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

| 刘慧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精选篇1)

孟泰是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无私奉献优秀品格、高尚道德情操和工人阶级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鞍钢英模。他十几年如一日,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爱,化作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和模范行动。他的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老一代鞍钢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孙玲

他用一腔热血,为爱厂如家精神做出完美的诠释。

他用一份执着,为高炉恢复生产的每个细节而日夜奔忙。

他用一股干劲,为鞍钢人树立起时代楷模的标杆形象。

他就是老英雄孟泰。

2021年4月12日,笔者跟随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党支部一同到孟泰纪念馆参观学习,再次聆听老英雄孟泰的故事。党员田雪告诉笔者,自己不止一次来参观学习,孟泰是鞍钢劳动模范最杰出的代表,借此历史学习教育契机,在此重温老英雄孟泰的故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英雄在恢复鞍钢生产、开展技术革新方面的杰出贡献。孟泰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了鞍钢,这种爱企、荣企、献企的精神,在任何时期都值得每名职工学习。

“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开工的大型钢铁企业。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之一。这位新中国第一代杰出劳模,少年时逃过荒,青年时为日本人背过煤,挨打、挨饿是常事,半辈子漂泊不定。当解放军开进鞍山城、工人们当家做主时,年过半百的他才找到了“家”。

“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孟泰的一句话,戳中了工友们的心。1948年鞍山解放,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时已是千疮百孔,日本专家甚至认为,断壁残垣的鞍钢厂区只能用来种高粱。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党中央要求鞍钢迅速复工。老英雄孟泰发动大家收集、献交器材,甚至砸破冰层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寻找设备。在他的带动下,炼铁厂配管班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回收了许多种材料、上万个零备件。厂里发动工人们献交器材,数千职工肩扛、担挑、车推,络绎不绝,队伍从厂区一直排到几里开外。

“高炉卫士”、劳动英雄,这是孟泰留给世人最鲜明的形象。当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并出动飞机狂轰滥炸时,他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誓与高炉共存亡。他爱炉如命,爱厂如家。在修复高炉的那些日子里,他经常不回家,在最先开工的3座高炉点火的前前后后,他干脆住进炼铁厂,手拎大管钳没白天没黑夜。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鞍钢人仅用半年多时间就让企业开工生产,为新中国贡献了第一炉铁水和第一块钢材,鞍钢一度成为新中国工业的象征。

在那段时间里,老英雄孟泰用他的实际行动成为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楷模,也赢得了工友们的尊敬和爱戴。1949年7月9日,鞍钢举行开工典礼,表彰了141名在护厂、抢运、献交器材和复工竞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功臣,其中孟泰等22人被评为一等功臣。1949年8月1日,历经考验的孟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发展的第一批工人党员。1950年底,孟泰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劳动模范。1957年,孟泰当上了炼铁厂副厂长,成为从工人中提拔的第一批领导干部。

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

红彤彤的铁沟映照着一张张黝黑的脸庞,特殊的工种、特殊的环境,造就出一群浴火的汉子。一代英模,代代仰慕。尽管逝去的岁月,有可能将一切着意的浓墨化为过眼的烟云,却不能褪去深植于他们灵魂之中的本色。

除了苦干、实干外,孟泰身上不乏创新、创造精神。孟泰只念过3个月私塾。解放后,他带头进课堂、学文化,摘掉“文盲”帽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孟泰组织全厂各方面人员进行联合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成功自制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凭借多年的经验,老英雄孟泰刻苦钻研,敢于大胆创造,形成了著名的“眼要看到、耳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孟泰工作法,他提出的“宁叫人找事故,不让事故找人”的口号,至今还在铁厂流传。为了减轻设备架工的劳动强度,孟泰带领大家找来废钢板、旧牙轮,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一台卷扬机。

上世纪60年代,走上领导岗位的孟泰依然保持着工人阶级本色,始终与工人在一起,“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他亲手建立起“孟泰储焦槽”,每年为国家节约大量焦炭。孟泰亲手改进自动注油器,由他提议和主持的小改小革不计其数。同时,他还把多年摸索和积累的高炉维护经验传授给职工,组织职工围绕生产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孟泰还会同王崇伦等全国劳动模范一起开展技术协作,使鞍钢的技术革新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他积极创新,成功改革了热风炉底部双层燃烧筒,大大地延长了燃烧筒使用寿命;成功研发了冷却箱串联技术,使用水量比以前节约了30%。正是这些闪光的事迹,逐步树立起老英雄的高大形象,奠定了“孟泰精神”的基础。

由王崇伦和孟泰、张明山等共同发起的技术协作活动,像“滚雪球”一样,聚合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并迅速扩展,形成了1500多人参加的技术协作阵容,成为了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而以孟泰为代表的鞍钢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协作活动蓬勃发展,不断演进而成“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独特模式。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将这一成功经验批示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共同解决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孟泰是鞍钢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无论是恢复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历史时期,“孟泰精神”都成为教育、激励、鼓舞广大鞍钢职工医治战争创伤、忘我劳动、克难攻坚、创新发展的坚强支柱,更为鞍钢广大职工留下了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孟泰纪念馆静静地坐落在鞍钢股份炼铁总厂厂区内,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数千件展品,向人们诉说着那个钢铁年代的故事。这里每年都接待数万名参观者,大学生入厂的第一课、基层班组的日常党课、新党员宣誓仪式,甚至中小学生的主题班会,很多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

追溯鞍钢的英模文化,来源于鞍钢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朴素情感。“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鞍钢精神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永远激励炼铁厂职工、鞍钢职工甚至全国广大企业职工不畏艰难、精益求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了大力弘扬“孟泰精神”,鞍钢积极搭建“孟泰精神”的传承平台,以学孟泰系列活动为载体,搭建职工参与创造平台。例如,以“学孟泰、做主人、当先锋”为主题,持续开展“冠军炉、最佳烧结机”劳动竞赛活动,向精心操作、一流指标要效益,向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作业率要效益;以“孟泰仓库”为依托,搭建职工降本增效平台;以孟泰纪念馆为基地,搭建企业文化传承平台;组织新职工入职、退休职工离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开展党课教育、历史教育,接受“孟泰精神”洗礼,使“孟泰精神”在职工思想中扎根,内化为内在品质和精神动力,感召着鞍钢人不断奋勇前行。

鞍钢,不仅盛产钢铁,也是楷模成长的沃土,英雄辈出的地方。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楷模的“接力棒”从不曾中断。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李超……他们不断为鞍钢精神注入新内涵、新力量,引领时代风采。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先进楷模茁壮成长,共同筑起鞍钢的精神丰碑。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精选篇2)

孟泰,河北省丰润县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先后担任鞍钢炼铁厂设备修理场场长、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务。

刚刚解放之初的东北,可谓百废待兴。1948年11月,孟泰重回鞍山钢铁厂担任配管组副组长,而此时的鞍钢饱经战乱之后,已经是残破不全了。

但是他丝毫没有退缩,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他不顾刮风下雪,跑遍厂区,并动员本组十几个伙伴,战冰雪,斗严寒,搜集废旧材料和零备件。

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搜集了千种材料,上万种零备件,堆满了整整一间屋子,这间屋子就是后来誉满全国的“孟泰仓库”。

孟泰艰苦创业的精神受到中共鞍山市委和鞍钢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以他为榜样,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交器材运动。

在修复炼铁厂2号高炉中,所用的管件大部分取之“孟泰仓库”。1949年6月27日,修复后的2号高炉生产出第一炉铁水。

在庆祝鞍钢开工典礼大会上,孟泰被命名为一等功臣。8月1日,孟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工人党员。

朝鲜战争爆发时,辽宁既是战争的后方又是祖国的前线。孟泰主动当了护厂队员,几次空袭警报响起,他都是手拎大管钳,飞跑到高炉总水门旁准备随时用身体护卫,准备与高炉共存亡。

1950年8月的一天,4号高炉炉皮烧穿,铁水与顺炉皮而下的冷水相遇产生爆炸。孟泰将生死置之度外,冲上炉台抢险,避免了一场炉毁人亡的事故。

这年初冬的一个晚上,高炉水门被堵,孟泰踹碎水道表面冰层,跳入其中,俯身抠除堵塞的杂物,使高炉循环水线恢复畅通。

经历十几次抢险之后,铁厂工人敬佩地称呼孟泰为“老英雄”。

1950年9月25日,孟泰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作为主席团成员坐到了毛泽东身边。他一生八次受到毛泽东接见。

而后又勇于攻克技术难关,先后解决了十几个技术难题,成功自制了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历史上的空白。

孟泰几十年与高炉循环水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

“孟泰”在鞍钢已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成为一个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群体。孟泰这种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人们誉为“孟泰精神”。

2009年9月14日,孟泰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孟泰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孟泰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老英雄。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孟泰的事迹为新中国数代人所传颂。孟泰精神,也世世代代激励着人们。引导新时代青少年以劳动为荣,艰苦奋斗,永久奋斗。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精选篇3)

“老英雄” — 孟泰

孟泰(1898—1967),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共党员。

1926年,孟泰到鞍山,进入昭和制钢所当配管学徒工。

历任配管组长、技术员、副技师、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

事迹简要

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退前,鞍钢遭到严重破坏,高炉炉体及动力机械设备几乎被洗劫一空。为 快速恢复鞍钢生产,孟泰带领工友们跑遍十里厂区,夜以继日地搜寻挖掘器材,动员工人献交器材,并加以整理、分类、修复,然后储存在“孟泰仓库”中,以备急需,使鞍钢最早恢复的一、二、四号3座高炉的配管材料没花国家一分钱,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鞍钢受到敌机和暗藏敌人的威胁。为防止高炉遭到破坏,他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在高炉旁,誓与高炉共存亡,被誉为“高炉卫士”。“守炉餐伴炉眠”是他当年的真实写照,孟泰是新中国钢铁工业恢复建设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先进模范人物。他的崇高精神风貌、优秀思想品德、平凡而伟大的业绩 堪称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典范、时代的楷模。

“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是鞍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鞍钢人,为鞍钢的发展和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孟泰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是五、六十年代与铁人王进喜齐名的我国产业工人英模的优秀代表,被誉为“老英雄孟泰”。他还是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执行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多次受到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精选篇4)

在解放之初的鞍山钢铁厂,有一个特殊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恢复生产急需的废旧零件,工人们都亲切地称之为“孟泰仓库”。仓库的建立者就是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孟泰。

孟泰,1898年8月出生,河北丰润县人。1926年到鞍山,同年进入日本人经营的昭和制铁所当配管学徒工。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翻身做主的孟泰很快响应党的号召到通化去抢修高炉,他多次向工友和家人表示:“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东北全境解放后,孟泰又回到鞍山,投入到恢复鞍钢的工作中去。

当时的鞍钢,经历了日军和国民党军的反复破坏,几乎找不出一台完整的设备。不甘心让炼钢厂变成高粱地的孟泰,带领工友们跑遍十里厂区,从废铁堆中回收上万件修复高炉所需的零件设备,建起“孟泰仓库”,不仅给高炉“起死回生”找到了“救命药”,还给国家节约、储备了大批器材。1949年7月9日,在庆祝鞍钢开工典礼上,孟泰被授予一等功臣。同年8月,孟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15日,孟泰又获得特等功臣的光荣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孟泰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生产工作。尽管已年过五旬,但干起活来还像个小伙子,在一、三号高炉点火的前前后后,孟泰干脆住进了工厂。孟泰善于发扬钻研精神,实践中他逐步摸索出一套“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工作规律及操作技术,被称为“孟泰工作法”。其中,“掂水”的功夫堪称一绝。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孟泰只要把手伸向流淌的循环水水流掂几下,总能找准病根,手到病除,同行们都称他为“高炉神仙”。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孟泰提出“宁叫人找事故,不叫事故找人”的口号,总结出“保证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以及“勤看、勤走、勤检查、勤修理”的“三保”“四勤”制度。

面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险情,孟泰的忘我精神同样闻名。在一次高炉事故中,孟泰发现一处炉皮钢板被烧穿,铁水与顺着炉皮流下的冷却水相遇,高炉随时有爆炸的可能。孟泰带领抢险的工友,果断地用铁板将水流引离炉皮,并在短时间内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成功避免了一场炉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孟泰奋不顾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形象镌刻在工人心中,被大家尊称为“高炉卫士”。

1950年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孟泰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钢铁战线的老英雄”。他还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担任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7年9月,孟泰因病在北京去世。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孟泰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孟泰的一生是艰苦创业、拼搏奋斗的一生。他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给鞍钢职工树立了榜样,也为全国工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与那个激情燃烧岁月里涌现出的无数英雄模范一道,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拼搏、不懈奋斗。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精选篇5)

简介:孟泰(1898—1967),男,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河北丰润人。

1926年,孟泰在鞍山昭和制钢所当工人。鞍山解放后,曾任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配管工、技术员、副技师、副厂长,公司工会副主席等职。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鞍钢恢复生产期间,他跑遍十里厂区,拣回了成千上万个零件,经过修理,建立起著名的“孟泰仓库”。在修复二号高炉时,所用的三通水门都是由他的仓库提供的;修复一、三号高炉时,所有的管道系统的零配件,也是由他提供的,没花国家一文钱。他这种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誉为“孟泰精神”,在全国职工中产生深刻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孟泰主动当了护厂队员,把行李扛到高炉上,冒着遭到空袭的危险,随时准备用身体护卫高炉。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在苏联政府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的威胁的情况下,他组织了500多名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他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双层循环水给冷却热风炉燃烧筒提高寿命100倍。

1950年8月的一天,4号高炉发生爆炸;孟泰置生死于度外,摸索到炉台上,关上冷却水开关,避免了一起炉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又有一次,3号炉炉皮被烧穿,孟泰冒着烈火用几条浸水的麻袋堵住裂口,化险为夷。孟泰被大家称为“老英雄”。

1950年孟泰被政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和1959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在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为使工人保持好的体力,不影响生产,孟泰把几个女儿靠挖野菜喂养大的两口猪送到厂里,为全厂职工改善伙食。在一批急待住院的职工因为没有床位而不能住院治疗影响身体康复的时候,他买来废钢管,组成青年突击队,自制铁床,既缓解了燃眉之急,还节省了费用。在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8年中,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1967年9月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病逝。

爱厂如家

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孟泰奉调回鞍钢。孟泰回到炼铁厂修理场后,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回收各种管件4000多件,并用玻璃粉除垢,然后修复成能用的管件,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孟泰艰苦创业的精神受到中共鞍山市委和鞍钢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以他为榜样,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交器材运动。在修复炼铁厂2号高炉中,所用的管件大部分取之"孟泰仓库"。1949年6月27日,修复后的2号高炉生产出第一炉铁水。

劳模孟泰1949年7月9日,鞍钢举行盛大开工典礼。会上,表彰了在护厂、抢运、献交器材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孟泰等9人被授予特等功臣。同年8月1日,孟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第一批发展的产业工人 党员之一。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孟泰主动当了护厂队员,他把行李扛到高炉上。几次空袭警报响起,孟泰都是手拎大管钳,飞跑到高炉总水门旁准备随时用身体护卫,抱定与高炉共存亡。

1950年8月中旬的一天,4号高炉炉皮烧穿,铁水与顺炉皮而下与冷水相遇产生爆炸。孟泰将生死置之度外,冲上炉台抢险,迅速用铁板将水流引离炉皮,并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避免了一场炉毁人亡的事故。这年初冬的一个晚上,高炉水门被堵,孟泰踹碎水道表面冰层,跳入其中,俯身抠除堵塞的杂物,使高炉循环水线恢复畅通。工友们把孟泰从冰水中拉上来时,他已冻得浑身颤抖,嘴唇发紫。经历十几次抢险之后,铁厂工人敬佩地称呼孟泰为"老英雄"。

1950年9月25日,孟泰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亲切接见。1953年5月,在中国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全总执行委员。同年9月,孟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孟泰几十年与高炉循环水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创造了"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维护操作法。孟泰只要把手伸向流淌的循环水水流,便可准确判断出水的温度、压力及管路流通的状况。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

传播友情

孟泰和工人在一起1953年春,孟泰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成员,慰问保家卫国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指战员。在桧仓郡,孟泰满怀深情祭扫了烈士陵园,凭吊了英勇牺牲的.杨根思、黄继光、杨连第、邱少云、毛岸英等优秀中华儿女。孟泰向志愿军指战员讲述了鞍钢的生产工艺流程,矿石如何经过高炉、平炉、轧钢千锤百炼最后成为钢材;讲述了自己旧社会如何当奴隶、新社会如何做主人的两种不同命运;介绍了鞍钢工人如何忘我劳动支援抗美援朝。回到国内孟泰到各厂作报告,介绍了志愿军可歌可泣的事迹,使职工们深受鼓舞。

1956年9月4日,孟泰等一行17人应苏联工会中央理事会之邀,组成中国工人疗养团赴黑海疗养院疗养。在黑海著名疗养胜地索奇,孟泰结识了一批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的劳动模范,传播了中国工人与这些国家工人的友情。

1957年10月,孟泰又以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成员的身份,第二次赴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的庆祝典礼。

孟泰的事迹广为传播之后,慕名前来造访的人逐渐增多,有解放军和志愿军的代表,有作家、画家和演员,有新闻记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孟泰的老朋友。著名诗人郭小川曾发表叙事诗《追踪着老孟泰的脚步》,著名电影剧本作家于敏曾写了《老孟泰的故事》一书,画家路坦创作了石版画组画《孟泰》,作家们用生动的笔触讴歌了孟泰这位可亲可敬的劳动英雄。

1957年6月,孟泰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12月,孟泰出席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当选为全总执委。

攻克技术难关

1959年4月,孟泰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主席团成员。同年10月,孟泰参加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建、财贸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再度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这时的孟泰已与名扬全国的技术革新闯将王崇伦结成一对忘年交。1959年,铁厂因冷却水水量不足而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孟泰连续半个多月炉上炉下转了多次,经过反复思考,他提出将高炉循环水管路由并联式改为串联式方案。经过组织全厂各方面人员进行联合攻关施工,改造后铁厂高炉循环水节约总量达1/3,全厂每年可节约费用23万元,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

孟泰和铁人王进喜(左)在交谈1959年,鞍钢在孟泰、王崇伦的倡议和带动下,形成 了一支以各级先进模范人物为骨干的1500多人的技术革新队伍。1960年初,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的威胁。孟泰、王崇伦迅速动员和组织了500多名技协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此项重大技术攻关的告捷,在当时的全国冶金战线轰动一时,被誉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多年来,孟泰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研制双层循环水给冷却热风炉燃烧筒提高寿命100倍;试制成功的瓦斯灰防尘罩,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组织的提高更换高炉风口、铁口速度的技术攻关,刷新了铁厂生产的历史纪录。为了表彰孟泰在技术革新中的特殊贡献,1960年5月18日,经鞍山钢铁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孟泰由副技师破格晋升为工程师。

鞍钢职工贴心人

周总理和孟泰在一起孟泰在鞍钢炼铁厂担任副厂长的8年中,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8]1958年的一天,孟泰到配矿槽了解生产状况,发现这个岗位由于上道工序厂家运送来的烧结矿热量未散而高温难耐,最高温度接近80℃,工人整天汗水淋漓。他立即召集能工巧匠到现场研究降温方案,并亲手画出安装冷却水管线的草图。经过一番苦战,冷却系统起动运转,作业环境的温度降到规定标准以下。一个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如此为生产工人排忧的好事,孟泰年年都要办上十几件。在遭爱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日子里,孟泰看见炉前工人勒紧裤腰带干繁重的活,体力日渐不支,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中,一狠心就把几个女儿靠挖野菜喂养大的两口猪送到厂里,为全厂职工改善伙食。当厂党委书记在食堂里激动地告诉大家,孟泰全家吃菜团子,却把家中孩子千辛万苦喂大的两口肥猪献给厂里时,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11]。

“老英雄”孟泰

1962年3月,孟泰从一位医生的口中得知鞍钢立山医院由于缺少病床,一批急待住院的职工因此入不成院而影响了身体康复。孟泰挤出时间到供应处,无缝钢管厂、焊管厂等单位联系,替医院买了几吨废钢管。孟泰又从厂里带来青年突击队成员利用工余时间自制铁床。一周之后,50多张床整整齐齐搬入病房之中,为医院解决了燃眉之急,还节省了一笔可观的费用。

19 64年12月,孟泰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8次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10]。孟泰的名声越大,找他反映问题和求助解决困难的人就自然多起来。为此,他常常是连吃饭都顾不得。女儿们心疼年迈的父亲,有时就出面"挡驾",孟泰得知后,严肃地批评了她们。孟泰多次敞开心扉动情地说:"当人民代表就得心甘情愿给人民办事,自己少吃几顿饭,晚睡几会觉都是值得的。把老百姓姓反映的事解决好,才能吃得香,睡得着,才配当人民代表。"凡经孟泰接待的事,件件有回音,能解决的都较快地得到了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孟泰精神永留芳

孟泰肖像1966年1月,孟泰担任鞍钢工会副主席"文化大 革命"开始不久,鞍钢的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主持鞍山市委、鞍钢工作卓有成绩的王鹤寿等一批老干部被打倒,孟泰面对每况愈下的鞍钢生产现状,忧心如焚。他顶着各种压力,多次向广大工会积极分子和技协活动积极分子反复宣传任何时候都要维护鞍钢正常生产这个大局。当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煸动"红卫兵"到鞍钢厂区搞大串联、冲击鞍钢生产指挥中枢大白楼时,孟泰挺身而出,与十多位劳动模范分赴鞍钢厂区的主要入口的大门,劝阻住了"红卫兵",使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破坏鞍钢生产的阴谋未能得逞。

1967年,孟泰作为周恩来总理特邀的代表,带着几十万职工的意愿进京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汇报鞍钢的情况。在北京孟泰一下子病倒,住进北京医大附属医院,失去了活动和讲话的能力[11]。

1967年9月30日,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医大附属医院病逝,终年69岁。逝世之后,一伙追随林彪、"四 人帮"的别有用心的人,曾冲击八宝山灵堂,企图把孟泰的骨灰清出八宝山,但最终没能得逞。粉碎"四 人帮"之后,推翻了强加在老英雄孟泰头上的一切诬陷之词,恢复了他的名誉。

1979年12月6日,鞍钢举行孟泰同志追悼大会。中 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王鹤寿、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冶金工业部、辽宁省、鞍山市、鞍钢的领导同志及各界代表人士8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1986年4月30日,鞍钢公司在大白楼前隆重举行孟泰塑像揭幕仪式。孟泰塑像的基座上镌刻着:"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1993年4月30日,鞍钢工会与鞍山市立山区政府共同在立山公园建造的孟泰全身塑像落成,立山公园更名为孟泰公园。王鹤寿亲笔题写了孟泰公园的匾额。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精选篇6)

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