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10篇

| 福萍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1)

连妙芬:1969年7月生,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绍兴市上虞区基层委社员。

曾获上虞市三八红旗手、上虞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上虞区首届“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上虞区劳动模范、“上虞名医”等荣誉。担任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与省卫健委 “综合卒中中心”及市首批医学重点学科负责人等。从医30多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科技为抓手",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2)

何登伟:1971年2月生,丽水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九三学社丽水市委员会副主委。

入选浙江省卫健委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人才。带领团队研发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CanHelp系统,优化了手术操作流程,大大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各地有超过42家三甲医院正在使用。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3)

毛剑宏:1981年2月生,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课题负责人,九三学社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支社社员,丽水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主席。

深耕半导体事业20年,拥有专利125项,珏芯微电子研制的碲镉汞探测器产品通过航天院所鉴定验证,实现批量交付,为我国尖端航天装备的大批量列装作出贡献。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4)

拉琼,男,藏族,1990年3月生,中共党员,初中学历,西藏藏缘青稞科技有限公司低度酒车间主任。

主要事迹:该同志每天长时间奔忙于生产流水线,过硬的技术本领使他练就“火眼金睛”,针对能耗过高的问题,他改造生产设备,改进产品包装技术,减少生产环节能源消耗,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从而在全市生产型企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他还将自己掌握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周边同事,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公司的生产、研发和节能降耗等作出了积极贡献。该同志2018年荣获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5)

姬秋梅,女,藏族,1965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主要事迹:该同志长期工作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三十多年来,针对西藏牦牛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技术攻关,在牦牛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她首次构建了牦牛全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开发了世界第一个牦牛基因芯片,建立了中国牦牛基因库;选育牦牛良种4000余头,后代产肉性能提高8—12%。突破多项牦牛生产关键技术,牦牛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技术转化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产业扶贫及农牧民增收。在她的努力下,牦牛胚胎移植技术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牦牛科研方法和手段,提高了科研效率和水平。首次建立了较为系统、合理的牦牛能量流动体系及其计算机拟态模型,对分析和研究牦牛放牧系统提供了较好的方法。该同志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曾被评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等。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6)

黄文辉,现任广东省地震监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是一位年轻有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防震减灾工作者。长期以来,他把积极研究数字地震观测新技术、刻苦攻关地震数据处理专业软件作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坚持在防震减灾科研第一线,努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建设和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使自己成为了地震系统测震软件开发的专家和行业内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从1997年至今,他在国内首创研制十多个大型地震专业软件,编写的代码量超过200万行,这软件包括地震分析交互处理系统、地震台网实时处理系统、单台交互分析软件、台网监控系统、EQIM地震速报共享系统和JOPENS软件系统等。大型专业软件JOPENS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科技,作为“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以来最具应用实效科技成果”之一的系统,荣获201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先后荣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获广东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等。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7)

4月18日,江西省总工会发布2023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结束,方大特钢动力厂主任工程师兼设备保障部党支部书记、部长林志勇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林志勇是南昌市劳动模范,方大特钢“林志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和“能源电力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林志勇秉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断钻研新技术,大胆实践、敢于挑战、攻坚克难,执着追逐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用脚踏实地的奋斗诠释技术人员的实干。经过近30年的磨砺,他不仅成为一名业务精湛的电气高级工程师,还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为方大特钢培养合格电工技术人员400余人。他负责和参与的《一种在线冷凝器管道阻垢装置》等7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主持的科技攻关项目《1号汽轮发电机并网研究》解决了多台发电机组在一台主变并网的技术难题,每年可为企业创效近620万元,该项目于2022年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此外,林志勇还积极致力于节能水泵、光伏发电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方大特钢绿电应用“零”的突破。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8)

丘汉松,男,汉族,1971年4月生,广东大埔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现任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丘汉松自幼喜爱美术,自学成才,对陶瓷的艺术情有独钟,擅长工笔釉下青花。1990年高陂中学陶瓷彩绘班毕业进入公司工作;2006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一年陶瓷美术设计;2009年评为彩绘专业助理工艺美术师。2013年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公司的设计总监,丘汉松带领全体技术人员积极钻研,共同研发新产品。其科研成果《全釉薄胎陶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广东科学技术二等奖及市科学技术一等奖;《青花釉里红薄胎大碗》获省第五届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大赛金奖,《金银5″釉里红龙云大碗》参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银奖;《青花满瓷鞋 “15青花勾连(雕通)红福挂盘》被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组委会评为“中凯杯”首届全球客家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创意奖; “日用陶瓷”获市陶艺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及“造型与设计”类三等奖。坚持“科技为先、质量第一”的核心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发了众多青花瓷之乡文化特色的产品。还积极参与工会工作,热情为职工服务,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突出的贡献。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9)

余炎雄,男,汉族,1978年9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余炎雄同志于1999年7月在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入职我公司工作,一直从事超声仪器设计和研发管理方面的工作,该同志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敬岗爱业,在技术工作一线上,为加快各项产品研发实现进度,长期主动加班加点,不计较得失;作为技术团队主要成员和项目负责人,带领技术开发团队先后完成了多项省市各级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得省市科技奖励、发明创业奖等荣誉。完成了嵌入式平台系列超声产品、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系统系列产品、用于女性两癌的彩超诊断系统等系列产品的开发与批量化生产工作,所研发各项产品主要技术水平已达同类产品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关产品申请多项专利,系列超声仪器产品畅销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研发系统技术带头人和部门负责人,注重培养技术人才,精心指导团队成员,使一大批青年技术人员成为单位产品研发、实现的技术骨干,为公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以及产品研发和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汕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事迹简介(精选篇10)

陆建新,男,汉族,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深圳会展项目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自1982年参加工作35年来,陆建新同志始终坚守一线,先后参与建设了44项工程,工程总高度达3500余米,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的4座,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再到国际领先的全过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陆建新投身特区建设,先后参建了深圳国贸大厦、深圳地王大厦、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深圳四个不同时期的地标,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并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技术成果,6项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个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他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近三年来,陆建新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劳动模范”“南粤工匠”“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国企敬业好员工”“央企楷模”等荣誉称号;2017被深圳市委宣传部列为深圳市重点宣传典型人物,并当选“广东省第十二届党代表”,代表建筑行业参政议政。两年间,陆建新同志先后在广东、南京、北京等8个城市举办“建新事迹报告会”15场,受众10000余人次,身体力行传播工匠精神。其事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12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