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10篇

| 福萍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写什么?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家庭医生评选个人主要事迹材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10篇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1】

赵利娟,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一队团队长,副主任医师。

扎根社区14年,赵利娟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竭尽所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用心、用情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细微显真情,平凡塑仁心。截至目前,她签约的社区居民1700余人,她用精湛的医术和细心的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为慢病患者创新治疗方法,做“全而有专”的家庭医生

赵利娟认为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仅有一腔踏实肯干的工作热情是不够的,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赵医生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欠缺,依从性差,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有的已经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治疗和健康指导,赵医生先后到大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在专家的指导下开设糖尿病专病门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血糖达标了,患者开心了,依从性提高了,对治疗也更有信心了。工作中赵利娟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完成区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6篇。

倾情守护,科学指导,做临终患者的“家庭”医生

唯愿“生死两相安”。安宁疗护病房的工作中,守护在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身旁,赵利娟竭尽全力抚慰着他们,她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

恐慌和无助是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对于突如其来的疾病噩耗他们内心充满无助和恐慌,死亡的巨大阴影,是他们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面对病人的离世,家属的痛哭,赵医生意识到,家属更需要得到关怀与心理支持。每当这个时候,赵医生会及时跟家属沟通,耐心倾听家属的想法,探讨生命的意义,利用身心放松法解除患者家属心理上的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克服情绪上的波动。

赵利娟用所学知识,竭尽全力帮助患者及家属,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接受安宁疗护“重视生命,接纳死亡,维护病人尊严与权益,维持生活质量,协助病人安详离世”的理念。

坚守防控,筑牢网底,做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无论是集中隔离点的严防死守,应急核酸采样的随时待命,还是新冠救治工作的日夜坚守,都能看到赵利娟医生忙碌的身影。2022年底新冠感染患者的突然增加,赵医生跟同事们一起全力以赴,奋斗在医疗救治的一线,“保健康、防重症”,兜牢疫情防控网底。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2】

刘浩,中共党员,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千鹤团队家庭医生,全科副主任医师。入选“上海市青年医师人才培养计划”,健康管理师,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师资。

治病救人是本职,家庭医生更重要

刘浩踏上工作岗位后分别在护理病房及康复病房工作,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随着社区综改的深入,她清楚地意识到治病救人是本职,健康管理及治未病更是使命、是挑战,她毅然加入了家庭医生队伍,从“治个人”到“医群人”的理念转变使她越来越喜欢家庭医生这个身份。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多次参加区技能岗位比武大赛及知识竞赛等,她自学取得国家健康管理师证书,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耐心待人善沟通,医患和谐受好评

工作中刘浩更多的是居民的朋友和亲人,她经常和社区居民“拉家常”,耐心倾听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风里雨里,严寒酷暑,都动摇不了她为居民服务的热心。从预防到保健、从治疗到康复、从生理到心理,刘浩全面关心她签约的近2000名居民。

热心公益展专长,应急救护本领强

刘浩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定期到辖区敬老院、邻里汇等为老人测血压,开展用药咨询及健康讲座等。她乐于志愿服务并通过反复培训与考核获得“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师资”,积极参加红会组织的应急救护科普培训,为广大居民传播普及救护知识。

抗疫之路最艰辛,终得疫情散开去

刘浩一直坚信,“小病找家医,大病不耽误”。她为签约居民进行慢病管理,开具长处方和延伸处方,改善患者接诊体验。应用全-专云平台,与上级医院专家探讨病情及诊疗方案。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家庭医生的工作做实、做细。

细心管理早介入,分级诊疗新探索

2022年的新冠疫情是艰苦并难忘的,是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刘浩坚持并坚守着。当她接到了支援隔离点的通知,义不容辞投入了闭环工作。纤弱瘦小的她是一个二胎妈妈,爱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难,她没有退却。她通过签约居民的微信及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疫情防护等多方面指导,多次帮居民送药上门,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就是这样的一个刘浩,她把爱心、责任心融入到家庭医生工作中,播撒进社区居民的心中。她坚持走亲民路线,不断提升服务,坚守自己“树医德,重医术,善医人,勤医心”的服务理念,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而实践着、努力着!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3】

袁春光,中共党员,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澜团队团队长,主治医师。

扎根基层15年,袁春光带领团队开展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签约居民管理等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为签约居民开通一站式服务,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基础,发挥中医中药针灸作用,丰富家庭医生工作内涵。把居民自我穴位按摩和体质辨识融入到慢病预防管理中工作模式,造福社区百姓。

一朝签约,相伴守护

“小袁,又麻烦你来帮我开药送药,这么多年真的多亏有你。”独居的刘阿姨每次上大医院看病配药,苦不堪言。袁春光医生得知这个情况后,便主动向刘阿姨承担这份工作。自此,他开启了送药上门服务,虽然他的岗位和工作站点有变,但仍坚持送药和上门诊疗至今。今年一月初,刘阿姨因感觉发热浑身无力两天急切地打电话给袁医生。袁医生立刻赶了过去,查看病情后初步判断是新冠病毒感染。他初步判断病情后立即帮助申请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并送药上门。“这些年多亏了小袁医生,无论平日还是疾病发作,幸亏有袁医生在身边。”刘阿姨常常和街坊邻居说。

精益求精,科研不停

袁春光医生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科研。结合实际工作探索家庭医生团队糖尿病中医体质管理模式,积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并开展实施,成功创建上海市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示范岗。先后主持市区级课题各1项,参与3项。获得徐汇区中医药科普视频大赛汇聚人气奖、科普人才三等奖,获聘徐汇区中医药科普团讲师。

抗击疫情,义不容辞

2020-2021年他参与了上海南站道口疫情保障、医疗保障。2020年12月担任建国宾馆隔离点医疗组长。封控期间担任7个小区线上医疗保障咨询。承担疫苗点医疗保障以及流动疫苗上门动员评估接种,并多次带队进行封控小区核酸采样。

“其实我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温馨服务,多一点付出,真诚为老百姓服务。”他一直强调自己所做的不过是出于一名医生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而最动人的恰是这份质朴真挚的家庭医生情怀。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4】

沈晓凝,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衡山团队家庭医生,主治医师。

从“小姑娘”到“阿拉沈医生”

作为一名中医家庭医生,沈晓凝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周围居民都称呼她“小姑娘”,她尽心尽力、温和耐心地接待每一位患者。渐渐地,居民们也越来越信赖她,口中的“小姑娘”逐渐变成了“阿拉沈医生”。

居民刘奶奶是位独居老人,长期白细胞低下,又有房颤病史,平时如果有不舒服都尽量自己扛着。沈晓凝医生了解情况后,定期打电话关心刘奶奶的身体情况。有一次,刘奶奶不舒服躺在床上起不来,沈医生得到消息后立刻带上出诊包上门检查,在确保刘奶奶服用应急药物后,及时协同居委将刘奶奶转诊至上级医院治疗。类似这样的病人还有很多,居民们对原来的“小姑娘”越来越信任,越来越多的居民跟沈医生进行了签约,他们家里任何人有健康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沈医生。

从“小中医”到“科普沈医生”

沈晓凝医生对健康科普工作非常重视。她将科普融入日常,在门诊接诊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反复叮嘱,同时积极参与居委的健康讲座、学校的卫生广播等工作,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小区居民们都喜欢上沈医生的讲课。沈晓凝医生在工作之余多次参与科普培训和比赛,不断提高自身科普能力,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从“小妈妈”到“大白沈医生”

2020年疫情防控时,社区承接了回沪居民的上门测温及健康监测等任务。当时沈医生正是妊娠期,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跑居民楼经常会感到呼吸不畅。但她依然坚持完成各项任务,她表示,只要在岗位一天,就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最终她坚持工作到产前一周才休息。产后回归岗位,她一如既往积极参与一线工作,全力奋战,风雨无阻,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

从“小徒弟”到“课题负责人”

沈晓凝医生工作之余,不断认真学习,刻骨钻研。2019年获得徐汇区社区卫生医务人员技能竞赛一等奖。2020—2022年参与第二轮“上海市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2023年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区科委青年课题一项。

沈晓凝医生始终坚信“以心连心,以情共情”,她将继续深耕社区,以人为本,做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5】

王威,中共党员,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古美永兆团队团队长,全科主治医师。

从二级医院的医生转型成为一名家庭医生以来,王威在虹梅担任全科团队长已有9年,目前管理古美、永兆两个卫生服务站。他签约居民1600多人,签约率达43.9%。在为签约居民服务期间,他先后推出“天福堂”“虹医家园”“家医有约”“家医健康服务平台”等服务模式,有效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关爱特殊群体,优化拓展签约居民的服务,通过新媒体等形式创新服务方式。他解决多例社区疑难杂症病人;为失独家庭提供及时的医疗健康帮助,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他为九十多岁高龄的“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多次解决疾患困扰,成为潘院士最信任的家庭医生。

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王威始终站在抗疫第一线,从流调小组到值守预检岗位,从排摸疫区来沪人员,到为隔离人员测温巡视,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抗疫三年,王威三次进入集中隔离点,作为医疗骨干,带头接重任、挑重担,不仅关注隔离人员身体上的不适,更注重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2021年,荣获徐汇区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他和居委密切沟通联系,确保居民的日常用药,尤其是小区里需要更换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防控重心调整后,他将自己的电话通知到每一户重点人群家庭,开展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抗原检测、协助转诊等服务。

在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辖区内有20多万的漕开发员工,王威是首位服务于开发区白领的家庭医生。他建立了保障企业员工健康“4C4H”园区服务模式,进入企业手把手传教各种急救操作,解决青年人“百度医病”误治后的问题。他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得到了园区白领的肯定,他日复一日的倾情付出为园区营建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疫情期间,他全力保障漕开发24个园区、两千多家企业,多次为腾讯、字节跳动、米哈游、捷普、3M等公司进行流调采样等工作。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6】

王林创,中共党员,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全科副主任医师,公共营养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学组委员,获上海市第二届全科医师“基层服务卓越奖”称号,徐汇区卫健系统青年人才培养对象。主持区科委课题1项,发表论文5篇,其中SIC论文2篇。

全专结合,擦亮“双心”名片

作为全科医生,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拥有“双心”特色。首开“双心门诊”,以“1+1服务>2”医疗服务模式为心血管疾病老人提供躯体治疗及心理咨询“同步”服务,累计接诊500余人次,撰写各类服务个案、健康科普20余篇,其中《心脏康复之心理处方——以赵女士双心门诊经历探讨社区门诊心理障碍双向转诊管理路径》被评为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2021优秀双心病例。

热心呵护,成为“明星”家医

作为家庭医生,他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全+专”诊疗优势,做优“心肺康复”社区管理,利用分级诊疗提供的优质医疗资源,聚焦“心肺康复”社区康复需求,在医联体内专家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系统性心肺功能评定,融中心、站点、家庭于一体个性化康复管理模式,落实心脏康复五大处方,让居民真正享受到签约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白衣执甲,书写“抗疫”先锋

作为抗疫战士,他白衣执甲,书写“抗疫”先锋故事。在担任隔离点医疗组负责人期间,他完善医疗管理制度,梳理转诊流程,优化院感防控措施,加强隔离点人员培训,72个昼夜牢牢守住防控“网底”。在医疗救治期间,作为病区负责人,他带领病区20余名医护主动跨前,加强对住院患者诊健康评估力度,增加病区医护巡查频次,创新“治疗+护理+康复”个性化服务,为医疗救治服务能力的提升按下“加速键”。

献血捐髓,成为“助人”模范

作为志愿达人,他献血捐髓、传递大爱,成为“助人”模范。他已经参加无偿献血12次,全血献血总量达3200ml。2022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真善无言,爱让生命延续。他先后荣获2021年徐汇区道德模范称号,获2020-2021年度全国(上海)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21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2022年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获2022年度徐汇区最美家庭、2022年度海上最美家庭等称号。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7】

杨蓝

杨蓝,全科主治医师,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谨斜团队家庭医生,2021-2024年度上海市医苑新星全科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对象,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家庭医生分会委员。先后获得市级、国家级一等奖6项。区科委课题立项1项,发表论文5篇。

康复服务进社区 全专结合暖人心

在深化家庭医生服务内涵的过程中,杨蓝医生始终秉持以守护签约居民健康为首要任务的服务宗旨,目前管理全人群1995人,签约率达49%;其中重点人群数1256人,签约服务覆盖率为73.7%。基于在康复病区5年的工作经验累积,又是一名骨松专病医师,她下沉站点后,积极探索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康复服务进社区路径,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居家康复锻炼计划及物理治疗方案,帮助更多的患者走出家门、迈向社会,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铿锵玫瑰战疫情 “硬核”坚守当“医”靠

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杨蓝医生所在的振兴小区是枫林街道第一个开始封控的小区,所在团队24小时闭环、全天候待命,每天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在封控区内来回奔走,争分夺秒,化身外科医生、数据统计员、送药快递员……她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成为社区居民最坚实、最信任的“医”靠。

一专多能强本领 勇于创新强科普

作为社区教学骨干师资,她还取得了国家级全科医学师资证书,参与中山医院全科规培生的社区带教工作。她积极参加全科医师技能、案例分享等比赛项目,2020年荣获“全科医学病例诊疗思维培训项目——红叶计划(第2季)”全科医学病例诊疗思维评比一等奖,2021年荣获上海市基层卫生服务技能竞赛暨“谢谢侬”家庭医生团队风采展示活动(第2季)一等奖,2022年荣获第二届“学以致用”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病例大赛一等奖,科普作品荣获上海市全科医师健康科普比赛特等奖。

作为一名全科医生,她热爱工作,对待患者贴心、细心、耐心,针对签约居民有暖意,针对健康科普有新意,凭借她的“三心二意”和扎实的业务能力获得社区百姓的声声称赞。她希望可以利用她的医疗技术和健康科普解决每一位签约居民的健康问题,真正诠释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身份!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8】

邓雯予,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凌团队团队长,全科主治医师。2022-2025年度上海市医苑新星全科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对象。2017年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目前签约管理1600余人。

一份礼物,承载和谐医患关系。患者向先生在就诊过程中发现,邓雯予医生会以画图、画表格的方式,为糖尿病患者形象地介绍疾病知识以及血糖监测和随访注意事项,就是这样的细节让向先生认定了她是值得信任的医生。“邓医生看过了,我就放心了,我只信任你,什么问题都要来问问你我才放心。”这是向先生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当向先生得知邓雯予医生是党员后,送上自己珍藏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章,称赞她“是一名好党员,也是一个好医生”。这份浓浓的医患情,是邓医生认真、耐心、细心换得患者无限信任的写照。

一面锦旗,承载浓浓医患情谊。患者荣阿姨是一名86岁独居老人,邓医生作为签约医生,时刻记挂她的健康状况。疫情期间患有高血压的荣阿姨血压一直控制不佳,邓医生主动联系荣阿姨,根据病情评估建立家庭病床,调整优化用药方案,通过定期巡诊荣阿姨的血压波动得到控制。当荣阿姨拄着拐杖特意将表扬邓医生的锦旗送到中心时,这份饱含医患深情的信任,温暖着所有人的心。

一份帮助,承载暖心医患故事。2022年12月,邓医生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始终坚守在一线。一天,邓雯予接到居委的求助电话,一名百岁老人感染新冠一周后出现精神、胃口欠佳的情况,她立即与患者家属进一步沟通,携带仪器与药品带领家医团队前往老人家中查看情况,根据现场评估,给予对症治疗,并及时转诊住院治疗,几天后老人症状明显缓解顺利出院。

一份书信,承载患者的认可。今年妇女节那天,邓雯予收到一张红色信纸,上面写满患者的感谢与肯定。原来,这位患者在就诊时对照自己的病情根据网络信息主动要求静脉补液,邓医生果断拒绝患者的要求,向患者沟通解释并进行心理疏导,最终让患者放弃非必要补液的念头。患者完全康复后高度赞扬邓医生的医术和耐心,并愉快地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邓雯予只是众多医护人员中一名普通的家庭医生,但她丝丝入心的健康照护点亮了患者心中的光,她用自己的真诚的付出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9】

余铭刚,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六团队家庭医生,全科主治医师。

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淬炼自身的“奋斗者”

自从2017年成为一名家庭医生以来,余铭刚就在奋力奔跑,全面淬炼提升自己。2019年9月前往云南省泸西县进行为期半年的对口支援,援滇期间获得“沪滇扶贫协作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参加徐汇区区委组织部举办的青干班;2021年完成徐汇区卫健系统青年人才培养计划;2022年考取同济大学医学院在职研究生;2023年完成卫健委健促科实践锻炼。六年的时间,他一直在路上,砥砺奋进,不断完善自我......

疫情防控,筑牢网底,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疫情防控工作中,余铭刚全身心投入,坚持筑牢网底,勇作居民健康“守护人”。从上门排摸、测温到疫苗接种,从核酸采样再到医疗救治,他始终陪伴在居民的身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守护着居民健康。截止目前,他的工作微信好友已达1668人。疫情三年来,他回复了广大居民数以万计的微信信息,无论清晨还是在深夜,他都认真细致、热情回复,毫无怨言。凭借优秀表现,他获得“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肺炎先进个人”“徐汇区最美社区医师”等荣誉称号。

家医有约,与时俱进,家庭医生的“佼佼者”

在家医岗位六年多时间里,他始终把签约居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践行着一名家庭医生的责任和担当。无论寒来暑往,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到离中心最远的小区为居民提供便民配药服务,截止目前,他已经签约1750人,社区就诊率达到67.6%。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他与时俱进,从居民健康关注点开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健康科普工作。他制作的以“高血压的防控”“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科普短视频累计播放量2.5万余次,其中“如何使用退热药”视频播放量5095次,及时有效地消除了广大居民健康知识的盲点和难点问题。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居民健康的“定心丸”和“贴心人”,受到签约居民的充分肯定!

家庭医生评选主要事迹材料【篇10】

沈雷

沈雷,主任医师,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中心成功创建上海市中医药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在全市243家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控中荣获总分第一名;2021年中心挂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社区教学基地、成功创建首批上海市示范社区康复中心、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2年获得全市唯一“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工作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卫健系统文明单位、漕河泾街道孝亲敬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个人荣获2019年徐汇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获得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获得第四届“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2023年获得徐汇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履行职责

沈雷同志从抓团结,抓凝聚入手,锤炼一支勇挑重担、廉洁奉公的队伍。他完善制度体系,严格议事规则、具化工作细则。他精细的工作作风凸显其人格魅力,在工作上他对大家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他对职工关怀备至,精细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手段,让中心医护人员关系融洽,工作配合默契,职工凝聚力不断提升。

重视家医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沈雷同志从抓质量,抓人才入手,培育一支业务精湛,仁心仁术的家医服务团队,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积极推进医改,以改革促发展。抓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证签约服务覆盖面及准确性;有效引导患者区域内就诊,落实医联体建设,达到分级诊疗;依托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品牌特色,为提升服务内涵,开展“便捷就医服务”2.0场景的建设,率先完成七大场景基本建设,2022年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工作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夯实网底功能,力守疫情第一道防线

沈雷同志从抓突破,抓管理入手,建设一支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抗疫突击队,守牢社区防控网底。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他第一时间组建中心防控领导小组,带领全体职工,参与各类防控任务。2022年初,他作为上海社区防疫专家,远赴内蒙古参与指导新冠疫情处置工作,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回来后他迅速随即投入到大上海保卫战中,创新网格化防控管理模式,确保医务人员用最高的效率完成各项防控任务。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他持续深挖潜力,对门诊、输液室、氧疗区、病房和服务站扩容增能,提升医疗救治力量,全力筑牢社区医疗救治网底,守护辖区居民健康。

12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