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
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篇1)
那是1935年的五月,抗日的红军向中国的北部进军。他们面临的对人意志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北上的红军,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来到了那条令众人闻风丧胆的大渡河。大渡河不仅水流湍急,并且两岸都是高山峻岭。这样凶险的地貌下,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桥上只有几根铁链,相互扶持,链子下面就是滚滚的河水。这条铁链桥就是红军北上所不得不夺取的关键位置泸定桥。
艰险的地势和阴冷的环境,本来就给红军创造了十分艰难的险境。在这样的情况下,雪上加霜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致红军于死地,早早地在泸定桥旁派了两个团进行防守,他们要在这里阻拦红军北上。不仅如此,为求万无一失,他们又调了两个旅,来增援此次拦截活动。并妄想把中国革命的火苗消灭在这桥头之上。
但这些小阴谋和小诡计早就被我军看穿了。1935年5月28号的早上,红四团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简简单单的10个字,却是十分重要的战略决策:"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也正是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将敌人的计谋和计划,通通打乱。
红四团一收到这个命令,就快马加鞭地开始布置和谋划下一步的战略,但此时距离29号的早晨,仅仅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当时的红四团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地。如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上级的指令?如何抢在敌人两个旅的增援兵之前,夺下泸定桥,成为了这一阶段,红四团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环节。
自此开始,红四团翻山越岭,面对敌人,前赴后继的足迹,他们英勇抗争不断击垮敌人,直到晚上的7点多钟时,红四团距离泸定桥还依然有110里地的距离。此时,战士们已经饿了一天,天公不做巧,又下起了雨来。饥饿和寒冷,瞬间席上了每个战士的心里,但是革命的精神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依旧在漆黑的夜里,冒雨前行。沾着泥水的鞋和袜,被暴雨浇透了的衣和帽,都没能拖慢他们的步伐。
然而,他们的对岸突然出现了无数的火把,这些火把犹如鬼魅一般,一蹦一跳地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了。红四团的长官定睛思考了一下,就发现这是敌人的增援部队。他下令让红色团的战士也点了火把照亮道路,和敌人与时间赛跑。突然出现的火把惊扰了,对岸的敌人,他们扯着嗓子询问道:"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军的小战士思索片刻,高声回答到:"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就这样打消了敌人的疑虑,保护了红军的安全。
就这样两只军队并肩前行,隔着大渡河走了,整整三十多里,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狠。两岸军队的火把,都被这暴风雨淋了个通透,再也无法照明了。对岸的敌人朝着我军呼喊,认为当前的形势继续前进,将会出现人员的伤亡,他们选择停下来宿营。而这正是我军反超敌人的好时机。借此机会红四团人就摸黑冒雨前行,终于在29号的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敌人的两个增援部队远远甩在身后了。
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之后,摆在红四军面前的,就是那座远近闻名的泸定桥了。这座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桥身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其中有两根铁链,各自拦着一边儿,这样的防护其实根本起不上什么作用。而所谓的桥面,也只是在并排的9根铁链上,铺了一些零星的木板。这甚至都不能算是一座桥,人走在上面难免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早早来到泸定桥的国民党反动派,把零星的木板也全部抽走了。只剩下九根空空的铁链,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中不相互敲击。那声音仿佛死神的召唤。
勇敢的红军战士走向前观察了几许,他低头看着桥下那红褐色的河水,犹如瀑布一般,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接飞奔而下,撞在岩石之上。那震耳欲聋的涛声,混着铁链敲击的声音,奏响了一曲亡命之歌。而且音乐的作者正站在桥头,国民党反动派的两个守城兵团早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防御工事。他们凭借着艰险的地貌,肆意地狂笑,并大声挑衅着红军将士们:"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此情此景之下,红色军团的将士们并没有任何迟疑。他们火速发起了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也举起冲锋号奏鸣着那一曲进军的歌谣。大家各司其职所有的武器一同开火,枪炮声叫喊声一瞬间席卷整个山谷。红军战士们勇敢抗击的声音,使得这艰难地是演奏的那一曲高歌,也黯然失色了。
红四团的二年担任了突击队的职责,这22位英勇的将士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面对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毫不犹豫地攀着铁链就向对岸冲了过去。紧随其后的三连将士们手抱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看着红军将士们如此无畏的精神面貌,敌人不由得慌了神。他们知道,如果不在此处歼灭这些不怕死的将士,一旦在战场上刀剑相向,他们是不可能打赢这只虎狼之师的。因此,国民党反动派再生一计,他们在桥头放起大火来,片刻间大火包围了整座桥头。
面对这样的局面,冲锋队的将士们不知该何去何从。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团长和政委的叫喊声,在这山谷中飘荡而来:"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就这样,在党的号召之下,英勇的将士们奋不顾身,仿佛拥有金刚之躯一样,毫不畏惧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池之中。他们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而其余的那些也都狼狈逃跑了。
正是这些英勇的战士用他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途中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
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篇2)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 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篇3)
“甲戌严冬那时期,红军来到我苗区;过了七天又七夜,爱护百姓守纪律。”这是红军过广西龙胜后,苗族同胞中流传的一首歌谣。在湖南的侗族自治县,发生了这样的事……
1934年冬天,红军驻扎在湖南省通道县马龙乡向晖村。炊事班住在侗族人杨文春的家里。一大早,炊事员小李就琢磨着今天给大伙儿做点什么吃。另一个炊事员拉肚子,小李就让他休息,自己一个人干两份活,边烧火边择菜。
正在认真择菜的小李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个没有烧完的柴火从灶膛里掉了出来,起风了,那个小小的火苗“呼”的一声,引燃了杨家旁边的祠堂。小李反应过来的时候,火势已经借着风力,从寨子中间蔓延开来,熊熊地燃烧着,发出劈啪劈啪的响声。小李一边往祠堂上浇水,一边大声呼喊救火,闻讯赶来的战士都动手往火上泼水,并且动员乡亲们也一起救火,可是,火太大了,火势太猛。所有的乡亲们和红军的力量加起来也是杯水车薪,只能眼看着大火熊熊燃烧,一共烧了36户人家。
第二天一早,寨子里响起了锣声,侗族有个习惯,敲锣就意味着发生了大事,全寨子的人都要集合。一个红军战士在敲锣,旁边的红军喊:“乡亲们,大家都到寨子前大树下开会啦。”向晖村村前有两株巨大的杉树,杉树下面是块大空地,平展展的,足够容纳下三千人。
不一会儿,战士们都排着队站得整整齐齐,群众散着站在场子中间。一位个子不高的红军铁青着脸,来到树下开始讲话,他说:“对不起,乡亲们,我们的炊事员失火,烧了乡亲们的寨子,违反了红军纪律,现在我按照红军的规定,枪毙了他!失火的人家,我们会给每人赔偿两块大洋,我把钱交给族长,请族长分给各家。”说完他叹了一口气,眼圈有些红,显然,他的心里十分不舍。
这时候,许多群众就七嘴八舌地喊道,“别枪毙他,他又不是故意的”,“我们知道红军是好人,省一颗子弹打敌人”,“小李是多么好的小伙子呀,细心周到,不要杀他”,甚至有些人还哭了起来。
然而,红军的纪律如铁一般,小李被拉走了,不久,山坳上一声枪响,三十多岁的小李用生命向向晖村的乡亲道了歉。
第三天,红军就走了,走的时候,那个讲话的红军跟每一个人道别,一一握手,反复说“对不起了,乡亲们”。他们走后,寨子里的人都说,这样的军队从来没有见过,以前老见偷鸡摸狗、见什么抢什么的军队,没见过这么仁义的军队。
后来,在小李枪毙的地方,好心的相亲们为他立了一茔坟。
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篇4)
长征中,战斗十分频繁,敌人前堵后追,我们边战边走,少有休息机会,加之环境气候恶劣,营养医药缺乏,发生的伤病较多。小病能扛就扛,大病如伤寒,高烧多在40摄氏度以上,如不及时医治,死亡率是很高的。
中央红军的随军医生傅连暲等同志,在医药极端困难条件下采用土办法治疗伤寒,收到奇效。一是用冷敷退烧,将毛巾浸了冷水,裹在头上和身上。二是喝浓茶,茶里含有鞣酸能止血,还含有咖啡因,能强心利尿。把茶煮得浓浓的,每2小时喂1次,经过这样的治疗,很多人都好了。王树声和邵式平同志过草地时得了这种病,康克清同志过雪山时也得了这种病,由于病人具有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加上冷敷喝浓茶调理医术的传播,居然都好了,不能不说是奇迹。
周恩来同志到了毛儿盖后,由于营养缺乏,又过度劳累,他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了。这次病来得非常凶猛,连续几天一直发着高烧,不能进食,医生最初当作长征路上的多发病——疟疾来治,但几天后高烧仍不退,而且发现肝部肿大,昏迷说胡话,吃了些药不见效。又由王斌、李治、孙仪之等医生诊治,经仔细检查和观察,诊断为阿米巴感染,引起肝脓肿。为了证实这个诊断,他们决定做1次穿刺检查,李治找准部位,1针下去果然抽出许多脓液。病因明确了,但在当时情况下根本不具备手术条件,只能用治痢疾的易米丁药物和冰块冷敷肝区的办法。李治从国外资料上看到一种治肝脓肿的办法,就是依靠病人自身推动力促使脓液自然流到结肠内排出体外。几天后,周恩来便排出许多脓液,体温开始下降,接着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逐渐恢复了健康。
1936年8月初的一天,贺彪医生正随红二方面军红4师行军在草地上,总指挥部有同志赶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贺彪说:“贺老总病了,关政委让你马上返回总部组织抢救工作……”贺彪安排了一下工作,立即带上急救包,同来人一起连夜骑马赶往。第二天上午到了总部,见到贺龙身体已极度虚弱,面色苍白,双颊凹陷。贺彪凭经验让贺老总警卫员备好两大壶冷开水,再设法搞到点醋,然后他认真观察贺老总的病征,并询问贺老总的饮食情况。警卫员们说他每天只喝点青稞野菜汤,其它基本上没吃什么。贺彪又问是否吃过生食物?贺老总想了想说:前天行军吃了一小点羊肉。后来了解那块羊肉已经变质。贺彪把了贺老总的脉搏,确诊为中毒性痢疾。即让贺老总先用冷醋水服下“甘汞”和“列曹尔清”,再喝下大半碗冷醋水,他向贺老总讲清药是用于肠道灭菌消炎的,冷醋水是帮助腹泻的。吃药喝水后还会有几次腹泻,把肠道中有害物排出体外才康复得快。他嘱咐贺老总要用手勤揉腹部,促使肠道蠕动。几次服药后,到宿营地时,贺老总腹痛消除,安然入睡了。第2天早晨,贺老总醒来对贺彪说:“腹部不痛了,肚子饿得很。”大家听说贺老总基本痊愈,都十分高兴,贺彪也松了一口气。
草地行军,红二方面军总部抵达噶曲河边时,参谋处长郭鹏单骑沿河察看地形,为总部机关寻找宿营地。不料遭到敌人骑兵袭击,落马跌入河中。当大家听到枪声,纵马赶到河边时,只见他的坐骑在河边嘶鸣,却不见人影。大家急忙沿河边找,在百米外的下游将昏迷不醒的郭鹏从水中抢救上来,送二方面军卫生部救治。郭鹏失血过多,脸色苍白昏迷不醒。贺彪医生检查他的伤情,发现身上有几处弹孔,还有一颗子弹留在髋关节处。由于河水浸泡,伤口全部感染……郭鹏的伤势很重,如不及时抢救,将有生命危险。
在草地实施手术的难度很大。贺彪找了一块干燥平坦的地方,将一块布铺到地上,使郭鹏躺在上边,先对其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包扎,然后跪在地上,为郭鹏做腰椎麻醉,麻醉成功后,贺彪便站起来洗手、消毒、清点手术用品,再跪在地上做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终于将子弹头取出。手术成功了,又一个战友在长征中战胜了伤病。
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篇5)
像这样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一个二个组成了宏伟的长征奇迹。另一位老兵也讲述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那是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跟不上队伍,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但,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有一次,我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地说:"吃过了。"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老班长,你怎么……"
"小声点儿,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总该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
我们都着慌了。要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我赶紧掣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篇6)
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
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
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
他冒这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烤暖了战士们的心。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
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
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战士们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进着摧不垮的钢铁红军。
红军长征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篇7)
在红军长征的历程之中,像飞夺卢定桥这样,由团队创造出来的惊人事迹,不在少数。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无名英雄,用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们今天的第二个故事就是由一位无名英雄谱写的。
长征路途遥远,到了冬天,红军的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行着。雪花犹如刀片一般,借着风的威力划伤了将士们的脸庞。在这样的严寒天气之下,云中山仿佛被冻成了一个大冰窖。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这支算不得有什么装备的部队,在大自然的艰难困苦面前,显得尤为渺小。
这支队伍的将领,早早把自己的马让给了重伤的队友。他率领着余下的将士们,徒步向前挺进。这支在暴风雪中前行的部队,为后续革命的火种开辟着一条生命的道路。
山中的温度,早已超过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纵使是这位带兵征战多年的领导,也开始怀疑其自己来,他心想:"我的队伍,当真能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吗?"
就在此时,前方的将士们突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在这样的严寒之地,多呆一秒都会创造出更多的危险。想到这里,将领赶忙向前方边跑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聚集在这里,会有更多人因为低温失去知觉的。"
但是他还没能跑到人群,就被赶来的警卫员拦住,并得知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警卫员大声喊道:"报告,前面有人冻死了。"
这样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使得将军愣了下神。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快步朝前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他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皮肤煞白,睫毛和眉毛都起了厚厚的霜,看起来好像一尊雕塑,身上落满了雪。
这样的场景,使将领悲痛万分,他不由得黑起了脸面色严峻,嘴角的肌肉抽搐了起来,片刻之后,他大声朝队伍呐喊到:"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服?"
愤怒的怒吼被呼啸的狂风淹没,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回答,大家只是红着双眼,站在旁边低下了头。看着这番情景,长官更加生气了,他的眼睛气得发红,犹如一头发怒的野兽,样子十分可怕。
他再次大声呐喊到:"听见没有!警卫员把军需处长给我叫过来!"这一次,有人小声嘀咕道:"死的这个就是军需处长。"
闻讯长官由不得楞住了神,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一言不发。悲痛席卷了众人的大脑,强忍着哭泣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起来。将领大步向前,向这位沉睡的英雄鞠了一躬,并行起了军礼。
但是生存的险境和革命的未来。并没有给他们过多的时间用于悲痛,看着越来越肆虐的狂风和越下越大的暴雪,将领不得不下令让部队继续前行,而那个牺牲了的无名英雄,慢慢被狂风暴雪慢慢淹没,成为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位无名的战士用无声的语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如果这样一支无畏的军队,还无法夺得胜利,那么胜利将会属于什么样的团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