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诗人高适生平经历和故事

| 福萍

高适生平经历和故事

他是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虽家贫,但志远。

他是隐居田园洒脱自在的农夫,也是皇帝身边智勇双全的大将军。

他一身纵横才,少年不得志,归隐田园。中年遨游天下,出边塞,交知己。老年平叛乱,战沙场。

他就是高适。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变局,高适就是最会破局的人。

他随心而行,风骨自嘉,不负皇恩,不负天下,更不曾负过自己。

少年失意,归隐田园

公元704年,高适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父高侃大将军,官拜四品,被封为平原郡公。父亲是个文人,在韶州担任长史。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高适长成了文武兼备的翩翩少年。他熟读诸子百家,精通各种兵法。

少不更事的年纪,高适非常顽皮,经常在街边与人斗酒,赌博,以落拓侠义被乡民所熟知。

但是,父亲亡故后,家境日渐贫困,高适不得不开始思考他的人生规划。

开元九年,19岁的高适意气风发,带着满腹豪情,赶往长安,立志闯出一片天地。

但当时的朝廷政权都操控在贵族大臣的手里,他费劲心思,多方游走,仍然找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高适离开长安,没找到出路,身上的盘缠已用尽了。

他不得不在梁宋住下,寻一块地,靠耕田种植养活自己,但乡野隐居生活并没有消磨高适的意志。

他在《别韦参军》的诗中寄予了自己的情怀: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做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大丈夫当英雄气长,不能软弱,更不能流泪。

一时的不得志不代表永远没机会,追求梦想的路上,总会遇到挫折。

生活不能彩排,当一切不能按照自己的期望进行时,不如安居当下,享受一段岁月静好。

修整自己,等另一个开始。

游山河出塞外,半是游历半修心

高适的田园生活,持续了十年。

十年光阴悠悠而过,隐居生活虽然寂寥,但他一直坚持苦读诗书,勤练武艺,等待找到用武之地的那一刻。

公元731年,高适离开梁宋,一路向北,出卢龙塞寻访友人王之涣。这次出行对高适来说,也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旅程。

在塞北,他遭遇过漫天的风雪,经历过空无人烟的寂寞。

他亲临战场,与边关将士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同吃同睡,体验艰苦的环境。

塞外生活不仅开阔了高适的视野,边疆的风光和战事,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

他开始创作边塞诗,其中最形象的是《蓟门五首》,诗意气势磅礴,豪迈壮阔,又悲悯细致,简净如画。

有的若利剑般直击战争的残酷: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有的如画般描摹了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动人身影: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高适描述的是战况,言明的却是自己向往战场,热血杀敌的决心,和对和平的期望。

两年后,高适从蓟门回到南方,途径邯郸,作《邯郸少年行》,壮志豪情依旧:“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高适的个性非常坚毅,即使前途渺茫,仍然对未来心存希望,相信自己自有出头之日。

只是,梦想再辽远,当下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冬天,高适在淇上再次开启了农耕隐居的日子。这次,他的心沉潜下来,不再急于渴望在仕途中一展才华。

他读书写诗,勤练武艺,精进修为,也享受简朴的田园风光。

乡间自耕自足的生活,虽然清苦,好在自由。

这期间他曾多次出游黄河,游览名胜古迹,增长见识,提升阅历。

有句话说,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你怎么过当下,就怎么过一辈子。

时不待我时,只要__,前行的路上,自有花香满径。

求仕途遇知己,人生永远不会太晚

公元735年,这一年,高适34岁。

他仍心怀天下,两年的边塞游历,加剧了他的忧患意识,他迫切想为朝廷分忧,破匈奴,护苍生。

他从宋州去长安,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遗憾的是,他落榜了。

但另一方面,长安遍地是才子。高适以诗会友,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了人脉,也为将来的入仕打下了基础。

他与书法家张旭,颜真卿等社会名流对酒当歌,挥毫泼墨,享受生活的快意潇洒。

他与王之涣,王昌龄等好友一起参加旗亭宴,赋诗高歌,谈古论今,抒发不得志的心情。

他与李白,杜甫相会于单父,把臂同游梁宋。在汴州,他们登上吹台,即兴吟咏,互诉青云之志。

秋末,他返回睢阳,继续读书务农的生活。

但是,长安之行提升了高适的格局,他对政局有了更痛彻深刻的理解。他向往仕途,一展宏图的信念,如烈火般燃烧得更强烈了。

他就像剑在弦上,缺的只是一次射发的机会。

人生的道路上,会失意,会遭遇挫折,但只要内心足够笃定勇敢,未来自会有无限可能。

顺境,逆境,都泰然以对,才能在绝处看见生机。

仕途顺达,梦想终要自己成全

公元749年,高适48岁。

他的诗得到了睢阳太守张九皋的欣赏,好友颜真卿为他的诗集写序。在各方好友努力下,把诗集献给了唐玄宗。

唐玄宗很赏识高适的文采,命他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

这次考试,高适中了举人。但是,朝廷仍然没有重用他,给了他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封丘县尉。

高适觉得失望,但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封丘上任。

在封丘为官两年,高适深入民间生活,对黎民之苦感同身受。奉命送新兵到青夷军,途径庸关时,边境的状况再次触动了他忧国忧民之心。

他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边塞的状况依然糟糕。他对朝廷心灰意冷,对仕途生活产生了厌倦。

第二年春天,高适从蓟州返回封丘,立即辞官。

天宝十二年,高适五十二岁,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

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很赏识他,留他在府中做了一名书记。

高适跟随哥舒翰赴边塞,亲临战场,日子虽然奔波,他却是开心的,生活畅快自如,他边塞诗人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

一首《燕歌行》被评为惊世之作,若战歌对英雄的咏叹,烽火遍野,狼烟四起,金鼓震天,好男儿驰骋沙场,即使大敌当前,不改本色。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百刃雪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不惧刀光剑影,血刃纷纷,只为效仿李将军,守护父母妻儿,保山河安宁,枕悠悠白云,生死无憾。

《沧浪诗话》评高适的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是英雄,就不会寂寞。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适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几番奋战后,潼关失守。

高适却没有退缩,他一个人日行千里,风餐露宿,马不停蹄的到达长安面见唐玄宗。他向玄宗反应了当前的战事,分析了潼关失守的原因,提出了自己政治上的见解。

唐玄宗对高适在军事上的才能大为欣赏,提拔他为侍御史。

同年七月,唐肃宗即位,永王李璘在江陵起兵造反。

唐肃宗召高适共同商量对策,高适说永王必败。唐肃宗很认同高适的见解,封他为淮南节度使,带兵讨伐永王。

53岁的高适带领将士们在淮南浴血奋战,大败永王,永王战死后,高适镇守淮南。

此后,高适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刑部侍郎,死后被追谥礼部尚书。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所有的时光不负,命运眷顾背后,拼的都是实力和耐性。

聪明人熬的都是时间和耐性。

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只有不愿等的心和不足的实力。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摆渡人

相比于同期的其他诗人,高适的晚年过的安稳且顺遂。

他既有诗人般高远阔达的情怀,又兼具凛然大气的英雄气息。

目光所及,是鸿浩之志,所走的每一步却踏实无比。

不管是纵横战马,还是田园牧歌,高适都不曾虚度。

公元765年,高适64岁,结束了动荡不安却又欣慰的一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暗黑时刻,行走在孤独的隧道里,看不清前路的光。

与其沮丧,不若学学高适,在随缘中度日,在蛰伏中等待时机,保持耐性,保存实力,一朝出头,及能翱翔天际,一展抱负。

在日常生活中运筹帷幄,且行且安,失意得意都不懈怠,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的摆渡人。

高适仕途故事:仕途一入深似海

大唐天宝三载,也就是公元744年,三个人生不如意的人相聚在一起,旅游了好几个月。他们是43岁的李白,差不多同岁的高适,和32岁的杜甫。

在此之前,他们都曾在首都长安、东都洛阳客居多年,求见高官贵戚,试图谋取功名;都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品尝到无尽的屈辱和沮丧。杜甫曾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诗句来总结自己心酸的日子;高适也曾写过“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在他干谒于长安的日子里,最难的时候,他甚至做过乞丐。只有李白算是离成功最近的。天宝三载前,他曾在长安做了短暂的“翰林待诏”,听起来似乎功名在手,实际上却只是宫廷的玩物。在认清真相后,他带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愤懑离开了长安。

相似的苦闷让三个人更加贴近,三人“饮酒观妓,射猎论诗,相得甚欢”。他们在梁州怀古,在宋中喝酒,登吹台赋诗,入孟诸泽打猎……后来的很多年里,杜甫都在不断怀念这次旅行,写了好几首诗来记录它。高适与李白也都为此写了诗。建功立业的理想始终没有离开他们的脑海,即便在感慨游玩的畅快时,李白也不忘以一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来结尾。

很多年后他们才会明白,这种“求而不得”的阶段,才是他们此生最美好的时光。等得到了,他们就不再拥有自己了。

旅行结束后,三人分道扬镳,各自踏上汲汲营营之路。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他们年老之前,社会为这些梦想济世安邦的才子们开启了另一道门——入幕。

天宝十五载,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的藩镇叛军以“清君侧”为名,攻陷潼关,逼近首都。皇帝唐玄宗带领着一些心腹仓皇西奔,在马嵬坡与太子李亨分兵。李亨不久后在灵武称帝,遥尊入蜀的玄宗为太上皇,大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时局混乱,藩镇将军、诸王都获得了比原来大得多的权力,纷纷招募人才,发展势力。高适放弃了刚刚得到的鸡肋般的基层小官,加入哥舒翰的幕府,由此踏上发达之路。李白在避乱一阵之后,得到永王李璘的征召,追随李璘讨逆。杜甫则在长安陷落后被困城内一年,然后逃奔灵武追随朝廷。

怀着同样的理想,上了不同的战车。从此之后,三个人的命运皆不由自主,被带往不同的方向。

马嵬事变后,国家分成了“皇帝的朝廷”和“太上皇的朝廷”。两个朝廷看上去职责分明,而事实上都在为夺取权力暗暗努力。在没有收到太子继位的消息前,玄宗发布一道命令,让太子李亨、盛王李琦、永王李璘分别统帅军队,从不同路线发兵收复失地。得知李亨继位的消息后,他也并没有撤回命令,暗中希望几个儿子互相牵制。

李白参与的永王的军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上的。在李白替李璘写的一系列诗中,他乐观地赞颂永王部队的整齐与未来战斗的勇猛,期待着在平叛战争中建功立业。

而高适,加入了李亨的阵营。为了捍卫新的唐肃宗的地位,他受命带兵出征,目的却不是安禄山,而是李璘。

皇权争夺像是神仙打架,最后中招的,全都是凡人。永王起兵4个月,李璘被杀,李白作为“附逆者”下浔阳狱,四周一片喊杀声。绝望之余,李白给自己的几个有势力的朋友写了信,恳求他们伸出援手,其中一封《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写给了专门负责永王案的高适。然而,高适没有回。

人人都可以谴责高适的无情,但高适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个蹭蹬半生、50岁才得到人生第一个官职的人——还只是个打杂的“封丘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因为安史之乱,才得到难得的上升机会。要不要为了友情放弃掉?对他来说,这个选择很容易做。何况李白牵涉的不是一般的案子,后来为李白伸手的崔涣,没过多久就被以“惑于听受,为下吏所鬻,滥进者非一”的理由解除现职,救李白之危险可见一斑。高适没有留下对此事的只言片语,他像一个标准的官场人,把内心深深埋了起来。

之后的岁月,李白被流放再遇赦放还;高适一路腾达但甘苦自知;杜甫始终靠真心活着,因此坎坷万分。在杜甫艰难求生于蜀中的时候,正做蜀州刺史的高适多次给予老友救济。

李白再也没有原谅过高适,他后来写过两首诗,都被认为是讽刺高适所做,其中之一为《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穽,壮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还有一首《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惟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杜甫保持了对高适的友谊,除了感激他当刺史时的救济外,对他后来的无视,杜甫也没有过怨言。他理解高适的身不由己。

高适此后一直在升官,但在他60岁时,曾给杜甫写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怀念他当年在梁宋客居的岁月,感慨自己后来辜负了书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山东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杜甫始终在怀念着他们之间的友谊,他对李白的思念贯穿了他的后半生。他写了很多首给李白的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就是其中最痛的一句。

李白公元762年死于贫病交加,高适死在3年之后。唐肃宗死后,唐代宗即位,皇与太皇之争成过眼云烟。永王璘案被昭雪,但是李白他们,已经看不到了。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和王昌龄、王之涣的趣事

旗亭画壁的故事

开元二十二年(734),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名气相当,他们都是以写作边塞诗见长。三个人在仕途上都不得志,人生经历也都有相似的地方。一个寒冷的冬日里,下着小雪,他们三人一起到酒肆里赊酒,小酌一番。

三位诗人正喝酒喝得起劲,忽然十几位梨园乐人来到酒肆,走到楼上宴饮聚会。三位诗人避开他们躲到角落,一边围着火炉取暖,一边看着伶人们聚会的热闹场面。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四位歌伎,她们打扮得非常漂亮,珠光宝气,摇曳生姿。这些乐人开始奏乐演唱,她们演唱的内容都是当时有名的歌曲。

王昌龄三人私下约定说,“我们三人都因擅长写诗出名,平时分不出到底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今天我们在这里暗暗观察这些唱歌的乐人,看谁的诗能被他们伴着曲子唱出来,被唱出来的最多的那个人,就是今天的胜利者。”

过一会儿,一位梨园乐人和着拍手的节奏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伸出手来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一首绝句”。

过了片刻,另一位乐人唱了起来,“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出手也在墙上画了一道,说道“这是我的一首绝句”。

又过了一会儿,一位乐人唱了起来,“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伸出手又在墙上画了一道,说“唱了我的两首绝句了”。

王之涣认为自己成名许久,有些不服气,于是对他们两人说:“这些都是唱不出名堂的乐人,唱的内容都是下里巴人的歌,哪里是阳春白雪的曲子,这些俗气的人怎么能唱得了。”于是王之涣指着那些梨园乐人中最漂亮的一个说:“等一下那位最漂亮的乐人唱的曲子,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就一辈子也不跟你们争高下。假如她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就要拜倒在我的座前,叫我师父。”大家有说有笑地等待着那位乐人唱歌。

不大一会儿,轮到那位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歌,她一开口便是“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土包子,我说得没错吧。”

三人笑作一团,他们的笑声引吸了梨园乐人的注意,他们不知为何三人忽然大笑,纷纷走上前来一问究竟,说:“不知道几位大人在笑什么?”王昌龄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他们。这些梨园乐人起身下拜,说:“原谅我们肉眼凡胎没有认出各位神仙,恭请各位大人参加我们的宴会。”王昌龄三人答应了他们的邀请,与梨园乐人欢饮了一天。

高适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是唐朝时著名的边塞诗人。

自古学而优则仕,高适也是唐代诗人中做官做得最大的人之一,曾做到剑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这样的封疆大吏。《旧唐书》里说他“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在《别董大》里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更是百代流传、脍炙人口。

而除此之外,他在盛唐的文坛亦有不少朋友,他曾和王之涣、王昌龄在洛阳交游,留下“旗亭画壁”的美谈;又曾与李白、杜甫游于梁宋之间,见证过宗夫人与李白“千金买壁”的爱情故事。在天宝十一年时,高适与杜甫、岑参、薛据、储光羲同登慈恩寺塔(即大雁塔),至今塔内仍有诗文纪念此文坛盛事。

只是到了晚年,他写给杜甫的诗里说:“……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萧索之意,溢于言表,为何他会如此感慨呢?

(一) 家道中落与不得志的前半生

盛唐时的诗人多出身文官家族或世家大族,比如王维出身太原王氏、杜甫是京兆杜氏、岑参祖上是唐初重臣岑文本、孟浩然则是孟子后代等。但高适有点不同,他是武将家庭。

高适的祖父叫高侃(一作高偘),渤海高氏出身,是唐朝初年的大将,参与过唐高宗时期灭高句丽一役,也曾在北讨突厥时擒获突厥车鼻可汗。历任卫将军、北庭安抚使、安东都护、左监门卫大将军等职务,死后追赠为左武卫大将军、陪葬于乾陵。

虽然祖上有着这样的家世,但在高适父辈时,已经迅速衰落,高适本人性格拓落,家族衰落后在梁宋之间(约今河南)客居,习文学武,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谋生手段。在二十岁时也就是开元十一年(723年)时曾去过长安求官无果,约二十八岁前,在宋州定居。

宋州,在那时还有个名字叫睢阳。

二十八岁,也就是开元十九年(731年),高适起身前往东北,投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其时后突厥复国,奚、契丹依附后突厥,在东北与大唐为敌,而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唐玄宗也有意开疆拓土。于是边疆战火不熄。

高适出身武将世家,在心中也是极为倾慕祖父当年驰骋沙场、纵横疆场的风采。在东北这段时间,他见证了边疆的风土,看到了将士们的热血。作出了《塞上》《蓟门五首》这样的边塞诗。

但在这里,他仍然不被赏识。

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朝廷下令举办制举,制举是非常规性考试,所考科目与时间均不固定,高适的好友王昌龄就在前一年的博学宏词科中及第。

这年所开科目是王霸科与自谋将帅科,已经三十二岁的高适得知急往长安应试,落榜。

此后十多年间,高适一直在梁宋之间漫游。

漫游的日子也并非全然虚度,在开元二十六年时,有故人从幽燕回来,带回了一首《燕歌行》。唤醒了高适那颗渴望建功立业的心,他眼前又浮现出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于是他也和了一首《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清人赵熙认为这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这首诗写边防之重、军令之急、军士之苦、战士之苦而将帅无知无耻,思妇之悲,最后化为终四句的悲悯赞叹,实在是边塞诗中的标杆之作,千古之下,读之仍觉气血翻涌。

在漫游的这段岁月或更早,高适与王昌龄、王之涣相交,留下了“旗亭画壁”的美谈。

开元年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在东都洛阳游学;一日下雪,三人在市场的旗亭相聚小酌,推杯换盏间,有梨园乐伎十余人也来会宴。三人见状,避席让开。不久又来了四位艳丽生光的女郎,王昌龄就提议:“我们三人均有诗名在外,难分高下。不如就听听这些歌伎唱歌,谁的作品被唱得最多,就算谁赢可好?”其他二人均表赞同。

第一位女郎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绝句《芙蓉楼送辛渐》。他在壁上划了一道。

随后另一女郎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适也划了一道。

又一女郎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是王昌龄所做的《长信秋词》的其中一首。王昌龄面有得色,再划一道。

王之涣一首都没有,顿觉面上无光,于是用手指着几位女郎中最漂亮的一个说:“她唱的如果不是我的诗,我此生就再不与你们争高下了;但若唱了我的诗,你二位就拜倒座前,尊我为师好了。”拜师云云,当然是酒桌戏言,不可当真,只是诗人的好胜心却是做不得假。

不过这时也到了那位女郎了,只听他一开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他得意至极,就开始调笑王昌龄和高适说:“乡巴佬!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哄堂大笑。

笑声惊动了梨园众人,这时才纷纷明白面前之人是谁,于是请他们赴宴,大家喝了一天的酒,唱了一天的歌。

后来到了天宝三载(744年),这年李白遇见了杜甫,他们相携同游梁宋,又遇见了同样有诗名、同样不得意的高适,这时李白四十四岁,高适四十一岁,杜甫三十三岁,三人遍访前朝遗迹、古今名胜,采药炼丹、饮酒作诗,好不快活。

一日来到梁园,三人在此宴乐,席间李白兴起,在梁园白墙上题诗一首。

其后有一位宗小姐看到了这首诗,花了千金将这面墙壁买下来;

这位宗小姐大有来头,她的祖父叫宗楚客,是武则天时的宰相。

再不久,这位宗小姐变成了宗夫人,也就是李白的第二位夫人。

这就是“千金买璧”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高适和杜甫都是见证人。

(二) 逐渐起色的仕途与国家危难

时间来到天宝八载(749年),这年高适四十六岁了。仕途终于有了起色。

这年又开了制举,是有道科,顾名思义,即是推荐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去做官。宋州刺史张九皋推荐他去应试,这次高适终于及第。

但是。

这时在朝廷中掌权的人是权相李林甫,李林甫有个极为憎恨的政敌叫张九龄,而张九龄正是张九皋的哥哥。

于是李林甫大手一挥,打发高适回到河南,去封丘做封丘尉,这是个品级极低的小官,平常负责的也就是些地方治安、缉盗锄奸的小事。

高适十分失望,过了不久,留下一首《封丘作》,飘然而去。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据唐史大家黄永年先生的观点,盛唐时的唐朝边军可分为东北和西北两大集团,两边分别以安禄山和哥舒翰为代表人物,高适年轻时曾去东北投奔安禄山的义父张守珪。这一次,他一路向西,受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赏识,在他府中任掌书记。哥舒翰也上表朝廷,为高适搞了个左骁卫兵曹的官职。虽然这个官职不高,但也属于哥舒翰的亲信了。

据《旧唐书》所言,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约是在天宝十二载(753年),也就是说,高适在五十岁这年,仕途终于有了一点曙光。

但是。

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冬天,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南下,直取长安。

西北军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守洛阳,可临时招募的军队不敌边疆的百战之师。洛阳失守,玄宗听信宦官边令诚之言,冤杀高、封二人。安禄山则在攻破洛阳后登基称帝。

这时已到了次年(756年),安禄山离长安只剩一座潼关。

这时哥舒翰其实已经中风一年,一直在京休养,但玄宗手中无人可用,于是诏令哥舒翰为帅,前往潼关退敌。高适则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仍然跟着哥舒翰,辅佐他守潼关。

哥舒翰眼见叛军势大,唐军又多是新兵,遂依托山河之险,扼守潼关,一面练兵,一面徐徐图之。只是这时朝廷中掌权的是杨国忠,他既敌视安禄山,对哥舒翰也是厌恶居多;在他看来哥舒翰这样按兵不动,终会有一天调转枪头来对付他,于是又多次向玄宗进言要哥舒翰出战。

玄宗皇帝早已六神无主,遂逼迫哥舒翰出战;不出意外,唐军在灵宝大败,哥舒翰被俘投降。

长安危急,杨国忠召集群臣商讨对策,群臣唯唯诺诺,只有高适主张紧急动员,动用宫廷钱财招募敢死之士、官宦人家的家丁子弟,死战到底。然而玄宗早已吓破了胆,不两日,抛下群臣,慌忙出逃长安,奔向蜀中。

高适跟着动身。在河池郡赶上玄宗,玄宗其实对潼关战事原因仍然不甚了了,向他问询时高适直言不讳、慷慨陈词。玄宗赏识高适的忠勇敢言,擢升他为谏议大夫。

在这一年的七月十五,唐玄宗行至汉中,不顾高适苦劝,发下诏令: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北、河东、平卢节度使;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西西道节度使;以及还有盛王李琦、丰王李珙的任命(不过他二人并未赴任,在此不细表)。

玄宗的用意是自己居中协调,将诸子分别派出去平乱。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三天前,也就是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他为太上皇。

一个月后的八月十二,肃宗的使者才来到成都,玄宗才得知自己“被太上皇”。八月十六,他发出诏书同意当太上皇,并表示国事只用告知他即可,待到收复长安,他就不问政事。

大约也是在这段时间前后,高适离开成都,去往肃宗行在。在这年的十二月,被肃宗任命为淮南节度使。

这时高适已经五十三岁,终于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只是高适的人生中,最不缺的就是“但是”。

前文中提到的了高适的几位好友,在这里提一下他们这时的去向吧。

王之涣在天宝元年已经去世。

肃宗即位后大赦天下,此前被贬龙标的王昌龄得以还乡,大约是在这一年年底到次年来到亳州。

李白在庐山隐居,被永王看中,裹挟进入阵营。

杜甫还在乱离中,他会在次年四月前往凤翔,投奔肃宗。

还有高适二十岁之后的居所宋州(睢阳),在次年会变成人间地狱。

(三) 知交飘零,自古忠义两难全

在至德元载(756年)的九月,永王李璘到达江陵,应玄宗令,就任他的四道节度使。一到江陵就招募了数万军队。并让谋士韦子春三次登门,使李白入幕。

按玄宗的设想中,李亨在北方平乱,永王则掌握富庶的江淮,为李唐王室提供钱粮。相互配合,共度时艰。

可永王的左右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这个时局应该参照四百多年前,永嘉年间的晋室南渡。

当时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北方生灵涂炭。琅琊王司马睿本来只是宗室旁支,但因早入江东,取得士族支持,在怀愍二帝遇害后正式即位,占据半壁江山,即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如今也是胡人(安禄山)乱华,北方生灵涂炭,就应该趁此机会先据江东,然后图谋大位。

也许在永王看来,那我奉父皇之命,就是有父皇撑腰。不必在意皇兄这个自行继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

但永王之事终究还是传到肃宗这里。十二月,肃宗任高适为淮南节度使、来瑱为淮南西道节度使,两人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呼应,围堵永王。

永王毫无退意,也是在十二月,他率水军“东巡”,而李白也在此期间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以壮声势。这里引用两首: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

谢安石即东晋名相谢安,李白以他自比倒也不算啥。但他将时局比作永嘉年间,就难免政治不正确,令人诟病了。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九

文皇一词,在唐代特指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祖龙即秦始皇。李白拿秦皇汉武及唐宗三人来比永王。至少很难再说他对永王的野心是一无所知了。

高适与另外两位节度使会于安陆(这也是李白第一次婚姻时的安家地)。战前,高适写下《未过淮先与将校书》,攻心为上,让永王军队早日归顺“使绝永王,各求自白”。其后永王军军心大散,再无大动作。

到了至德二载(757年)的二月,唐军进驻瓜步,与永王军交战。永王军一战即溃,永王被俘,随即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所杀。

李白则在浔阳被俘,身陷囹圄;他面临的罪名极可能是叛乱造反,封建时代,就是死罪起步,上至夷族。

李白下狱后,得知高适正是唐军主将,托人来了一首诗给高适(《送张秀才拜谒高中丞》),希望他能出手相救。

高适未作回应。

宗夫人不愧是宰相后代,她亲身前往拜访高适,希望他能营救李白。

高适闭门不见。

很难评价高适的行为。一方面,他一生仕途艰难,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个位置,求稳自是上上策;而此事是李唐皇室兄弟阋墙,自玄武门起,皇位上那个人最提防的,往往也是自家骨血。但另外一方面,他这么做,也无异于断绝和李白的交情。

最后李白终于获救,死罪免去,流放夜郎;蒙赦原因各有说法,但都与高适无关。此后也并未再见到有高李二人来往的记载。

这时叛军也在攻打睢阳,高适无法分身,写下《与贺兰进明书》、《与许叔冀书》,欲请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河南都知兵马使许叔冀援助睢阳。

或许高适并不知晓,睢阳守将张巡也派南霁云向贺兰进明与许叔冀求救,只是他们均选择按兵不动。

张巡困守孤城,与叛军激战大半年,弹尽粮绝后“人相食”,到这年十月城破,城内人口由数万人变为数百人。

也不知道这些死去的人中,有多少曾是高适的相识,有没有高适的亲人。

高适的好友王昌龄在这年来到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亳州也在睢阳附近,这年中新的河南节度使张镐上任后曾勒令闾丘晓援助睢阳,但闾丘晓未有行动。

事后,张镐欲以贻误军情杖杀此前畏敌不进的闾丘晓,闾丘晓以家中有亲待养求情,张镐冷笑着不允:“王昌龄的亲人,又该由谁来养呢?(“王昌龄之亲,孰与养之?”),遂杖杀之。

在至德二年这一年,高适坐上了节度使的高位。但也是在这一年,故交反目、朋友遇害、家乡涂炭。

前文中提到的故人,还剩一个杜甫。

跟上面那些人比,杜甫可以说是幸运多了,他在这年四月投奔肃宗,任左拾遗。但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终被贬华州;随后自行去官,漂泊蜀中。

高适的仕途也谈不上顺利,他因敢言被赏识,也因敢言被宦官李辅国排挤。先是改任太子詹事,在乾元二年(759年)为彭州刺史。同年底杜甫来到成都,高适得知后寄诗问讯,赠送粮食。到上元元年(760年),高适改任蜀州刺史(今四川崇州),杜甫得知后,赶去看望他。

到上元二年(761年)的正月初七,也就是人日这一天,五十八岁的高适写了一首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寄往杜甫所在的成都草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不知为何,杜甫并未在当时读到这首诗,在九年后的大历五年(770年)正月才在整理书卷中看到,“泪洒行间,读终篇末。”

这时高适已经去世五年了。

高适最有名的10首诗

1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别董大·其二

(唐)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3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5燕歌行

(唐)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6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7听张立本女吟

(唐)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8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9塞下曲

(唐)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10醉后赠张九旭

(唐)高适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1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