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点感控员事迹7篇
隔离点感控员事迹【篇1】
杨超,来自河西区口腔医院的一名90后小伙,刚刚结束一轮隔离点任务正在休整,接到领导通知于8月11日上午10点再次来到隔离点医疗组报到。这是他第二次进驻隔离点,已经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他充满自信,再次奔赴一线,实现“召必回,战必胜”疫情面前不退缩的承诺!
8月12日晚8点半,一场秋雨如约而至,随着大巴车驶入隔离点,接驳任务正式开始。他冒着雨踩着水,帮助隔离人员卸行李,引导已登记的隔离人员认领行李并做安抚工作,和队友一起经历3个多小时的奋战,顺利完成了200余件行李的配送和消杀。湿热的雨夜,身着防护服异常闷热,口罩被雨水汗水打湿难以呼吸,内有汗流浃背,外有雨水冲刷,他忍受着干渴和缺氧,心无旁骛的坚守岗位。
隔离人员入住完毕后,杨超又担负起与每位客人电话沟通的工作,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并做记录,每天两次询问体温和健康状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尽力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把年长的客人当做长辈,把年轻的客人当做兄弟姐妹,让他与隔离人员迅速建立起“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信任和情谊。一位69岁从洛杉矶回国的阿姨给他写了四页感谢信,信中写道“他认真工作,热情服务,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拉近了华侨和留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事实暖人心,致敬最可爱的人”,这些话语让杨超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他总是说,“这不只是我,也是所有隔离点一线防疫人员都在做的!”
8月19日,正值中国医师节。当天工作组意外收到了一份快递——一大盒精美的糕点,核查信息后才得知这是杨超负责的一位来自北京的李女士送的,“回国之后被隔离的这几天让我很感动,从接驳到入住后每天的问候关怀让我倍感温暖,一份小心意送给你和医务组其他成员…”,这位女士朴实的话语让他倍感温暖和鼓舞,也体会到了被认可的快乐。
8月24日,工作组又收到一面锦旗,是来自昆明的胡女士、来自安徽的储先生等联名赠送的,他们一行六人8月20日从巴黎回到祖国后转运来隔离点。锦旗上赫然写着“赠以河西口腔医院杨超为代表的医疗组:尽职尽责见真情,温暖海外游子心。”胡女士说,没想到回到祖国能有这么贴心的安排,祖国的防疫工作让她们感到安心踏实,医疗组每天的问候事无巨细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杨超说:“隔离工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是我莫大的荣幸!”
隔离不隔爱,防疫不防情!在隔离点工作组苗传喆组长、张振宇副组长以及安迎新护士长的带领下,杨超积极认真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尽职尽责,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有责任有担当,用实际行动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肯定,让归国游子感受到天津的温暖、河西的热情!
隔离点感控员事迹【篇2】
杨昕雨是来自河西区中医医院社区科的一名工作人员,8月4日第一次进入隔离点工作时显得既激动又紧张,虽然他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同志但是确是队伍里最为高大的一员,态度也是最为坚决,在开第一次集体会时就表示自己最小,但是很强壮,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绝不娇气!结合它的特点组织决定让他负责隔离点的消杀处置工作。这项工作比较繁琐且好费时间较长,常常是每天最后做收尾工作的人。消杀备料、清洗物品,定时消毒,处置废物等等一系列工作。每天工作的开始就是开关紫外线,洗刷护目镜、靴子、面屏等防护物品,一个平时在家都很少自己洗衣服的00后大男孩却能对此项工作完成的很好。对每一个环节都严密操控,毫不松懈,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播的可能,并且为进入污染区的同志们准备好他们的“武器”。
热情积极,踏实可靠,是大家对这位“00后小巨人”的一致评价。高大威猛的外表下他还是个害羞可爱的大男孩,每当同志们夸奖他的时候,他都会质朴的摆摆手笑一笑说:“没事儿,没事儿”。按他自己的话说:隔离点的其他工作人员,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不辞辛苦、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防控一线彰显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隔离点感控员事迹【篇3】
2月7日,我区设置第一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闻怀臣作为隔离点的负责人,接到命令后,提前进驻隔离点,仔细了解驻点酒店的水暖电、楼梯电梯设置、房间排布、空调系统运行、监控系统使用等情况,按照隔离点设置标准制定区域设置和运转流程。隔离点启动当天,他迅速带领全体人员做好物资筹备、场地熟悉、流程梳理、防护培训、消毒培训、医疗垃圾安置转运等工作。
在工作中,他即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每天早晨简单洗漱完从临时设置的只有一张床的房间出去立即投入工作,核查各项工作记录,组织工作人员为留观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询问身体状况,为每一位隔离人员送上热腾腾的早餐,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你好,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需要随时和我们联系。”忙碌的工作后,他挨个打电话询问留观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隔离人员年龄分布差异较大,小的3岁,大的66岁,他每天会询问隔离群众有什么需求,并一一记录下来,尽量满足。隔离人员中有一位乳腺癌术后人员,需长时间携带引流管,要定期进行换药处理,他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区人民医院联系来专业医生,为患者进行引流管的消毒换药处理,解决她的后顾之忧。每当有隔离期满的人员离开时,他都会一遍遍的叮嘱对方“回家后一定要减少外出,有情况要及时与社区或村干部联系”。他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解除隔离的人员离开时对他们说谢谢”。
每次隔离点迎来新的留观人员,他第一个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带领同事们到门口迎接,将隔离群众送到指定的房间,还不忘仔细叮嘱他们入住后对生活用品如何消毒等事项。面对有抵触情绪的人员,他会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与隔离人员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与他们互动、沟通。隔离点接收留观人员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完成接收工作要持续到后半夜2点多钟,防护服厚重,忙碌下来,早已汗流浃背。
集中隔离点的消毒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他每天带领工作人员对隔离点的走廊、楼梯、门把手、5个化粪池、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重要部位一遍遍消毒,一丝角落都不放过,从源头上阻断病毒。
在驻守集中隔离点的日子里,他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他逆行的背影,忙碌而高大,奔波的脚步,匆忙而坚定,虽然工作很累,但他始终一往无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隔离点感控员事迹【篇4】
疫情防控以来,全区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医务工作者纷纷主动请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演绎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双城区政府将阳光宾馆确定为集中隔离点后,双城区中医医院2名共产党员刘荣伟、李文东和1名积极分子关红威三位同志主动请缨,深入到阳光宾馆集中隔离区,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留观隔离工作。
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这三位同志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留观隔离区为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自进入留观隔离区以来,共有10人留观,1月27日当天有1人发热送入区人民医院。他们每天为留观人员测温三次、消毒三次、送餐三次、回收垃圾三次。同时,对心理情绪较为波动的人员给予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他们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他们放弃了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放弃了照顾年迈的老人、与久别重逢的亲友亲近的机会。刘荣伟的孩子高中刚放寒假,本打算在假期多陪陪孩子,给孩子补补课,现在却无法兑现给孩子的承诺了;李文东的孩子正在外地读大学,平时学业紧张,刚挤出点时间回来看望他和爱人,现在他只能默默的对孩子说声抱歉;关红威的孩子上幼儿园,每天正需要他呵护和接送,他也只能让爱人替他分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他们只能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同家人“相聚”,互祝平安。在这关键时刻,他们三人毅然选择了割舍亲情,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他们深知,自己与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冠”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关键时刻,他们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直到现在仍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线工作着,默默地履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
他们,永远是抗击疫情前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他们,更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的优秀代表!
隔离点感控员事迹【篇5】
袁培,主管护师,来自河西区中医医院。在单位,她是护理医疗骨干,患者满意的好护师。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蔓延,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积极请战前线。
4月18号,为扩充隔离点人员队伍,她主动前往河西区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与大家汇合组成隔离点医疗健康监测组。第一次进隔离点的她,沉着冷静,积极向老同志请教隔离点工作的相关注意事项,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一遍遍走流程,注意每一个细节点,生怕遗漏掉任何一个小细节。
进入隔离点的第1天她认真细致地同前一批工作人员做好医疗物资清点工作,中午利用休息时间把杂乱的库房收拾得井然有序,把所有物资盘点得一清二楚。使隔离点的防护物资与库存数量一目了然。
4月20日隔离点迎来了第一批被隔离人员,她主动承担了记录被隔离人员基本信息的任务,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认真细致,通过对讲机接收信息,稍不留神就会漏掉信息,从晚上7点多一直到次日凌晨3点,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她和同事一起完成了177位被隔离人员的基本信息记录工作。从工作区进入生活区的她,因为已经连续工作8小时之久,虽已疲惫不堪,但她顾不上休息,赶紧给外面的同事战友备好泡面夜宵,让在外面已经持续奋战的战友回到生活区能有一口热的吃的。洗漱完回到生活区的队员看到她递过来热气腾腾的泡面,一股暖流划过心间,这是大家吃过最好吃的夜宵。同时,她又接过他们换下来的衣服,让他们赶紧抓紧时间休息,她自己则默默的帮大家把换下来的衣服进行消杀清洗,晾起来,忙完,已经是早上六点多。
后期,她又和同事们一起主动承担了处置组工作,处置组工作是全组中最辛苦的工作。清洗护目镜、橡胶手套、刷手服、消毒胶靴,换洗缓冲区消毒瓶、消毒桶,给各个点位配置消毒液,消毒液挥发出来的刺激感比切洋葱时要刺激10倍以上。为穿脱防护服的人员做好检查和消杀工作,每一处工作细致又繁琐,考验脑力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体力。每当看到她累得大汗淋漓,领导和同事关心的问她:累不累?她总是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回答:”一点也不累“。看着她倔强的模样,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这场无硝烟的战役中,有着无数像袁培这样的有志青年积极请战,冲锋在前,踏实肯干,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有的风采和担当。
隔离点感控员事迹【篇6】
于涛同志现任河西区柳林医院总务科负责人,中共党员。他的爱人是柳林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刚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援甘医疗任务。当接到进驻隔离点的工作任务后,于涛同志义无反顾,欣然接受。因为他深知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和一名白衣战士被赋予的光荣使命。
于涛同志是第一次进驻隔离点,他说:“我第一次进隔离点工作,要尽快的了解和熟悉工作流程和内容,不能拖大家后腿。”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跟着有经验的同志学习穿脱防护服,在隔离点领导的带领下,和同志们一遍遍的走流程,夯实基础。
进驻隔离点后,于涛同志被安排负责管理医疗防疫物资和日常消杀工作。他第一时间对库存的各类医疗物资进行清点,逐一登记,发现有短缺的物资,立即向卫健委申领,为后期的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之前从未参与过消毒工作,于涛同志认真学习消毒规范,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周全做好准备工作。
7月29日,隔离点迎来了95名境外人员。在隔离点组长杨亚军和副组长杨建津的统筹规划下,隔离组按照之前制定的详细计划,每个组员都有条不紊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协助安排每位隔离人员入住。大家从下午忙到晚上,所有同志都没有吃晚饭。于涛同志负责的是在当天所有人员入住完毕后进行全面的消杀。晚上9点,全部隔离人员顺利入住后,他背上了消毒器进入污染区,展开了消杀工作。一个小时之后,他顺利完成消杀任务。出来之后,他身上像被水浇了一样,已然全部湿透。
库房管理是个非常严谨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于涛同志每天为大家发放物资,一项一项核对,一样一样清点,认真做好记录,每天梳理台账,随时统计库存情况,为隔离工作人员守好“后院”。他工作态度认真仔细,得到隔离点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集中隔离点的消毒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于涛同志在每次消杀工作中,对隔离点的走廊、大厅、门把手、电梯、医疗垃圾存放处等重要部位一遍遍消毒,一丝角落都不放过,从源头上阻断病毒。每次造成消杀工作后,都是汗流浃背。
在驻守集中隔离点的日子里,他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他逆行的背影,忙碌而高大,奔波的脚步,匆忙而坚定,虽然工作很累,但他始终一往无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隔离点感控员事迹【篇7】
邓茜来自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也是一名活泼可爱的90后小姑娘,早在疫情肆虐之时,就有着突出的表现。
7月23日她接到进驻隔离点的工作任务,当晚她安排好家中一切事情,把年幼的孩子交给患病的婆婆。7月24日首次进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90年出生的邓茜虽然她年龄最小,但她成长最快,无论是从对各项工作的内容和流程,还是对隔离点感染防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都已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7月29日隔离点迎来了78名境外人员,她负责起处置工作任务,为了让完成工作的医务人员尽快脱下防护服,她严格按照之前培训的处置流程,严格高效的指导每一名医务人员脱下防护服并对相关防护用品进行及时处置消毒,当忙完这一些已是深夜11点多了,繁忙的处置工作已让身材弱小的她大汗淋漓。入驻后的工作繁忙而复杂,除了平时例行的电话问询、心理测评等日常工作,每当面对隔离点里突然的任务,她总是第一个反应:“我来,我年轻,体力好,我先上”,朴实的话语蕴藏着感人至深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女孩的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作为一名90后,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责任担当,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守护抗疫防线,用年轻的身影书写最美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