够拿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那就是天才。而且,秦文贵在加拿大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如此之短,竟能有如此敏锐的见识,迈克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这篇论文被指导教授作为范文分发给其他同学参考学习。
追求超越
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许多单位邀请秦文贵去做报告,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对那些声称要把他编入名人辞典、成才宝库的信函,他也总是一笑置之。面对荣誉和压力,他时常告诫自己---追求超越,赢得新的目标。
科技兴油,二次创业,激发了秦文贵和所有青海石油人的干劲和热情。在浩瀚的尕斯库勒湖畔,在高高的狮子山头,到处都留下了秦文贵匆匆的脚步。
1998年3月,秦文贵担任了钻井处处长,成了油田钻井试验工作主管部门的领导。上任伊始,他就确定了新的工作思路---“增加技术含量,提高钻井效益,降低钻井成本,增强作战能力”。为此,他常常与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学钻井的,就注定要以荒山戈壁为家。”
青海油田钻井总进尺增加了2万多米,钻井生产时效提高了8%,钻井综合成本大幅度下降。这其中包含着秦文贵等技术人员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精益求精
他积极探索固井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基本消灭了小钻具通井事故的发生,仅这一项全年节约数十万元;他精心设计推广双级固井和7寸尾管完井技术,通过两口深开发井的试验应用,每口井节约成本30余万元;他优化改进井身结构,用八又二分之一英寸钻头替代十二又四分之一英寸钻头,缩小井眼,岩石破碎量降低一半,提高了钻井速度。大大降低了成本;他研制出可移式钻机水泥条形基础,不仅搬运、安装简单迅速,还可多次使用,使每口井节约5万多元;他采用“本塞纠正,对准套管,水泥固定”的措施,妥善处理了狮32井的深层套管断裂事故,为国家避免了重大损失。秦文贵组织研究和推广、运用的科技项目达10多项,大幅度提高了钻井速度,使2个月打成一口井的梦想变成现实。
秦文贵主持“尕斯油田深井简化技术套管程序”研究。经过半年的苦心钻研,秦文贵和他的课题组完成了可行性论证,并成功地打出了4口深开发井。每口井节约技术套管2500米,4口井节约综合钻井成本近700万无。在这160多个日日夜夜里,秦文贵一头黑发竟花白了 [5] 。
榜样精神
秦文贵是柴达木石油精神哺育成长的英模,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又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典型,是许许多多青年先进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他那“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的壮志凌云,与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与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高产”的革命豪情一脉相承。
秦文贵的奋斗经历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当代青年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自觉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颁奖辞】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人物事迹】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 ,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
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名单
任长霞:连破积年大案,以一身正气镇住邪恶的河南“女神警”
牛玉儒:勤勤恳恳,鞠躬尽瘁,被称为新时代共产党榜样
田世国: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
刘翔:雅典奥运会上,用风一样的速度向世界展示中国,并重新书写中国田径史的运动员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
孙必干:临危受命,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解救中国人质的外交官
徐本禹:甘受清贫,在贵州深山小学任教的青年志愿者
梁万俊: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创造飞行奇迹的空军试飞员
明正彬:出生入死卧底侦察,给毒品犯罪以沉重打击的缉毒英雄
桂希恩:用良知揭开真相,为艾滋病患者奉献一腔热情的医生
中国女排:特别奖(特别致敬),以表彰她们在雅典奥运会上绝地反击,反败为胜,再次响彻云霄的女排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