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1】
王辉,一个土生土长的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人,从教26年,1997年蒙城师范学校毕业,就返乡投身于教育事业,现任老庙镇和寨学校五年级语文任课教师,深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和领导的好评。
王辉一直践行的教育理念就是传道授业,育人为先。教学中,王辉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学生的心灵导师,他始终坚信,心理健康才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根本。在授业之余,王辉总喜欢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找学生谈心,不放过学生心理上的点滴变化。
同学们戏称王老师有一双火眼金睛,能明察秋毫。王辉班中曾经有这样一位女生,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住一起。爷爷是位木匠,靠卖寿材为生,家境不好。一连几天,王辉观察到这位女生突然多了许多饰品,放学后还常和其他同学一起吃零食。王老师及时和孩子的爷爷沟通,想了解这位女生在家中的表现,交谈中,这位爷爷告诉王辉,最近家中钱丢失了一千六百元钱。结合自己观察的情况,王辉初步判断可能是女生偷拿了钱,他与女生聊天谈心,谈及家中情况,女生最终主动承认是自己拿了钱,并向爷爷奶奶道歉。如此亊例,不胜枚举。
从教二十六年,王辉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心,工作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幸的是,2018年8月11日,王辉突然右腿疼得无法行走,确诊半月板撕裂及膑骨位移,医生建议立即手术。术后,医生要求至少卧床修复三个月,但半个月后就开学了,想到偏远学校教师紧缺,学生的课更担误不得,王辉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拄着双拐毅然决然返回三尺讲台。
今年3月10日,王辉右腿膑骨移位复发,医生建议静休并用药保守治疗,暑假再作进一步治疗,但王辉一想到班级的语文课无人上,毅然又拄起他熟悉的拐杖坚守阵地。懂事的孩子们让老师请假休息,但王辉却风趣的说:“你们就是我的止疼药。"
王辉管理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和谐,凝聚力强。在班级管理中,王辉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同时,王辉善待学困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从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坚持多表扬,少批评,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王辉多次被评为区级、镇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他常说,他的肩上有一副教育担子,一头担着教育责任,一头担着教育义务。在王辉心里,书山有路,他是拓荒者;教学相长,他是引路人。王辉用自己的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着以德立身、以德树人的师德内涵,以无私忘我的情怀谱写着光辉的教育人生。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2】
说起现任湘潭市益智中学德育副校长文伟,学校里的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说他“走路带风,说话如钟,做事雷厉风行,认真细致,精力特别旺盛,凡事亲力亲为”。他是湘潭市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曾获得“湘潭市先进共产党员”“湘潭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感动莲城模范教师”“湘潭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突出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他曾主持和参加省、市级多项课题研究,撰写的多篇德育论文在《中国教育报》《湘潭日报》等刊物上发表。
分管德育工作,文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理念,让德育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浸润学生学习生活每一个瞬间,融入家庭教育每一个环节。他抓实抓细德育队伍培训,丰富德育活动形式,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他坚持活动育人,认真部署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他还积极引导各年级探索特色德育实践作业,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劳动观、法制观,开创立德树人工作新局面。在他的领导下,近年来,湘潭市益智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学校荣获“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湘潭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校园”等。
学校德育工作纷繁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文伟就像一位“超人”,用他的爱心、细心、耐心、慧心完美完成各项工作。他同时还注重打造高效政治课堂,政治课程知识点繁多,如果照本宣科,学生难免注意力不集中,感觉枯燥单调,他借助鲜活的实例,优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火花绽放的殿堂。他用心育人,对于有问题的孩子,他充分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慢慢地打开他们的心扉和心结,成了学生温暖的知心人。
文伟是一位深耘三尺讲台的老教师,也是一个带领老师们不断书写育人辉煌的好领导,更是热心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的“文娭毑”。亲切地称他“文娭毑”,那是因为当老师们遇到问题困惑前来请教时,他也总会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现身说法,真诚分享,并和他们耐心、深入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式。在日常工作中,他尊重青年教师的天性、特点、敢于放手,充分信任,是广大青年教师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人;他千方百计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在关键处拉一把,在要紧时帮一下,是广大青年教师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热心人;他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坚持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该鼓励的鼓励,该纠正的纠正,该包容的包容,是广大青年教师锤炼品格、培养能力、丰富智慧、启迪人生的引路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担任德育副校长以来,文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急功近利,有的只是脚踏实地、与人为善。他每天沐着晨曦、披着星光,在学校德育园地默默耕耘、努力“经营”,将德育的阳光播洒学生心田,投射到益智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把对教育的爱,放在永恒的首位。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未来,他将继续坚守,且行且至,守护益智学子健康成长,在教育的园地里奏响一曲“爱的颂歌”。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在教育这条光荣的战线上奋斗了十多个春秋。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的好评。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在工作中,我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教学上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宗旨,注意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专研业务,力求精益求精,因而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有了很强的驾驭能力。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意提高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爱学生、倾注真情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我深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所带的四年级学生来自各处,不仅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不仅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素质更是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怕麻烦经常利用节假日,挨家走访,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他们不同的思想状况做工作。
我们班有一位叫杨__的同学,因父母离异,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造就了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学打架,因而进办公室成了家常便饭,成绩更是一塌糊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首先经常利用课下时间找该生谈心、聊天,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课上遇到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让他回答并及时的表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了该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该生在家表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杨家豪学习的成绩虽说不上名列前茅,但有明显的进步。在一次家长会上,他那白发苍苍的奶奶,竟声泪俱下:“俺孙子有这么大的进步,全归功于刘老师。”
教师,兼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在班级管理中我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特别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告诉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坚持学习、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除此之外,我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收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我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新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理论书籍,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自身学习上,我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并顺利过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由于不懈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我在平凡的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我不满足,还要再接再厉努力进取,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我无悔的青春。我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满天下!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4】
市第三十二中学小学部教师黄秀娟:丹心化春雨 耕耘得芬芳
黄秀娟,一级教师,现任职于大庆市第三十二中学小学部,担任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年部主任工作。黑龙江省优秀教师,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大庆市优秀教师,曾获得“大同区三八红旗手”、“大同区首届最美乡村教师”、“首届大同区十佳教师”,“大同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
2002年参加工作,自从教以来,黄秀娟立志以奉献教育为人生之坐标;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人生之追求;以陶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生之楷模;以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来诠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教育的热爱。
自站在三尺讲台,黄秀娟就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光荣,始终坚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庆教师七条禁令》等有关制度,并以其衡量自己的言行举动,努力争做优秀的小学教师。
21年教学生涯,十五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人师表,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对教学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多年来,她谦虚,勤奋,认真,钻研,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种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黄秀娟总是将教学大纲的要求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围绕大纲制定准确,合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深入的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力求课堂创新,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落实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紧紧抓住兴趣,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兴趣源。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她就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画画,猜谜,竞赛,表演,唱歌等活动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并采取用游戏的活动来开展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效果。
十根手指,长短不一,学生的个人差异决定了优等生与困难生存在的必然性。黄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教师的爱,爱是公正的。对于后进生,她热心对待这些学生,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弃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再加上勤于辅导学生学习,把后进生原先落下的知识补回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有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敢问,积极找她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
作为班主任,她的班级管理也别具一格。狠抓班级班风,学风,采用多种激励办法,让学生挣着学好,挣着做好,她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优秀,纪律良好。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黄秀娟不仅业务突出,更是学生们的榜样。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曾多次获得区级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2009年曾担任农村小学英语教研员,多次承担全区农村小学英语培训任务;2010年分别到老山头永德小学,高台子镇中心小学送课下乡;2013年又被区里评为首届最美乡村教师,并专门录制了一期宣传短片,在大同区电视台播放;201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2014年10月被评为大同区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2015年3月,被评为大同区三八红旗手;2016年被评为大庆好老师,曾经在大庆名优教师公益导学平台宣传她的教学故事;2015年1月,荣获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2016年8月被评为大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16年7月,荣获“TCL希望工程烛光奖”创新奖;2019年9月,被评为大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20年11月,被评为大同区首届十佳教师;2021年3月,荣获区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带着爱与责任,黄秀娟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爱呵护着每一位学生,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每日重复的课堂变成清泉,变成小诗,用她的快乐去塑造孩子们的快乐,用她的美好人格去影响孩子们美好的人格,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辛勤的耕耘,用全身心对教育的热情和爱浇灌着花朵,收获着芬芳。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5】
吴丽婷踏上了讲台,因工作需要担任了中队辅导员工作,担子重了,任务多了,可她告诉自己:她缺乏辅导员工作的经验,所以她要虚心学习;但正因为她有活力,所以她有工作的热情,她相信她能做得更好!
几年来,她幸福的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洒汗水和爱心,收获快乐和希望。同志们都说:“走近吴丽婷,你就能感觉到她身上蓬勃的朝气。她像孩子般的热情、开朗。”而她最清楚自己的追求——做一个擅长活动、善于研究的新型辅导员。
一、拼搏在闪光的事业中
自担任辅导员以来,吴丽婷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她以辅导员特有的敏锐和细致,针对孩子点点滴滴的小事,塑造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品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今年吴丽婷对全班的特困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特困学生的家庭境况使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她马上启动了班级“爱心助学”活动。通过学校对特困学生进行资助,并将此项活动规范化、长期化。积极筹集外部支援资助她班特困学生。她们还号召全体少先队员在队旗下宣誓:以英雄为榜样,坚强面对困难。
这些活动,以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体验教育为主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性。通过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体验生活的舞台,使同学们充分地体验了生活,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也对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拉开了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的帷幕。作为一位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吴丽婷进入角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她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结合时代要求,设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法制教育系列活动、“诚信文明主题曲”系列活动等。其中“诚信文明主题曲”活动已成少先队中队特色活动之一,这是学校围绕“诚信”主题开展的具有规范性、目的性、实用性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相互紧密联系、有头有尾、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诚信教育体系。
以“诚信文明进行曲”为主题的“诚信名言好句宝库”、“友情劝诫”、“礼仪美容院”、“诚信论坛”、“诚信报”、“新道德少年秀”等系列活动,让队员们在不留痕迹的教育氛围中,产生了心灵感悟,将说教与灌输变成了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枯燥的道德要求,变成了无形的渗透和正向的激励。在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的诚信品质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将体验教育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吴丽婷还注重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受到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和诸多好评,但最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健康地长大了!
二、学习、实践、探索
辅导员工作中,吴丽婷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自觉学习少先队工作的新理论,研究和探索少先队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边学习边实践,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少先队工作的新路子,形成少先队活动特色——既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又有适应性、可行性、实践性,为小学少先队工作开拓一片广阔天地。
吴丽婷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她在思考,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不仅要做“活动型”,更要成为“理论型”、“经验型”的辅导员。为此,她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工作水平和理论水平,并结合少先队的工作特点,捕捉时代新信息,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她知道: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形势,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用理论去推动工作纵深发展,这才能使少先队工作跃上新台阶。她坚信: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她去开拓。
这就是她,一位在少先队组织中活跃的辅导员。
三、用心育桃李、倾心奉真情
吴丽婷爱教育事业,她爱少年儿童,她更爱少先队工作。既然选择做教师,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辅导员,那就应该自觉奉献。
这些年来,她就是以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同志们的尊重和全体队员的爱戴。
四、奉献在岗位,无悔献青春
以师为本,着眼长远。吴丽婷立足于做好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这一理念,刻苦锻炼、精心钻研,从实践到理论、再到教学实践,悉心揣摩、探索创新。她在数学、社会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热情、严谨、深邃而踏实的教学风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以苦为舟,苦练苦学,让教学更生动;以爱为桥,爱学生,爱学校,教给学生她的所有;酷爱事业,热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求真务实。
这就是她,一位在教坛中辛勤耕耘的孺子牛。
热爱本职、扎实工作,她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她努力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她将满腔热忱投入到少先队事业。
作为一名跨世纪的教师,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吴丽婷将继续以自己的实际的、实在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学生的价值、证明学校的价值!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6】
她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连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我最喜爱辅导员”、“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称号20余次,2014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2018年获得教育部颁发“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贵州省教育厅颁发“第四届贵州辅导员年度人物”。2020年获得贵州省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称号。
她主持“丽琼工作室”工作,2017年12月获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首批示范点,2018年8月荣获贵州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2020年4月获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4月16日她作为党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2020年12月31日,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颁奖暨2020年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果展示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贵州师范学院谭丽琼老师荣膺2020年“第十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为贵州省实现了零的突破。
“科学理论浇筑学生理想信念,育人实践浸润学生品格素养。她,就是贵州师范学院辅导员谭丽琼!”这是谭丽琼老师荣获“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颁奖词。
从担任辅导员工作第一天起,谭丽琼坚信“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为尽快熟悉学生,带领新生军训期间她天天和学生在一起,遇上学生体力不支晕倒,她第一时间背起学生就往医院跑。当时她的婚礼正好在新生军训期间,她利用公共假期回老家匆匆举行简单婚礼,结束后就立刻返校投入到新生工作中。
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买不起电脑,她把家里电脑腾出来给学生使用;学生感情受到挫折,一时想不开,她为开导学生聊天到半夜。学生生病住院,她提着营养品赶去宿舍或者医院看望学生;她的电话一直是24小时为学生守候,学生的短信、QQ、微信,看到马上回复……新冠疫情期间,她一直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情况、疏导情绪。
一位学生半夜返校途中发生车祸,肇事车主逃逸,学生被送往医院,当时她怀有身孕,她接到电话没有丝毫犹豫,挺着肚子立刻前往医院处理,当场给学生垫付医药费办理住院手续。由于情况紧急,学生需要立刻手术,急诊室医生要求她在手术单上签字,她毫不犹豫签上自己的名字,使学生能第一时间做手续。处理完相关事情后已经快天亮了,她却因为紧张劳累缺氧瘫倒在地。
在后续的工作中,谭丽琼和学生家长积极寻找交警帮助,找到了肇事者,让其承担了责任。学生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她经常到医院看望学生,怕学生学习落下,还安排班上的班干给他补课,最后学生得以康复并顺利出院,学习也没有落下。她的几个学生在外兼职时,被雇主恶意拖欠工资,学生向她求助,她也尽己所能,想办法帮助学生拿回来工资。
贵州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学校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的比例比较大,她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改变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变得更加自立自强。近三年累积助力1500余学生家庭摆脱贫困,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超过91%。
她知道班上一位女生因父亲不幸患病去世,母亲操劳成疾后,为其争取助学金,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解决经济上的窘境。这位学生后来因为家里在村里遭到不公待遇,思想波动很大,经常有些过激的言论。她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经常找这个学生来谈心,帮助疏导其心理,平复其心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细致的关心和指导。很多时候,她给予学生的帮助而不自知,学生要毕业离校向她致谢时她才知晓。学生因为她的鼓励和激励变得独立自信,谭老师成为了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导师”。
筹建辅导员工作室时,父亲生病,怕影响她的工作,家人一直隐瞒着,直到病重不得不做手术才告诉她,但是她也没能赶回去照顾一天。家人都理解她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但是孩子还小,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老是要加班不能陪自己;为什么学生一个电话,妈妈就扔下自己往学校里赶;为什么学生一生病妈妈就着急去看望,自己生病了只有爸爸在医院照顾自己。孩子曾经很羡慕地说“做妈妈的学生真幸福,我想做妈妈的学生”。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7】
康云,复旦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教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导师是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1)。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类学,对豆科黄耆属和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有着深入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与出版两部专著,发明专利一项。
主讲《药用植物学》、《药膳与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担任复旦上医公众号二十四节气科普文化系列文章的撰写者、药学院法莫西讲师团药膳组的指导老师、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成员(医药产业),复旦大学医学科普青年联盟理事等。
候选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刻苦钻研,善于将学科进展、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授课风格风趣幽默,对待学生耐心细致、认真负责,深受师生好评。
康云老师主讲的药学院专业课《药用植物学》于2017年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于2019年入选药学院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通识选修课《药膳与中国饮食文化》则被评为“复旦本科生最难选上的课程之一”。课堂之外,康云老师通过担任书院导师、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积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以自己的学识和作风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强国奋斗。他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撰写了复旦上医公众号的二十四节气科普文化系列文章,相关作品获复旦大学2020年度“望道新传媒奖”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优秀新媒体作品类二等奖。作为药学院法莫西学生讲师团药膳养生组的指导老师,其指导的多位同学被评为讲师团优秀讲师。
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采先生的影响,康云老师说,真正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才深刻体会到“老师”,一词背后的责任,才深刻理解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意义。教师,是康云老师最在意的身份之一。
01知识百草园的播种者
药学院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药用植物学》包含多个学科的内容,为了讲好这门课,康云老师长时间积累和沉淀,学习了中医学、中药学和《伤寒杂病论》等,将中医药的知识与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使《药用植物学》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直贯穿着康老师的教学生涯:课上有争议的问题,他会引导同学查阅资料解决,课下发邮件跟进,让同学非常感动,同学下课问没搞懂的问题,他也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仔细讲解,就算花很长时间,仍然非常耐心、客气。河西学院的魏庆华教授评价到,“几十人的大教室,没有人开电脑、玩手机,同学们自发地为老师送上掌声,这两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植物学的知识,仅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为了方便同学们通过植物的发育过程理解相关术语,康云老师自己写脚本,联系动画制作公司制作了花和果实的发育等视频,为课程教学积累生动的素材。2017年,《药用植物学》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这门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也于2019年入选药学院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目前课程团队正准备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在线课程。
除此之外,康云老师主讲通识选修课《药膳与中国饮食文化》已有十余年,他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也将这门课打造成了“外行友好型”课程,越来越多的同学走入了这门课程。即使偶有涉及药理和中医理论的深奥之处,也能让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习基础的同学们耐下性子、沉浸其间。他还热心带教非药学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担任“虞山本草行”项目的带队老师,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康云老师讲到,“希望让我们的传统医学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能够让传统医学为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情,至少支持的人更多一点。”
02活动百草园的呵护者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课外活动、微信、电子邮件等能扩展师生的接触,产生更多的互动和反馈。康云老师积极参与各类学生活动,带领各个专业同学参加野外采药实践,支持药学院知识实验技能大赛。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受到各方好评,已多年被评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康云老师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撰写了复旦上医公众号的二十四节气科普文化系列文章和十二时辰养生科普文章,根据节气变化宣传养生文化,和上海医学院宣传部门的老师一起,通过发行明信片等方式进一步推广,增强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受益。“节气的含义在网络上都有,但我们要讲出自己的心得。”康云老师很看重这一点,“因为这不仅代表我个人,也代表着复旦上医教师的水准。”本着对整个团队的责任心,他将严谨的态度持之以恒,并且把一整年的节气都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读者们纷纷留言期待接下来的推送更新,这份沉甸甸的期待鼓励着康云笔耕不辍。相关作品获复旦大学2020年度“望道新传媒奖”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优秀新媒体作品类二等奖。
药学院于2020年12月成立了法莫西学生讲师团,他受邀担任药膳养生组的指导老师,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空余时间,为入选讲师团的同学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2021年,药膳养生组的同学多次进入社区、枫林后勤以及药学院多个党支部,进行药膳和养生宣讲,康老师指导的多位同学被评为“优秀讲师”。
03精神百草园的传播者
讲授知识是课堂的基本任务,更应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王文采先生用他特有的谦逊、坦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成长,康云老师谦虚说道,“距离王先生我差得很远,但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以无愧教师这个身份。”此外,他参加了复旦大学医学院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班,充分利用课程自身丰富的育人元素,如含药用植物的古诗词,以及张仲景,李时珍等医药学家的故事,以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康云老师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就必须切实提高自身修养,要钻研所教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业业务,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教师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一名称职的教师,既是对自己和学生负责,更是对学院和学校、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在康云老师看来,即使中西医的理论不尽相同,但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是相通的。他甚至将这种信念融入到对国家治理的理解当中,“古人治理国家和治病的原理是很类似的。就像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成为一代又一代医者心中更为崇高的快乐之源。也因此,每每谈到家国情怀的内容,他都能底气十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康云老师的一言一行,早已深深影响了百草园的各位“游客们”。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个人详细介绍【篇8】
日前,省教育厅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督查组组长吕文明在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督查指导反馈会上指出,该校董事长刘福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浓郁教育情怀的教育实业家,办学32年来孜孜不倦,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校园里每一寸土地都有情怀、每一个时空都有思想。他熟悉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执着坚守、夹着汗水,在32年的办学历程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吕文明对刘福生的评价既中肯又实在。刘福生出生在王船山故里、成长于夏明翰故乡。这个南岳山脚的农村伢子,从小受王船山哲学思想的熏陶,夏明翰慷慨就义的激励,中学毕业后毅然报名参军,保家卫国;复员后报效家乡,举办教育。
刘福生办的教育,被业界称为平民教育。他在同行眼中,是平民董事长。他不忘教育初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他不忘应用型办学定位,全面培养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他不忘交通行业特色,探索形成了“四融三导两突出”的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一路艰辛、一路奋斗、一路凯歌,也一路行、一路成、一路奔。
牢记教育使命, 一路艰辛,一路行
从1991年创办衡阳市中南技工学校至今,刘福生已为教育事业奋斗了整整32年。这32年,办学层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历经“中南培训学校”5年大积累、“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8年大沉淀、“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10年大提升、“湖南交通工程学院”9年大发展,学校教育事业硕果满枝,可歌可颂。“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流淌着湖湘文化血脉的刘福生,用自己的行动为雁城的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
这32年,他将一个小规模的租赁式技校发展到今天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成为湘南地区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这32年,他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32年,他以应用型教育为特色,创下毕业生“人人可就业,个个就好业”的优异成绩,为社会输送了各类专业人才8万多人,改变了数万个家庭的命运。
刘福生,一个平民教育家,办好教育为平民。办学32年来,他坚持走“平民教育”的办学之路,把招生的重点向老少边穷地区的寒门学子倾斜,按低于国家标准收取学费,减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32年来,他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连续32年为困难生发放棉衣棉被,奖学金、助学金、垫付医药费及下调和减免的学费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在教育扶贫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32年来,在国家没有一分钱投入的前提下,他上缴国家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为社会提供了上千人的就业与再就业岗位。
学生见了刘福生,都会叫一声“老师好”。他却调侃地与老师们说,我一个老农民的打扮,学生怎么不喊我农民伯伯好。是的,刘福生现已是拥有数所大中专院校几万学生的中盛教育集团董事长,但他仍保持着农民的本色。早起晚归,他奔波于衡阳和湘阴几个校区,一天工作14小时以上;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他常年在流动办公室中解决师生困难;惜才如命, 他跑东走西,登门求才、高薪揽才,建立专家队伍,加强师资建设。这32年,他一路走来,历艰辛而收获,故事既多且无不以情动人。
牢记应用定位,一路奋斗,一路成
笃行楼墙面“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聚焦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0个大字特别醒目。刘福生秉承“家长送我一个学生,我还社会一个人才”的办学理念,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他牢记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宗旨,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从租房办学到拥有劈波斩浪的航母办公大楼、如龙蛰伏的实训中心、雄伟壮观的万人教学大楼、万人体育馆,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从非学历的培训教育到百家校企联盟,搭建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多功能产教一体化平台,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从名不见经卷,无缘省赛的边远学校到站在国赛台上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85”“双一流”实力高校角逐,并斩获国赛金奖、一等奖,办学声誉不断提升。这些闪耀的光环后面是刘福生不被人知的艰辛与执着。
刘福生说,学校是几十年艰苦创业走来,但再苦也不能苦学生,只要是教育教学需要,花多少都在所不惜。他睡土沙发、穿土布衣,却东借西凑,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购买一大批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应用软件,建设校内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工电子等国家级实训基地。他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参与访企拓岗,与特变电工、燕京啤酒、蓝思科技、华菱衡钢等109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教融合合作关系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任教。他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免租金、免水电,腾出32个门面成立创业一条街,为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建设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6个,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孵化示范基地立项建设。
刘福生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台鼓励政策给予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重奖。2020至2022年三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3.38%、91.13%、86.06%,均高于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护士执业资格考证通过率分别为99.14%、100%、98.20%,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通过率。2020至2022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8项、省级11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0项。近3年,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级学科竞赛3.56万余人次,获全国性竞赛奖项68项,其中一等奖14项;获省级竞赛奖项419项,其中一等奖74项。成为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科竞赛中最大亮点。
刘福生审时度势,抓住军队改革的大好机遇,高薪高待遇引进国防科技大学100余名退役博士教授等高科技人才,并于2017年8月成立集产、教、研为一体的高科技研究院,被认定为湖南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专业智库机构。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促进科教互动融合育人常态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岁月感动三十年, 砥砺耕耘的风雨历程,求索进取的辉煌足迹。刘福生陪伴他的教育事业,在深耕细作上出成果,在真抓实干上见成效,在做实干成上争提升,成就既多且无不以新感人。
牢记交通特色,一路凯歌,一路奔
交通是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工程,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刘福生具有超强的政治敏锐性,在2014年升本时,及时将办学特色由经贸转向交通,并将校名更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他三顾中南大学、四下林科大、五去长沙理工,聘请交通专业人才。在他孜孜不倦求贤若渴的感动下,中南大学原副校长、博导、二级教授陈治亚,中南林科大原校长助理、博导、二级教授罗迎社,长沙理工大学原科研处长、博导、二级教授吴义虎等一大批交通人才云集于此,为培养高素质交通人才奠定了师资基础。
围绕交通行业,他大手笔进行投入。学校投入近1亿元资金建设铁道工程与交通运输实训基地、轨道交通综合模拟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中心、工程实践创新中心、高铁客车和轨道站台等,购买退役747波音飞机、“先锋号”动车、“和谐号”机车等,为交通人才的培养创造了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无不彰显出学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大道致远的奋楫格局。
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他不惜人员、资金和设备的浪费和闲置,大范围地进行洗牌,果断且全面进行专业调整。按照核心专业、支撑专业、服务专业三个层次构建交通工程专业群,满足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大力建设,2020年交通工程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交通运输工程获批湖南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
为深化与交通产业链的对接,他要求相关专业设置集中实践环节“交通认知实习”,开设通识选修课“交通导论”“交通安全”等。学校与长沙地铁、长沙高铁南站、广东地方铁路、湖南永耒铁路、瓦松铁路、湖南省交警总队等交通领域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技术研发中心3个,促进学科专业链与交通产业链的对接。学校按照“新工科”建设思路,着力打造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组建学生创新社团,践行“以赛促学,以学促做,以做践学”。
为建立服务于交道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他从政策制订到资源配置均给予优先。智库引进高层次人才125人,智库成员先后承担过国家973、863、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天河/银河巨型计算机、国防科研等国家重大专项研究。近年来,学校承担“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局执行档案管理系统”“湖南省公安交警一体化研判监督平台事故防控研判系统”“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资格人员管理系统”等社会服务项目30余项,成果应用效果良好。
三十年艰苦创业,三十年创新发展,三十年无私奉献。三十年是历史节点,更是历史的见证。刘福生和他创办的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风雨兼程,在艰难中起步,在波折中迈进,在创新中跨越,坚韧不拔、不懈追求,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学校先后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湖南省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他个人先后获第三届全国百名优秀校长、2015“中国双拥年度人物”提名奖,湖南省首届“湖湘之子”、湖南省第二届富民强省新闻人物、湖南省高校文明创建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荣誉既多且无不以特服人。
刘福生,一个普通的名字,但他的事业却并不普通;刘福生,一个农民的孩子,却为乡村农民脱贫致富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刘福生,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为地方经济杰出贡献的老先生,为雁城乃至湘南百姓造福的好先生。今年他已73岁高龄了,但他仍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奋云霄而振翮,厉德业以日新。民办教育践行者刘福生,正致力于将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在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闯出新路子,在立德树人实现民办高校价值中展现新作为, 在助力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推进衡阳“三强一化”建设中彰显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