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 刘慧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精选篇1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样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向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但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这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原先,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此刻,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日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样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但是没有人回答。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向看到第二天早上。但是,这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但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样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立刻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样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党委书记立刻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他打开灯,立刻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那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搞笑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衫褴褛的学生问他是怎样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之后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期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精选篇2

陈景润,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3年5月出生,福建福州人。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在逆境中潜心学习,忘我钻研,取得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多项重大成果。1973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 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理论”,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永攀科学高峰。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华罗庚数学奖等。

陈景润,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3年5月出生,1996年3月去世,福建福州人,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3年,陈景润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了《圆内整点问题》的论文,改进了华罗庚的结果,因而得到华罗庚的赏识,被调到了中科院数学所。此后,陈景润认真研究中外数学家的优秀成果,在若干数论问题上得到了重要的结果,并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发起挑战。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中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凡是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作两个奇素数之和。V. Brun改进了古老的筛法,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以表作两个正整数之和,而这两个正整数的素因子个数都不超过9,简称为(9 9)。一些外国著名数学家做了进一步改进。王元证明了(3 4),开创了中国数学家在此课题上研究的先河。之后,王元、潘承洞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意大利数学家Bombieri和前苏联数学家A. I. Vinogradov独立地证明了(1 3),Bombieri因此结果获得了菲尔兹奖。

陈景润对于前人所用的筛法作了重大的改进,并由此证明了(1 2),1966年,他将结果发表在《科学通报》上。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完整的结果,题名为《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发表之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受到世界数学界和国际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当时,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急于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他们合作的《筛法》一书中,他们特意增加了一章《陈氏定理》。在这一章的第一页写道:“我们是在前十章已经付印时才注意到这一结果的;从筛法的任何方面来说,它都是光辉的顶点。”美国科学院副院长在率团访问中国之后,于1979年在美国数学会通讯期刊上载文说:“中国数学所,华罗庚的一批学生,在解析数论方面作出了出色的成绩。近来,那里所得到的杰出成果是陈景润的定理,这个定理是当代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最好的成果。”世界数学大师安德烈•韦伊说:“陈景润的工作就好比是在喜玛拉雅山的顶峰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 英国数学家赫胥黎向陈景润祝贺:“你移动了群山。”

1978年春天,陈景润收到了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的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参加1978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8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做45分钟学术报告。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同时也是中国数学界的骄傲。陈景润觉得事关重大,便将此信交给了院领导,院领导说尊重他自己的意见。经过认真考虑,他给国际数学联合会写了封回信,大致有三点内容:“第一,我国一贯重视发展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关系,因此,我感谢国际数学会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省,而目前台湾占据着数学会我国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参加;第三,如果驱逐了台湾代表,我可以考虑出席。”

1978年3月18日,陈景润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优秀代表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且受到大会表扬。他退让着不肯接受这份本应属于他的荣誉,“我只不过做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却被推上了主席台,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一个科学家的谦逊美德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由于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79年,陈景润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沃尔夫博士的盛情邀请,作为中美正式建交后第一批应邀赴美的科学家,来到世界一流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不仅标志着他个人的数学成就已经得到世界的承认,而且在中美邦交正常化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当国外的同行善意地向陈景润提出希望他能长期留美工作,陈景润微笑着谢绝了,他说:“我的国家的确十分落后,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应该回去为祖国服务”。访问期间,陈景润完成了经过几个月奋战的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回国后,陈景润把在美国做研究工作所节省下来的7500美元,全部捐献给国家。

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和应用数学的研究。出版专著4部:《初等数论》一、二、三册、《哥德巴赫猜想》、《组合数学》、《组合数学简介》。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和L函数有关的零点密度(I)、(II) 》、《大偶数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I)(II) 》、《哥德巴赫猜想和筛法》等。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精选篇3

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福州,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景润于1950年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四中任教;1954年任厦门大学资料员;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陈景润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陈景润的父亲陈元俊是一名邮政局职员,其母亲于1947年即过世。陈景润的父亲收入低微,加之家庭人口较多,故家境贫寒 [13] 。陈景润兄弟姐妹共4人,他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16]

婚姻家庭

1980年,陈景润与由昆结婚,两人育有一个儿子陈由伟。 [13]

刻苦钻研

20世纪50、60年代,清晨,陈景润从食堂打一壶开水,买几个馒头和一点小菜,回到他那6平方米的小屋(那时大家的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一干就是一整天。傍晚,他收听对外英语广播,然后又干到深夜。有时停电,他就点着煤油灯看书。走进他的房间,除了见到一张木床、一个课桌、一把木椅,余下的就全是一堆一堆的草稿纸。他不看电影,不聊天,全部生活就是研究数学。 [29]

带病工作

陈景润很早就疾病缠身,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也从不间断自己的工作。医生给他扎针,他不让往右手扎,因为他要用右手写字。同志们去医院探望,都劝他暂时放一放手头的工作,他总是摇摇头。到了生命的后期,他已不能握笔,不能清晰地发声,但他们用手势和含糊的语言,跟他的学生探讨数学问题。 [29]

捐献遗体

1996年,年仅63岁的陈景润逝世。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陈景润的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精选篇4

他蜗居在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研究着世界著名数学难题;他总会在枯燥乏味的数学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一生都在付出,却从未有过后悔、懊恼的状态;数学是他的朋友,也是他人生的乐趣所在。

我是“连理女博”—小辰姐,今天教育人物纪实的主人公是连走路都要不断研究和学习的数学奇才——陈景润。

“荣誉”的前奏是付出和努力,陈景润用时间和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也证明了自己对于数学的钟情和热爱。

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小职员家庭,父亲是邮政局局长,母亲照顾整个家庭,在陈景润出生之前,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小时候的陈景润非常瘦弱,性格也比较内向,他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和捉迷藏,平日里陈景润就会呆在无人的地方看书。长大后的陈景润,会在日常生活的空闲时间里,将自己的整体状态投入到演算数学题的过程当中。

由于时代的变化,陈景润需要跟随家庭的变动转移,在他上小学后,本以为生活会平淡如初,没想到优异的成绩和较高的才能,让他直接跳级。

现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处于比较玩闹的过程中,陈景润小时候的生活不是看书,就是将英语翻译成福州方言,编纂顺口溜让其他朋友开怀大笑。

进入高中后的陈景润还和小时候一样不爱讲话,只是他因为看书近视的眼镜,能够彰显他的“好学”精神。

高中和小学不同,科目逐渐变多,思想和生活也随着年龄的成长变得不同。

陈景润高中的成绩并没有特别突出,只是他对数学的钟爱依旧存在,就连去图书馆看书,都会借《达夫物理学》、《高等代数引论》等书籍。

优异的成绩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让陈景润还没毕业,就被老师推荐去往厦门大学数理系。

大学时光本就稍纵即逝,陈景润的知识补充还没有结束,就被安排到北京四中任教,陈景润也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口齿不清被停职回家养病。

优秀的人群终究不会被时代和时间抹灭,只会在一个契机中持续发光发热。

厦门大学校长安排陈景润回归母校进行数论的研究,《塔内问题》发表后,陈景润顺利进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研究不同于学习,一些研究需要结合生活才能进行,陈景润本就喜欢数学,在高中的时候,就因喜爱数学,不愿意放松自己的头脑,每天抱着书本随意在校园里走动,现在有专门的地方可以进行数学研究,陈景润似乎开启了“忘记时间”模式,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

1966年,陈景润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陈景润在关于数学的各项研究中随意奔波。

科学家的成功永远都会伴随着其他事情的出现变得奇妙,陈景润也没想到,在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数学研究时,自己身体情况也逐渐变得不好了起来。

陈景润更也没有想到是,在一次生病的时候遇上了携手一生的爱人。

由于长时间将自己的思想和精力投入到数学研究当中,陈景润的生活自然没有实质的开始和进展,面对一见钟情的由昆,陈景润转速较快的思想也会处于停顿状态。

事业有了起步,爱情也随之到来,陈景润没有投入幸福的生活和环境中,而是将生活和事业区分清楚,该奋斗努力的时候,就继续付出;该照顾家庭的时候,就投入家庭。

事业和家庭有一定的区分,在选择事业的时候,也要用空闲时间照顾家庭;在选择家庭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

陈景润从小就聪明,在得知自身聪明之后,他没有选择自傲,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能力的提升和钻研,最终是否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景润对研究的坚持,对自身的认知清晰。

不要羡慕他人的优秀成果,人生道路本就许多条,珍惜当下的荣誉比什么都重要。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精选篇5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4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