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

| 福萍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的金秋时节,全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我市隆重召开。借此机会,我代表_市委、市政府和全市_万人民,向参加座谈会的省委组织部领导、各市州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_是座建城_多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豪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块热土上,诞生过东汉光武帝刘_,隐居过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养育过楚国文学家宋玉、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代书画家米芾,演绎过卞和献玉、刘备三顾茅庐、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李白、杜甫、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等文豪诗圣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佳作。老舍、李公仆、姚雪垠、臧克家等当代名人曾云集襄樊,谱写了“以笔当枪、血战抗日”的壮烈史诗。悠久历史长河给襄樊留下了500余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夏第一城池”襄阳护城河、佛界珍品多宝佛塔、精巧奥妙的绿影壁等,展现了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

_具有人文、山水与生态完美合一的独特优势,这里荆山余脉款款西来,汉江清波蜿蜒东去,座座青山临水,条条秀水绕山。襄樊北通汝阳,西带巴蜀,南遮湖广,东瞰_。_、_、_三条铁路在市区交汇;襄樊、老河口两个机场连接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独特地理位置,使襄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家必争之地”。

_工业基础厚实,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主导产业、骨干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优势突出,已形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全国36个明星工业城市之一。襄樊也是国防工业重要的研发基地,同时也是柴油机、轻型车、小轿车的重要生产基地。襄樊建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气流吹袭台、国际领先水平的无缝滑轨和亚洲最大的试车场。尤其让襄樊人自豪的是,即将升空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逃逸舱、极大地提升国防水平的空中加油机、东风系列导弹的推进剂等高精尖技术产品均在_研制。

_农业经济发达,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和“一优两高”农业示范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小城镇建设被国家列为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试点,独具特色的卫星式小城镇环绕_这座大城市,一批中中小城市沿江、沿铁路线、沿公路线崛起,形成了众星捧月、互映生辉的局面。

_还是全国新崛起的能源城,是国家重点规划的火力发电基地,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火电厂是三峡电站的重要调峰电站。省委、省政府已明确以襄樊市区为中心,以汉江为轴、上下各扩50公里,建成湖北经济大都市。

当前,_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_、_、_、_四条高速公路在_交汇,_营航电枢纽即将通过国家立项,建成之后,对襄樊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将是一次全面的革新,整个城市将展现新的形象;国内一批知名企业落户_,市属企业和县城经济民营化发展,使襄樊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今年元至7月份,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_亿元,增长_%,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_亿元,增长_%,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6亿元,增长19.3%,外贸出口_万美元,增长_%,实际利用外资3438万美元,增长_%。

历史成就了_,_人也在不断地谱写着历史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襄樊的党建和组织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乡镇党委兴办示范服务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干部试用期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等做法先后在中央及中组部召开的成都会议、青岛会议、北京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建立农村“说事”制度的做法得到了_、俞正声等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开展“一建双联”工程建设、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经验得到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近年来根据省委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先后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猎头公司,出台了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选拔、重点培育、优化配置、资质测评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开展了公开选拔企业经营者试点工作,按照“管好源头,管好入口,管好培训”的思路,着力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并大胆探索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持证上岗工作,对于加快职业经理人的产生和成长,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建设,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组织部直接关心指导的结果,也是与兄弟市州的帮助支持分不开的,借此机会一并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全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对我市的组织工作,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极大的鞭策和鼓励,我们衷心希望省委组织部和兄弟市州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市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吸收,转化为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将继续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抓好我市党建和组织工作,尤其是下力气抓好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

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襄樊的各项事业还处于发展之中,与兄弟市州相比,我们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多多批评,接待中的不周之处请多多包涵。同时,也希望大家利用会议间隙,多到襄樊看一看、走一走,多了解襄樊,多为襄樊的改革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篇2)

这次科技和人才座谈会,围绕科技和人才工作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人才和科技放在一起来研究。人才和科技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我们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是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_自于大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所以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今天我们之所以取得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的突出成绩,与我们多年以来坚持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强势战略是分不开的。我们集中研究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标志着我们对__的学习实践,对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贯彻落实__,落实视察山东重要讲话一个具体行动。

结合大家谈的这个意见和这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从下面几个方面谈一下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要深化认识,切实做好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的计划。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些重要论断大家应该说都不陌生,这三个第一有根据性和战略性,又具有紧迫性和建设性,特别是我市正处在蓄势转型、跨越崛起的关键阶段,处在应对危机保增长的特殊时期,关键时候必须抓关键问题,针对我市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已经到了全面突破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时刻,我们提出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总基调,最根本的支撑和动力的源泉在于科技和人才,大做区域发展新高地,这个高地首先要成为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分析济宁的发展有很多瓶颈,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总量超过2千亿的地级经济大市,面临着周边激励的区域竞争,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的优势和劣势来分析,我们有两大瓶颈:

硬件的瓶颈是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规模和城市的承载能力,城市具体要素(具体发展能力)以及我们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备程度,从硬件上来讲是一个制约我们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拥有很多的资源优势,包括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这些优势要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创新的优势,必须要有相对完备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做硬件的支撑。随着城市规划的修编和完善,随着一系列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配套和完善,相信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济宁城市和重点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和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通过大框架工程的实施,高速路网的完善,高铁的建设,机场和相关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以及城市功能和商务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城市和基础设施这个瓶颈在两三年之内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

另外的一个瓶颈是人才瓶颈。我市一方面是人口大市,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但同时我们又是一个人才小市,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优,特别是工程技术类人才与我们产业发展的需要相比很不适应,人才短腿现象越来越突出。在城市布局和相关设施相继展开的情况下,回头认真研究人才和科技创新瓶颈如何突破的问题,才能保证真正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

实现济宁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要强调突破科技人才工作。突破就不是一般性和常规性的,而是工作力度、工作方法、政策措施、工作成效等方面要实现一个实质性的提升,这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刚才张市长也已经把形势分析的很透彻。我对某些方面再强调一下,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四个从来没有”:

一是科技和人才的作用从来没有显得如此重要。当今时代,传统的生产要素在发展中的作用呈递减趋势,科技和人才日趋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谁就能赢得发展的话语权。近年来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样一个总基调,明确了以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的发展思路,确立了经济发展新高地、南北竞争合作新支点、淮北经济区排头兵三大目标定位。实现这些目标任务,依靠科技和人才,我们提出跨越发展,最重要的是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层次的跨越,实现经济转型。在我们这样的资源型地区,不转型没有出路,但是转型的路径和支撑条件是什么?转型的引擎和动力就是科技和人才,如果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找不到关键矛盾,转型也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多次讲并不是由挖煤、发电转为其他方式的制造业就是实现转型,转型不仅是一个产业的转型,包括产业层次,包括创新能力,包括持续发展的能力,这都是转型的首要命题。打区域发展新高地,如果不能成为人才发展高地和创新高

地,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边以低端产品搞规划,发展高地也就无从谈起。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一些行业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很严厉的措施,十个部委发的文件,对于煤化工、水泥、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高晶硅、供电装备等行业从土地政策、信贷政策、审批立项、法律法规和纪检监察等方面出台了一系统严厉措施。现在我们要抢占发展先机,抢抓机遇,这个机遇过去是抢资源、抢市场,现在要抢政策空间。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产业是一哄而上,很快就会过剩,很快国家就会限制。两年之前国家还鼓励引导煤化工建设,风电两三年之前还是一个新兴事物,离大型的规模化、产业化离得还很远,现在风电装机已经过剩了,高晶硅现在也过剩了,所以抢抓机遇不仅是一个抢资源、抢市场的问题,还有政策空间问题。有些项目论证三五年下来了,等论证明白了,又过剩了,比如煤化工和突出的几个项目,千方百计去争取,如兖矿的项目,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拖来拖去,国家政策一调整,就不好办了,很多事情去做了,做了就做了,就要做下去,如果慢半拍,慢慢腾腾,最后只会门槛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高,由国家鼓励支持变为限制。这些问题使我们不敢懈怠,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这些新问题,不去提升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去培植新的增长点,那么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跑。对我们来讲,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是低端的给别人搞配套,永远是跟在别人屁股后边。

二是科技和人才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显得如此突出。从区域综合竞争力来分析,从制约济宁发展的瓶颈要素来分析,科技和人才问题都显得尤为突出。张市长对兄弟市的人才数量、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以及平台的建设都做了些量化的分析。不比不知道,自己和自己比,每年都有新进步,每年都有新发展,如果放到一个和我们经济总量差不多的市去比较,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差距在哪儿。科技和人才滞后及产生的副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倍发展,如果不能尽快突破,会严重影响当前的发展,而且会成为以后长远的致命伤。

三是科技和人才突破从来没有像今天显得如此紧迫。历史的经验证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后,都催生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波澜,经济危机的复苏,根本还是靠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推动。最近__到外地视察,也突出讲这个问题,战胜金融危机,实现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更好增长,根本还是靠科技和人才。目前以低碳和新能源为标志的科技新技术浪潮已现端倪,围绕相关战略产业展开的人才和技术争夺也愈演愈烈。__考察中关村科技园时指出,知识和科技是国家和经济最具安全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战胜经济危机还是要靠科技突破,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这样,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这次危机中,我们有好多企业逆市上扬,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形成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很好的增长,根本上还是归结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意、新风光、鲁抗辰欣、博特丝杠等科技型企业之所以能逆市上扬,最根本的还是有自己创新的东西。突破科技和人才工作,既是我市的发展长远之计,也是当务之急。

四是科技和人才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显得如此难得。当前正是突破人才和科技工作的最佳时间。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处在难得的机遇时期。对新兴产业的培植而言,相对发达一些的地区完全可以发挥优势,实现高点切入,特别在一些新兴业态、新兴市场的技术和政策尚不明朗的前提下,只要是看的准,敢出手,就能以时间换空间,以主动占先机,实现弯道超越。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角度看,产业流动力加快,使基数因数效应更加明显,后发地区完全可以节省和大幅缩短基数升级进程,这两点也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另一方面,大范围引进高层次人才处在一个难得机遇期。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严重冲击带来的滞后反应,又出现了一个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浪潮。仅去年就有5万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相当于前五年的总和,这是我们国家国力增强,国内产业机会增多、条件改善和国际经济大的背景使然。所以说中央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从中央到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确实前所未有。也要把抓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作为落实__,落实党管人才这样一个人才强国战略重大的措施。除了国家相继提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计划和政策措施之外,全国各地和我们省委省政府也都从政策上,从各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回国创业的政策措施,增强了对海外人才的吸引,所以我们说现在面临着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的难得机遇。但机遇终归是一种可能,抓住机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增强紧迫感,使我们应对危机的过程成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成为聚集创新人才的过程,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同时,突破科技和人才工作,要在思想和认识上首先有突破。

首先要有观念的突破,破除一切误区,我们对科技和人才工作研究的还不够深,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把握的还不够透彻,特别是政策、机制、平台建设、引进人才的渠道方法在操作层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有很多好的办法,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如何把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放大政策效应,尽快见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效,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要真正解决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有些误区需要去澄清:一是唯条件论,济宁这样一个二线城市,到底能不能引进高端人才,靠什么来引进人才,我们要好好的研究和讨论。引进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当然离不开必要的条件,但绝不是条件决定一切。从现在一些企业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包括和国外人才合作交流来看,完全证明了这一点。需要一定条件,但并不是说有好的条件,人才就会自动进来,也不是说我们现在就完全不具备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如果受这种观念的束缚,那么发达地区永远是发达地区,我们这些中西部地区永远是欠发达地区。有些问题是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拿手戏,有些事情我们不具备条件,但并不是在所有的行业、所有的领域、所有方面都不具备条件。前段时间台联电董事长带着20多个人来济宁考察了两天,考察后认为济宁经济条件很好,他说他来之前担心行不行,看了看经济条件,包括交通、酒店、园区建设以及配套能力之后,说目前这些条件很好,预期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好的条件。前段时候美国有几个高端人才一再强调要有个好的印象,姚博士说他是国内引进的非常稀有的人才,他如果看这个地方不行的话,我们也没办法,一定要让他认为这个地方行,只要是他认为行,我们就有信心,他如果不愿在这个地方干,谁也没办法,最后他考察了高新区后,一拍即合,形势非常好。有一些是硬件逐步完善的过程,还有很多是软件方面的。给他一个产业发展的平台,给他一个机会,给他一定的条件,给他一种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建国初期,那么多的科学家回国,创造两弹一星,那时候是什么条件。微山的润峰集团与原来的高新产业给他一定的资金以后,到美国引进了一个团队,开拓新能源项目,发展势头很好。所以说所谓条件论是宿命论,我们的条件不是像西部一些非常差的地方,确实难以招揽一些人才,有些地方甚至不具备生产和生活条件。而我们济宁地区尽管在山东省处于中西部地区,但总体方位处于东部地区。我们的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硬件配套水平、产业基础、部分领域和重点产业具备了一些高端人才条件,这一点我们要严格提醒,克服唯条件的宿命论;第二,克服片面的市场人为因素和市场要素要靠市场来调节、来配,政府不能过多的去干预的认识。这也是片面的认识,市场的作用固然不能忽视,但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十分关键,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完全成熟,政府在配资源方面还是有强有力的作用这样一个阶段,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无一不是把先导产业和人才竞争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二战以后,美国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从世界各地搜集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到美国去,雷曼兄弟破产之后,不到十天,日本野村政权就吸纳了全球七千多名人才为野村政权服务,这都是了不起的大事。最近有本书叫《人才战争》,总结列举了发达国家实施人才竞争的战略,有这样一段话:人才战争,早已不是小规模的常态事件,鼓励官方和民间,政府和企业,决不能身其外,任何国家和地区即使不去人才市场争夺自己需要的人才,仅仅是留住自己的优秀人才,也要面临一场人才国际战争。我们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我们政府的强力推动更为重要,这在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早已成为共识,过去常讲产学研结合,现在应是官产学研结合更为准确,要突出政府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方面的主导作用。三是要破除机械的见地论。认为技术研发有个过程,人才工作有个周期,不能操之过急,这句话既有道理,也没有道理。我们在很多领域和产业是有优势的,如意科技能在纺织行业填补国内空白,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鲁抗晨欣研发出国家一类新药,都是很了不起。正是因为科技和人才处于引领和先导地位,我们更应该以超前眼光来勾画,所以说这既是长远之计,也是现实的紧迫任务。我们既要看到眼前,更要谋划五年、十年之后济宁要干什么、要突出什么产业?五年、十年之后的优势在哪儿?如新药的创制需要八到十年,下一个新药要到__年才能投入产业化,如意纺技术也是搞了7、8年的时间。所以说正是因为人才的竞争,人才和科技处于引领的地位,因为重大的创新和科技突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才要即看到长远,又要抓紧当前,如果按部就班就会丧失机遇。创新既然是科研,就有成功,也有失败,引进人才也和引进项目一样,也是有成功有失败。投入的风险、政策风险等是肯定的,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缩手缩脚。无论是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还是企业都应该在人才和科技创新上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技术创新本身就是高分析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风险投资主要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怕风险就打不开思路,就放不开手脚,就会错失大量的机会。人才引进也是如此,引进一个成功一个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的做,交点学费也很正常。无锡尚德施正中带一个美国团队从美国回来,在无锡创办太阳能公司,曾经陷入极大的困境,跟他回来的团队纷纷离他而去,很困惑,很艰难,后来无锡市政府给他必要的扶持,使他很快成为目前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电制造企业,走在全球的前列,这已经成为经典的案例。还有一个是江西的新余市,塞维太阳能,做多晶硅,往下来做,形成一个产业链,达到几百亿的规模。鹏晓峰也是当年从海外回来的一个高科技人才,找到当时新余市市委书记王德合,说我有现在被美国封锁的制造多晶硅的技术,我有2个亿的资金,还缺3个亿的缺口,如果能支持我的话,我将在新余市发展。江西是一个偏僻的中西部省份,塞维太阳能成为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研发制造基地,现在向下游发展的趋势非常好。当然这些投入也很可能失败,但是成功了,就能带动一个地方产业层次的整体提升,培养起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新产业。包括河北廊坊的新药科技公司,现在做的是全国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条大型生产线,70兆瓦,也是引进的一个团队,河北的太阳能生产基地,以及建的光谷基地,这些条件用的很好。当然我们要科学论证,最大限度的去规避风险,但是规避风险要靠科学有效的机制和办法,而不是靠不干来回避,不干没有风险,当然也没有机会。还要树立人才发展的理念,人才引进发展的理念,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推动跨越发展的理念,以正确的理念来打开思想通道和工作通道,这是第一点。

第二,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提高我市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的水平。

科技创新和人才流动建设有一个共同点,一个合理的体系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针对这样的结构特点,只有强化基础,扩大总量,才能做好做强,只要高点定位,才能引领和带动整体提升。所以说既要瞄准高端、高点定位、高端切入,下决心在一些优势行业和领域有所突破,同时要强化基础、统筹把握、系统推进,要抓住要害,在关键问题上突破。有六个要素在上次调研的时候一起提出来讨论,今天再突出强调一下,以这六个方面来研究制定政策和措施:一是规划问题。在规划上要寻求突破,规划是发展导向,一个好的规划就是一个发展路线。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制定科技和人才规划,以及相关的具体实施计划,既要突出前瞻性和规划性,又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做到四个衔接:科技和人才规划要与我市整体发展战略相衔接。科技规划人才规划要为总战略和总目标服务,要体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总基调,更好的为发展大局服务;科技和人才规划要围绕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要围绕我们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来制定实施产业规划。引进人才要围绕我们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来引进,这样我们才有基础和依托。科技规划和人才规划要相互衔接,做到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推进;科技和人才的内部转向规划也要相互衔接。包括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都要统筹安排、有机处理、科学合理,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分析哪些是我们的优势,哪些是我们的重点,在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当中哪些门类、哪些产品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要细化要明确,决不可大而化之。人才越高端专业性越强,很可能是一个分工很细致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不仅是大的产业规划,在产业内部、在行业领域、在一些具体的行业方向上也要进一步细化研究。二是政策上的突破。区域科技和人才竞争很大程度表现为政策竞争,如何看待政策竞争?政策的优厚固然很重要,政策的优厚要建立在政策对路的基础上,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制约人才的关键点,才能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所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制定一定的政策来引进、吸收优秀的人才。我们要把现有的政策一一修改,同时结合最近的调研,包括这几次座谈会谈的些意见,学习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尽快拿出我们市引进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政策要突出前瞻性、开放性和针对性,要使政策真正能和人才形成共鸣,研究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到达最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扶持,要研究透一些高端的领军研发型人才重视什么、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那些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需要什么东西。要分层次来研究,我们强调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越是高端人才流动性越强,给他提供能发挥聪明才智、发挥所学专才的研发创新条件和生活配套条件,在哪些方面怎么做,要有具体的办法,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一个层面。有些要一人一策,一事一策,各个部门都要强化思想,怎么能有利于人才引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科技创新。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真正把服务二字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些方面需要管理,管理要寓于服务当中,争取程序上更简明,更透明,操作上更简便,要围绕这些去研究。

第三,在投入上要有突破。人才和科技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但也是长期、慢性的投入,他不像建栋楼,修个桥来的快,要三打仗,三长远。

刚才张市长已讲到,明年要增加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财政投入,同时制定有效政策来引导企业和社会的多元投入格局。特别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用好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政策杠杆,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和引进人才的动力。四是在机制上求突破。无论是人才的引进机制,评价机制、用人机制等都需要深入研究,人才以用材为本,引进人才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用才。引进的确实是人才,确实是人才就要真正的用好人才,让人才发挥他的最大效应。相关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要打破惯性思维,不是政府管理对人才的调度,而是怎么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更好的引进人才,用好人才。要研究人才的评价和退出机制。五是在平台建设上求突破。平台是技术创新的载体,也是聚集人才的载体,离开平台,引进人才就缺乏依托,科技创新就缺乏基本的载体,所以要把抓好平台建设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和要事来抓,集中力量在平台建设上寻求突破,争取快见效,早见效。要着力推动四类平台建设,一是针对重点产品、重点产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大型公共实验、检测设备和服务平台;二是综合型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中心;三是为引进高端人才提供创业条件和服务保障的研究中心;四是以企业为主体,搞好各类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作站等各类平台建设。特别是鲁南煤化工研究院,正在加快建设,牌子也已经挂起来了,关键是研究怎样真正发挥他的作用,怎样能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研究新技术问题。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也同样如此,要学习借鉴台湾工业园和嘉兴、成都中科院成果转化中心的经验,嘉庆的成果转化中心在全国都很出名,可以去考察一下,把运行的机制和模式很好的学习调研一下。现在财力非常紧张,各项民生工程压力也很大,在金融危机对财政增长造成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大幅度增加科技和人才的经费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我们就要研究怎么去用好,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四两拨千斤。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资金,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们以各类平台为依托,一是引进海内外的高端人才,为海内外的高端人才来济宁从事研发产业提供条件和支撑,二是引进大院大所来济宁设立窗口,来转换项目,合作建立各种成果转化的新基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就应该发挥这样的一个作用,能不能用5年的时间来引进100家大院大所来济宁设立窗口?十年之前,深圳也在做这个事情,当时去参观时,没有搞明白,因为好多年之前,他就专门建了这些东西,给国内外的大学在深圳设立研究院、公司或办公室,即提供一个窗口来深入了解产业和人才需求,然后推到高校和当地企业的合作。我们科技局抓的中科院沈阳分院,特别是从这个计算技术研究所来入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把这些科研人才,高端人才引过来,让他们安家落户,让他们长期来这儿工作生活,我看确实难度大,因为越高端人才越难用这种方式引进,但如果我们给这些大院大所设立窗口,寻求合作,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是双向共同需要,共赢的结果。这次中科院和沈阳分院来了16个研究所,确实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也需要找到一些地方来进行合作,他们的成果也需要转化,需要这么个平台。我们就要为济宁的一些主导产业和优势的领域搭建一个平台和窗口,后边可能就是一所大学、一所大型科研院所,就是一个团队。在调研时,我们看到博特丝杠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一拍即合,双方优势互补。一条丝杠看起来不起眼,可价值10多万,相当于一辆轿车,我们缺的是数控机床的软件系统,而计算机研究所的优势就在这儿。现在合作的开端很好,我们要把引进大院、大所、大学来济宁设立窗口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作为鲁南工程研究院与大院大所合作的模式进行认真的探讨和推动。同时,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每个窗口都要有各自的政策,发改委管重点实验室,经贸委管企业技术中心,科技系统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要把这些东西研究透,今后在考核部门工作的时候,要把这个作为量化的考核,这些部门要把帮助企业争取了多少省以上的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作为一个部门任务。企业也要有主动性,积极申报,积极争取,部门要当成自己的任务,每年都有机会争取省以上相关的部门的政策支持,给企业搭建服务平台,使我们的各类平台都能成为展示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培育和吸纳人才的重要推手和综合孵化器。六是在渠道上取得突破。对引进技术、引进人才都有个渠道问题,通过什么渠道来引进人才,推动对外的开放和合作,要打破惯性思维,真正走出去,进一步增强我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渠道很多,但根本的是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引人才,以平台引人才。以项目引人才,引进一个项目,就可能带来一个团队,落户一个高新技术项目,肯定会有一支创新和技术队伍引进来;那么引进一个人才就可能跟进一批人才;搭建一个平台,也会聚集一批人才,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的国别地区的特点,分类研究,分类施策,也包括济宁籍在外的高层次人才。每年考上那么多大学生,越是一些名牌院校、重点院校回来的越少,现在他们都分布在哪些行业,特别是济宁籍出国的也不在少数,把这些基础资料要很好的摸清底子,这也是很重要的渠道,要引进一些海外人才回家创业。与济宁有关系,或是济宁籍的更有可能性。怎么提好我们人才的计划,还要根据大家的意见进一步研究。这段时间,经过大量调研和分析论证,大家都动了脑筋,有些很好的设想,关键是怎么提出来好。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决议当中,提出用五年到十年之间,引进一万名海外创新创业人才,我们怎么提好,怎么即能与我们济宁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又切合实际,切实可行,还是要很好的论证。全省提出一万名,我们怎么来呼应,同时我赞成的意见,双引双与,这是对的,即要引进海外的人才,也要注重引进国内的人才;既要注重培养海内外的人才和项目,也要注意培养和扶持本土人才,这都需要认真研究。既要注重引进海外的,更要重视国内的,大量的还是国内的人才,包括本土人才。在工作重点上,也要与省和中央相呼应的问题。就海外来讲,大体上是这么三个类型:一是领军型的研发人才,这个不会太多,真正引进也不容易;二是能领办项目的人才,包括与企业的合作,共同课题的研究,去领办一些市、省、国家的一些科技项目,领办项目型人才;三是能领头产业的一些创业型人才。领军、领办、领头这样分几个不同层次的类型,领办的是项目,领头产业的是科技型的企业家或企业型的科学家。要尽快拿出可行的方案,形成一个完备的计划来推动实施,各县市区包括园区以及民间行业也都要认真研究本县市区人才引进的计划和具体办法。

最后,要加强领导,统一协作,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的合力。

一是要依靠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重视科技工作,重视人才工作,要认真研究科技与人才工作的内在的规律,当好科技与人才工作的推动者和实施者;二是各职能部门要整合力量,组织、人事、发改、经贸、教育、金融、财政等各部门,都有推动人才和科技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都要把推动科技进步,支撑科技和人才工作作为分内职责。按照党管人才的方针,组织部门要牵头来整体推动整个人才计划的实施,相关的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纳入考核体系,既要有定性要求,也要有量化要求,要软任务定出硬措施、硬办法、硬考核,硬指标;三是学校院所的作用。特别是驻济宁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无论是省属的还是市属的都是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以来为了济宁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今天这种形势下,希望驻济宁的省属院校、科研院所、市属的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对地方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强化提高合作共赢的意识,拆掉院墙,走出院门,寻求地方企业的合作,寻求发展的活力。曲师大、济宁医院、济宁学院和其他一些职业院校,激光所、寄生虫研究所都有很多的优势项目,都有很好的人才储备,都有很好的可以合作的项目和载体。下一步我们要和人才政策纳入一个体系来通盘考虑,不论是哪儿来的,都有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互荣共生的任务,只有深深的根植于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这些大学、院所才有活力和生命力。要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既要重引进也要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政策的支持,也要注重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关系,包括领军型的人才、创新创业型的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等都要统筹兼顾。四是企业的主体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具体创新创业人才的载体,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今天一些企业家来参加这个座谈会,都谈了很好的意见。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能不能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团队企业家是关键,企业家的眼光、胆识和理念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家是短视的,既使现在这个企业情况比较好,也很难持续的发展。有些企业当年也是风光一时,在行业内在国内也是遥遥领先,有很好的地位,但现在已经风光不在,甚至破产倒闭,陷入困境,原因很多,根本的是缺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企业的持续力,研发创新能力。企业要有打造百年企业的雄心壮志,当年好多企业在省内国内都是很知名的,现在也都不行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市场竞争就是这样,优胜汰劣,企业要有眼光有抱负,要利用好的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包括税收等各个方面都有优惠政策,要用足用好。新风光电子是个不大的企业,七八十名本科生,还有一些博士生,对高等人才付出的工资和成本肯定比找一些低端的工人付出的多。而人才观念怎么来看,我们讲过好多次,不能说一个本科毕业生,一个硕士,一个博士,就一定比一个工人强,但一百个博士一定比一百个工人强。要增强科技强企的意识,树立一个高远的目标追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盯紧前沿,增强续发展能力,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如此。泰丰电子市场说的很形象,高技术企业就是一条不归之路,我要在这个领域持续的投入、持续的研发,只有不断的创造新东西,才能保证在这个领域有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稍一懈怠,稍慢几拍,多年的积累和竞争优势就可能丧失殆尽。五是要对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无论是整体环境还是全社会重视人才、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创新的舆论氛围、政策氛围、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都要形成合力,形成一个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一个良好局面。

我们今天研究的事情,既是关系当前的发展更是关系济宁长远发展的大计。五年十年之后回头来看,我们对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应该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相信,真正实现济宁的跨越发展、真正建成一个经济强市,形成一个区域发展高地,根本的还是在于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我相信只要齐心协力、锲而不舍、一以贯之的推进,就一定会走向光明的境界。我们也欢迎各位企业家和科研技术人员能与政府一起研究相关政策,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继续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天所讨论的问题请有关部门认真进行研究梳理,有些因为时间关系来不及讲还没有讲出来的,特别是操作层面上的一些共性问题,欢迎大家会后以不同的方式多提意见,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有针对性、更管用、更容易操作。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篇3)

人才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抓好人才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也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刚才,听了全市人才工作的系统汇报,几位同志也分别谈了几点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在如何保障支持人才工作方面都谈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经过多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经过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尤其是人才管理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人才工作良好格局已经形成,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比较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支撑。总体来看,我市人才工作卓有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可以说,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每一项荣誉,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保障和支撑,也离不开人才队伍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思路、举措是正确的,应予以充分肯定。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一以贯之、改革创新,加强完善、总结提升,继续坚持并不断发扬好经验做法。同时,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不断完善,不断加强,不断创新,在现有基础上把人才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发挥人才队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借此机会,我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摆上重要位置。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国家和省里层面来看,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中央和省委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__之后,_就人才工作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抓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_年,_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省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精神,着力打造中原崛起人才高地。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健全领导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有效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对此,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从我市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好人才工作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一直以来,商丘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产业基础相对较差,创新主体不发达,还没有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导致人才构成比较单一,工程类人才、科技类人才、社科类人才相对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我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并且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集群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对人才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而且还日渐强烈,比如柘城的超硬材料产业、民权的制冷产业等。

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商丘的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稳增长、保态势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压力也很大。在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发挥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一方面,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无论是传统产业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培育,都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不管是从领导层、基层,还是到企业管理、市场主体培育,都需要创新,迫切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另一方面,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我市中心城区人口、中心城区面积已“双过百”,城市转型发展也迫在眉睫,也需要在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规划编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未来整个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从我市当前人才工作的状况来看,需要我们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尽管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客观地讲,与当前形势任务对人才的需要相比,我市人才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人才总量不够,不足以支撑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才工作的针对性不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远远不够;三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自身的科研院所基本没有,产业集聚区里面,除了柘城之外,其它的还都比较薄弱,缺乏吸引人才创新创造的条件;四是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发展过程中与人才结合不够,项目的引进和人才的引进没有很好的统筹起来,存在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五是人才工作的领导体系还不够健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认识到人才工作对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真正把人才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商丘驻地高校多、在外人才多这一独特优势,不断挖掘人才工作潜力,打造人才流动集聚的洼地,推动商丘由人口大市向人才大市转变,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篇4)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年来,通城县商务局在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引才聚才、育才储才、用才惜才等环节,巧用“三大法宝”,刚柔并济在人才“引、育、留”上出实招、下功夫,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互促、同频共振,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突出政策引领,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__年,通城县商务局在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方面借鉴浙金义乌、山东临沂等地成功经验做法,结合本地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组织召开的全县电商产业发展座谈会广泛征集意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隽发〔__〕7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人才新政”,在拓宽人才覆盖范围,提高人才补助标准,降低人才创业成本,保障人才生活,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引才、育才、用才、扶才、励才”的人才供应和服务双链条,用最优的人才政策、最惠的人才资源、最高效的体制机制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着力将通城打造成湘鄂赣毗邻地区电商人才和年轻人创业淘金的乐土。

二、重视培训力度,扩大育才储才“蓄水池”。一是抓好普及培训。通过邀请华中师范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来”及组织考察学习团“走出去”方式,对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电商企业、物流快递企业、涉农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开展培训,培训主要围绕“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电商扶贫、新零售等基础知识开展培训6场次500余人次。二是抓好跨境电商培训。面向大学生、创就业青年、电商和外贸企业从业人员开展跨境电商平台运用技能培训3期105人次,引导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积极寻找新客户、开展新业务、开辟新市场。三是抓好技能提升培训。累计开展技能提升培训25余场次2263人次,其中培训贫困户258人,带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530人、贫困户就业创业82人,培养了一批农村电商骨干学员,孵化了10多名本地电商讲师和知名网红主播。

三、发挥服务保障,构筑用才惜才“凤凰台”。“环境好,服务优,则人才聚、事业兴”,能不能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良好的政策环境、暖心的服务是关键要素。县商务局坚持以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增强人才归属感为目的,构建了良好的宜居人才环境。高标准打造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资2.6亿元重点打造的电商产业项目幕阜山(通城)电商村两大电商平台载体,在为人才提供学习交流、素质拓展、创客活动、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平台的同时,提供了“拎包入住”条件,并免除前3年办公用房租金和水电网费用,打通县域电商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促进形成了顶尖人才引领、高端人才聚集、优质项目汇聚的发展局面。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下一步,县商务局将加大举措,从三大方向发力,确保电商人才从“输血”变“造血”。一是整合劳动就业、扶贫、农业等部门培训资源和经费,聘请电子商务实战专业人才,建立电商教育实践和培训基地,面向企业、网商、合作社和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商户等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及技巧、网购操作、农产品上行等技能培训,培养出大批电商实用人才和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二是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与省内高校、阿里巴巴、腾讯等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共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借力培养一批直播带货、新媒体短视频等有实战能力的实用型电商人才。三是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打破地域、行业限制,从社保补贴、医保补贴、就业补贴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电商企业积极引进一批网页制作、产品设计、营销策划、跨境贸易等电商高端人才和知名网红,为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叫_。于_年初来到_,进入_铝业公司工作,今天能参加这次座谈会,和在座的各位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代表们一起交流,感到万分荣幸,心情十分激动。

弹指一挥间,来到_已经8年了。看到_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这些变化凝聚了我们的汗水,也彰显出_人的智慧与勤劳。8年来,我在公司的鼓励和培育下,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我在_铝业公司主要负责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伴随着_一起共同成长,为_的发展共同努力,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和我的同事共同研发的“_”和“_”二个项目通过_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均获得_科技进步一等奖和_市科技进步三等奖,_年研发的“_”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积极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订,其中《铝合金建筑木纹型材》标准获得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标准三等奖。

这些年来,政府和公司给了我很多荣誉和发展的空间,本人在_年度获得“_市劳动岗位技能能手标兵”荣誉称号。再多的荣誉只是锦上添花,我将会继续努力,为_的建设尽责,为_的发展出力,刻苦进取,做一名优秀的技能人才。

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充分说明_是一块适合人才成长的宝地,_政府是一个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政府,给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在此提出二点建议:

一是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适配性发展,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立足我区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培训机构主动掌握技能人才需求动向,主动调整培训策略。

二是支持鼓励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鼓励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建议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劳动者学技术技能劳动者努力钻研技术技能的热情,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我希望更多的技能人才能够进入_这个大家庭,为_的发展共同出力。让更多象我一样的人茁壮成长,在_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实现梦想,贡献青春。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谢谢大家!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篇6)

今天,由_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和_北京联盟共同举办,招商局慈善基金会、_农村发展基金会资助的“乡村人才培养论坛”在河南兰考隆重召开,参会者达200多人,会上_的孔副县长致辞,农业部、民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协以及北京农禾之家的代表分别就各自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做了重要演讲。会议介绍了韩国、美国、台湾在农民培养教育方面的历史性经验。_之家联盟的成员、来自各地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涉农的社会组织和公司也交流了乡村人才培育方面的经验。

乡村人才队伍多年来主要强调专业或技术人才,包括农业技术、乡村教师、乡村卫生人员等,而这些人才在计划体制下是由政府发工资的,他们主要分布在七站八所的事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农业的体系结构发生重大转变,随着农业合作社、农技协、以及各种各类的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势必提出了对多种类多层次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家农业部、民政部、教育部、科协纷纷就农民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农村社区的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等等展开各类的知识培训以及职业化的专业化的课程,这些方面展示了国家对于农村人才培育的重视。那么,本次会议可以有哪一些基本收获呢。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农村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线路:要培育新型的职业农民,要培育农村的实用人才,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教育和培训的体系,要全面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那么,现在政府各部门纷纷落实国家政策都从本部门出发在制定农村人才的发展规划。同时,党中央也提出要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培养乡村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注入活力。我们这次论坛的主办方即_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和农禾_联盟就是这样的社会组织,而且,_北京联盟中也包括了涉农企业。我们从政府各部门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规划中得到鼓舞,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协同政府,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和工作的弹性,对准乡村农民的切实需求去做城乡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更加努力地做好社会创新,积极推动政府形成乡村人才培育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

第二,农村人才的培养目前正在从重技术到重视人本身的培养,从重单项专业到重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乡村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文化是综合的,尤其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将原本分离的各界关联起来,这些为综合型人才的培育也提供了新的契机。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蒲韩乡村社区,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陕西西乡妇女发展协会等等组织都在不同程度地走向综合型的人才培养,其中,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支持的_乡工计划是鲜明的代表。本次论坛为禾力乡村社区工作者指导委员会经终评通过的31名乡工其中有10名乡师颁发了证书。

第三,人才培养需要有新的思想,需要有新的方法和思路,其中参与式的方式不仅是教育培训方式的改变,更是思想观念的改变,作为参与式教育的主导方要相信和激发农民的潜力,老师要变多讲为多听,变控制为协助,不是帮助农民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农民自身去解决问题,我们这次的会议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它揭示了一个方向,就是,社会组织要加入到乡村人才培养这样一个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中!

谢谢大家!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篇7)

新东方人才分成两个体系:第一是管理体系的,第二是教学体系的。

对于管理体系的人才,一般我会先筛选人,然后经过背景调查,看它在各方面是否适合新东方的要求。如果适合,我会把他安排在身边,观察他的行为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如果这个人基本方面没有问题,就给他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岗位上,看他运作的步骤怎么样。一旦他比较成熟了,再把他放在比较重要的管理岗位。新东方的人才,有一大半是内部培养的,这样比较容易看到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对于管理体系中的专业人才,比如财务、审计、资本运作、市场推广人员,我们则一般从外部挖掘,当然首先要看他以往的工作业绩。

对于教学体系的人才——老师,他是怪才也好,天才也好,对我来说这恰恰是教育中最主要的特点。老师只要能够吸引学生,把教学搞好,理解并且弘扬新东方的文化,就可以了。至于说他脾气有多怪,平时骂骂我,这个都无所谓。青春励志演讲稿

事实上,新东方也不一定能把所有的人才都留住,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比较浮躁,流动性大也是正常的。但相对来说,新东方人才流失的比例比较低,人才队伍比较稳定。留住人才的前提是好的薪酬。没有薪酬来谈精神,谈发展是不符合人性的。所以只是讲新东方的事业多么崇高,如果你在外面可以拿到100万,在新东方只能拿50万,你是不会来的。其实关于如何留住人才这个问题,只要看看《三国演义》就知道了,没有太多诀窍。

7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