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名人故事范文

| 乐妍

梁储(1451-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顺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1952年划归南海县)。

戊戌会试第一名,传胪二甲第一名,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谥“文康”御赐葬祭。生于景泰二年辛未七月十二戊申日子时,终嘉靖六年丁亥三月二十五日亥时寿七十七岁。 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梁储(1451-1527),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明景泰二年出生,顺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1952年划归南海县)。

优秀的名人故事范文精选篇2

一百零二岁的张充和在美国仙逝,引起微信朋友圈里一片怀念。张家四姐妹曾被誉为“最后的闺秀”,无可奈何花落去,如今也都一一凋零了。

所谓“张家四姐妹”,即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她们出身乃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张树声(淮军二号人物)。祖父张华奎,光绪十五年进士,官至按察使。父亲张冀牅,受西式思想影响,是民国期间开明教育家,在苏州创办乐益女中,倡导新式教育,与蔡元培先生也有交往。张家四姐妹可谓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好像叶圣陶曾说过,谁娶了张家四姐妹,都会幸福一辈子。

后来四姐妹所嫁皆为名人:老大元和嫁给昆曲名角顾传玠;老二允和嫁给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老三兆和嫁给文学家沈从文;老四充和则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尽管四姐妹皆可被称为“一代才女”,有的精诗词格律,有的通晓英语文学,但要说传统文化功力最深、才艺最广而又最具艺术气质的,倒还是小妹张充和。

张充和,三岁始读唐诗,五岁起练书法,据说百岁高龄时还能每天写字。她儿时长期随祖母住在合肥老家,祖母学问很好,擅诗词,所以张充和从小即受祖母的熏陶,遍读《史记》《汉书》《诗经》等经典。至十六岁时,她才回到苏州九如巷的父亲家中,和三位姐姐一起生活。十多年前,我读二姐张允和《最后的闺秀》一书,书中写到那时小妹刚来,她们还常常笑话她,后来才发觉,小妹的诗词国学,却是她们中间最好的。十九岁张充和考北京大学,由于在私塾从来没学过数学,结果算学考了零分,但国文却考了满分。后虽被破格录取,但时任国文系主任的胡适却对她说:“你的算学不大好,要好好补!”那时她心想:都考进来了,还补个啥呀?因当时学文科的进了大学就再不用学数学,胡先生那是在向我打官腔吧!

不过张充和在北大三年级时因病而休学,最终未能获得北大的学位。然而当时的北大中文系名流荟萃,系主任胡适,还有著名教授像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等,都是亲自授课,使张充和在那一段的学习期间受益良多。抗战时期,张充和随沈从文一家辗转西南,先后在昆明、重庆,于教育部属下谋得一份编辑工作,又结识了朱自清、唐兰、马衡、梅贻琦、章士钊、沈尹默等前辈。当时,许多沦陷区的文化人士先后来到重庆,使重庆成为后方的一个文化中心。在重庆的文化界中,有不少诗人、书法家和画家,文艺活动相当活跃。也就是在此期间,张充和与不少文化人有诗词翰墨往还,并有幸向沈尹默先生请教书法。现在有许多介绍文章都直接把张充和说成是沈尹默的入室弟子,似乎在重庆时张充和正式拜了沈尹默为师,这好像不太确切。据张充和自己回忆说:“在重庆的时候,飞机常常来轰炸。其实我一年看不到他(沈尹默)几次,他就告诉我,你应该写什么帖。我去沈尹默那儿,一共没有多少次。他对我的影响,就是让我把眼界放宽了。”

据说张充和第一次到沈尹默先生处,沈看了她的字后,评点其为“明人学晋人书”,后建议她多研习汉碑、墓志书法。我们今天看张充和的书法,无论楷书、隶书,还是章草今草,其用笔厚实,结体方峻,想必也是受到汉魏书法的滋养。她的`字气息静穆,看似端庄秀逸,然不失古雅淳厚,人所谓“古色今香”,大致不差也。

上世纪四十年代,张充和还只是个二三十岁的女青年,工诗词、擅书画、通音律、能唱昆曲善吹玉笛,如此多才多艺,又加上她为人端庄大方,热情开朗,因此在重庆文化界有着很好的人缘,深得长辈学者们的喜欢。与之诗词书画唱和的如沈尹默、章士钊、乔大壮、潘伯鹰、汪东等,皆一时之名流。譬如有一次章士钊给她的赠诗中就有“文姬流落干谁事,十八胡笳只自怜”之句,把她比作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但当时张充和对此“文姬流落”的比喻很不喜欢,此事只等到多年以后,张充和嫁给了傅汉思,并远居美国,她才自我解嘲地说:还是章先生有远见,他说对了。我嫁了老外,不就是嫁了“胡人”么?

张充和就是这样的随和大度。向她求书索画,她总能让人满意而归。不仅自己的书法,甚至收藏的名人尺牍或字画,她也常常分送同好。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张充和曾有一段时期在加州大学图书馆工作,那时胡适恰在美国,也常去她那里写字。所以张充和藏有不少胡适的墨迹手稿,但多少年来她也送出不少。最出名的是上海的黄裳,八十年代与张充和相见时,曾说起自己以前有过一张胡适的字,后来忍痛毁掉了。不料此语让张充和动了恻隐之心,回美后就将自己珍藏的一幅胡适手迹《清江引》,加了几句题跋,慨赠于黄裳。我认识一位南京的前辈编辑、作家张昌华先生,他也和张充和有过交往,张充和知道他喜欢民国文人,尤喜胡适书法,某年春节,便突然寄他一封邮件,张昌华打开一看,竟是半幅胡适的字!大喜过望之余,只见诗后有一段小跋:“这残片是1956年12月9日适之先生在我家中写的,因墨污所以丢在废纸篓中,我拣起收藏已近五十年,今赠昌华聊胜于伪,充和。”

熟悉张充和先生的人,都知道她的心态好极,一切淡看。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就是玩。”不论是诗词书画还是昆曲,她说只要高兴就行,潇潇洒洒过一生,完了就完了,并不要什么传世。其实,做学问搞艺术,何尝不也是如此?

优秀的名人故事范文精选篇3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优秀的名人故事范文精选篇4

陆陇其是清朝初年讲授程朱理学的学者,当过知县、御史一类的小宫。他与那些口是心非的伪逬学家不同,不仅能够认真领会程朱理学的道理,而且还在实际中履践这些进理,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陆陇其行政断案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他认为,天下万事万物之中都包含着同样的“理”,人们只有懂得了这些“理”,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矩,循守国家的法制。所以他无论是履行公务,还是审讯犯人,总要首先深入浅出地讲一番逍理,启迪人们的良知知。

催缴赋税,是朝廷赋予各级宫员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务,也是一件阻力很大的工作。一般的县令在催缴陚税时,总是指挥大批衙役下乡督促,稍有缓慢不是惩罚肉体,便是罚粮罚款,搞得官民对立情绪很大,有时还会激成民变。而陆陇其却不这样做。他在当嘉定县令时,每当缴粮纳陚的日子临近的时候,他通常把乡亲父老召集起来,给大家讲一番按时纳陚的道理。他说:“向大家收缴的钱粮,全是朝廷的国课,并不是县官的私蓄。如果百姓们能急朝廷之所急,按时上缴钱粮,家心安理得,而且给当官的减去好多麻烦,以便有更多的工夫为民办事。我与大家没有任何宿怨,不想为收钱粮而杖责任何人。何况一旦受到杖责不仅要花许多冤枉钱,还要落得欠粮受责的名声。倒不如及早凑齐应纳之款,使你我都相安无事地办完这件事。”乡民们听了之后,觉得陆陇其的话说得很实在,很透彻,乐于接受。所以他在任时,很少发生欠粮受责的事。

对于囚禁在监狱中的犯人,他也好言相劝,进行开异。他曾经写过一篇《劝盗文》,派人给犯人们宣讲,大意是:“人的本性原来都是善的,你们这些犯了罪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由于一念之差,不安分守己,作出犯法的事来,关在这里受尽痛苦。这些都是由于人心中的杂念蒙蔽了善性造成的结果。然而人心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们能够深刻地悔过往日的不是,去掉心中的杂念,就能重新做一个好人,依旧可以成家立业。”读到这里,在场收听的犯人们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1692年陆陇其逝世。第二年冬,朝廷需要委派两名文臣管理直隶、江南的书院。廷臣全都主张从翰林院中物色人选。康熙不同意,发出特旨:直隶派李光地去,江南派陆陇其去。大学士王熙急忙报告说:“陆某己经病故了。”康熙惋借地说:“为什么不早启奏?”王熙回答说:“按照启奏的条例,7品官在籍身亡不在向朝廷启奏之列。”康熙沉默了许久,感叹地说:“陆陇其是本朝不可多得的人才。”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在办一件事情,或推行一项政策的时候,向人们讲清道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可以减少行动的阻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逬理从陆陇其的政绩中得到很好的证明。

优秀的名人故事范文精选篇5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十分专注。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杨素问道:

“你是哪儿的书生?”

“我叫李密,辽东襄平人。”

“你读的是什么么书?”

“《汉书》中的《项羽本纪》。”

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密详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前途无量,便鼓励他:“你这么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后来,人们用“牛角挂书”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努力。

7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