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20篇

| 福萍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如何写?事迹材料对于本系统本部门实际的针对性更强,事例叙述更为实用。事迹材料的语言朴实、庄重,人物通讯的语言生动、形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20篇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

王玮

福建医科大学 原解剖学系主任 教授

人物事迹:

作为解剖学教授,王玮老师坚持教导学生要医者仁心、尊重生命。每年清明节,他都与学生一起参加“福州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追思悼念活动”,走访遗体无偿捐献者或家属,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由于常常在深夜和节假日接收遗体,考虑到不少教辅人员工作劳累、家又较远,身为系主任,他经常主动承接任务。有一年春节,别人万家灯火合家欢聚,他却独自在学校解剖大楼坚持工作。如今,学校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每6名就拥有一具遗体标本,甚至达到全国最好标准。他努力探索“学习—验证—创新”的教学模式,连续举办了五届“解剖学实践大赛”。他参编教科书等44部,其中主编6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75篇,承担科研教学项目3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2)

付心知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 高级教师

人物事迹:

她是聋人,她是硕士研究生,她是福建省骨干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她更是聋生的良师益友。她身残志坚,十五年如一日,不懈探索聋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高效独特的教学风格;她以培养残而有为的学生为己任,用无声的师爱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育残成才的华章;她以己为镜,极大地鼓舞、激励了残疾学生,成为生活的强者。她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泉州市先进班集体,学生76人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荣获佳奖,更为高校输送了30多名聋人大学生。她爱生如子,虽囊中羞涩,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就这样,她成长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者,甘当人梯,将智慧与汗水倾注在特教的热土上,用无声的师爱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教书育人的华章。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3)

刘志红

厦门市湖里区华悦学校(民办) 校长 二级教师

人物事迹:

刘志红校长19岁孤身来厦,无怨无悔把最美花样年华的12年献给民办教育,学校“外来娃”真实地感受到这位一样也是“外来妹”校长沉甸甸的大爱。学生家长为生计早出晚归,她“所有能代替家长教育的,都尽可能代劳”,乃至生活上的照顾感情上的呵护;她放弃假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以行动教会家长“陪伴,是最好的爱”;她带着学生走出出租屋到厦大到博物馆,告诉他们生活不可能是永远的蜗居还有梦想和远方;她在学生罹患重病、家长都想放弃治疗的时候募集善款近30万元,用无疆大爱挽回孩子的生命。在这所学生全部为外来娃的民办学校里,刘志红用“爱”诠释“什么是最美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4)

赵冰洁

华侨大学 中心主任 教授

人物事迹: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30多年,赵冰洁老师对学生饱含深情,对生命高度关怀,以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技术,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一次,她在办公室桌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行潦草的字——“我要走了,我不再留恋”“我是撞车,还是吃降血压的药品”。心急如焚的她翻阅了近3个月来880份登记表,联系学生处和保卫处,经过40多个小时的努力后,终于挽救了这个学生的生命。她常常会在深夜接到学生的求助电话,所以不管多晚,她对电话铃声始终保持警觉——错过一个电话就意味着可能错失一个年轻的生命。任教华侨大学的16年间,她挽救了103名学生。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曾以《时代先锋——心灵的守护者》为题推介她的事迹。她带领的专业团队在2007年、2010年两度荣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她指导的华侨大学心理健康协会曾荣获全国十佳标兵社团等荣誉。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5)

邢燕,女,43岁,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邢燕从教26年来,把慈母般的爱播撒给了“无声世界”的孩子。她用妈妈式的陪伴拉近和听障孩子的心理距离,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她带领同事开展《聋生快乐阅读》研究,通过一对一的阅读指导让听障学生学会用正常的语序和语言表达方式。她利用自录教学视频的手段进行网课教学,最终班里3名听障学生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学校也实现了高考路上零的突破。她坚持走“教研一体”之路,采用听、评、练、写的模式,带动一批青年教师稳步成长。

她所教的学生赵紫怡获得“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全国特别关注孝心少年”“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学生刘金鹏在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两枚奖牌。她本人也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漯河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6)

刘华东,男,37岁,河南省淮阳中学教师

刘华东潜心研究,把物理课变得充满“魔法”,深受学生欢迎。“火焰掌”“徒手劈砖”“钢珠穿硬币”,这样的趣味实验在他的课堂上经常呈现,他把枯燥难解的物理课堂变得具体、生动。

上课之余,他经常放弃周末与假期,为农村科技馆义务服务。在科技馆他带领学生自制“水火箭”、无壳孵化小鸡、观看中国空间站过境……他自发组织开展公益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将优质科普资源带进乡村,给革命老区学校的孩子们带去精彩演讲,其乡村科普超1万人次,线上科普超百万人次,下乡科普事迹被《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刘华东曾获2020年全国“十大基层科普人物”、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其课堂精彩瞬间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单掌劈砖”视频获赞超100万。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7)

李锋,男,58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辛庄小学教师

李锋在农村一线任教35年,自2016年9月担任叶县叶邑镇辛庄小学负责人以来,他通过用“劳动教育磨意志、国学经典升格局、多彩活动建自信”的思路,推动孩子良好品德习惯养成、健全人格塑造、绽放生命幸福人生。

他以亲近自然、亲近乡土、亲近乡邻的“三亲教育”为轴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农耕劳动教育,磨练孩子的意志,增进了抗挫、担责能力。他采用“有根有温度”的教育,把经典诵读引入课堂,让农村学生变得知书达理。他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抖空竹、踩高跷等,让孩子展示自我,获得自信,懂得感恩、爱人。

6年多来,他无私奉献捐助学校20多万元,同时也为学校争取到百万元的捐助,让一个濒临倒闭的教学点重焕新生,旧貌换新颜。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8)

余红卫,女,53岁,河南农业大学教师

1988年,18岁的余红卫从中专毕业到乡村任教,后又不断深造、提升自己,硕士毕业后又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工作,并晋升为副教授。从教35年来,余红卫心系讲台、不断进取,以奋斗者的姿态为莘莘学子筑梦。

工作中,余红卫关爱学生、勇挑重担。她主动承担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教学任务,时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教学中,她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和蔼。工作中的她没有上班和下班的界限,只要是教学和学生需要的时候,她都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深受学生爱戴。

2023年4月,学校将她从中专生到大学教授一路奋斗的人生经历拍摄制作成短视频,受到全网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上千家媒体纷纷转发,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150万次,全网累计阅读量突破8000万,影响力辐射全国。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9)

张红丽,女,53岁,濮阳市第八中学教师

在张红丽看来,要想引领孩子读书,自己首先应该是个读书人。疫情期间,为指导孩子居家读书,她创建“姝读书”公众号,一至五年级语文课文36天全部读完、录完,推送至公众号。她白天上网课,晚上录音,每天只睡三四小时,嗓子不堪重负,由充血到咳血,医生让禁声,她不舍得耽误上课,至今仍未痊愈。她还引领全国各地近200位诗经爱好者,每天在微信群读《诗经》。

张红丽活跃在文化传播前沿,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创作情景剧《嫂娘》,她辅导的《老师好》获全省师德主题诗歌朗诵比赛第一名。原创作品参加全国征文大赛获第一名,赴中央电视台参加颁奖典礼时,她受邀现场展示朗诵该作品,获得专家称赞。

张红丽曾获评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等荣誉。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0)

张换霞,女,49岁,三门峡市灵宝市焦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2019年,张换霞被聘为首批“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3年多来,她怀着对首席教师岗位的敬畏和热爱,乐于奉献,高效履职。因工作出色,2021年3月和2023年3月,她两次代表三门峡市的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接受省教育厅的调研指导。

张换霞以“立足衡岭,引领弘农,辐射崤函”为目标,带领乡村师生走上成长的快车道。工作室成员中,1人被评为三门峡市级骨干,4人被评为灵宝市骨干,6人成为校级骨干;5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师节综合表彰;12人次在CN刊物发表论文;结项国家级、市级课题各1项;8人次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及作业设计奖项;《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带动乡村学校发展》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换霞两度获评三门峡市教学标兵,工作室被灵宝市教体局评为基础教育教学优秀名师工作室。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1)

于会祥

于会祥,男,汉族,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北京育英学校校长、教师。他躬耕基础教育39年,带领北京育英学校10余年坚持推进特色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凝结为学校的文化坐标,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浸润作用。他创新育人模式,构建以“基础课程、修身课程、发展力课程”为支柱的“育·英课程”体系,研制以“课程·评价系统”“管理·支撑系统”“发展·规划系统”为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关注“分数”到重视“人的发展”。他带领学校形成“无体育不教育”的氛围,把环境之美融入育人大课堂,落实劳动育人课程,致力于办“真正适合孩子的学校”。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2)

王智慧,女,47岁,开封市铁路中学教师

参加工作26年来,王智慧对工作认真执着,对学生关心负责,是学生口中的“慧姐”,是家长眼中的“铁娘子”。

2022年9月,在开封市推行教师校长轮岗制度中,她积极响应号召,从市窗口学校金明中学来到相对薄弱的铁路中学,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和英语教学工作。她推进班级劳动教育课程、美育课程、电影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建设;开展英语社团活动,不断提高学校英语教学质量。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她从早读、上课、运动、就餐到晚自习,时刻陪伴;面对家庭教育乏力的家长,她努力树立家校共同体意识,开设家长课堂,实现家校共育。

王智慧曾荣获河南省模范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开封市师德标兵等近百项称号。省市媒体多次对其事迹进行报道。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3)

李乘龙

中共党员,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准聘副教授,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曾连续两年专职辅导员考核优秀,2020年度西北工业大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管理学院学生工作组成员。

紧抓学生学业主责,多措并举深化学风建设工作。针对重点难点科目,利用朋辈教学的方式开展学业帮扶,邀请优秀学生担任学生讲师,累计开展三十余场复习讲解课。同时在公众号、B站等新媒体平台上设立《微课堂》栏目,建设线上学习园地。栏目已上线包括运筹学、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视频讲解内容,累计播放数过万,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真正成为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人。与学生共同成长、互相成就,是辅导员教师这个岗位上可以想象的最美好结果。”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4)

赵青

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博士研究生辅导员。曾获西北工业大学心理育人先进个人,所带学生班级连续三年获校“模范班级”,学生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陕西省优秀毕业生”“陕西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聚焦思政教育,突出专业特色,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时与效。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痛点、难点,以思政教育为抓手,将90余名学生分成18个调研小组,18名教师党员驻组指导。各小组以“党的奋斗历程中的国际元素”为切入点,结合学科特色展开调查研究,形成6分钟的结课汇报展示,增强“四个自信”。

“把学生的事当自己的做,关心到位;把琐碎的事细致的做,管理到位;把思想上的事创新的做,教育到位。努力做好新时代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5)

汤志荔

中共党员,航空学院副教授,国家级航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办公室主任,综合技术与控制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01081701班班主任。班级学生多人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并获校优秀毕业论文。

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鼓励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毕业季,多名学生入党。定期与每一位同学线下/线上交流,帮助同学们做好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大四学年本班不及格率为全年级最低,近四分之一学生获得保研资格。对待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业指导,多名同学获得国际级和国家级竞赛大奖。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十二载,我始终坚持用爱心和诚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用责任心和精心去上好每一节课,用细心和耐心去对待每一项工作。今后的工作我将继续修心智、铸师魂,凝心神,树师德,此爱一生无悔。”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6)

尹来恩,男,57岁,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赴哈密援疆之前,在河南大学附属中学任教的尹来恩已是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大学教育硕士导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特长。两次援疆,让他与哈密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2012年至201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支教的三年间,尹来恩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教学成绩显著。2020年,尹来恩踏上了第二次援疆之路——到哈密市第一中学担任副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创新“一课一研”教研方式,实施分层教学,加强派出校和受援校联合教研,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打造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等特色教学,让更多学生圆梦大学。

尹来恩先后获得十三师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等称号,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援疆优秀个人”。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7)

石龙伟,男,53岁,南阳市南召县南河店镇桑树坪村小学校长

自1991年到桑树坪小学任教以来,32年间,石龙伟以校为家,既是校长,又是包班老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打饭、喂饭、洗衣,样样都做。在脱贫攻坚的日子里,他白天走访群众,夜晚建档立卡,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让那些贫困辍学和残障智障的孩子重返校园。

桑树坪村沟壑纵横,有的学生上学需要经过4条河。孩子们的安危始终是石龙伟的心头大事。每到汛期河流涨水,他都会背着学生过河,一背就是25年。

学校有6名残障学生,生活不能自理。从2019年起,石龙伟每天义务接送他们上下学,同时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他的感召下,学校青年教师陈爽也加入到接送智障孩子的行列。

近年来,石龙伟先后荣获南召县优秀班主任、县师德标兵等称号。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8)

王成山

王成山,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把当好老师、培养好学生作为至高追求,潜心立德树人,执着科研攻关。他做好教学工作,牵头重要课程研发,编纂优质教材,从教以来共培养近200名硕士生、博士生。针对城市电网发展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研发工程化城网结构优化设计系统,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大规模建设改造工程。他积极推动储能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培育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和具有市场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带领的智能电网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19)

张洪程

张洪程,男,汉族,1951年2月生,中共党员,扬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我国作物栽培科学家,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创建“课堂—实验室—基地—生产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40多名,他们毕业后主动下沉一线、投身农业。他捐赠150万元设立奖学金,助学子成才。他潜心问“稻”48载,研创的水稻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等技术获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他把技术送到农村、教给农民,一条棉被伴其走遍苏皖鄂赣等省份,成为农民爱戴的“泥腿子”教授。他带领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300字(篇20)

姚东东

中共党员,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分子科学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担任11081701班班主任四年。曾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辅导员(2019)、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7、2021)等奖项。

以学生为根,多措并举促进全员良好发展,努力打造一支班风学风优良且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国际化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开展有计划地针对性学习,并强化对学业困难学生的有效帮扶。最终,全班20位学生均顺利毕业,并如愿深造或就业(其中读研深造率为75%)。

“‘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在工作中用真心、用真情、用行动感染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13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