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七篇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篇1】
1996年,为了发展航天事业,国家从优秀的飞行员中招募航天员,听说了这个消息,聂海胜立马积极报名。
成为第一批航天人,三问苍穹
选拔航天员的标准要比飞行员严格十几倍,皮肤、牙齿都要检查,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34岁的他,成为了第一批航天人。
要想真正步入外太空,他需要不断训练身体,低压氧气舱里的训练十分凶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及生命,聂海胜每次都坚持在里面待30分钟。
超重训练更是要人命,仿佛有个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压住了胸口,教材要求每次训练不少于60秒,聂海胜硬生生坚持了80秒。
还有其他常人根本不能承受的训练,他都一一扛了过来。为了让自己能够熟练掌握驾驶舱内的每种仪器,他没日没夜地背下来40万字的操作说明。
整天待在模拟仓里操作仪器,全部都熟练了之后,他就关灯训练,最终练到所有动作都是肌肉记忆才肯罢休。
2005年,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向了外太空,看着浩瀚的宇宙,他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每当飞船临近祖国的上空,他都会低头往下看,那是最让他牵肠挂肚的地方。
2013年,他再次出征。队友王亚平觉得聂海胜是整个组里的定海神针,有他在的地方,队员就很安心,什么都不怕。
2021年,57岁的他两鬓已经斑白,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他又一次出征。为了看起来年轻些许,他在出发前,特意将头发染黑。这次航天员去太空要执行多项任务,光螺丝钉都要拧1000多个。
聂海胜,从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孩子,凭借自身惊人的毅力和勤恳的求学态度,一路成长为航天英雄。历经了重重磨难和痛苦,他仍对生活抱有极大的热忱。
当年离家到航校报到的火车上,部队给每个人发了半斤糖果,这些糖果让聂海胜感受到了甜蜜、光明。
带着这份甜蜜他一路勇往直前,为祖国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他值得我们每个人致敬。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篇2】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此时在测试间里,有一个女孩紧紧盯着大屏幕上发射的直播画面,眼里却噙着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喜悦的泪水。这个女孩名叫许哲琪。令人想不到的是,许哲琪不仅在这次发射中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还与上文的鲍硕一样,是一位90后,并且比鲍硕还年轻两岁。
许哲琪出生于1994年。在成为一名航天人之前,她对航天、对火箭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一些信息与形象的画面也只是从新闻报道中获知。后来,她为何又毅然决然,甚至不惜三投简历也要成为一名航天人呢?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宣讲会。在那场宣讲会上,许哲琪了解了一代代航天人为航天事业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事迹深深触动了她。从此,她认定了航天事业,并下定决心要成为火箭研制队伍中的一员。然而,在她毕业时,火箭院并没有在她的学校开展宣讲会。为了能成为一名航天人,她跑了三个不同的学校,并同时在网上投简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参加工作后,让她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名航天人一定要“细致细致再细致”“谨慎谨慎再谨慎”。这几个字绝不是说说而已,而一定要落到实际行动中。许哲琪记忆很深,自己曾因为一件小事情,差点让师傅黄皓发脾气。在一次接线时,许哲琪从线上削下一段只有三毫米左右的胶皮,因为太短太小,她就没有直接扔进垃圾桶,而是随手放在桌子上了。没想到,这让师父黄皓看见了。黄皓突然严肃起来,并朝着许哲琪喊道:“这是人为制造多余物,桌上那么插孔、插头,这么小的胶皮随手放在桌上,极可能造成堵塞!”
许哲琪清晰地记得,那是师父黄皓第一次这么严肃。在这之前,师父在她心中是个有耐心的航天前辈,突然因为这样的“小事”批评她,让她有些委屈,也有些不解。很快,她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也懂得了师父为何那么严肃。航天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半点大意。每一次发射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每个人对细节的把控,如有一个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从此以后,许哲琪在做试验时,更加关注细节,更加严谨。
在“长三乙”火箭发射场,许哲琪作为“长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虽然内心激动不已,但表情沉着冷静。过去的谨慎与细致,对工作细则和规程的熟悉与掌控,增加了她的底气。这是她第一次担任指挥岗,又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最后一次发射,意义重大。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导航工程具备向全球开通导航服务的能力。
持续二十年,四十四次北斗发射任务,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接力与传承。正是有了像许哲琪这样心怀航天梦想,不断努力奋斗的年轻一代,才完成了一项项庞大而复杂的航天工程。薪火相传,永远创新,努力前进,才是年轻人的使命担当。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篇3】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又是一载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神舟十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驻留3个月,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中国女航天员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此次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进行2~3次出舱活动等等。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2003年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到如今我国已经有12人去过太空,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阔步前进。空间站建造的宏大项目将分步骤有序完成,我们坚信它将在未来圆满顺利进行;关乎人类和平与进步的航天梦,会在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为一个个现实,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对中国人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几十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自己国家的奋斗历程,我们也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
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等的发射。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人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而非只是一种幻想。所以,这不只是一个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国家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顾过去,而越是回望历史,越能理解当下。越回顾,就越珍视。我们会不断回顾中国科技事业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找民族前行的动力。那些时刻,因为铭记成为永恒。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篇4】
寂静的夜幕,明月高悬,星光璀璨,熠熠生辉。蓝色星球上的人们,脚踩大地,仰首夜空,好奇那遥远的星空的玄妙与神秘,那一瞬的疑惑,开启了人类对深邃星空的向往与探求,此后数代人为之奋斗不懈,一步步接近那遥不可及的存在。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奉命出征,他们将在太空“旅居”6个月的时间,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新突破。回首中国航天史,无数航天人接续奋斗,推动中国航天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看到的,是卫星,是火箭,是火星车,是空间站……无数个航天成就,都是中国航天人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背后的攻坚克难,持续探索,是我们看不到的,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数代中国航天人坚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初心,秉承着“为国争光”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踏在中国航天的路上,在航天领域大步向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激励他们向前的动力是什么呢?大概是热爱吧,热爱星空,热爱深邃神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所以不畏艰险,不怕吃苦,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技术落后,人才稀缺,专业知识匮乏等等,都是当年中国航天人面临的问题,但他们并不畏惧,而是决定以渺小启程,不负祖国,不负人民。我们所熟知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就是最初的航天人,他们为了中国航天梦奉献了多少青春,多少热血,那一切的努力拼搏,都不是为了外在的财富,而是为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荣耀!以他们的学识水平,本该有更好的职位,更高的薪酬,富足安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了荆棘与挑战遍布的中国航天路,选择了隐姓埋名,默默无闻,选择了淡泊名利,扎根平凡……是他们的牺牲奉献,呕心沥血,才换来了那时新生的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打破了超级大国科技垄断的局面,一点一点缩小中国和其他科技强国的距离,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立世界东方,扬中华之名!向科研人员致敬!
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有着地面科研人员的付出,也有着航天员的刻苦训练。航天员是一种职业极其特殊的人,他们要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在航天器的舱内外完成飞行监视、操作、控制、通信、维修以及科学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务,并能正常的生活。这就要求必需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他们具备优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航天特殊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飞行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他们不仅要接受基础知识训练,体能训练,还要进行超重和失重训练,模拟飞行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这一系列的“魔鬼训练”,在正常人看来都是无法接受的,但这却是航天员的日常,因着职业的特殊性,航天员为之付出了许多。很多人小时候都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那看起来好像是一件轻松且有趣的事情,殊不知,这背后是怎样日积月累的付出与痛苦,让我们向航天员致敬!
“嫦娥”“玉兔”“祝融”“夸父”“羲和”“鸿雁”“蛟龙”“天宫”“北斗”“鹊桥”“神州”……这些以中国神话命名的航天成果,象征着中国航天人的浪漫——将先人口中的神话变为现实,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行动诠释着伟大的航天精神,初心不改,砥砺向前。中国航天未来之路依然长远,就请勇往直前,向着浩渺的星空进发,揭晓寰宇的奥秘,缔造下一个奇迹,中国航天,永不止步!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篇5】
“3!2!1!点火!”海南文昌的发射场上,一道耀眼的光闪过,长征五号像一条洁白的巨龙,嘶吼着,喷吐着烈焰向上飞去,眨眼间就刺入云端。助推器的火光点亮了黑夜,把几片云染成了黄昏色。
火箭载着“嫦娥”,顺利进入了地月转移轨道,此时大家都在尽情欢呼,但他知道,困难还在前面。
他是杨孟飞,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是为嫦娥五号保驾护航的人,最后他带领团队成功了。2020年12月17日凌晨,赴月“出差”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这五项中国首次,听起来让人无比骄傲,它们的背后,是许许多多像杨孟飞院士这样的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的付出。
这些航天工作者们是“可上九天揽月”的勇士,他们在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一次次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中国航天人,奔向你们的星辰大海吧!向你们致敬,我心中的英雄!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篇6】
这次“天宫课堂”授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协同的互动方式,由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授课教师,叶光富和翟志刚担任助手,为大家进行直播授课。
三位“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三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乒乓球实验、水膜实验和泡腾片实验。同学们在地上也进行了上述实验,由于太空失重环境和地球的重力环境完全不同,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发人们的深思。
比如同学们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由于受到浮力的影响,小球会浮在水面上。但是在太空中,将乒乓球浸入水中后,小球却悬在水中,即使在空中来回旋转也不会下落。据王亚平解释,这是因为在空间站内浮力会消失,所以小球不会受浮力影响上浮。
再来说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实验——有趣的水膜实验。王亚平把水注入金属圈中,形成一个似凸透镜的大水球,放入折纸花,花在水球中绽放开来,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由于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所以水不会向下流,从而形成水球。再向水球中注入气泡,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两个部分,会形成两个一正一反的像,但是王亚平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积极去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这次空间站的授课,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也大大增加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绽放的水中花似祖国欣欣向荣的繁华,绽放着自己的光彩,热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丽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颗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载着中国无数青少年的梦想。
这是“天空课堂”第二次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我们坚信,在未来,中国空间站会继续利用太空中独特丰富的资源,引导和鼓励青少们积极探索,弘扬伟大的科学精神,让我们怀着一颗热爱科学和探索未来的心继续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吧!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观后感【篇7】
2021年5月15日清晨,“天问一号”平稳成功着陆火星。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从那一刻,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此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仍有一位女调度员保持平稳的语速,准确而坚定地发出一条条指令。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沉稳冷静的女孩就是“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还不到三十岁的女孩,却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40年来第一位女性总调度。
1992年,鲍硕出生于北京丰台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是首钢的一位普通工人。上学后,每当别人问起她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回道:“成为一名航天人。”时光如梭,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鲍硕心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丝毫未变,并为此发奋学习。除了学习,她找不到第二条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0年,十八岁的鲍硕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并选择了一个令很多人陌生的专业: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学校是好学校,专业更是强专业。
众所周知,北京理工大学是“国防七校”之一,实力相当雄厚。因在各个行业与各个层面曾培养了大批领袖人才与优秀的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鲍硕选择的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对外人来说极其陌生,但绝不能小觑。全国只有十所学校设此专业。前三名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而此专业在北京理工又称得上“王牌专业”。鲍硕之所以选择此专业,还是源于那个一路执着的理想。这次,她向理想跨了一大步。她并没有为此丝毫放慢脚步,因为后面的路更坎坷,更艰难。个人兴趣、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时时刻刻督促着她努力向前。她曾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越院士的课,老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深深影响着我,引导着我为热爱的研究方向不懈努力。”毕业后,鲍硕成功进入航天系统工作。
在航天系统工作了五年,鲍硕的工作地点虽然离家不到四十分钟的车程,但为了工作,为了理想,她经常几个月不回一次家。父母只是担心,但并没有丝毫怨言,因为他们知道女儿虽身体累,但心中是喜悦的。女儿的快乐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五年的不懈努力,使得鲍硕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上都达到极佳的状态。身体上要练到二十个小时连续工作后还能精力充沛,专心致志;心理上要在面对高强度的状态下,保持平稳的心态,应对与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各项都优秀的鲍硕在2019年第一次担任首席调度员,并指挥了嫦娥四号。这一年,她才27岁。一年后的2020年,已有丰富经验的鲍硕被任命为总调度。在担任总调度的一个月前,鲍硕已经秘密进行训练。
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就是为了能在指挥嫦娥五号时,坚持三十个小时不休息,而为了能保持体能,鲍硕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晨跑,这样一练就长达一年。为了改变自己的娃娃音,她下班后偷偷练习,练到能从娃娃音瞬间变为铿锵有力的声音。因此,在2020年11月24日清晨,当嫦娥五号探测器一飞冲天。二十八岁的鲍硕用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调度口令,开启了“嫦娥五号”二十五天的地月旅行。就这样,在任务期间,鲍硕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吃饭和休息,并以“北京”为代号,密集发出上千条沉着有力的指令。因此,同事评价她:“只要一进飞控大厅,她就像变了个人,成了钢铁侠,可以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也不休息。”那根弦在她的心中始终紧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她知道“这个岗位上40年来都没有过女生,自己一定要开个好头。”
从嫦娥奔月到天问火星,鲍硕不负青春不负梦想,不懈地探索浩瀚星空,追逐航天梦,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直坚持的理想。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