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感言美文七篇
元宵节感言美文【篇1】
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进家片刻后,我随妈妈去点香。我们要点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么粗大,一米多高,而且这一柱香非常精致漂亮,表面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那条龙栩栩如生,正要腾空而起,真是“神龙盘玉柱”。到了大宗祠,这里早已香烟袅袅,许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们来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见盘在香上的龙张着大嘴,好象要来一招“灵龙吐珠”,又像是对我们说:“主人,你们终于来了,我已经等很久了,快把我点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将桶和香搬到一边。接着二伯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后点着火。顿时,微小的火苗就迅速变大,变成一条火龙。很快油燃烧完,火灭了,“龙香”上不停地升起缕缕烟雾。
点完香,我们又来到二伯家门口,吊上鞭炮,等待欢庆_的队伍的到来。听二伯讲,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乡里都组织迎春_,_的队伍来到哪家门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_的队伍所过之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二伯正谈着,_队伍已经来到门口,只见长长的_队伍像一条长龙,东不见头,西不见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缓缓向前进。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琴,有的打鼓,还有的扛锦标,锦标上写着“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经点响了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鞭炮声伴着欢庆队伍动听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望着缓缓离去的_队伍,我想:元宵的庆祝活动,不正象征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吗?看到这样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大喊:“我的家乡,我爱你!”
元宵节感言美文【篇2】
今年元月十五,早晨还下着小雨,下午天气却颇好,金灿灿的阳光,在湛蓝的空中,照耀着大地。夜里,天空中的皓月悬挂着,倒映在一双双明眸里。小城的街灯明亮,夜色不再黑暗。八二三东路,彩灯亮着各自的光芒,吸引着人流争先观看,拥挤欣赏。
花灯设计独特,年年有新颖,岁岁有创意。今夜它们闪亮登场。“元宵花灯迷人眼,形态寓意各不同”,有龙凤腾翔,有玲珑宝塔,有春字座灯。国泰民安中,它们仿佛在挥手招呼着人们,各自灿烂地竞相绽放在夜色中,放出牵引人群眼睛的亮彩。
今晚,我特意骑上朴素的自行车,踏着轻松的节奏,行走在人群熙熙攘攘的路中,阅读着一张张观灯赏灯的脸孔。他们有笑语盈盈的,有欢声片片的,有成群结队的,有携手默契而行的,有默然无语前进的。
在人山人海里,小轿车只能在路上爬行,小心翼翼地,时不时停下来,以等过往的人走过。摩托车闪着无言的灯光,在穿梭,在人流缝隙里寻路,左摇右晃地慢慢地推进。车灯,街灯,花灯在各自亮着,点缀着小城的热闹与繁华。
人流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衣着得体,穿配时尚,落落大方。他们,有的在猜灯谜,细细思量,有时在突然间顿悟“谜底”,自信洋溢在心间,得意呈现在脸上;有的对着花灯赞赏有加,一缕缕欣慕之情飘散在空中,为花灯的魅力增色不少;有的拿起照相机,拍下精彩的画面,体验正在飞扬的激情,抒发着身同感受的情思,品尝着难得的流连忘返之味。
十五闹元宵,夜色成了一片迷人的风景。灯光辉煌了自己的光彩。都市的节奏迷乱了一颗颗激动的心,在此起彼伏地温暖着人们。耳中不时传来鞭炮和烟花的响声,震天动地中,亮光在闪烁。烟花爆出一阵阵绚丽色彩,多姿多态,牵引着走动的眼睛,给夜色带来了一片震动人心的呐喊。从这里到那里,从那边到这边,把孤独撇开,让热切激起,述说着小城的光华。
男男女女走在路上,是一道流动的景色,给元宵夜带来了生机勃勃,响起了沸沸扬扬的场面。人群翩翩然而行,寻找佳节里的乐趣,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味,五彩缤纷。
在朗朗乾坤,在人们的安居乐业中,小城形影永不孤单。人们在欢呼,在雀跃,在言语,在欢笑。小城整洁的布局,平坦宽阔的路面,亭亭玉立的绿树,亮闪闪的灯光,再加上元宵夜里花灯的参与,小城的人们沉醉于其中,不知今夕是何夕,今夜是何夜。
我骑自行车走在回家的归途中。谁与谁同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感受相同的心思,是一颗颗活跃而安宁的心境,是一片片置身于元宵夜的喜气气氛。小城的温度在上升,沸腾的热度在传递,人们的热情也在相互感染着。
元宵夜,在温馨的家里,在团圆味浓厚的空间里,人们煮着令人向往的元宵,吃着甜甜蜜蜜的汤圆,幸福在弥漫。圆圆的元宵,吉祥又如意的节日氛围里,月圆之夜,月明大地之时,暗中涌动着一丝丝的安慰,一些些的温情,一缕缕的祝福。
元宵夜,栖息在明亮的角落里,停留在喜气洋洋的心里。人们久久回味,久久思量。它在和谐中度过。人们总在不时流露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满足。
元宵节感言美文【篇3】
元宵节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它独特的习俗:看花灯,吃元宵。但我,偏要过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
清晨,一缕阳光来到我家作客,奶奶买菜回来了,走进房间,我和弟弟王家灿知道奶奶的用意,乖乖地起了床。早晨的空气可新鲜,一阵清风拂过脸颊,顿感 神清气爽。
我早晨的早餐不是元宵,而是煎鸡蛋。其实我不是不想吃元宵,只是早上吃元宵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因为据爸爸给我关于元宵节的资料上说,元宵的外 皮有糯米的成分,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再者,人早晨的消化能力最弱,还有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却没有太多营养的食品,早上不适宜吃。至于不看花灯是因为几星期前就看过了。
不吃元宵,不看花灯,那我该干点什么呢?我在书桌上搜索着,眼睛盯在了沈石溪写的《骆驼王子》,不知不觉晚饭我都吃完了,书也看完 了,我和弟弟王家灿下起了五子棋。我先下,我当然会下中点,王家灿紧挨着我。哼,雕虫小计,不足为虑,我棋锋一转,转向右侧,得,王家灿又挨着我下,我斜 着下他也跟着,我狂晕!还好我留了一手:我甩不掉你还绕不晕你吗?于是我左一绕、右一绕,神不知鬼不觉完成了一条四子连珠而他又没来守,我大笑!姜还是老 的辣啊!此时,王家灿就像要哭了一样,我不禁想起了《骆驼王子》一书中那匹骄生惯养的野骆驼:“骆驼王子”,它整天泡在母爱中,不知道如何面对生活。见弟 弟心情不好,我当然不能忘了哥哥的职责,赶紧叫他玩积木,我们俩一人拼了一个战车,都有机翼。我战车有绿色的车头,绿色的翼锋和绿色的尾翼,还有紫色底盘 和彩色车身。再看王家灿,惨不忍睹,只好帮他改装,王家灿终于笑了。
我的元宵节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元宵节感言美文【篇4】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
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舞龙、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哇!好漂亮啊!这条龙全长约200米,一个龙头就有一个小孩那么重,可想而之,举龙头的人是多么的辛苦!哇塞!龙头还会“喷火”呢!开始舞龙了,师傅们还在凳子上舞龙的,厉害吧!这龙的身子舞起来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们还看到了最精彩的盘龙,舞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龙,才放烟花。
八点多钟,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五彩的鞭炮被高高的送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鞭炮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鞭炮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其中有一个字谜是:天下人间会七星,我和爸爸妈妈猜了许多次也没猜中……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圆月渐渐西落,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元宵节感言美文【篇5】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再过两天我们学校就该开学了,晚上爸爸妈妈来姥姥家接我,我们一起吃完汤圆就代表着我的寒假生活结束了,不过今年元宵节也有不一样的,晚上吃的元宵是我和姥姥亲手做的。
下午,姥姥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桌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面盆的边沿,不让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姥姥把面盆扶住了。然后,姥姥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面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姥姥和成了一团,面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姥姥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面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姥姥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面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姥姥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姥姥把剁好的汤圆馅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我看着姥姥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姥姥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姥姥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姥姥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姥姥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姥姥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姥姥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姥姥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我分别把汤圆端给了姥爷、姥姥和妈妈,让大家先吃。这时,老爷、姥姥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接下来我也该回家调整我的状态了,迎接新的学期的到来。
元宵节感言美文【篇6】
随着春节的渐去渐远,一三年的元宵节已悄然来临,对于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各地都有各地庆贺的习俗,而我们这里对于元宵节虽说也给予了很多美好的期望,庆贺方式却是极为简单的十五晚上吃元宵,而且这元宵一般也都不是自家做的,基本都是从商场超市买来的,少了那份制作元宵的气氛,尽管如此,每年元宵节吃着甜甜的元宵,想着发生在家里的关于元宵的趣事,心里总是特甜,特甜!
逢年过节为长辈准备礼品一直是我特看重的事,尽管无论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他们的经济状况都挺好的,不缺我们送去的那些微薄的礼品,可我依然觉得,一切都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因为那些礼品无论轻与重都包含了我们对长辈的孝心与敬意,虽说每每把礼品交给她们时,她们总会嗔怪地埋怨我乱花钱,但那嗔怪中却分明含满了欣慰与快意。送去的东西他们也总会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有客来访时总不忘介绍说是谁买的,那些新买来的衣服,他们更会在过节时穿在身上,笑在脸上,说在口上,每每此时,我总觉得心里特甜蜜,特幸福!
每年的元宵节,由于距离春节没几天,家里什么都不缺,所以这个节日的礼品很简单,也就是为长辈买几袋元宵而已,尽管那甜腻的味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但它却是晚上不可缺少的食品。也因此,不管忙与不忙,十五前买元宵送元宵一直是每年必须要做的事,可最近几年,还不等我们把买好的元宵送过去,爷爷奶奶就已经提前把自己买好的元宵送来了,并一再叮嘱我们什么都不许再去买,十五咱家就送元宵,吃元宵,而且只许送一次,不许回送。
其实,我明白爷爷奶奶是怕我们这些晚辈再去花钱买礼品;其实,我明白爷爷奶奶就是觉得一年了,由于身体状况的日渐下降让晚辈们费了不少心;其实,我明白节日里爷爷奶奶也想表自己的心意;其实,我明白在这第一个月圆之夜让大家吃自己买的元宵,爷爷奶奶觉得特开心!可这心里就是不是滋味,孝敬老人赡养老人本就是晚辈理所当然该做的事,节日里向长辈表敬意更是晚辈当做的,这样反过来,让爷爷奶奶为我们送元宵总觉得有点的过意不去,尽管爷爷奶奶看着我们接过元宵,似孩子般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开了花,可我这心里依旧觉得不是滋味,暗暗下定决心:来年的元宵节我一定要赶在前面把元宵给爷爷奶奶送去!遗憾的是总是让爷爷奶奶抢了先。这不,距离元宵节还有两天,爷爷就打电话说元宵已经买回来放冰箱里了,让我们别买重了,十五那天就吃他们买的元宵。
元宵节感言美文【篇7】
今儿天暖,翻看日历,元宵佳节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那些关于元宵节的文化,历久弥新的厚重.此刻,特别想说说“元夕”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按我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在明月高悬的良辰,出门赏月、燃灯万盏、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读那数不胜数的元宵节诗词.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妙笔传情,诗词里的元宵节美丽浪漫,静静吟诵那份遥远的优美,细细品味和感受那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古典意境.个人偏爱苏辛的词,但是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久吟不衰,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此句是人生治学境界。在元宵诗词旋律中,易安的那首《永遇乐》意境极佳,难以忘怀,“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有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铺翠冠儿,燃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通首词沉郁深沉,形式在新旧之间,婉约派词宗的易安居士,想来在火树银花绚烂后,曾晶莹的岁月空留一地的繁华!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叙述出迥异的情感,而“上元”小诗:“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恬淡的文字不故作高深。游人如织、灯月交辉,亦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如:“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诗词里的元宵节,让传统的风俗宛然如见,别有一番情趣。
元宵节也留下了许多情趣盎然的灯联。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王安石妙联为媒,“王安石赴京赶考,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悬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成为千古佳话,当然也是"囍"的由来.记得另一副对联也堪称绝对,上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下联对“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现今读来仍觉得趣味无穷。
历史悠久的元宵节,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枚举的典故事,但不得不说关于元宵的灯谜,此处列举一二条有趣的灯谜,最早的一条灯谜的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打一词谜底:绝妙好辞。另一条谜面: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芷纸.别有一番情趣,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文字艺术,灯谜源远流长,从“隐语”演化而来,因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流传过程中深受欢迎。想起读《红楼梦》宝琴的灯谜,至今猜不出谜底。
元宵节,是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民间节日,是民俗文化浸染的节日。温婉浪漫的诗词,文辞精妙的灯联、灯谜构成了饶有雅趣的元宵节文化。只是岁月迁演之后传统元宵所承载的文化节俗功能,渐被日常生活淡化,人们逐渐失去了曾共同的精神兴趣,曾轰轰烈烈的传统的节俗已简而化之。传统元宵佳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岂能渐行渐远渐无形,而应且行且走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