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有哪些?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这是由事迹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相关内容。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1)
医者仁心有大爱,点滴平凡显真情。她是一名乡村医生,面对民营医院出高于村医两倍的工资聘用她的诱惑,却不为所动,婉言谢绝。她扎根乡土二十多年如一日,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战线上,默默践行着医者仁心,为村民们提供“私人订制”式的医疗服务,被群众誉为最贴心的“健康守护人”。她就是现任三龙镇东红村卫生室室长蒋桂琴。
医者仁心,牢记治病救人使命
1998年,蒋桂琴从卫校毕业后来到三龙镇斗龙港村,在这个小渔村当起了乡村医生。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她就默默立下了“为村民健康负责”的承诺。承诺初心固然可贵,但还需要更精湛丰富的医疗技术和本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她挤出时间参加函授学习并顺利取得执业医师资格,逐渐成为渔村“全科医生”。
谁患有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这些年,蒋桂琴跑遍了渔村的每一条小道,把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清楚地装在心里,白天忙着接诊病人,晚上就和同事一道,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健康防病知识,动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定期到村卫生室体检。在蒋桂琴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所在村村民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率100%,村民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出诊过多少次,为多少人看过病,为多少户解决过问题,她自己无法记清,只知道“接到村民电话,就得往病人家里赶,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村民陈恒泉的老伴患有阻塞性肺气肿,常年卧床吸氧。有一次,老人呼吸严重不畅,看着外面下着雨不方便出门,老陈就试着拨打了蒋桂琴的电话。没想到她不顾7个多月的身孕,骑上电瓶车就往病人家中赶。在途经一段泥泞路时,蒋桂琴不慎滑倒在路边麦地里,浑身湿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起来,坚持赶到老陈家里,及时为病人治疗。
匠心独运,勇挑试点工作重担
2013年2月,蒋桂琴通过竞聘担任斗龙港村卫生室室长。同年,大丰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蒋桂琴主动请缨,挑起了首批试点的重担。她和同事们多方请教专家,在区镇两级卫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创新设计了11种类型的个性化服务包。通过面对面宣传签约服务的好处,一起算“签约账”,这项工作很快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不到一个月,全村成功签约了217户个性化服务包。签约后的群众如愿得到了更加贴心的服务,居民健康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正如当时国家卫计委专家们所说:大丰区斗龙港的做法将是农村卫生改革的一座里程碑。
时隔数年,蒋桂琴被组织调到东红村卫生室工作。针对全村人口严重老龄化的实际,她将签约服务融入医养结合,在全村建立四个居家养老服务点,每个点聘请一名健康服务志愿者,同时配备了可上传数据的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体重秤等设备,让居家老年人在家就能得到健康照顾。七月的一天,凌晨3点多,居家养老的韦冬元腹泻严重、疼痛难耐。蒋桂琴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诊治。返回卫生室后,她还是不放心,半小时就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听到韦冬元情况好转后,她才安下心来。
随着基层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东红村的做法逐渐有了名气,蒋桂琴也进入到更多人的视线。央视《焦点访谈》《走遍中国》以及《新华日报》《健康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位最美乡村女医生和她的团队率先在全国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先进事迹。她先后收获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盐城市最美基层干部”“大丰区改革开放40周年模范人物”等多项荣誉。
淡泊名利,坚守无私奉献品质
接踵而来的媒体宣传和荣誉表彰,蒋桂琴成了当地响当当的新闻人物,但她依然选择留在渔村,服务自己熟悉的乡邻。她在接受媒体访谈时曾表示:“以前村民有病,都是我们找他们,现在都是他们主动来找我们。这就是一份信任,我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
在她的卫生室里,挂着一幅村民自发送来的锦旗,题有“医者父母心,渔乡美人鱼”,寥寥两行字,表达了渔乡群众对她发自肺腑的赞誉。村民的口碑是最好的褒奖,一传十、十传百。一家民营医院看到蒋桂琴的“市场吸金力”,抛出高于当地村医收入两倍的薪酬来“挖”她,她说:“我是一名村医,我的责任就是服务村民,就是为村民健康负责,这是我刚参加工作时对大伙的承诺。”看到蒋桂琴不为所动,他们便反复加码,从“月月有奖金”到“年底有分红”,条件许诺得越来越丰厚。然而,蒋桂琴也只是淡淡一笑,婉言谢绝。
“一名合格的医生,应当具备多种要素,包括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态度等等,还应有一颗仁爱之心。”多年来,她时常这样告诫自己、鞭策自己,先后帮助失能老人、特困家庭近百人次,垫付医药费、送慰问金近__万元。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2)
___,___市城东区_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
“我期盼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让更多的居民朋友能够享受到我们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从而帮助他们更健康、快乐地生活。___市城东区_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___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___从小理想是当医生,卫校毕业后如愿成为了一名医生,从那时起做一个好医生成为了她的奋斗目标。她先后完成了医学专科学历教育,参加了刮痧、平衡针灸等学习,在2007年还并不完全理解“全科医学”的她凭着对“全科学习能更好地提升自己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的朴实想法毅然参加了青海省首届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坚信只要耕耘、付出终有收获。2007年她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社区医生。
“基层卫生服务就是我的舞台,我的人生追求将根植于此。”多年来她用责任心、细心、耐心和爱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患者至上的理念,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内涵,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真实和朴实。
责任心是服务的金。做为一名医生,马医师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她说“自从当了名医生,生命里就有了牵挂。这个病人用药,会不会出现问题?那个病人血压未控制了,不会有什么意外吧?……这种牵挂,每天都萦绕在脑子里,挥之不去。患者找到你,就是相信你,把自己托付给你,我就要用心去感受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深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是形象的窗口,是患者进入卫生服务系统的门户,更是联系、沟通、协调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它肩负着服务、综合、协调的重任。服务中心人少,但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一个也不能不少,而责任心更是一点也不能少,因为这份责任现在社区各种健康问题成了她最大的牵挂。辖区有多少高血压病人,多少糖尿病病人、多少脑卒中病人、多少精神病病人,哪家有一名产妇、有多少外来人口……她对自己服务中心管辖的人员情况了如指掌,这些数字可以脱口而出。
而因为马医师的负责,很多患者会特意赶过来。那天已过了下班时间,急匆匆来了一个脸上全是血的民工,他说“医生,我特意赶到你这里来,上次我手砸伤是你帮我缝合的恢复得非常好,这次你再帮我看看吧!”马医师就二话没说帮他进行仔细地清创和缝合。马医师心中时刻有病人,将病人的苦痛感同身受,热情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也深深知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一个社区医生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才能顺利完成“了解—熟悉—掌握社区情况”这一过程,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马医师常会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进行走访,与老百姓拉拉家常、谈谈心、测血压,并根据他们的特点提供相应的健康处方,社区居民也很快知道了这个马医师。
对反应相对迟缓的老人,马医师更是多了几分耐心,大伯大妈的记性都不太好,同样一件事要问好几遍,但她都总是笑眯眯的不厌其烦。辖区有位老书法家的爱人因中风半身不遂,长期卧床,全身多处生褥疮,马医生了解后,风雨无阻的上门换药治疗,经过半年的治疗,病人渐渐康复。老书法家很高兴,激动的书写了”仁医济世”的牌扁和王安石咏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送赠马医生象梅花一样幽香着每一位患者。碰到诊疗时病人的急躁,她总是怀着对每一个患者的爱心,耐心的跟病人解释,最终使病人顺从的由衷赞叹:“你们对工作和患者真负责。”
工作中马医师也时常收获着感动,遇到突然下雨朴实憨厚的居民会送来雨伞;外迁的居民会要求把健康档案继续留在这里;他们亲切的把马医师称为“我们自己的医生”。“路茫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医生,马医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生的天职,虽然她的工作平淡无奇,她的行为质朴无华,她的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她的故事也不能够催人泪下。然而,正是这样一名普通的责任医生,在全力履行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在为居民健康服务的道理上执着的追求着……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3)
三十多年间,翟宏海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天津市静海区的每一个角落,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学语婴儿,经他救治的病人难以计数。在出诊中,他从不收受患者礼金,并叮嘱家人时刻守住廉洁这道门。
朋友圈上的翟宏海,让朋友们觉得“很神”——已经退休了,但每天早上五点,准时更新朋友圈,从分享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到撰写自己的家风故事,一天发十几条,仿佛有用不完的能量。
原天津市静海区妇女儿童保健和__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翟宏海和他的家庭,光环也很多,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入选好人榜,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还有一项关于他的统计,令人震撼,近40年的从医生涯,背坏8个医疗箱,穿破上百双鞋,为患者义务出诊万余次,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也坚持步行十公里上下班。
“勤勉读书,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廉洁行医,时刻不要愧对自己的良心。”这是父亲对儿子翟宏海的教诲和期待,也是翟家的家风传承。
背坏8个医疗箱,穿破上百双鞋
61年前,翟宏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5年春,父亲类风湿病情加重导致腰椎畸形,夜间疼痛辗转不安,无奈住进了医院。这让原本就很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欠下一笔债务。为维持生计,哥哥留在家里照看父亲,母亲带着年幼的翟宏海多次步行讨饭。期间,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接济和救助。正是这段痛苦的经历,使他懂得了坚强和感恩,立志长大后学医,尽心竭力救治病人,回报社会。
1978年参加高考,翟宏海被当时的天津市静海县卫生学校医士班录取。因成绩优秀,1980年,翟宏海被分配到当时的静海县城关医院。1981年3月,城关医院在一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居住区开设了门诊部,他主动申请到门诊部工作,吃住在那里,夜间义务看急诊病人。由于服务热情,年轻的翟宏海很快成为全院每月门诊量最多的医生。门诊部从1982年开始正式增设夜诊,翟宏海专门负责夜间急诊,有时一个晚上就要接诊四五十个患者。他发现,来看病的村民有一部分是老年人,行动不便。翟宏海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虽然老人行动不便,但我可以上门为老人服务啊。”1983年,医院支持翟宏海开办“家庭病房”,利用他自己的休息时间,带着医疗箱为附近行动不便的村民义务出诊。
自此,每天中午休息时,翟宏海都会背着自己的医疗箱到周边村庄出诊。晚上下班后,他依然背上医疗箱,骑上自行车,到更远的村里去探视行走不便的患者。
从上岁数的老人到刚刚牙牙学语的婴儿,出诊路上经他救治的病人难以计数。三十多年的时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静海县的每一个角落,自行车骑坏了十几辆,就连陪伴他的木质医疗箱也更换了8个,穿破了上百双鞋。
“这些年,自己虽然受了一些苦,但却给了患者甜,心里蕴藏着一种快乐感,也兑现了儿时的承诺。”翟宏海说。
随叫随到,流动的120
自参加工作起,翟宏海谨记父母的教导,“廉洁行医,无私奉献”。三十多年来,不管他半夜睡得有多香,只要村民一声呼唤,他都能随叫随到,被称为“流动的120”。也正是他的这种热心,让村民们对他产生了无限信任和依赖。
2012年4月28日晚上,正在加班的翟宏海突然接到大丰堆村刘万秀老人的女儿打来电话向翟宏海求助:其母全身浮肿,处于昏迷状态。翟宏海接到电话后,立刻叫上内科医生带着心电图机、血压计、听诊器等驱车赶到刘万秀家。
当时,已87岁高龄的老人病情危急,翟宏海就地抢救。经过一夜看诊,老人病情好转。
“你做好本职工作不就行了,整天下乡义诊早出晚归,有啥好处?”曾经,一些人对翟宏海这种紧张忙碌的状态有质疑。“乡亲们有困难找我是信得过我,不给乡亲们治好病,对不起大伙儿这份心。”翟宏海说。
清廉自守,家风清正
从医多年,亲戚朋友、邻居老乡找翟宏海看病的人很多,特别是晚上,家里几乎没有清闲的日子。他的妻子潘恩秀虽身体不好,但从不厌烦,热情相迎。
患者家属潘先生记忆深刻:“2016年腊月,天寒地冻,翟大夫骑着自行车多次为我的亲人出诊。我太不落忍了,买了点东西去看看他的老母亲。第二天,翟大夫把东西全部送回来了。”
在义务出诊过程中,他从来不收受患者礼金,并叮嘱妻子时刻守住廉洁这道门槛。唯一的女儿出生长大后,严管深教,依然遵守着这条家规、传承着家训。结婚是终身大事,但女儿和父母商量,想一切从简,并悄悄举行了婚礼,只宴请了自己的亲属。同事、朋友,父亲的患者家属知道后纷纷送来礼金,均被婉言谢绝。
退休后,为进一步弘扬“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高尚情操,翟宏海撰写自己的家风故事,编写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儿童保健知识,担当起静海区妇联首个“最美家庭工作室”组长一职,继续进行着志愿服务等活动,依然坚持着义务奉献之路,奉献着自己的家国情怀。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4)
___,女,32岁,大专文化,执业助理医师,____省______市____村人。自2004年至今担任___村卫生室医生,十几年年来,她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她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20___年刚毕业,陈__丽同志曾经在__县人民医院、___大一附院进修学习,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院领导好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向老医生、领导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
20___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陈__丽同志因晚上出珍雨天路滑,不幸跌倒右上肢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高烧正住在县医院接受治疗呢,他自己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___卫生室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十几年来共接诊病人不计其数,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疗费,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爱心是___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记得2006年的一个晚上半夜,天刮风,下着雪,村民陈桂荣,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家人打电话给陈医生,陈医生意识的病人的病情十分严重,马上起床,拿起急救箱,氧气袋,等感人的事你自己编吧,,尽量写的感人至深,病人是肺气肿,肺心病,
由于她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陈___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___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他个人投资十几万元,建成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积极做好卫生服务工作,现在已为辖区1226口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尤其为辖区137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在老龄化趋势加快情况下,尤其关心老人健康,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年人建立了身体“晴雨表”。
2011年12月1号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陈阿丽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__同志以她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3月,十里铺村卫生室被示范化卫生室等荣誉称号。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应该引陈阿丽同志为自豪,以__同志为榜样,像她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5)
___,男,一九六○年生,中共党员,___区___卫生院医生。自一九八三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农村,心系患者,在农村最基层的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被评为区(乡)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曾当选___乡第五届人大代表,并多次在学术会上交流和宣读论文数篇。
一、扎根乡村,医术精湛
一九八三年,他从部队复员分配到___医院工作。面对农村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没有退缩;面对招工招干的时尚诱惑,他没有动心;面对一次一次进城工作的机会,他终究放弃。因为他深知,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需要他,艰难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他,同事和亲友的眼神鼓励着他。从此他扎根乡村三十年,用青春和智慧守候在___,守护着___人民的健康,用真诚和真心诠释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由军人到医生的角色转换,他既感到荣耀又感到身上压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光有从医的信心和决心远远不够,更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毕竟“人命关天”。
从此他积极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进修深造,虚心向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学习。在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他很快成长为一名医务技术人员。但工作时他仍觉得自己所学知识不够用,满足不了临床工作的需要。当时医院许多学科领域是空白的,如针灸推拿、中医药、骨伤科等领域,而这些是最需要、最实用的。于是他下定决心填补这些空白。他一方面拜有经验的老中医为师,向有经验的针灸推拿老师学习;一方面学习理论结合实际,中药辛酸苦涩甘咸亲口口味,针灸的经络在自己身上摸索,常常在自己身上扎针,有时针扎痛得冒汗,有时针扎酸痛得流泪。但痛在身上,乐在心里。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终于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罗秋古患者,因外伤致右手麻木无力,虎口处肌肉萎缩,经多家医院治疗二个多月不见效,而来到___医院后,___用针灸推拿治疗,一个月后该患者奇迹般地康复,随访一年康复如初。樟树籍患者刘永清患急腹症,症痛多时,到___医院就诊时,已经休克昏迷,不省人事,家属急得团团转。___用针灸推拿急救,患者立即醒来,获得及时有效救治。从此,___医院开展骨伤科、针灸推拿、中医科工作的消息传开,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连年来,___医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及业务总量大幅增长。
二、医德高尚,廉洁从医
三十年来,他走遍了___的山山水水,与乡亲群众建立了浓厚感情,患者痛苦他痛苦,患者健康他快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视病人如亲人是他行医的信条。七十八岁的患者黎桂英,因患慢性肠炎,长年解大便不规律,时有时无,一不小心大便就流入裤内,经多方治疗不见效。病人痛苦不堪,怀疑患有不治之症,活着比受罪难过,子女又不在身边,老伴年长体弱,照顾起来力不从心,再加上家里经济又困难,她便想放弃治疗,甚至多次产生轻生念头。___发现后,耐心给予劝导与安慰,终于使她打消了轻生念头,并继续接受治疗。她吃中药不方便,___便亲自调剂煎熬,甚至给她煮稀饭、炖排骨。经一段时间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很快康复。黎桂英发自内心地说:“谢医师比自己的儿子还亲,医院就象自己的家。”出院时,她从报销费中拿出人民币三百元用于感谢,被___婉言谢绝。
七十二岁的李大妈,胃病发作,上腹疼痛,急忙来___医院就诊,不慎把看病钱丢失,身心痛苦交加,___知道了,一边安慰,一边给她开方治疗,垫付药款取药,并端水给她服药,很快胃就不痛了。老人对谢医师感激不已。
三、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___认为是党和人民培育了自己,自己就应该报效党和人民。所以他把救死扶伤当成是自己的天职。只要有病人就诊,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上班还是休假,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他都义无反顾。有时忙起来吃饭也顾不上。特别是前年,手足口病疫情还未平息,甲流又盛行起来。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医务人员积极应对疫情的挑战与考验,疫情不休,战斗不止,严守岗位,连续作战。由于较长时间紧张工作,不能得到有效休息,___病了一场,他一边吃药治疗,一边坚持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两天,他却说“轻伤不下火线,共产党员应冲锋在前”。
同年十一月上旬,他八十五岁的父亲生病了,催他回家看望。但他始终忙于工作,脱不开身,只好打电话安慰父亲,并劝他在附近诊所就诊。过几天,又接着家里电话,父亲病情加重。这时他才心急如焚,要家人送父亲来自己所在的医院治疗。见到父亲咳喘难受的样子,他顿时流下了眼泪,哽咽地说:“爸,儿不孝,儿让您受苦了。”老父亲微笑地说:“爸不怪你,现在甲流时期工作忙,我理解。你不仅是爸的好儿子,更是人民的好儿子。工作需要你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___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尽心尽职,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医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6)
胡志立是蔡甸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医生,从医20多年来,他悉心诊治每一名患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医务人员的初心使命。“不少病人六点就来了,不好让他们等太久。”上午七点不到,蔡甸中医医院门诊2楼针灸科人头攒动,诊室外患者们早已自行排好了队,坐在椅子上等着,还有十几个病人,在走廊另一头或坐或立,等待治疗。
“来,您的单子我看看,脖子还麻吗?位子还要等一下哦。”诊疗过程中,胡志立询问病人病情总是不徐不疾,无形中安抚着病人的情绪。施针后,病人需要静卧一段时间,整个治疗过程一般在30分钟左右,而诊室床位又有限。为了使治疗有序,胡志立每天下班前自制了一叠小卡片,用数字排号,发给排队等待治疗的病人。一次发出十张,每空出一个床位,就叫一人进入。消毒、找穴位、下针,只见胡志立一气呵成。“脖子还痛?好,我知道了。”与病人闲聊的当口,胡志立手下不停,一手拿着酒精棉对着病人的脖子上的几个穴位一一擦过消毒,一手下针犹如蜻蜓点水。只见下针的瞬间,病人习惯性拧了一下眉头,随后就松开了:“有点酸胀感,不痛,扎完针整个人都松快了。”
针灸医用针极细,下针角度稍有不对就容易扎歪或出血,胡志立下手却极稳,指力控制到位,总能一针到底。平均施针治疗一个病人,他用不了五分钟。
在诊室里,胡志立一忙起来就跟陀螺一般转个不停。按号为病人看诊施针,间隙还要开方子开药,有些病人等急了来催,他也耐着性子安抚,一个上午忙下来,水都几乎没时间喝上一口。“来胡医生这扎几针,舒服多了。”70岁的侏儒山街刘婆婆年轻时干农活受伤了,腰痛腿痛是老毛病了,现在趁着天气好每天坐最早一班公交从侏儒山街赶过来,虽然家在侏儒山街,来一次总要一两个小时,可她依旧风雨无阻。
“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碰到难治的病例?”面对记者询问,胡志立笑了:“中医不像西医,病人的症状多是陈年旧疾,像运动型关节痛、腰椎颈椎痛这样的常见病最多。”针灸治疗的疗程往往需要十天半个月,在胡志立看来,最考验自己的,还是对病人的耐心和恒心。
“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每个穴位进针角度、深度、运针等都各有不同。”胡志立说,针灸除了治疗各种痛症之外还能治疗内科的不少病症,如头晕、中风、咳嗽、哮喘等等,世界卫生组织于1979年首次向世界推广针灸的适宜病种就有43种,1996年增加到64种。
前年,一位蔡甸老太太患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肌肉萎缩,一年无法进食,身体消瘦站立不稳,在武汉多家医院治疗无好转。患者前来蔡甸区中医医院求治,胡志立了解到患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采用经济实惠且有效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饮食恢复正常,可以独自站立行走。患者家属想制作一面锦旗送到医院来,胡志立回答道:“没有必要了,您就把省下来的钱留给婆婆买药继续后期治疗吧。”
曾经有一位聋哑患者因为颈椎病发作住院,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不适,只能痛苦地用手在头部比划。胡志立接诊后,试着用笔在纸上写字询问病情,患者也在纸上写下不舒服的表现。在后来的治疗过程中,胡志立每天查房时用笔写字和患者交流,直至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谢。据悉,蔡甸区中医医院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全区中医药技术科研教学指导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武汉市第一医院医联体合作单位。针灸科为湖北省县级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胡志立从江汉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来到蔡甸区中医医院。他潜心扎根基层,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利用身边的简单器具实施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针灸、推拿、按摩……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他精湛的医术、和蔼的态度,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治病救人,缓解病人的痛苦,于胡志立来说,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胡志立兢兢业业,为患者解除病痛。每天高强度的工作,有时会让胡志立感到力不从心。但他说,只要病人还需要他,他就会继续立足岗位,竭力诊治好每一名患者。把苦累留给自己,把健康快乐送给他人,这就是胡志立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担当。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7)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疗卫生战线处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是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逆行向前、迎难而上,不顾个人安危、勇挑重担,以无畏精神与病魔较量,是抗击疫情一线最耀眼的那颗星。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共产党员,也有救治H7N9患者的经历,我先上。”在新冠疫情救治最前线,__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__坚定地说。他知道,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党员,理应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在救治患者最关键的时刻冲上去。
他没有犹豫,也没有退缩,正如他说的那样冲在了最前面,任医院救治组副组长,承担__市首例新冠疫情确诊患者的主诊医生。从接任那一刻起,询问患者情况、查看CT片、邀请专家讨论病情,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救治中去。
在举家团聚的春节,隔离病房成了他的驻扎地,新冠疫情患者成了他的“家人”。1月29日,是他儿子10岁生日,爸爸的生日礼物是电话里头的祝福,还有一则首例新冠疫情患者解除隔离转到普通病房治疗的好消息。
在__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呼吸支持、加强营养、增强免疫、预防并发症、院感防控等一系列治疗,经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病人于2月2日出院。
“自疫情发生以来,像__这样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__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付茂军说,先后有300余名医护人员志愿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已有约160名医护人员坚守在医疗救治第一线。
就是这样一名普通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践行入党誓言,坚守医者初心,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当好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我是党员,跟我来。
留在医学观察点的群众都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疫区回乡的人员,是最靠近“危险”的地方之一,存在较大感染的风险,可以称为“隐形炸弹”。
面对危险,武胜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杰文在武胜县医学观察点的前期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他逆向前行、身先士卒,带领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干部在面对困难时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初心与使命,展现了医者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风貌。
半个月里,他带队奔赴乡镇筛选医学观察点、指导建设运行。先后指导建立了中心、宝箴塞、红军小学等7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和1个备用医学观察点。对各医学观察点的区域划分、人员培训,流程梳理等方面进行全程参与,对各医学观察点的医务人员开展系统性培训和演练,确保医学观察点高效、有序、安全、稳定运行。
医学观察点的建设工作琐碎而繁重,随着留观人员的增多,医务人员不足,大家都十分辛苦,为避免交叉感染,唐杰文带领工作人员打扫房间、开展消杀灭工作。同时,还要奔波于各医学观察点轮转指导,应对突发状况。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让唐杰文感到头晕目眩,但他依然坚持工作。每当工作人员劝他休息一会儿,他总是坚定地说:“大家都很辛苦,我是党员,应该带头多做一点,坚持一下就会好的”。留观群众看到他的拼命,就给他取了个亲切而又让人心疼的外号“唐三郎”。
正是这样一个个“拼命三郎”,把堡垒筑在防控疫情斗争最前沿,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我是党员,我不退
“发热门诊每天三班倒,必须轮流上班,如果我请假的话,科室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就会相应加大,更忙不过来,所以同事间都要相互体谅,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打赢这场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我是党员,我不退”她最后坚守地说。
说话的是__中医医院医生邹鑫。疫情突发后,她放弃休假直奔医院。从正月初四开始,她就在内一科住院病区和发热门诊间来回切换,虽然身患感冒,却自始至终坚守工作岗位,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给患者诊疗,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咨询问题。
疫情面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争当最最美“逆行者”,在防控新冠疫情的战场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汇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大力量,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医者仁心医生典型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篇8)
黄晓婕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的一名主任医师,她也是佑安医院援助大凉山防治艾滋病的第五位医务工作者,他们在大凉山上履行救死扶伤的职业信条,把知识、技术和爱都献给了这里的百姓,每个人都用日记的形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国家抗艾的故事。
1月10日周一阴转晴8℃
美姑县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团队
国家卫健委第一阶段脱贫攻坚行动使整个凉山州的艾防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取得了”三升三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成功率和感染者发现率稳步上升,新发感染率、母婴传播率和单阳家庭配偶传播率明显下降)的历史性成就。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乡村振兴和艾滋病防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北京市卫健委积极落实,启动第二阶段艾防攻坚十四五规划,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和北京市性艾协会协积极配合,落实帮扶任务。
会诊艾滋病母婴阻断失败HIV感染合并细菌性肺炎6个月宝宝
在这种大背景下,10天前,2021年最后一天,肩负不同专业使命的我们长途跋涉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大凉山美姑县,全年最冷的季节,几天前大雪封山,湿冷的天气真得让人一瞬间冻成冰块,加之高原反应,水土不服。但是热情好客的彝族父老乡亲让我们的心又瞬间暖了起来,感谢美姑县人民医院乌体院长非常周到的安排,衣食住行很快就安顿好了。10天来,我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心的兄弟姐妹朝夕相处,共同查房,讨论疑难病例。艾滋单阳双阳甚至三阳家庭,无辜的艾滋病儿童,母婴阻断失败的宝宝,感染结核的一家六口,艾滋合并丙肝肝硬化,艾滋合并结核肠穿孔,都是非常棘手的难治病例。忘不了那一双双无助和绝望的眼神,在听说我们是国家派来的专家,想尽各种办法找寻各种资源为她们找到解决方案之后,一双双眼睛又突然有了光。这一刻想到了乌体院长说的:“我们要拯救自己的父老乡亲,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样帮助每一个患者,为了自己,更为了美姑的下一代”。行医18载,此时此刻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不停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彝族兄弟姐妹。
会诊颈部淋巴结结核6岁患儿
一周内通过与主要负责艾防工作近两年,也是众多援助专家中有着深厚民族情怀的沈贵州老师,乡村医生及同伴志愿者的定性访谈,初步了解到乡村艾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管理。这边的同伴教育管理模式一直走在大凉山的前列,结合北京的经验我提出了建设示范村的建议,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凝练美姑长期摸索成熟的先进管理工作模式,并将之推广至全州。
会诊一家六口结核病患者
针对艾防一线人员对疾病早诊早治认知不足的问题,连续三天不间断给当地艾防工作中比较关键的五股力量(同伴志愿者-全县各乡镇卫生院艾滋病骨干-县及医院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母婴阻断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梅毒、丙肝和结核诊疗技术培训。
艾滋病合并肠结核肠穿孔患者查房
短短10天,克服了气候恶劣,高原反应,饮食不适应等多重困难,培训全县基层医生及志愿者骨干50余人,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200余人,提高了艾滋病等各种传染病的筛查意识,规范了抗病毒及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
艾滋病合并多药耐药结核病患者多学科讨论
如何将县医院变成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全县乃至全州艾防人才成长的黄埔军校,如何将感染科建设成重点学科,怎样才能改变人才流失的尴尬现状,这是10天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美姑县艾滋病志愿者骨干能力建设培训会
相信通过接下来一年的援助,在北京佑安医院领导及凉山州卫健委、美姑县人民医院领导支持及指导下,能够切实帮助到彝族同胞亲人,尤其需要在督促落实完成各项艾防目标上下足功夫,早日终结艾滋病,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情怀,是所有奋斗在大凉山援助专家的共同愿望。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心有所信,方能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