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人物唐山十三农民事迹

| 刘慧

“双百”人物唐山十三农民事迹简介

他们是唐山市玉田县13位普通的农民,却感动了全国“十三亿人”,他们被称为“唐山13义士”。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在灾区一线,处处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领头人宋志永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做终身的志愿者。

“不可能天天发生大灾大难,真正的志愿精神也不应该只发生在大灾大难面前,而是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作为志愿者宋志永数年的体会,也是他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

2008年10月,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归来后,他建立了“宋志永爱心网站”,通过网站宣传全国各地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2009年4月,宋志永爱心志愿服务队捐资12万元,在唐山市慈善总会设立宋志永爱心志愿服务基金,专门为唐山市乃至全国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支持。在平常的日子里,宋志永会带领他的爱心服务大队去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定期组织清扫大街、清理生活垃圾等活动。

令宋志永欣喜地是,他的志愿者伙伴近年来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正成为一种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力量。“目前,我创办的爱心网站上注册的志愿者一天比一天多。其中,来自河北省农村的注册志愿者就达到了2000多人。”宋志永说。

为了让志愿精神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宋志永和他的12位农民兄弟,于2009年6月联合成立了“宋志永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宗旨有两个:一是带领村民通过科技致富,二是从事志愿服务。宋志永说,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社会团体,理事会成员就是一起抗震抗雪灾的13位农民兄弟。“我们将会以产业园为依托,将部分利润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将孝亲敬老和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农业产业园是该合作社办的一个支柱产业,其中一部分资金就是通过入社人员集资而来。目前,园内的万头养猪场已初见收益,今年他们还要盖13座蔬菜大棚,种植高档绿色蔬菜,预计收益将达到200万元。“我们将每年从合作社的收益中拿出30%左右的资金作为公益基金,用于志愿服务。”宋志永说,有了资金支持,志愿服务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就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别人需要的时候无怨无悔地帮助别人,得到的这种理解和感动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充实,一种力量,什么都无法跟它相比。”这是宋志永和他12位农民兄弟作为志愿者的切身感受,也是未来他们的人生方向: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名单

魏青刚: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河南打工青年

丛飞: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

黄伯云: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成回国,夺得连续空缺六年科技大奖的学者

李春燕: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

洪战辉: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河南大学生

陈健:为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

邰丽华: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

杨业功:保家卫国,为打造雄狮锐旅而鞠躬尽瘁的司令员

王顺友: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的楷模

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遨游五天五夜,再次见证中国实力飞跃的神六航天员

青藏铁路建设者:特别奖(特别致敬),不辞辛苦、连年奋战,在生命禁区建设世界上最伟大铁路的奋斗精神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颁奖词

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王宁:在江西南昌一家医院旁边的小巷子里有一个特殊的厨房,每到饭点这里都特别热闹,空气当中混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虽然这里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是却处处充满着亲情的温暖。

颁奖词: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人物事迹:

在这条两米多宽的小巷里,每天一到饭点就热闹起来,小巷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这些忙碌着的都是病人家属。他们来到这里炒几个菜,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熟悉可口的家的味道。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被人们称为“抗癌厨房”。厨房的主人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万佐成夫妻俩原本在小巷里租几间房炸油条卖早点,勤劳人家小本生意,它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模样,故事要从18年前说起。2003年的一天,他们的早点铺来了一家人,一对年轻父母带着生病的儿子。

这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小炉火,对于他乡求医的人竟是如此难得珍贵,它甚至给一家人带来莫大的心理安慰。这个意外的收获也让万佐成夫妻俩感到格外欣慰。

早点铺免费提供炉火给病人做饭的消息在病友家属间传开了,十几个人二十个人、一百个人涌向这里,夫妻俩新添置了炉子厨具调料都无偿供大家使用。煤球炉从六个增加到二十几个,一家人的早点铺变成了千百个家的厨房,而一个病人家属的一席话让万佐成夫妇更加坚定了决心。

或许是一次偶然改变了万佐成夫妇的人生轨迹,但这偶然中蕴藏着一种必然,那就是他们的善良。一拨人走了再来一拨人,与癌症病人相伴看尽了人间生死离别。

来到这里的人也许是第一次下厨,不管会做不会做,在他们亲自买来食材,洗菜切菜翻炒时的每一个动作中,浓浓的情感全放进这一盘菜一碗汤里。四面八方的人因为同样的原因聚在了一起,这个特别的厨房给悲伤的人带去多少慰藉。

春去秋来,万佐成、熊庚香夫妻的厨房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从不离开。儿女劝他们去旅游,都被两人一一拒绝。

18年,爱心厨房从最初的免费到收费五毛,再到如今的一块钱,万佐成夫妻俩从贴钱维持到勉强收支平衡,只为能把这项服务延续下去,从未想过从中盈利。

18年来,来过的人难以计数,万佐成、熊庚香也许记不住每个人的名字,但所有人却都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在于病魔抗争,在与亲人相守相伴的日子里,一定有一份温暖和欢乐来自爱心厨房。医院里亲人间相互守护,院外爱心厨房完成了另一种守护。无论白天或夜晚,这里总会为你留一个炉火。


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