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10篇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1】
3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烈士侯永信:上柳村的汉子回来了》的报道。
一双腐烂的胶鞋、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碗、一截10厘米长的皮带、3个弹壳。清明节前,66岁的侯辅吉凝望着这些遗物,仿佛未曾谋面的五叔就在眼前。
“时隔几十年,五叔的遗骸、遗物从国外运回来。全家的心愿了了。”侯辅吉喃喃地说。
英雄远征
1950年,辽阳灯塔市柳河子镇上柳村,30岁的青年侯永信参军入伍,__、保家卫国。从此,侯家少了一个儿子,国家多了一名战士。
“五叔是悄悄参军的,直到入朝作战后才给家里带来口信。他是家里老儿子,爷爷奶奶,我大爷和我爸都特别惦记他。”侯永信四哥侯永礼的儿子侯辅吉1956年出生,他对五叔的记忆都留存在爷爷奶奶和父辈们对儿子、兄弟的思念中。
侯家知道,战争,九死一生。但国家需要就义无反顾。
侯永信入朝作战时,侯辅吉的父亲侯永礼担任村干部。1951年,前线需要大车队运送物资,侯永礼二话没说,带着10个小伙子和10辆马车就去了朝鲜。
“亲兄弟,能不挂念嘛!”侯辅吉说,父亲在朝鲜一边冒着枪林弹雨给部队运送补给,一边四处打听自己老兄弟的下落。“战场上,找人就是大海捞针,父亲执行了一年多运输任务,却没有五叔的一点消息。”
“五叔一走,两年多杳无音信。直到1952年,家里收到一张牺牲通知书。”侯辅吉说,刚记事时,我爸就和我说:你有个五叔,__牺牲在朝鲜了,这是全家的光荣。
在上柳村,见过侯永信的人,目前仍健在的只剩下刘国锋、关锡良两位老人了。快90岁的关锡良说:“永信小时候就仗义、直爽,从小就能看出是当兵的料。永信为国牺牲,是我们村的英雄,我为这样的老乡感到光荣。”
生活在辽宁农村的侯家最近几年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前些年,消息闭塞、条件艰苦的一家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牺牲在异国他乡的亲人,有朝一日还能“回家”。侯辅吉说:“那个年代,爷爷奶奶、父辈和我们,只能用在家门口的祭奠表达对五叔的哀思。”
英雄归来
2019年,正在本溪歪头山打工的侯辅吉接到外甥张宏打来的电话,“大舅,有个烈士叫侯永信,是不是我老姥爷?网上正在寻找烈士的亲人呢。”
英雄“回家”了,后人还能“看到”他,这让侯家几代人都激动不已。
当时,韩国已从2014年起陆续向我国移交了6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总计有599名烈士的遗骸回到祖国。在这些烈士遗骸中,有关部门以24枚刻有个人名字的印章为线索,通过查找档案,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式,最终确认了6位烈士的身份,侯永信位列其中。
为了让英雄与亲人相见,2019年,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媒体发起了“寻找英雄”活动。
听到“侯永信”这个魂牵梦绕了60多年的名字,侯辅吉立即联系了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部门通过对侯家提供的家谱、烈属证的查证,对上柳村党组织、时任老书记李宏毅的走访,最终经过对侯家第二辈六个侄儿、侄女的DNA采样确认,“侯永信”就是1950年从辽阳柳河子镇上柳村出发,__、保家卫国的那个青年。
寻找英雄时,1950年担任上柳村书记的李宏毅已经80多岁,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听到儿时伙伴“回家”的消息,老书记老泪纵横。老人家在床上一边打着点滴,一边向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工作人员回忆侯永信参军的过程。
在异国他乡牺牲68年后,英雄终于回家,侯永信的后人终于和英雄认亲。2019年9月29日,侯永信的侄儿侯甫元、侄女侯甫兰、侯甫坤作为受邀烈属代表,参加了在沈阳__烈士陵园举行的烈士认亲仪式。他们仰望着陵园里的英名墙,看到了“侯永信”3个字,泪流满面。
今年70岁的侯甫元是侯永信二哥侯永海的儿子,是侯家第二代长子。他说:“我在遗骸安放处‘看到了’五叔和他的遗物。60多年时常思念的亲人就在眼前,了却了全家多年的心愿。感谢国家把他接回家。”
英雄永恒
侯家的第二代、第三代都没有见过侯永信,但“志愿军烈士”的红色血脉一直在辽宁这个普通农家延续。
“知道五叔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消息后,爷爷和父亲就在村子的墓园里为他垒起一处衣冠冢,立起一块无字墓碑。每年清明,家人都会去祭扫。”侯辅吉说:“爸爸告诉我,我告诉儿子孙子,老侯家有为国捐躯的烈士。这是我们家永远的骄傲。”
英雄的故事在侯家讲得多、讲得深,所以当“寻找英雄”的活动发起后,侯永信的外孙子张宏第一时间找到了老姥爷的名字。张宏说:“老姥爷为国而战、为国牺牲。我们有这样的祖辈,脸上有光、心里有劲。”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19.6万余名英雄儿女牺牲在朝鲜战场,侯永信是十几万烈士中的一位,但祖国和他的家乡一直没有忘记英雄。
侯永信的侄女侯甫坤说:“五叔牺牲的消息传到老家,柳河子公社给我们家挂了一个‘烈属光荣’的牌子,几十年一直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父母几次翻盖新房,一直珍藏着这块牌子。父亲临终时还嘱咐我们要保管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国家经济发展最困难时期,祭奠英雄仍然是逢年过节最重要的事。侯甫元说:“过年时,村里边都用秸秆,支成一个五角星的灯笼,上面写上烈属光荣。吃喝供应再紧张,村里也会给烈属家割二斤猪肉。”
侯永信的遗骸回国后,侯家几十口人已数次来到沈阳__烈士陵园祭奠侯永信,侯甫元说:“儿孙要多来这儿受教育,让我们家人、让更多人延续这红色血脉。”
从一张牺牲通知书到运回的遗骸、遗物,从村里衣冠冢的一块木牌到__烈士陵园英名墙上的名字。侯甫元想对五叔说:“祖国一直没有忘记你们!祖国今天已经强大了!”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2】
清明时节,追思先辈,缅怀英烈。时值学习贯彻__主题教育启动之际,作为党员干部,不妨与英烈做一次心灵对话,与自我做一次自省对话,与使命做一次深度对话,在“真情对话”中洗礼灵魂、汲取力量,昂首阔步新征程,踔厉奋发向未来。
与英烈做一次心灵对话,积聚奋进动能。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烈模范似璀璨明星辉映苍穹,似明亮灯塔照亮航程,似鲜红旗帜引领方向。与__、赵一曼、江姐、董存瑞等无数革命先烈对话,你会再次因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贞、为人民解放慷慨就义的英雄气概而肃然起敬;与焦裕禄、谷文昌、廖俊波、朱治国等一大批人民的好干部进行对话,你会再次因他们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公仆精神而深深震撼;与王继才、黄文秀、刘智明、陈红军等一大批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对话,你会再次因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的无畏担当而热泪盈眶……他们的事迹是铿锵有力的誓言,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我们缅怀英烈,追忆他们的丰功伟绩,就要以他们的崇高精神润泽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涤荡思想尘垢,激发拼搏斗志,为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积聚强大精神动能。
与内心做一次自省对话,照见崭新自我。古语道:知人易,自知难。善于自省,是党员干部的可贵品格,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方法。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不思进取、甚至滑落泥潭,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自省。以英烈为镜,与内心对话,与自我斗争,就能照见一个更加崭新的自我。重温英烈为捍卫革命理想而前仆后继的事迹,我们要叩问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是否执着依旧,对党和人民是否做到绝对忠诚;重温人民公仆夙夜在公、甘于奉献、清廉自律的事迹,我们要叩问自己是否做到人民至上、亲民爱民,是否干净为人、干净做事;重温敢以生命赴使命的优秀党员事迹,我们要叩问自己是否存在本领恐慌,对工作是否知难而进、拼搏担当。在对照与斗争中,挖掘问题、发现短板,明确改进方向,制定改进措施,以崭新的自我亮出共产党员的应有风范。
与使命做一次深度对话,兑现庄严承诺。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奋斗。把追思英烈汲取的精神动能、自省斗争获取的战果,转化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再创百姓新福祉的生动实践,党员干部应当与人民的新期待、肩上的新使命做一次深度对话,坚定方向、明确任务,凝心聚力、再创辉煌。要扎扎实实学习好__,把握好、使用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指导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实践;要锚定发展目标,扭住群众“急难愁盼”,精心绘制作战图,科学排兵布阵,一步一个脚印走,一件接着一件办;要对标英烈、模范的崇高品质,常掸思想尘土,常补本领弱项,常磨攻坚利刃,常堵廉洁砂眼,躬身入局、心无旁骛,干净做事、干净做人,以实干业绩福荫百姓、告慰英烈,兑现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节承载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内涵,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仅要发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盎然春意里祭奠英烈,追思怀古,同时也要省思生命意义,缔造清明品格,正心笃行,让清明前夕笃“清”“明”。
以“英烈”为“标”,传承“清明”先烈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__曾在多个场合缅怀英烈,讲述英雄事迹。清明时节,牢记殷殷嘱托,祭奠忠魂!回首我们党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忘不了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的杨靖宇,忘不了用身体充当支架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忘不了用胸膛堵住敌机枪眼的黄继光……无数英雄先烈的浴血奋战,换来了如今的国泰民安,作为年轻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先烈精神”深深传承,主动将__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才能跟着先烈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得更远,收获胜利的硕果。
以“英烈”为“杆”,筑牢“清明”思想防线。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清明同时也蕴含着洗涤思想尘埃,保持初心纯粹的深刻含义。广大党员干部须当自觉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筑牢“清明”的思想防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以“清明”之心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始终将提高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守护理想信念之基岿然不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收获“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成果。
以“英烈”为“尺”,让“清明”作风更实。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两千多年前介子推弥留之际留给晋文公的诗句,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清正廉明”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帝王道德,更是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基因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深入领悟清明节的深厚内涵,以身作则,涵养“清明”工作作风,营造清正廉洁的干事创业氛围。要牢守纪律底线,公正廉洁,务实担当,练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金钟罩”“铁布衫”,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树牢清正严明思想,从容应对各种享乐风气,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中积极作为,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先烈为镜,净化灵魂、提升境界,担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砥砺奋进的新使命。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4】
清明节的那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祭英烈。到了烈士陵园,我们先庄严地宣誓,然后向烈士献鲜花,最后为英烈默哀3分钟。站在烈士墓前,凝视着高耸的丰碑,我仿佛看到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姿。他们为了国家的统一,祖国的安定,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
参观完竹沟烈士陵园,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乘车去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到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我们有序地排队走到将军塑像面前,向他行队礼、献鲜花,然后讲解员带领我们进入展厅,为我们介绍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有一位传奇式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他在大革命时期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县级农工政权,在中国革命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奔赴东北,领导军民对日寇长达9年的艰苦斗争,指挥抗日联军在白云黑水间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歼敌18余万人,牵制60万日军不能进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最后,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五昼夜后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肚子,里面只有棉絮、草根、树皮……”讲解员生动而深刻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夕阳西下,鲜红的少先队旗迎风飘扬,走在回去的路上,我想: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革命精神将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和以前的不大一样,路上人很少,因为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仍然在蔓延,不能像去年一样随便出门,要是真有急事也必须佩戴口罩。所以今年和以前不同,都是戴着口罩度过的。
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我们学生在学习上一定要不怕困难战胜困难,失败不气馁,成功不骄傲,在赛场上我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
在黑暗的旧社会,先烈们冒着生与死的考验,不顾个人安危,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1951年20岁的黄继光烈士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抢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我们每个人都要永远铭记他们,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不向敌人低头。烈士们给予了我们坚定的力量,向前进发,他们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感染了无数的中华人,他们这种崇高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此时此刻,我心潮涌起,我们要踏上先烈足迹,把红旗扛起,就好像烈士们在呼唤我们,做一个积极奋斗,永不言败的人。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6】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要为去世的亲人扫墓。而我和爸爸来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来看看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
早晨有些小雨,天空灰蒙蒙的,真是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我怀着沉痛和敬佩的心情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烈士们高大英勇的雕像。走到第二层,是中国解放战争时和解放战争后牺牲的烈士。我看到胡氏六烈士,为了解放战争一家六兄弟壮烈牺牲,葛玉芳和李厚坤夫妻,陈伯平,秋瑾等烈士的英勇事迹。在吴斌叔叔纪念展视频中目睹了他在被铁块击中后的惊魂七十六秒:缓缓停车,打开车门,疏散乘客。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几十个人的安全。还有四位年少烈士,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八岁,最大的也只有十六岁。
蔡永祥烈士一九六六年二月,年仅十八岁的他入伍了,而在同年十月十日,死神却向他张开了翅膀。那天一辆满载乘客的列车即将撞上罪犯设置的铁轨,在危急关头,他跃上铁轨,奋力搬开障碍,而他自己却壮烈牺牲了。
徐锡麟一九零五年加入光复会,那时光复会正在秘密筹划浙皖起义,一九零七年七月六日,徐锡麟秋瑾等光复会成员发动了浙皖起义,可惜失败了,徐锡麟被捕,次日惨遭刨腹剜心。
是怎样的信念和气概让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把鲜血撒在了祖国的黄土地。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能有安静的教室,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祖国才有和平。你们是英雄,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7】
4月4日下午,天阴沉沉的,眼看一场春雨就要纷至沓来。我们惠安县实验小学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徒步来到惠安县科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祭奠英烈。
一进科山公园,两旁的桃红李白与我们结伴而行,不断延续到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前。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这座惠安革命历史英雄的丰碑,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科山上。它是惠安学子们“最闪亮的座标”。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惠安县实验小学“立德树人,缅怀先烈,红色基因代代永相传祭扫革命烈士纪念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首先,我们满怀激情地唱着少先先锋队队歌。嘹亮的歌声在纪念碑上空久久回荡。这歌声仿佛拨开了笼罩在上空的乌云,此时,阳光正照耀在纪念碑上,发出绚丽的光芒。学校党支部陈书记向同学们介绍惠安革命历史,对少先队员进行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然后,少先队员代表深情诵读《向英雄致敬》的诗篇,呼吁全体少先队员要继承英烈们的遗志,发奋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夕阳的余晖透过层层树叶映照在返校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烈士们坚贞无畏,视死如归。蓝飞鹤高喊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年仅19岁的林权民不幸被捕,受尽惨无人道的酷刑,直到被砍成六块,依然没有丝毫的畏惧……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惠安英雄史诗,铸就了这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这一次的清明节祭英烈活动,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缅怀英烈,最好的学习是传承。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继承英烈们的遗志,好好锻炼,弘扬实小精神,立德铭责,像树一样茁壮成长,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8】
“刘大哥哎!我的亲啊!你把我比作你的什么人哦!”咿咿呀呀的唱腔,萦绕在我的耳边,这段花鼓戏是奶奶的最爱。也是我为数不多常听的花鼓戏。不过,8岁之后我再未听过《刘海砍樵》。因为,我8岁那年奶奶过世了。五年过去了,时光如梭,一去不返,岁月却从未冲淡奶奶在我心里的脸庞,反而更清晰,更慈祥。
清明节那天,我同父亲一起去山里给奶奶扫墓。在路上时,街道两边可以看见商店门前挂着各式各样的、五彩斑斓的灯笼,圆的、方的、红的、紫的各种各样的,爸爸也买了两个红灯笼,让我看着,车上还有一袋子的黄色的有着圆圆的小孔的纸钱,我心不在焉的摆弄那叠黄纸,心却早已飞远。
离奶奶的墓越近,我就越紧张,我感觉心脏都快从胸腔里跳出来了一样。远处是一片荒凉的林子。在那里就葬着我魂牵梦绕的奶奶。车窗外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与往日不同的是多了一种绿色的、圆圆的吃食,为清明平添几分味道。
青团子!
我猛的想到它。青团子以前每年清明节时,奶奶都会亲手做给我吃。奶奶告诉我,青团子是江南一带的人用来祭祀时的必备食品,颜色油绿如玉,口感糯韧绵软,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刚出蒸锅时清香扑鼻,令人食欲大开。又到了一年清明,但是却再也没有奶奶的味道了。
奶奶的墓周围全是草。一眼望去出来绿,还是绿。我用树枝拨开缠绕在墓碑上的纸条,心里这才稍稍舒服一点。父亲早已在烧纸钱,望着奶奶的墓,不知道是烟熏的,还是怎么的,眼泪下来了,感觉得到豆大的泪珠在脸颊行走。吸出一口气,擦干泪,和父亲一同烧纸钱,纸钱烧完之后,父亲就放了一捆鞭炮。鞭炮的声音震耳欲聋,好像唱花鼓戏的敲锣打鼓一样热闹非凡,猛地一下,我好像又看见奶奶在给我唱戏,抬头,周围一片绿色。
父亲要我给奶奶磕三个头,磕头的时候许个愿,让奶奶保佑自己。本来之前想了很多愿望的,但三个头磕完之后,我一个愿望都没许,磕头时心底想的都是奶奶,哪还想得起许愿的事。
父亲把灯笼挂在墓的两边,像要是在晚上的时候为奶奶照亮回家的路一般。
“滴……滴…”雨水滴在树叶上发出响声。抬头,下雨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刘大哥哎!我的亲啊!”这句花鼓戏词,萦绕着,纠缠着,久久不肯散去。
清明,欲断魂。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9】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源于商朝时期,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出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类,都在此时褪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
在清明节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现代,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对于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我一点也不陌生,过去我也经常跟随大人进行“上坟”“烧纸”等一系列活动,来祭祀已故的亲人,以此来表达对其的尊重和思念。虽然今年我和家人照样怀着感恩和缅怀的心情一起去扫墓,但是却发现在祭祀的方式上面有了很多的不同,过去我们去扫墓准备的是“纸钱”、“爆竹”…….相比较过去的“烟雾缭绕”式的祭祀活动,此次的祭祀活动,大家准备的是“一束鲜花”、“一杯清酒”…….以一种更加文明、低碳的方式来过清明节。面对这样的改变,我突然明白,只有回归“清净”、“文明”,清明节的优良传统才能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清明节才能真正的“清明”起来。
清明节的祭祀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坚定了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提倡更多的人来文明祭祀的决心。
《英雄回家》第一集《七十年的回家路》观后感【篇10】
老家旁边有片茂盛的竹林,焕然一新的小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在茂盛的竹林里,我的童年生活几乎是在那儿度过的,清明节期间我再次回到了那里。
那一天下午,太阳非常大,我和妈妈一起去竹林里找笋,妈妈找到笋了,就把抗在肩上的锄头拿下来“咚咚”几下,笋从土中出来了,我扛着小锄头也帮妈妈一起挖笋。妈妈一不小心踩到了石头,滚了下来,我生气地说:“谁滚的石头啊!”妈妈走下来生气地说:”原来你在这儿,我以为你跑到哪里去了!“我开心地说:“我不是一直在挖着笋嘛!你不知道?”妈妈奇怪地看着我说:“我又没看见你在挖笋,这儿杂草又高又密。”
我在一个小溪边看见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一会儿躲在泥土洞里,一会儿钻进水草里,一会儿在水里嬉戏,不时吃掉在水中可怜的虾米,这件事好像被岸上的青蛙看见了,跳进了水里,似乎在找食物。不时听见几声爆竹声,爆竹声把山里的鸟儿吓得乱飞了,我跳过去抓水鸟,水鸟飞走了,鱼以为没有危险存在了,反而我抓到鱼了,还吃了一口泥土,衣服也打湿了。
呸呸呸!真恶心,不过抓到了一条鱼,今天运气也太好了。妈妈慌里慌张地喊:“张鑫,你在哪儿!”我跑过去,给妈妈看今天的收获,也给妈妈看了湿衣服,真让妈妈哭笑不已,天还是那么蓝悠悠的,飘着几朵雪白的云,不时吹来几阵微风,竹林里的竹子沙沙作响,不时还见到松鼠在竹林里蹦来蹦去。我们走在小路上,心情愉快了许多。我跟妈妈说:“我能不能爬上竹竿玩呀!”妈妈开心地说:”好呀!“
突然看见一棵樱花树,我从竹竿上跳了下来,跑近闻了一下,香极了。我顺手折了几枝,妈妈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我开心地说:“我好像不知道是什么花。”“这个叫樱花”,妈妈开心地说。
我们在山上又看见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哇!春天那么美丽,万物复苏,非常适合出来郊游。”我笑道:“是呀!非常适合出来玩!”妈妈回答之后,我们就回家了。
这次出来挖笋,收获非常好,感受到了大自然美丽的世界原来那么大,非常开心,我下次再来探索大自然,懂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