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课观后感(10篇)

| 艺洁

高等教育只有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0篇),欢迎阅读!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课观后感(10篇)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1

早在儿时,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神往教师这一职业的种子。慢慢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老师们爱的雨露与阳光的滋润、照耀下,这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而今,它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20__年,刚刚研究生毕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带着对教师职业的崇高信仰和满腔的热忱,踏上了三尺讲台。三年后,以班主任和英语任课教师的身份接手了当时的高二11班。教育、教学两手抓,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面对一个个突发状况的时候,我惶恐不安,手足无措,甚至震惊恐惧。我迷茫过,犹豫过,也想要放弃过。但是,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一张张稚嫩可爱的脸,我的心又坚定了。

高三来临,我和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在备考路上。班里有个男生,成绩一直不错,但进入高三上学期,我发现他状态不好,几次考试发挥失常,在校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我没有直接面对面向他询问原因,而是选择先和家长沟通。得知他是由于压力过大、方法欠缺,导致信心不足,成绩下滑。我先是时常从知识和方法上给他更多的指导,每次测试后主动找他分析失分点,接下来我又从情感上给予他更多的鼓励支持。突发疫情,学生无法到校,我主动冒着大雪去学校帮他取复习资料。网课期间,我每天给他打电话,发视频,督促学习,检查效果,激发斗志,增强信心。高考前两周,他脚踝韧带扭伤,我每天为他买饭;高考前一周他突发高烧,我每天联系问候安抚。我坚定地对他说:“你承受的所有的磨难,都是为了最后的胜利。”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个凌晨,他打电话汇报成绩后又激动地说:“老师,没有您的坚持与鼓励,哪有我今天的成绩?谢谢您!”我流泪了,这是心疼的泪,开心的泪,欣慰的泪,感动的泪!是的,我始终相信,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为了梦想拼搏的孩子,最后他不负众望,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理想大学。

何止他一人取得骄人成绩呢?我所带的11班,20__年高考成绩喜获丰收,30多名同学分别被南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第一次带高三的我知足而欣慰。再回首,和孩子们守望相助、共战高考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永远不会忘记,谈心到天色已晚,一路护送学生到家门口后,她给我的那个暖心的拥抱;永远不会忘记,得到我一次次鼓励的女生,噙着泪水对我说的那句“老师,我爱您”;永远不会忘记,有个学生笃定地告诉我“大学要学英语专业,因为您”;也永远不会忘记,高考英语作文的题目是《你身边最尊敬的一个人》,考试结束后,多个学生告诉我:“写的是您”!一切,都值得了。终于,在我的爱和德的温暖培育下,经过孩子们和所有科任老师的坚持和不懈努力,11班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爱因斯坦曾说:“The source of making the students to respect teachers is teachers virtue and ability。”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这也是我工作的原则与努力的方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人人都是护花使者。我将继续用我微不足道的力量传播爱和希望,滋润那些渴望成长的花朵,点燃他们的希望,照亮他们的人生,指引他们去追寻生命中的春暖花开。立德树人,静待花开,花开永生,春潮如歌。在这如歌的岁月里,我愿静待花盛开,以圆心中梦。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2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无私无畏,从不言弃,居平凡可安详,赴潮流能浩荡,处池塘则坦然。

是呀,“上善若水”,教师就是“善利万物”的水,是浇灌花园中花朵的雨露,当其为雨露,则润物而无声;当其为云霞,则遮天以蔽日;当其为池塘,则包容万物;蜗居斗室,则平静而安详;汇入江海,则汹涌而澎湃。平淡是其本色,耕耘是其脚步,燃烧是其价值。“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庄子在《逍遥游》中曾这样写道。教师的爱,就是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私奉献、不求给与回报的“大爱”。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喻诸德”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也是教育之基。

师德,人们都愿意将它解释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所有为师者均应遵守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这种约定俗成的理解也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尽管不很规范、严密,确是一种朴素的解说,但却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

我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同仁的支持下,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之下,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同在一片蓝天下,文绣出我们精彩的明天。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3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家于漪说过:“我觉得,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对教育工作充满献身精神”。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教师的个人修养,行为品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教室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学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励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逻辑。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教师,任教14年,在这14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我们的穿着打扮,举止谈吐等。他们都很容易模仿,特别是低段的孩子可能在家不会听父母的话,但一定会听老师的。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正确的权威。这就意味著作为一个教育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有可能我们的一个小小举动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有振兴民族,强大国家的大局意识,必须有关心学生,善待学生的责任之心;必有渊博的学生能为学生解答疑惑。

曾经我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是在高一文理分科后,分到我的班上的。初见他时,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跟人交流,学习上没有什么信心,更不用谈人生目标了。作为班主任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利用晚自习找他谈心。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得知他的妈妈是外地人嫁到当地,因为言语问题和外地人的身份亲戚和邻里都不怎么待见他。而且家里兄弟多,他是家里的老……每次在学校的时候,他都会想母亲在家是不是又遭受欺负。因此,学习上经常无法集中精力,导致成绩下滑。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劝诫他,母亲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你能够勤奋学习,考上大学,用知识来改变自身的命运。只有你有了出息,你才能够帮助父母和弟弟们。与其一天在这里空担心,不如抓住每天的光阴多学知识,让自己变强大,这样你才能拯救你们这个家。同他交流后,他也醒悟了,人有了目标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有了方向。从那以后,他变得珍惜时间了,变得积极乐观了,三年后,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入大学。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他母亲打来的。电话里,他母亲说了很多感激的话。看到学生的成功,听到家长的感谢,我认为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教师最为有意义的事。

当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很浮躁。尤其是现阶段经济的发展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教师的收入尤其是公立学校的普通教师只能够维持温饱。很多的年轻人不愿意选择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只要有机会就选择考公务员,下海经商……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职,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特别是有些教师丧失基本的师德将学生介绍到野鸡大学牟取私利,完全置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不顾。

试想教师都不能严于律己,不能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那么,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又当从何实现呢?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头等大事,国家要举全国之力重视教育,提高教师待遇,关爱教师成长,教师是文明的传递者。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要牢记使命,心怀天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深信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有一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担当精神,我们定会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和成功!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作为“立德树人”的参与者、践行者,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不仅仅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是在为民族创造未来。让知识与生命达到共鸣,立足本职岗位,內养品格外练技艺,以实干磨砺自己,是担起教育使命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此话可谓掷地有声,因此,我们更要适应新要求、新期待,不但要做学生知识的引路人,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更要引导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人。相信快乐成长会让学生们受益终身,立德树人也必定是我们要终身努力的方向!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舞台。所以,我们更应该抓住时机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努力做到寓学于乐,用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寻找答案的方法;启发思维,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会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虚心向书本、向网络、向有经验的老师,会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通过阅读提升自己,通过写作反思自己,通过教学锤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在专业上得到成长和成就,才会散发职业魅力,获得职业的尊严,才会在奉献中收获,创造更多动人的教育故事。我们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将“一桶水”变成生生不息的江河,才能担起这教育的重担。

理性引导、用爱呵护,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真正的“立德树人”,应该是弘扬传统美德,彰显民族精神;是传递人性温暖、促使生命成熟;更是引导理性思维、培养独立人格。真正的教育者应该饱含热情,用爱浸润学生的心灵,让深刻与感性在他们心中并存,让刚强与柔美在他们心中共生。“立德树人”,爱是最好的教育。爱是对生命尊严与价值的尊崇。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他们、信任他们、欣赏他们;爱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能也能让他们在关心、理解与鼓励中取得进步赢得掌声;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懂得严格是出于真诚的爱。爱更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力量。教师勤奋工作、专业精深,可以激发学生养成发奋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热爱生活、乐观正直、个性鲜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美好的理想。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唯有如此,学生的健康人格才会在“润物无声”中的形成并得到发展。教师是一种职业,教育却需要情怀。

打开思想的枷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我们无法相信一个教学方法陈旧、死板,课堂氛围沉闷,又毫无趣味的老师能培养出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因此,老师首先应该是榜样。在课堂上,懂得运用创新思维教学,能够将教材和学情融为一体,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向,而不是被提前备好的课牵着走。围绕教材创设疑境,用问题带动思维,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充分讨论、尽情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应怀着一颗随时支持学生创新行为的教育之心,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认真对待学生的质疑,对他们不经意的创意,给予鼓励和赞许,不轻率浇灭学生心里燃起的创新小火苗,不扼杀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多一点“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尝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抑或是有些幼稚可笑的,只要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的创新,是一种发展性的思维,就应该得到肯定和欣赏。

爱党爱国爱人民,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缺乏感恩意识的孩子,无论他的能力多么出色,也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因为社会难以接受和认可不懂感恩的人。感恩是一个人该有的本性,也是一个人拥有健康性格的表现。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总会受到来自别人的帮助和关心,也许你不能一时回报,但对他人的感恩之心是必须要有的。在学校,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在父母节和母亲节时,要求学生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利用多媒体等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短片,增强学生感恩观念;或开展“今天我当家”、“第一次做老师”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师长工作、生活的辛劳,懂得换位思考,从而唤醒他们的感恩之心。

中学时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间,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已成为新世纪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值得关注的话题。让孩子们学会感恩,让孩子们学会爱,让孩子们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让孩子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感受到世间的美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责任,这个责任任重而道远。

如今网络信息爆炸,传播速度之迅速,传播途径之多样,常常令人咂舌。不谙世事的学生们,虽然也有一定的辩别是非的能力,但绝大多数仍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极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帮手”。因此,我们还应该做学生独立人格的引导者。

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展露,让他们的意志品质得以锤炼,让他们享受教育的公平与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时代所能给予的一切。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所以分数、升学率这些冷冰冰的指标不应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学生的书包里除了教科书还有经典著作,胸怀里有苏轼的乐观、旷达、曾国藩的宽容、大气。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所有传道、授业、解惑者都应心中有爱、独具慧眼,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用更开阔的视野,更深邃的目光,更纯粹的精神,站在审视人类文明的较高处,教孩子们一生有用的东西,并鼓励他们学会自主探索。

躬耕“半亩方塘”,坚守三尺讲台,我坚信:把立德树人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去用心经营,回报我们的必将是满树桃李;用执着追寻梦想,立德以树人,收获的也终会是芝兰绕阶!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5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高等教育的发现者、传播者和建设者。作为高校新任教师,深刻理解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十项准则、“六禁令”、“红七条”的时代背景、精神内涵,领会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高等教育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具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对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更高要求。作为青年教师要坚定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以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而自豪,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将 ”主题教育中所学的思想理论、精神内涵与工作融会贯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工作中思考并理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做眼界宽、心胸宽、思维新的青年教师,做靠得住、信得过、肯担当的合格教师。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行是才能的统领,是奋斗的基石,明德笃学,践履惟新。做新时代德行高尚的青年教师,以德诲人、教以导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时刻树立底线意识,具备底线思维,遵守教育部颁布的“六禁令”和高校教师师德“红七条”,敢于审视自己,正视自身问题,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作为青年教师,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紧跟时代发展浪潮,勇做时代弄潮儿!

言行雅正,敢于作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情对待每一位到办公室询问学业的学生,用心解答学生关于课程、选课、重修、教务系统等方面的疑问,尽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期待老师会以什么口吻、什么语气,何种态度解答疑惑;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将如何帮助,如何正向引导,如何鼓励?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亦师亦友。

常怀仁爱之心,真正关爱学生。时常想,只要学生敢于走进办公室,就是对自己有期望,对老师有信任。希望自己会在学业上有提升、有进步;同时,相信老师有能力会为其解决学业中由于自己疏忽,而出现的各种复杂性问题。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用扎实学识,传播与时俱进的文化和知识,传递正能量。用心、细心、耐心,让学生欢心,让家长放心,不辜负家长的选择、学生的期待,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渴求与期望。

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具有实干精神。潜心钻研工作领域,主动思考、主动请教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做到业务专精。在排课等工作中综合考虑课程性质和教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最大化保证课程质量,满足教师需求,真诚服务于教师教学工作。在前任老师带领下,将所做工作,特别是涉及教务系统操作流程、排课步骤和注意事项等,以文字和截图相结合的形式制成电子版流程,为后人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便于清晰开展工作。注重效率和质量,多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同时也要真做事、做实事,做成事。

在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作为青年教师应将规范的管理和严格要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在管理和服务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明德笃学,营造治理有方、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助力学校在转型中健康发展、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高校教师政治方向清,思想站位高,德行修为雅、思维意识新,心胸眼界宽、知识功底厚、工作本领强,严守高校教师师德师范,不忘最初为什么要出发,不忘最初因什么而选择。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不忘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初心,不忘为学生学业服务的初心,不忘为学校转型服务的初心;牢记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6

絮飞柳长、蝉鸣酷热、秋雨潇潇、风雪严霜,15个春秋的风云流转,我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我与学生们一齐,磕磕绊绊一路走来,边学边做,一同进步着、成长着。

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基础较差,加上校园文化生活单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的学生初中没毕业就想辍学打工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尽各种办法,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唱歌和联欢、教学生练书法等,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家长,尽力说服和挽留辍学的孩子,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学生杜一飞寒假和不上学的'孩子混在一齐,开学后不来了。我先后五次家访。田间小路上,经常有我骑着摩托车匆匆赶路的身影。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杜一飞和不少学生重返校园。

有一届学生,班里有9个孩子家境贫寒,我自己多次掏钱补助他们,在家里做好饭给孩子们送去。2008年夏初的一天,班上有名贫困生得了急性胃肠炎。深夜11点,学生给我打电话,我接到电话和爱人一齐把学生送往医院,替学生支付了医药费,一夜没睡,守护在病床前。学生病情稳定后我才和家长联系。但是家长都在南方打工不能及时回来,我就上完课及时到医院陪床。我细致地护理和关爱,让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认为我是家长。当得知我是孩子的老师时,他们纷纷说:“你的人格和行动真让人感动!”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探索着教师民主、学生主动、全员参加、共同发展的独特管理方式。我和我的学生不但在学风建设上不断地实践着,而且我们共同倡导综合潜力的全面发展。“试一试就能行,拼一拼才会赢”“多一种经历,多一份财富”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英语竞赛、演讲比赛的获奖名单上能找到他们的名字,学校运动会上是我们班学生组成的花束队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教育是一块圣地。我在这块圣地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我要像王生英老师那样“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我会永远感激——我的洪庄杨乡初中,我的班。我会永远向上,托举起生命的明天!我会永远幸福,品味生命的灿烂!我要把我的青春献给党,献给教育事业!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7

国家社稷,百年大计,教育是根本;教育大计是系统工程,要以教师为本;教师大计,自然就是师德为本。何为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师就是教师,德就是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如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都可称之为师德。命运选择我踏上三尺讲台,也就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首先从思想上要坚信自己的信念: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做一名好教师呢。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是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古语说:“有教无类”。每个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我们不能让未来的爱因斯坦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掉。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给对教师的“爱”进行考验,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教育体验中体会自己的生命的重要性和在社会中作用。教师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在具备有崇高的师爱时,往往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

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新课程改革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咨询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

教师所从事的是平凡而伟大的工作。“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提高师德修养放在首位,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得以蓬勃、健康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能得以成为新世纪建设的栋梁。师德修养的加强和提高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民族责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8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在工作中我逐渐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他们性格、气质不同,特长、爱好不同,在各方面的能力不同,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

一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不成熟的孩子,自我行为的调控能力还较弱,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需要不断地变换教育方式加以指导,使学生乐于接受,那么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要从点滴小事入手关心他们。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有时课间贪玩忘记喝水、上厕所。下课时我总是提醒他们先上厕所,洗手后回来喝点水准备好下节课用具再出去玩。渐渐的学生们养成了习惯,不但自己注意,还经常提醒自己的小同伴。天气渐凉,室内外温差大,上操时我不忘提醒学生穿上外衣。有时同学之间还互相提醒:外边凉,穿上外衣,要不该感冒了。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孩子们也就学会了去传递爱。刚开学,我班的的孟璐同学就因为车祸创伤了腿,当她来到班内,下课的时候,同学们主动到她的桌前交谈,在她上厕所时,孩子们也主动搀扶着她。孩子是一棵棵幼苗,有了爱的雨露的滋润他们会更加茁壮地成长。

以爱为开端,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基础。有了对学生的爱,才有了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才是平等的。尊重学生,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尊重学生,最重要的即是尊重他们的人格。

班里有个小姑娘,叫楚凡慧,一次在语文课上,我和孩子们聊到了自己的家,很多同学都说自己的家是个温暖的幸福的家。可是,楚凡慧却哭了,原来是父母长期不在家,所以她觉得她的家不幸福。听了她的话看到孩子的眼泪我心里酸溜溜的,不禁为她担忧起来,这么小的孩子心理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压力呢?随后我又为前几天因为她上课没注意听讲草率地批评了她而感到惭愧和后悔。想到这里,我急忙对她说:“我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如果你有了困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你在心里可以把我当作你的妈妈”此后,我经常和她交流。终于在课堂上,她不再心不在焉,不再因为父母的`事而影响学习。

缺乏理解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缺乏理解的教育是一种盲目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在集体中,学生有了错误是难免的,就要看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引导。

班里有一个男同学叫平文超,他年龄比别人都大,个子比别人都高,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总是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经常欺负人,很多同学对他意见很大,却又因为怕他而不敢说什么。针对他的问题,我多次找他谈心,但效果不佳。偶然中,我发现他很喜欢看课外书,我就在课下和他说书中有意思的事,并适时的因式利导。他一再向我表示一定为集体争光。积极的帮助小同学,我真为他的转变而高兴。也更强了。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尚未定型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有着丰富、复杂、易变的精神世界,因而渴望了解他人,也渴望他人能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因此,我在工作中亲近学生、倾听学生、细心观察,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理解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著名学者克里斯托弗?霍金森认为:“管理是行动的哲学。”这表示在班级管理工作上也要运用哲学的方法和思想。十项常规评比是我校的一项重点日常工作,包括文明礼貌、升旗等十项内容,虽然这些都是细微的小事,但每一项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结合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具体情况,给同学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了互相监督的措施,每周还要进行总结、表彰。在这些日常工作中,我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升旗过程中我严肃认真,声音洪亮地唱好国歌、校歌,同学们自然也就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到教室地上有纸了,我主动捡起来扔在纸篓里,久而久之,不等我弯腰,只要看到教室里有废弃物,同学们都会主动捡起来。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无声的语言往往却达到了有声的要求无法比拟的效果。不知不觉中,我和同学们已经有了一种默契。

动情的教育才能打动人心,打开心灵沟通的渠道,爱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主动给予爱,教师就首先要善于发现、利用、创设良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9

“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教。”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需要怎样的教师道德呢?

我认为今天的教师道德应该是“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没有奉献精神,那么她(他)怎么能爱学生呢?怎么能热爱自己的事业呢?怎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呢?我曾看过全国优秀教师盘振玉老师的事迹材料。他是瑶山深处一所小学的老师,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不通电,甚至不通公路。学校里校长、老师只有他一个人,一切事物都要他一人承担,学校里学生最小的5岁,最大的10岁。可想而知他的劳动强度有多大。一次一个5岁的孩子深夜拉肚子,把被子衣裤全弄脏了,盘老师不怕脏,给孩子洗澡、喂药、洗被子裤子,孩子只有一套棉衣,当盘老师在火塘边把衣服考干已经是天亮了。当孩子们生病了,他上山采草药,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熬药水给孩子们喝。试想一个老师如果对孩子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没有对教育事业的那种奉献精神,他能做到这一点吗?他能在那样条件艰苦,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一干就是20几年吗?现在的`人都向往着繁华的都市生活,可盘老师却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那份爱,那份责任,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再有汶川地震,在大灾面前,谭千秋老师用他的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美丽的彩虹。如果他没有对学生的爱怎么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留给自己呢?正是这种舍己的大爱和他肩上那份沉重的责任,谱写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孔子的“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林崇德教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些名言无一不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吗?

有人说:师德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有人说:师德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精神,也有人说:师德是“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的蜡烛精神……然而,我想说:师德就是那份博大的爱,师德就是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师德就是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立德树人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篇10

爱的,都是伦纳德老师那八个字的耳畔轻语:“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三小的校园里有不少随班就读的孩子,下课时,操场上老师关注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们,老师手里暖暖地握着的是他们的小手,没有嫌弃,没有异样,眼中有的是鼓励和期待,老师们都说,身体的不幸已经让他们的人生充满缺憾,我们能给予他们的是比同龄孩子更多的属于童年的快乐与温暖。爱是美的,也是善良的,因为爱我们变的善良,因为善良,我们的生命丰盈而饱满,因为我们拥有善良的品质才能传承合学生以善良的品格。因为善良生命才能开出绚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师德是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不言而喻。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提起三小的钱江霞老师,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她手不释卷的温雅形象,一位年过半百的女教师,在孩子们眼中总是一丝不苟,轻声慢语,循循善诱,无论接手什么样的班级,不用一个学期,孩子们都变得彬彬有礼,喜欢读书论着。老师,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师德是责任。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无奈,今天叫无畏,明天叫无悔。”小学教师陪伴的就是孩子人生旅程的第一段,为了不让孩子将来为今天无奈,教师所肩负的就不仅仅是“传到、授业、解惑”。三小的叶敬苏老师还有3个月就退休了,仍然向学校请求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她说,做了一辈子的教师,就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即使因病声音嘶哑,却从未耽误过一节课;杨宇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却每天坚持上完课,批改订正完学生的作业,再去医院输液,家人扶着累得直不起腰来的杨老师想责备却又心疼不已;赵霞老师的爱人阑尾炎发作,医院手术要亲属签字,13个电话都未能将她从课堂上唤出来……她们深知在学校的每一门功课,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作业里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学生成长的足迹,老师的责任。

师德是浑然无我的默默奉献。

晨曦初露,霞光里操场上匆匆走过的是谁的身影?月光下,披着冰冷的青辉,走廊边拉得长长的身影又是谁?那是我们的刘海莉校长,因为放心不下三小一千多位师生,每天清晨从家里匆匆赶来,暮色笼罩校园时缓缓地离开。“辛苦并快乐着”是她的口头禅,做老师,就是要有奉献精神,老师的工作是全天候的,上班,下班,甚至节假日都以学生、学校的工作为首要任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对教师的最好写照。我们的队伍里有以“张开双臂互助学生”为生命雕塑像的谭千秋老师,有殷雪梅老师谱写的“推开学生迎向危险”生命壮歌,我们的教学生活并不是天天面临这样的生死考验,更多的是不计时间、精力,不计报酬地提优补差,坚决彻底、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然而,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

师德,不应该只是一个词,不是一个空泛的.说教,“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师德是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关爱,对业务的精通。作为教师,应具备起码的道德水准,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自尊和尊重社会、尊重他人的观念,有个人行为约束力,严于律己,从善如流。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

教师,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孜孜不倦,不断学习提升,更新教育理念,在知识的海洋中赢取心灵的海阔天空。在物欲横飞的年代,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敢于远离喧嚣人群,甘于一灯如豆,四壁青辉;享受寂寞,笔耕不辍,书写“师德”。

如果说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那么师德是最美的乐章!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事业,师者,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需要用我们全部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师德是对教师职责的理解,对学生过失的宽容,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尊重。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三尺讲台这绚丽的舞台让我们思绪纵横,成就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挥舞的是我们灯火阑珊里彻悟的境界,就为写满学生成长印记,点点滴滴。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12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