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
高三生已紧张学习了一个月,平时在学校都是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的,自己总结、整合知识的时间比较少。“十一”国庆假期是个难得的调整时间。借这个假期,考生可以按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下面,笔者以生物学科为例,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宝贵的“十一”自主学习期。
对基础知识做系统整理
复习生物学科,是对先前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对已有信息重新组合、有序排列的过程。无论怎么考,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高考生必备的。在“十一”假期中,高三生要按章节理清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
首先,立足课本,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清理每个知识点,不放过一个死角。
“读”课本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这个“读”不是单纯阅读课本,而是完成对知识的归纳、疏理,弄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找出被遗忘的、记忆模糊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做好阅读笔记,逐一攻破。
其次,复习时,要先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逐步细分,直到最细小的知识点。
例如,必修1的知识的整体概念是“分子与细胞”,高三生可以元素→分子→物质→细胞结构→细胞功能→增殖、代谢(光合和呼吸)、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畸形分化)为主线复习。
最后,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表,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关系,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细胞结构的关系等。
根据学科特点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生物试题的特点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高三生物复习要根据高考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来复习,把解题能力作为生物复习的`重要目标。
首先,学会识图,提高读取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图示,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利用这些图示,能够分析有关生物学知识,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需要不断练习、提高。
其次,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生物高考试题就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无论什么题目,审题是关键,在答题过程中准确充分地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做题时,考生先要明确题目研究的目的,找出关键词(生物学语言),再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表、数据,最后将题中的信息与书本知识联系。通过训练,高三生能有效提高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最后,重视提升实验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所以操作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核心内容。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复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高三生还要重视提升实验能力。
第一,复习实验要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
知识体系是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和设计新的实验以及形成实验能力的基础。例如复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可同时与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相联系,深入思考。
第二,学会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
高考实验题的解答原理、方法、技能都落实于课本实验中。对于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高三生都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会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高考形势。
第三,了解教材中经典实验。
考生要吃透生物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等。这些实验蕴含了生物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高三生通过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可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实验能力,训练科学思路。遗传推理、实验设计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不少高三生的弱项,要特别重视。
无论什么科目,一周的努力都不足以让考生的成绩取得质的飞跃。备战高考,只有坚持不懈地走自我完善之路,a才能从容应考。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精选篇2)
一、理清概念、夯实基础
1.要透彻理解各章节公式定理,数学试卷中的各个小题都是依据各章节的概念、公式定理及知识点来进行的,它们是解题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透彻理解各种定义的由来、内容、特征,掌握其本质,并注意新旧概念间的有机联系,使数学各个基础知识点成为判断的有力工具。
2.要明确定理、公式的成立条件、推证思路、主要功能,只有这样,应用时才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比如:在等差数列中定义用于证明是否等差数列。
学习数学概念不仅要解决是什么与怎么样的问题,更要解决是怎样想到的即怎么来的问题,以及有了这个概念以后,理论将怎样建立与发展起来。这样弄清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来龙去脉,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实际意义,使新旧知识联成一片,才能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才会运用,即使在忘记了的时候也能自己推导出来。
3.要在对定理、公式理解变通的基础上牢固记忆,以记导用,以用促记,这样,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总结技巧、重写错题
要认真领会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认真总结其中的规律,归纳其中所用的技巧和思路,学会运用这些技巧和思路来解决问题。
比如,准备一本错题本与典型题本,把平时不会做与做错的题,重新认真地做一遍,并加以总结出技巧,找出原来错误所在,并把正确的'做法记住。
三、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技能
解题练习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一定要思路开阔,灵活多变。解题证题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面,做足够数量的习题练习,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
解题能力的高低,证题方法的得当,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是在练习作业中锻炼培养出来的。在练习作业中会训练思维,开拓思路。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精选篇3)
1、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要处理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自然地理是基础,地理问题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展开的;地理价值观的核心是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社会热点的核心应体现出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三轮复习,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优势,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国内国际的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
2、时间的安排
时间
复习内容
备注
高二暑假补课
地球、地图、行星地球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寒假补课
交通运输布局与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区域地理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与防治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综合强化训练
高考模拟
3、具体措施
(1)钻研课标和教材等,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特别是研究年各地高考题,用来指导复习工作。要求学生:
①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②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③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本《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④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⑤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
⑥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⑦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⑧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
⑨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⑩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2)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备课要深入,针对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的导向是“用”知识,而不是“背”知识,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学科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如“空中楼阁”,从历年高考看,高考试题都是在对课本内容的加工、组合和对课本的挖掘、引申的基础上吸收社会信息而命制的。因此,地理课本是复习的基础,以高中地理为主线糅合相应的初中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地理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全面复习教材和理解教材,广泛关注与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是地理复习的关键。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注意对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相互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学研究的问题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与粮食问题,还是全球面临的温室效应问题,或是我国西部开发问题,都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地理学研究的四个支点,也是中学地理教育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还是地理试题中重中之重。地理价值观教育不是靠学生死记硬背几条理论,而是通过典型区域的分析,典型题例的讲解,并进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训练,才能真正深入考生的价值观体系。
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在复习中,梳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研究内在联系,确定重难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真正弄懂、吃透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练掌握重难点。
(4)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学习能力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继续深造和创新的基础。在考查方法上,这种检测是通过获取信息、继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辨别、判断、推论、论证等思维过程实现的。因此,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并且每复习完一个单元进行过关考试。通过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
要重视对地图知识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并教给学生读图技巧。培养学生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指导学生把考试说明中所有与图相关的知识,都落实到图上;教给学生图文变换的方法,着重培养读图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剖面图、等值线图等)。
(5)关注生活,重视社会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生存和发展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注重运用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实际问题等是文科综合试题的目标之一。如地理学科内(或以地理学科为主)的热点知识可能有: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磁暴对电网造成影响)、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如石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中国人口迁移、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掘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
(6)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所用学科语言的准确性,逻辑关系明确,说理清楚。
高考地理试题答题要训练,要教会学生归纳、分析、判断、表述及地理逻辑推理的过程。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精选篇4)
1、有抢先复习的意识
“经过两年来的学习,课程也都快结束了,自己哪块学得好学得不好,心中都有数。对于学得不好的地方,不妨趁假期的'机会补上来”,上海市一位高分考生谈道,学生不要认为开学有老师带着复习,所以自己就不着急。
高考备考自己一定要抢先做,在假期里,自己率先进行系统复习。当然,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是必须的,但自己还是要打点提前量为好。将不会的地方先弄会了,方法上可以结合专题进行练习。
2、不会的地方分析出原因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没学好,有的是知识点内涵没抓住,那就要看教材和笔记。有的是题量做得不够,所以考试时就暴露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做一些习题,最好买带讲解的那种练习册,多做多练多揣摩。特别是一些典型例题一定要熟练。
3、别太轻松也别太累
假期里,让自己太轻松知识上就没有收获,到后来快高考时,自己觉得时间不够用,很多地方没有时间再学了。而让自己太累着了也不行,因为开学后还有八个月的复习,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可能吃不消。强调假期里要学习,并不是一定要像上学那样,每天晚睡早起。一位高分考生说,起床时间可以比平时晚一些,只要白天利用好时间照样可以学得很多,这样假期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精选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透彻把握《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深入研究和领会新课程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做好与新课程的衔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保高考有新的突破。
二、教学措施及方法
1、强化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贵在积累。诵读和练习是积累的主要方式。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各班开学第一节课制订好诵读计划。诵读的内容:
①诵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必修5的文言文。达到重点篇目会背诵,会翻译,重点词语记牢。
②诵读名句名篇。重点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74篇文言文及诗词曲。达到会背诵,会默写,在此基础上向教材其他背诵篇目和新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延伸。
③时文美文。自选和由教师推荐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最新时文,例如《创新作文高考版》《创新作文高中版》《一图一素材》等,通过诵读,汲取思想精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
⑤近几年的高考高分作文。特别留意与自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积累语言素材,掌握考场作文的一般写作规律。
练习一般安排两个内容:一是练字,要力求把字写规范,写工整;二是练阅读,包括一篇文言文阅读和一篇现代文阅读。选材以近3年的高考题和各地的.模拟题为主。
2、考点训练,实现突破
考点训练是语文备考的核心。考点训练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合理利用好手中的备考资料(优化探究),掌握方法,逐步推进,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语言运用——重点讲解“病句辨析”
古文阅读——突出四个重点:
①实词——重视积累(重点是“大纲”上规定的120个实词),巧妙推断具体语境中的词义。
②虚词——突出重点(18个虚词),辨明用法。
③句式翻译——直译为主,避开误区。
④分析综合——重视人、事、理。
对文言句式的复习,做好五个联系:①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对词类活用的分析联系起来;②把对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析特殊句式联系起来;③把理解文句与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联系起来;④把课外材料与课本联系起来;⑤把文言中的辨词析句与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法分析联系起来。
古诗阅读——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以上复习主要依据手中资料展开,注重知识点的归纳积累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作文——打造文体强势,突出文章亮点。突出两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强化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在标题、开头、段首、结尾等处画龙点睛,设计亮点。
海量阅读,开阔视野。“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是解决“下锅之米”的关键环节,要利用好。教师经常给学生推荐优秀文章,对优秀文章,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如讨论,评议,写读书笔记等。
阅读范围:名著、时文、报纸、杂志、读本等,各种题材均要涉及,拓宽知识面,增大知识容量。
阅读方式:速读,写读书笔记。浏览,捕捉有益信息。精读,研究布局章法。特别是对于典范文章,要从析立意入手,研究结构布局。
常抓作文,注重系统。要花极大的精力和时间,用心搞好作文教学,作文要突出落实各种基础文体的要求和训练,要将语言出彩贯串于平时教学,同时要做到:
长与短结合(即整篇、分段与组句训练相结合);文与纲结合(成篇训练与拟提纲相结合);读与写结合(读课文、读时文、读高考优秀作文,促写作);练与评结合(练规范,练技巧。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具体做法:
作业、考试,加强落实。贯彻学校和年级组对高三年级提出的要求,对学生的每次考试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
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等常规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精选篇6)
高考命题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的,高三数学复习要以《说明》为指导,在内容取舍上,应以考试内容为准,不随意扩充、拓宽和加深;注意各知识点的难度控制。这就要求对照题型示例,结合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仔细揣摩,弄清《说明》中各项要求的具体落脚点,把握试题改革的新趋势。因此,为了使本届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更加有效,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本校情况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步骤和目标
第一轮:注重基础。(8月—1月)。
基础知识复习,以课本为依托,按照《说明》做好考点知识的梳理,夯实基础,以章节为单位,将零碎与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加强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重点在于将各知识点的网络化及融会贯通,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最熟悉,最亲切。为了对中学数学教学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有些是课本题目经过加工改造,组合嫁接而成,有些甚至是原题。课本是考试内容的具体化,是中、低档题目的直接来源,是解题能力的生长点。因此,数学复习要立足于课本,而把其它资料作为辅助材料。
第二轮:专题复习(3月—4月)
冲刺训练及处理信息,主要是做综合练习,题目的难度较第一轮略有上升。先是分章节的综合训练,教师主要是评讲卷,针对卷子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一一点评;然后是针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主要侧重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训练。
第二轮专题安排:
(1)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
(2)数列;
(3)三角;
(4)解析几何;
(5)立体几何;
(6)概率与复数。
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模拟训练(5月—5月中旬)
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冲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发现平时复习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提高实践能力,走近高考。主要是做各地的模拟题,这时候是高强度的训练。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心理的调整阶段,也就是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训练了。
5月底6月初,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再现知识点。树立信心,轻松应考。
二、复习措施
1、加强备课组的协作,发挥集体智慧。各备课组成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针对复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寻找对策,加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精心筛选各类高考信息。
2、切实抓好强化训练,首先要精选试题,立足于中、低档题目,不能盲目拔高,追求“一次到位”,去建造空中楼阁。要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滚动,并要求做到批改、讲评及时、到位,同时要求学生去反思错解原因,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强调规范答题。
4、加强应试心理的指导。为学生减压,开启他们心灵之窗,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
三、处理好模拟考试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1、除了正常的考后试卷分析,我们对每次考试、练习都要分析学生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分析各次考试学生的得分点是否有变化、有提高,并采取相应措施。把能够得分的题型通过练习、讲评要让学生一一突破。 要有目的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2、课堂教学要以落实基础、熟悉方法、培养能力、规范要求。在第二轮、三轮复习中,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将会充分地显示出来。为此,我们要注意“同步”与“异步”相结合,“统一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精选篇7)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省份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借鉴本校几年的本考经验,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计划要周密,时间要合理;忌猜题押宝,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为根本。
二、学情分析
本届我校高三文科10个班,7个普通班,3个音美班,基础较差。存在三大问题1、学习主动精神太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而倾向于死记硬背,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3、做题能力太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严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三、时间安排与阶段目标
一轮时间:从20__年5月底—20__年2月初
阶段目标:夯实基础。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基础年级新授课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能力,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轮时间:从2月初——5月初
阶段目标: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重视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参加保定市和周边地区的模拟考试,做好总结分析。
三轮时间: 5月初至6月初。
阶段目标:针对选择题、综合题的题型、解题方法,答题技巧、注意事项进行严格训练。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综合测试讲评,精选精炼精讲。收集各地高考信息,对热点、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考前一周,做一至二套模拟题,使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等方面都得到适应性的训练,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好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从近几年高考答卷情况看,历史学科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 握不牢,表现为史实张冠李戴、概念不清、历史结论错误等。二是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差,表现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把握题意等。三是答题不规范,表现为表述不当、思维混乱、答案错位、完全照抄材料、答题口语化等。为此,在把握考纲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重点参照并研究课改省份试题及其高考动态,我们将是河北省课改后第四年高考,高考试题已趋于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中,不仅要把握好考纲,针对近几年高考题分析研究。还要搜集各课改省份的高考题和命题方向。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重难点、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备课组必须认真研读“三纲”,精心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复习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逐步转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3、潜心研究备课内容。备课要认真关注“三情”、 “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4、在备课和教研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从备课、讲课、作业布置,重点讲解各个方面细致的指导新教师。并要求新教师尽量做到听一节讲一节,学习中提高。
第二、认真落实目标教学,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
1、解决好目标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本设置目标,目标一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学生学习的收获、积累和提高,要直指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用词要清晰、简单、明了、切中要害,为此,我们通过教学研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模式:目标提出要有恰当的动词;知识结构清晰、精练;高考真题有导向性;每节课解决1-2个重点问题;习题巩固针对性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多少,看学生获得哪些能力上的提高。
2、坚持“三鼓励、三不许”的教学基本要求,即“鼓励学生多说,多上讲台,培养主动意识,使学生开口敢说;鼓励学生多写多思,使学生养成动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不迷信资料、课本和名师,使学生养成探索创新的能力。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
3、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因 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 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以必修1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讲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它以秦朝为分界线,分为特征鲜明的两个阶段。西周时期与血缘关系紧密相连的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等成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造就了后世“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特色。分封制、世袭制和宗法制的遗存因素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这一时 期孕育的思想经诸子百家阐发而成为古代中国的精神宝典,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公田)。因此,政治制度上的“家国一体”、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 经济上的“土地国有”,成为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对以后的中
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朝以 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封建小农经济的成长、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奠定,都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密不可分。
4、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 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 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的考查力度。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第三、精讲知识重点,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巩固。
复习课要有新意、避免简单重复。注意多种方法的应用,贯穿启发式教学。精选例题,在例题处理中引导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回扣,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同时做好总结,既避免机械重复,又注意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事实、过程,从多角度全方位加以理解。 第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做好答题指导。
1、讲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特别是贴近高考的典型试题,如材料型的问答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探索高考备考的新思路。高考与新课程密切相关,要潜心研究高考新特点,制定应对策略。要站在新的视角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应考”,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体系,完善知识树、知识网络、学科框架、知识图表等知识体系。
2、在复习一个单元后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学会阅读是根本性的措施,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指导阅读技能方面要作到四个明确:时间、内容、方法和问题。
第五、加强学法指导,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指导历史知识的消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要找出规律特点;课堂要适宜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做好笔记,会用笔记;课后及时画出思维导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指导审题能力的培养。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
3、指导训练过程中书写的规范化。答题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失分。
第六、精编练习,及时讲评,指导规律总结
1、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三情”、“三立足”;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选题类型多样化。
2、精心批改。每一次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改,逢改必批,适当指出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
3、精心讲评。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矫正反思——精评新练——自我完善(查缺补漏)——典题记录”。教师要高度重视讲评课,既要讲知识,又要点方法,问题可以分门别类的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达到一题多练的效果
4、错题率高的反复练习。每周将练习中错误率高的习题整理出来,实施周周错题滚动联系,强化训练。
第七、扎实搞好分类推进工作,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第八、情感投入,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备考
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本届历史班学生基础又比较差,所以可以想象他们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作为老师一定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爱他们,支持他们,不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备考。
第九、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灵活迁移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 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 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例如建立和谐社会、改革创新、维护国家主权(目前与 越南、韩国、菲律宾、日本等国存在的边界矛盾)、三农问题、经济全球化、民族关系等。
总之,高三历史备考复习中要依据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和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生在20__年的文综历史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计划进度表:
20__年5---6月 政治史模块 基本方法、基本概念。
20__年7—9月 复习必修三思想史掌握思想史模块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基本结论、
20__年 10—12月 经济史模块 基本方法。
20__年1月 复习必修与选修模块的联系、整合
20__年2—5月初 通史复习、注重三个模块知识的整合。
20__年5月初—6月初: 与历史相关的时时热点、整合、训练 、训练学生做题的速度、准确度、以及做题的技巧。
20__年6月 一周保温训练,熟悉回归教材,心理放松,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