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八红旗手林巧稚事迹
全国三八红旗手林巧稚事迹精选篇1
林巧稚,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献身医学事业,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高超的本领和独到的见解。她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妇产科各种疑难病,确认了癌瘤为戕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跟踪追查、积累了丰厚的供后人借鉴的资料。她的精湛医术,不断探索科学领域新课题、不治愈病人绝不懈怠的坚韧的作风,不耻下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林巧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人民的科学家,医务界的楷模,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当代妇女的杰出代表。
林巧稚,又名丽咪。1901年12月23日出生在福建思明州(现厦门市)鼓浪屿一个教员家庭里。自幼跟随从事教学和英文翻译的父亲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她5岁时母亲因患子宫颈癌病故,父亲因过度思念母亲,又无力承受繁杂的家务,也病倒了。靠父亲一人薪水收入的家庭生活,断绝了经济来源。好在长兄明白事理,为了生计和能让妹妹上学,自己离开还有一年多即将毕业的大学,回鼓浪屿求谋生之路。林巧稚是在父亲哺育,兄长的疼爱下成长的。家境困难使她比同龄孩子晚上两年小学,她又比同龄孩子成熟得早,更懂得生活的艰难,养成了艰苦顽强、倔强善良的性格。自己知道用功学习,放学帮助家里干活。她1908年上蒙学堂(女子小学校)之后,就读于鼓浪屿“上女学”(即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学业品行优良,成为该校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被学校留校任教。厦门是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门户之地。她在校期间,受教会学校“平等、自由、幸福”的思想教育。虔诚的信仰促使她强烈寻求一个排除私欲、纯洁无瑕的世界。1921年夏秋,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毕业,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林巧稚被留在协和医院,工作成绩突出,提前晋升为住院医师,3年就获得了学校派往英国学习的机会。1939年又受派去美国进修,1940年美国聘请她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从美国回国不久,珍珠港事件爆发,协和医院被日军占领,她同所有医务人员一起被赶出了医院。1942年她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了林巧稚诊疗所。把诊疗所门诊的挂号费由5角降至3角,为此一度遭到同行的非议,他们纷纷把各种疑难病症推到林巧稚诊疗所来。而她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反而动员一般普通常见病患者到就近诊疗所去治疗。当时的北平,没有一个像样的妇产科系,社会上层人物的妻儿少女、外国驻华机构的夫人小姐,有病都求治于林巧稚。林氏诊疗所开业不久,钟惠澜受聘于中和医院(前身为中央医院,现在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任医务长,林巧稚在他的动员下,担任了该院妇产科主任。同时又招来了她的学生田雪萍、葛秦生、王文彬、刘炽明等,由田雪萍协助林巧稚为该院设计了妇产科病房楼。1946年又受聘兼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一个医学院,一个医院,一个诊所,她轮番出诊。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使林巧稚“活菩萨”的声誉由东城传到西城,传遍北京,家喻户晓。林巧稚诊疗所,开业不足6个年头,就存有病案8887份。
为了发展医学教育事业,她和钟惠澜等人把在北大医学院兼职的收入捐献出来作来教学基金,以培育更多的医学生。林巧稚还支持钟惠澜在中和医院创办了当时北平没有的血液病科、泌尿科。泌尿科专家吴阶平、外科专家曾宪九、放射科专家胡懋华等都从那里得到了培养和锻炼。1946年热带病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受命恢复协和医院,成立了由李宗恩、李克鸿、胡正详、聂毓禅等四人代表中国一方参加的董事会,他请回了钟惠澜、谢少文、谢志光、张孝骞等一批医学专家,胡正详两次亲自出面邀林巧稚重返协和,她再三考虑,辞去了两院主任职位,停止了诊所开业,于1948年返回协和医院,同时又把她的学生一起调回了协和医院妇产科。1951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军队接管协和医学院,林巧稚继续在协和医院工作直至去世。
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献身医学事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追悼会遗像两旁垂下4.5米高的幛联,上面写着:“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60个字反映了她60余年的工作和她的业绩。30年代初,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器疾病进行研究;40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的研究;50年代她提出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60年代对切除56斤7两巨瘤成功,80年代潜心编纂《妇科肿瘤》。
为了纪念她,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90年颁发了林巧稚纪念邮票和首日封。厦门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于1984年在鼓浪屿黄金地段建造了取名“毓圜”的林巧稚纪念馆。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在1985年、1989年、1992年分别出版了共达60余万字纪实文学《林巧稚传》。
1959年她由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首届当选的唯一女学部委员;又曾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医学组成员、中央技术管理局发明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学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社总编辑,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考试委员会委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等。她1953年出席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32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医学会议,会后访问了苏联。1972年任副团长,率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1973年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任期5年,至1977年。1974年任中国友好参观团团长,率团出访伊朗;同年出席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会后,考察瑞士、法国。1978年任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副团长出访西欧四国,在英国患病返回。1980年12月2日林巧稚被送进医院,1983年4月逝世于北京。
全国三八红旗手林巧稚事迹精选篇2
林巧稚,女,汉族,1901年12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大学学历(博士学位),福建厦门人,生前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她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上世纪30年代,研究胎儿宫内呼吸窘迫、女性生殖道结核;40年代,研究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50年代,提出和组织北京地区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成功诊治新生儿溶血症;80年代主持编纂《妇科肿瘤》。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筹建了北京妇产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接班人。先后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林巧稚,福建厦门人,1901年12月23日生于厦门鼓浪屿。她终身没有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被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而这位“值班医生”,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寓意她一生灵巧而天真。5岁的时候,母亲因患妇科肿瘤病故,母亲去世时痛苦让她树立了一个终生理想: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林巧稚立志成为一名医生,1929年,她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在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豆大的汗珠。当时协和妇产科主任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而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地信任、信赖她。数十年后,她成为了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擦汗。
2016年9月22日,82岁的刘燕给林巧稚写了一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人还没进病房,笑声先来了:‘胖姑娘在哪里?快抱给我看看!’一位女护士将我刚刚出生的女儿从婴儿室抱出,交到林大夫手中,林巧稚抱起胖丫头、满心喜悦,不由得亲了一下她肉嘟嘟的小脸蛋。”当时,刘燕刚刚痛失了丈夫,看到协和医护人员对女儿的爱和关心,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52年后,刘燕在电视上偶然看到关于林巧稚的报道,当年情境再次浮现在眼前,感恩之情油然而发,于是,就有了这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七天七夜,成功抢救“新生儿溶血症”患儿
1962年,林巧稚收到一名孕妇的求助信:“我是怀了第五胎的人了,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的后三胎,都是出生后发黄夭折的。求你伸出热情的手,千方百计地救救我这腹中的婴儿……”
新生儿溶血症作出诊断并不难,但这种病当时全国没有治愈的先例。林巧稚本可以拒绝,但她遍查资料,彻夜难眠,最后决定试一试。
孩子出生很顺利,可是不到三个小时,就出现了全身黄疸,生理指标越来越糟。林巧稚冒着风险决定,给新生儿全身换血。换血开始,林巧稚先把听诊器在自己手心捂热,再轻轻贴到婴儿胸前,同时用手示意,控制抽血、输血速度。终于,婴儿的肤色由黄转红。她决定做第二次换血。三天后,第三次换血。
孩子全身黄疸明显消退——成功啦!整整七天林巧稚没有离开孩子身旁,大胆的判断和精良的医术让这个婴儿成为有记录已来中国首例成功的新生儿溶血症手术患者。
坚持“预防为主”,做中国妇女普查的先驱
林巧稚总是说:“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中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妇女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疾病的调查,让很多人不理解。林巧稚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负责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她带领自己的团队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同一时期,林巧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妇女宫颈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直到今天仍具价值。
“做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一直放在床头,医院有危重的病人,她就整夜地守着电话等消息。她曾说过,“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
年逾古稀,她开始忘事,经常忘记说过的话、安排过的事情,但只要涉及病人,却又记得比谁都清楚。一次,一位病人家属推开了妇产科办公室的门,说道:“我想找个人,前天住进来的,不知在哪个病房。”有人回答说:“这里不是病房,你去护士站打听。”那人刚要走,林巧稚叫住他:“请你等一等。”她打听了一下病人的年龄和病症,立刻告诉他要找的人在某某病房的某某床,一点都不含糊。
1980年,林巧稚因患脑血栓入院治疗。缠绵病榻的三年中,林巧稚仍坚持参与《妇科肿瘤》的编写。50余万字的著作,浓缩了林巧稚毕生对妇科肿瘤的探索和研究,记载了她为医学事业所尽的最后一份力。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去世。弥留之际,她仿佛又回到了紧张的手术台前,喊道:“快拿来!产钳,产钳……”护士拿来一个东西塞在她手里,几分钟后,她的脸上露出了平静安详的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便是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冰心老人在《悼念林巧稚大夫》一文中这样写道:“她是一团火焰、一块磁石。她的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极其丰满充实地度过的。”
感动中国人物”。
全国三八红旗手林巧稚事迹精选篇3
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1929年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也是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她一生中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她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
走上治病救人的道路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厦门鼓浪屿。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背景下,她得到了家里支持,拥有了学习的机会。1921年,林巧稚去参加北京协和医院的考试。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名同学突然中暑晕倒,林巧稚放下笔,将她扶到阴凉处祛暑。待同学无恙后,林巧稚才回到考场,可这时考试已经结束。林巧稚无奈之下只能将未完成的答卷交上去。她本以为这次考试没有希望了,但最终,协和医院的老师被林巧稚救人的义举打动,同意录取林巧稚。监考的考官还写了一段话附在卷子后面:(林巧稚)遇见事情不慌不忙,立刻有决断,还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后来,林巧稚入学协和医院并在妇产科实习,她深感妇产科对女大夫的需要,林巧稚坚定地选择了学习当时比较冷门的妇产科专业。1929年林巧稚毕业,进入协和医院工作。
不弃祖国,继续坚守
进入协和医院工作后,林巧稚常常投身在手术台上和产房中。有人感叹她辛苦,林巧稚却说:“上帝如果让我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救人。”还有一次,有人和她谈起婚姻之事,她答道:“唯一的那部伴侣就是床头的那部电话,我永远都是值班室医生。” 这也成为了林巧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诺言。后来,林巧稚不再担任住院医师,但她仍心系患者,让值班医生和护士第一时间通知她病人病情的不良转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受到影响而关闭。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麦克斯维尔邀请林巧稚前往英国避难,而林巧稚却谢绝了麦克斯维尔的邀请,留在北京继续救治伤病,因为她不想在国家危亡时离弃祖国。于是,她租了几间房子,开办私人诊所,继续迎接着一个个新生命的到来。一个雨夜,一位产妇难产,林巧稚冒着大雨赶到产妇家中,撒草木灰、铺被单、准备热水……她完全没有顾及自己被雨淋得湿透了。终于,产妇顺利生产,母子平安。林巧稚看着家中环境,家徒四壁,她再次谢绝了出诊费用。不仅如此,临走时她还拿出几张钞票放在炕头上,让产妇的丈夫给刚生产完的产妇补补身子。
大胆探索,治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
1962年,林巧稚收到了一封让她犯难的信。这是一封从内蒙古寄来的求助信,信中说她目前怀了第五胎,前四胎都没活成,第二到第四胎都是出生后胎儿发黄而夭折的。这位孕妇在信中恳求林巧稚救救她腹中的孩子。根据信中的描述,林巧稚判断是新生儿溶血病导致的夭折。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母子之间因为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当时,这种疾病在国内尚无存活的先例,连国际上也罕有痊愈的记载。面对这位孕妇的情况,林巧稚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束手无策。于是,林巧稚回信建议这位孕妇就地生产、就地治疗为好。
这位不幸的母亲收到林巧稚的回信后,又不断地给林巧稚写信,请求她拯救这个生命。面对这一封封的来信,林巧稚彻夜难眠,她最终决定尝试拯救这对母子。她跑遍了全北京市的图书馆、查遍了世界最新的医学期刊,询问专家意见,搜寻有关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资料……了解清楚后,林巧稚决定采用婴儿脐带血换血的方法,她组织各科专家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要求亲自操刀。
万事俱备,终于迎来了生产的那天。当时,刚出生的男婴不到3小时就出现了全身黄疸,生理指标也越来越差。时间等不得,林巧稚大胆决定给新生儿进行全身换血。在林巧稚的指导下,医生按照每分钟抽出15毫升病血再滴入8毫升新鲜血液,外加补进钙液进行操作。5个小时后,400毫升的新鲜血液才慢慢全部输入婴儿体内,婴儿的肤色也由黄转红。为了避免再次发作,林巧稚又给婴儿连续做了两次换血。这时,孩子全身黄疸才明显消退。手术总算取得了成功。之后,林巧稚在病房守了整整七天,直到母子二人都性命无忧。
成为真正合格的妇产科医生
林巧稚曾对实习医生说:“当一个医生,首先要知道责任重大。产妇或者病人进了医院,就把她的整个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她们当作亲姐妹,从每件细微的小事上做起,体贴和关怀她们……”林巧稚给那些刚进妇产科的实习医生立下了一个不成文规矩:要做一个称职的妇产科大夫,首先得接生100个婴儿。她认为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敏锐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突然出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谁,都要先接生100个孩子并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才能去做其他技术更为复杂的工作。这个看似古板、机械、单调的规矩其实是想让实习医生明白: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促进才干的增长。
有一次,林巧稚看实习医生写的产妇分娩的观察记录,她对那些写着“阵痛,宫缩,宫颈口扩大,羊水流出,露胎盘,接胎盘……”的实习生都不满意,而给其中一个额外写着“产妇的额头冒出来豆粒大的汗珠”的实习生打了满分。学生大为不解,林巧稚说:“只有看到这一点,你才能学会怎样关心产妇、体贴产妇;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妇产科医生。”
病痛中仍不忘工作
1978年,林巧稚在北欧访问时突然病倒,并被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本可以留在国外治疗的林巧稚却坚持回中国,她说:“我知道我病得不轻,但靠药物是治不好我的病的。我需要的是祖国的阳光、空气和水。”
1980年,林巧稚再次住進了医院。专家会诊时,林巧稚激动地说道:“把我一个人困在病房里,我受不了!我是离不开我的岗位的,没有工作,我一刻也活不下去。”她的嘴唇不停地颤抖,一只痉挛的手紧紧地抓住了床单。
1983年,林巧稚在昏睡中仍喃喃呓语:“快拿来,产钳,产钳……” 不久后,她便与世长辞。
全国三八红旗手林巧稚事迹精选篇4
林巧稚,女,汉族,无党派人士,1901年生,福建厦门人,生前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长,著名临床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她不仅医术高明,医德医风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在半个多世纪里,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她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被誉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她是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院士),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从成为一名医生开始,她就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红医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
政治坚定是红医精神的灵魂。政治坚定,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即使不是共产党员,能够去实践红医精神,也必定是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任和热爱,没有“红”的思想和动力,就不能成为“红医”。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礼炮响彻北京城。林巧稚婉拒了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观礼的邀请,因为当天她需要去产房为新生儿接生。但是几年后,林巧稚很为当初没去参加开国大典而感到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她专门买回来一幅董希文的油画印刷品《开国大典》,配上画框,挂在客厅。从婉拒参加开国大典到为此感到遗憾,这中间她经历了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府接管了协和医院。和其他单位一样,协和医院也经历了“三反五反”、土地改革、思想改造等。这可以说是从旧中国过来的协和人的一次思想解放,开拓了协和人的眼界,让他们把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增扩为祖国、为人民作奉献。
林巧稚亲眼目睹了这个换了人间的过程,心潮澎湃。1952年,她用了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写出了一篇流传至今的文章《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文中写道:“解放以后,我对人民政府也采取怀疑观望的态度,认为哪一个政府都是一样的,换换门面而已。我们学技术的干脆离开政治远一点好。但是,我从‘协和’窗里也看到解放军纪律严明,有高度的爱国精神,能吃苦耐劳;我看到短时间内物价平稳,交通迅速恢复,到处都在建设,人民事业不断发展。从这一连串的事实,我开始认识这个政府与从前的政府不同,是为人民做事的政府。”“过去,我总是藉口工作忙,逃避听所有的大课报告,不愿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在‘三反’运动中,在协和揭露出严重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我才体会到技术脱离不了政治。我开始从被动地参加学习到主动地参加运动。当时我阅读了不少文件。”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的威信最高的时期。林巧稚对此深有体会,她说:“中国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大家不要为暂时困难而愁眉苦脸,这样,林巧稚的心与党更贴近了,并逐渐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林巧稚的这个良好愿望,很快就被周恩来知道了,于是在1960年特意请林巧稚到庐山叙谈。周恩来对她说:“你留在党外,还能起到在党内起不到的作用,党相信你是一直坚信共产党的!”因此,林巧稚的政治面貌一直是“无党派人士”。
1979年,林巧稚在当年第二期的全国妇联机关刊物《中国妇女》上发表了《我们要像蚕一样……》的文章,深情回忆了她亲耳聆听周恩来在一次妇产科学术会议上的讲话:“我们要像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国家。”在文章中,她重点谈到了她对上帝认识的变化过程:“信上帝是可笑的。现在连孩子们都知道,可我曾经笃信不疑。而上帝没有拯救众生,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做医生的也终日为出路惶恐不安,至于妇女的地位和解放,在上帝的眼里根本连影子都没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次我在总理家做客。席间,我向周总理汇报思想和工作,邓大姐非常关心地问我:‘你愿意参加中国共产党吗?’我又怔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我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难以接受这个光荣称号。我把大姐的话当作巨大的鼓舞和奋斗目标。”
从信上帝到信共产党,林巧稚的思想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周总理身上所表现出来崇高的精神一直深深影响着她,不断勉励她为祖国多奉献一些、再奉献一些,林巧稚也不断用行动响应着周总理的殷殷嘱托。
(二)救死 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
救死扶伤是红医精神的核心价值,医者要投入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救助患者。敬畏生命、珍爱身体,追求健康,维护生命的尊严,理解患者的痛苦、尊重患者的权利,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关爱。
明代王绍隆在其著作《医灯续焰》中提出:“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医生的中心职责是救人性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这也是其最大的爱。医乃仁术原则规定了医术是一种爱人、救人性命的技术,所以“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林巧稚始终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患者,并且一视同仁,在她眼里,每一个患者都是平等的,“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林巧稚看门诊,从来不会三言两语打发病人。她常对下级医生说:“医生给病人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她们各自的生活背景、思想感情、致病原因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凭经验或检验报告就下诊断开处方”。她对病人有着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关爱。不管什么时候,不管病人是谁,她都是不厌其烦地询问病史,细致检查,耐心打消病人的思想负担。她时时刻刻、全天候掌握病人的情况和变化,夜里如果不知晓情况,就会一夜不能入睡。当痛苦喊叫的产妇被年轻医生训斥,她批评道:“产妇把自己和孩子两条性命都交给了你,你是唯一能帮助她的人,你甚至没有权利说你饿你累你困了。”当产妇阵痛乱抓时,她用自己的手去温暖产妇的手,她说:“不能让产妇在这时去抓床头的铁栏杆,那样手关节要受凉,落下病的”。
“好大夫要考虑全面,要为患者的幸福想办法。”林巧稚认为生育孩子,是女人身体的自然机能,绝大多数产妇完全有能力自然分娩。她从不轻易为产妇做剖腹产手术,也反对轻易为病人做器官切除手术,在她看来,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医生不能在治病时不顾病人的感受。医生所作的一切,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效果——仅仅治好了病,而病人却失去了和谐完整的生活。特别是在妇产科,手术更应该慎之又慎。
对患者深切的爱,以患者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林巧稚对医乃仁术思想的充分践行,这也是其赢得人们爱戴、尊重的根本原因。
(三)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无私奉献是红医精神的底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法宝,是红医精神的生动体现。不畏战争的残酷,不惧环境的苛刻,将逆境转为顺境,从中培养出自力更生的勇气与能力。
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被迫关闭,住院的患者被迫出院,很多协和的医生也纷纷离开寻找出路,但林巧稚仍然没有离开沦陷的北平,她在东城区东堂子胡同里办起了私人诊所,为苦难中的同胞们服务。和到协和医院就诊的人不同,来这里看病的大多是花不起钱的穷苦人,于是林巧稚把门诊的挂号费从五角降至三角,而且在看病过程中替患者省着钱花,能敷药吃药的病绝不打针,而且为了看病方便,她还准备了一个特殊的出诊包。战乱中的一个雨夜,一名产妇难产,她顶着大雨赶到产妇家,炮火中母子平安,林巧稚默默打开自己的出诊包抽出几张钞票偷偷放在破衣烂衫的母亲床头。出诊时,她总在包里备着现钱,对贫病交困的人家,她不但不收分文还予以资助。林巧稚高明的医术和善良的举动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林巧稚成了东城的“活菩萨”,而她的名字也就这样传遍了四九城。这样的医治,林巧稚坚持了整整六年,六年里,她留下了8887份病例档案。
在60年的从医生涯中,林巧稚亲手接生过的婴儿超过50000名,可自己却没有孩子一生未婚,她把一切都奉献给了病人。林巧稚考上协和时已近20岁,除了她其他女同学基本都结婚了。家人担心她的婚嫁问题曾进行劝阻,但她坚决去参加考试。毕业后因学业优异留校任职,然而聘书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在生活和事业两者不可兼得的条件下,林巧稚没有犹豫,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她曾说:“我如果生了孩子,我就没有办法将自己的爱全部给予我的患者和其他孩子。”
这条违背人伦的规定很快就被废除了,但是林巧稚已经彻底投身到妇产科的工作中。从进入协和工作,每年生日,她都坚守在产房一线,“我到产房过生日更有意义。我为难产的孕妇接生,当小宝宝在我生日的时候降临人世,那哇哇啼哭声是最动听的生命赞歌,对我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生日礼物”。
成为医生后,她对自己的定位,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在她的床头,始终有一部老式拨盘电话,休息时也随时听从召唤,她的狭小的办公室,就在产房对面,有情况可以立刻冲过去,所以她一辈子都守候着产程。没有成家的林大夫,让医院和病房成了她的家。她曾说过,“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即使到了晚年,已经不是住院医师的林巧稚仍然要求医生在病人有情况的时候,及时通过电话告知,以便及时处理。“如果上帝让我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那么我的住所便是医院,我存在的价值则是治病救人。”晚年的林巧稚曾说。她将自己的50年光阴都耗费在了妇产产房里,就连最后的遗嘱都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的病人。她的一生就像南丁格尔说的那句话一样:“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林巧稚将自己的一生全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明明可以在战乱中归隐一方独善其身,她却选择在窄小的弄堂中继续帮助需要的人;在和平年代明明可以选择安享晚年,她却选择继续为医学事业散发余热。
全国三八红旗手林巧稚事迹精选篇5
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万婴之母”……诸多公认的头衔,彰显了林巧稚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之重。而林大夫对自己的定位,却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对胎儿宫内呼吸窘迫等进行研究,成功诊治新生儿溶血症,亲手接生数万个孩子……这位“值班医生”为妇女儿童的安危和新中国妇产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奉献了一生。
2021年12月23日是林巧稚120周年诞辰。时至今日,林大夫的崇高风骨,仍然为世人所传颂。
做祖国和人民的良医
1921年,20岁的林巧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后,她毕业留院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1940年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女性中国籍科主任。
从做见习医生起,林巧稚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对方。有时她的手被发生宫缩时的产妇捏得青紫肿胀,她却一声不吭。
与林巧稚共事的一名外国大夫曾对此“不屑”:难道为病人擦擦汗、拉拉手,就会成为妇产科的专家吗?林巧稚却坚信,这是一个医生、一个妇产科大夫最起码、最重要的本质。
面对情况危急的难产产妇,作为手术助手,林巧稚接过外国大夫的产钳沉着操作,让产妇转危为安、婴儿顺利降生。冒着手术失败被辞退的风险,林巧稚想的却只是:“我是个中国大夫,他们不管,我不能不管……”
海外的重金约聘,没能让林巧稚动心。1949年,又有人送来了飞往美国的机票,她仍莞尔谢绝。
为何要留在祖国?林大夫的想法很质朴:“这大概是我的一种责任感,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
新中国的诞生,让林巧稚燃起了希望、产生了新的认识——只有把自己的志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有出路。
为制定婚姻法、妇女劳动保护法规等建言献策,组织大规模的防治宫颈癌普查……担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林巧稚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直到生命燃尽。
为妇产科事业殚精竭虑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林巧稚,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妇产科如何发展。答案是两个词:人才、专业。
林巧稚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说,上世纪50年代,林巧稚便派人员到苏联学习阴道细胞学,回国后开展了宫颈癌筛查;接着对几位教授和讲师级高年资医师分工,开辟了产科、妇科、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等妇产科学的亚专业。
“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这是林巧稚对妊娠保健的深刻见解,也是后来围产保健医学的认识基础。
“林大夫告诫我们,一个只会处理难产而不会去预防难产的产科医生,其责任已经丢掉了一大半。”郎景和说,林大夫强调,产前检查应该提前,最好从妊娠一开始便接受保护,定期检查,严密监护,确保母儿安全。
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妇产科学科建设,林巧稚看重的另一项工作,便是科普。
1965年,林巧稚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赴湖南医疗队,在湘阴县巡回医疗4个月。
慈祥可亲的林大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出她来。任谁向她咨询问题,她都予以耐心解答。每天收到许多来信,她也都会认真阅读回复。
根据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林巧稚编写了《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日后又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全书》等科普读物。每一本,都成了畅销书。
“做一辈子值班医生”
林巧稚家里的一部电话,数十年来一直牵动着她的心。
无论何时,接到从妇产科打来的电话,林巧稚总是仔细询问,给予具体帮助,有时甚至直接撂下电话赶往医院。如果没有把处理的结果及时打电话告诉林大夫,她一夜都睡不好觉。
外出开会回来,林巧稚首先去看的是病人。“大夫的时间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病人。”当林巧稚说出这句话时,她早已照此执行了多年。
林大夫常告诫晚辈:一个临床医生绝不要离开病人。看病不是修理机器,要到病人床边做面对面的工作。
直到80岁高龄,哪怕是在病中、在梦中,林巧稚仍然想着接生,想着妇女和儿童……
终身没有婚育的林巧稚,亲手迎接了数万个新生命。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林大夫永远在我们周围”
“现今大多数医生并没有见过林大夫,但大家都会感觉到她的存在。”这是许多协和妇产人的共鸣。
继承恩师的思想,郎景和奉行着这样的行医信条: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协和妇产科很多医生都会在给妇科病人做检查时,当着病人的面,亲自为她铺好垫子;在给病人听胎心、查体时,先把手搓热、把听诊器焐热……林大夫的临床经验和为人处世,在一代代协和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无声传承。
宋鸿钊、葛秦生、连利娟、吴葆桢、孙念怙、郎景和、沈铿、朱兰、向阳、刘俊涛、郁琦、孙智晶……为了帮助更多女性解除疾苦,这一全国顶尖妇产科里的专家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用毕生力量改善人民健康,林大夫永远在我们周围,林大夫永远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