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如何写?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1
__——打响“阜诚嫂”劳务品牌的退役老兵
__,衡水市阜城县人,1990年10月参军入伍,1994年12月退役,现任阜城县德隆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他始终热心公益,成立了家政培训学校和服务公司,打响了“阜诚嫂”劳务品牌,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致富。曾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河北省最美农民工、首都见义勇为荣誉市民、衡水市优秀退役军人等称号。
退役不褪色 危难时刻显身手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要勇当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排头兵。”__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充分彰显了军人的本色和风采。
在北京工作期间,他勇于担责,冲锋在前,由于工作出色,很快升任保安队长,并被记了功。他还多次见义勇为,救火、抓通缉犯、勇斗歹徒。2013年5月9日深夜,睡梦中的__被附近嘶哑的“救命”声惊醒,他一骨碌爬起来冲到大院,循声来到一间关闭的房间前,情急之下用力将门踹开,眼前一幕令人毛骨悚然:只见屋内地上墙上到处是血,一名男子已经身中数刀,倒在血泊中,胳膊也被砍断了。一名穷凶极恶的男子仍在行凶,将另外一名受害人顶在墙上,抡着菜刀一阵猛砍……情势危急,__来不及多想,猛地冲上去,左手抓住行凶男子的右手腕,右手向左猛拧,将砍刀夺下扔出屋外,一脚将凶徒踹翻到里屋地上,迅速架着受害人向外跑。谁知受害人刚到门外,凶徒不知又从哪里抄起一把砍刀,朝他猛扑过来,__迅速闪身躲过并与之展开殊死搏斗,很快用双手牢牢控制住了对方持刀的右手。凶徒气急败坏,在__的左臂上狠狠咬了一口。千钧一发之际,__忍着剧痛用一招背摔将行凶男子猛地摔在地上,并同时猛击其后脑,歹徒当时就失去了反抗能力,束手就擒。
他的见义勇为事迹被京华时报、北京民政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栏目给予了专题报道,得到了首都市民的广泛赞誉。__回忆,“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只觉得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就该那么做。”
家政创品牌 创业不忘桑梓情
在北京工作期间,__发现,家政服务人员在大城市供不应求,家政行业薪酬更是一路攀升,在2011年月嫂的月工资就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
2013年6月,__不顾朋友的劝说,毅然决然返乡创业,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家政培训学校和家政服务公司,带领家乡父老了解了家政行业的广阔前景。“家政服务,诚信为本;行业壮大,品牌引领。”这是__一直以来坚守的原则和行规。他以“诚信”为本,打响了“阜诚嫂”这个衡水本土家政品牌,创办了衡水市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实行家政人员诚信“上岗卡”管理,系统后台和公安、银行、法院等系统对接,加强对家政人员情况的登记和管理,雇主扫描家政人员上岗卡的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到家政人员的身份信息、技能信息、健康信息、客户评价、信用情况,让雇主能够更加放心的聘请家政人员。有付出就有回报,“阜诚嫂”品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培训和就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目前,__带领团队在衡水及周边县市区共培训家政人员6.36万人,安置就业4600多人次,累计帮扶42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稳定脱贫,取得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影响一村、带动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公益暖人心 拥军优属显真情
2013年6月,刚刚返乡的他听说县城有一个以爱国拥军模范高金潮为队长的拥军志愿者服务队,他果断申请加入。从此,__同队友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拥军优属活动。10年来,每逢节假日,他都带上米面油和礼品,随队深入到县人武部、武警中队、光荣院和优抚对象家中,走访慰问现役官兵、抗战老兵、残疾军人、军人家属。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__还带领学员和家政员工到光荣院、养老公寓和养老院,为老荣军和残疾军人理发、擦洗,并打扫卫生,给老人们送去节日问候和真诚关怀。他倡导的“传递大爱”行动实施10年来,已救助孤寡老人100余人,减免培训费用500余人。建桥村贫困户李女士,自幼先天性髋关节错位,行动不便,丈夫在外打工受伤,无法从事繁重劳动,全家还要偿还上万元的债务。李女士参加德隆家政学校培训并取得护理师职业能力证书后,__很快帮她在县城找到了工作,家庭生活得到稳定改善。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2
“服役时,忘我训练,不畏艰苦;退役后,本色不褪,勇当先锋”,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上海却面临着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这些日子在战“疫”路上涌现出了很多的人和事,他即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位民防人,他的事迹深深鼓舞人心,凝聚社会的正能量,燃起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__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__是一名退役老兵。
__同志1995年入伍,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2008年转业至上海市奉贤区民防办公室工作,多次被区政府评为嘉奖和优秀共产党员。22年党龄的他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疫情集结号吹响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加入到抗击疫情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的千家万户建立起防疫的“保护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志愿者的担当。他说:“我是以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无召也必回,在疫情面前永不退役。”
我是党员,我来报到!一位胸口贴着党员志愿者写着“__”的“大白”出现在小区各个现场。他的工作职责是维持现场排队秩序,协助医护人员对小区做抗原检测,帮助群众在“健康云APP”上预约检测和打开随申码核酸系统,并现场扫码操作。“没登记的先扫码登记,登记完的准备好。”“大家请往后退,保持2米间距。”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的__,不知道重复喊了多少遍,嗓子都疼得发不出声。每当遇到随意插队的群众,他总会第一个上前劝说,保证现场秩序不乱。人手不足时,他就变成多面手,哪儿有需要他就到哪儿帮忙。几天下来,社区干部都对这个志愿者有了深刻印象,社区书记评价他说,“他真有党员样儿,能带头、敢发声、有态度,是我们社区抗疫队伍中的主力队员。”
志愿者“暖心”,让老人安心下楼俯身蹲下,背上老爷爷,双手紧托,小心翼翼走下楼梯……今天,在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出现了温暖一幕,志愿者__“全副武装”,背着一位论虚岁已是百岁高龄老爷爷下楼,坐上社区准备的轮椅,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完成核酸检测,引得现场人员纷纷点赞。“谢谢你,志愿者,你真的太辛苦了!”激动地道谢。老爷爷年岁已高,住在没有电梯的老式楼房,下楼做核酸检测是个难题。检测完回家的路上,老人家谈及近期的防疫工作表示一定会全力配合,努力做疫情防控的模范与表率。志愿者__表示作为抗疫党员志愿者的冲锋兵,我必定满腔热血、恪尽职守完成任务。
他早出晚归,每天忙碌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吃上饭,爬楼送物资,微信运动步数已不能承载他的工作强度。因超负荷的工作,加上整夜头疼失眠,他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同事们劝他歇一歇,而他却说在疫情面前,我们的工作片刻不容懈怠,“如果牺牲我一点点的时间,能换来社区的安定,值得!”他脸上深深的勒痕和汗水,这就是一名志愿者枕戈待旦的坚守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忘我,他以一名民防人“冲锋在前”的军人形象感动着社区的居民们。
如今,上海疫情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他表示将坚守一线,与医护人员、街道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助力上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硬仗。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3
__,女,1990年7月出生,安徽滁州琅琊区人。2011年12月入伍,2013年12月从武警北京总队退役,现为滁州市琅琊区扬子城管中队内勤。
她既是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军嫂,家属常年在外地服役。一直以来,__同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真正做到职场工作、家庭生活两不误,在城管系统内深受其他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勤练基本功 做到业务过硬
__同志进入城管队伍三年以来,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政治思想觉悟高,主动学习党的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参加城管中队党建活动,2021上半年被党组织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她在认真学习城管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同时,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知识水平,还报考非全日制广播电视大学学历升级。白天认真上班、晚上和周末辅导孩子、电大上课就是她日常状态。有人问她累不累,她说:“每个人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2020年10月,该同志因为工作需要,她从琅琊区城管执法中队一线队员转岗为扬子城管中队内勤,面对新岗位,__同志能认真学习各种业务知识,熟悉工作程序,凭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迅速进入角色,她始终把担当精神放在首位,工作中能够做到一丝不苟,井井有条。针对市长热线反映的问题,__同志能够认真负责地逐一电话反馈,告知来电人案件办理的详细情况。在沟通交流中,__同志能始终做到耐心细致地答疑,设身处地地协调解决群众各种合理诉求。 扬子街道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年在建项目较多,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和一线的执法队员一起参与征迁和市容巡查工作。在处置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时,用火一样的热情、钢一样的坚韧,耐心细致地劝导,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受辖区群众的认可。
退役不退色 永葆军人本色
__同志在部队时期,认真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回到地方,始终坚守原则底线,真正做到退役不退色,保持军人本色。
在2020年的创城工作中,__同志始终战斗在一线,经常加班加点,白天既要到居民小区清理垃圾死角,晚上还要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展入户文明养犬宣传工作,周末遇有工作需要依然坚守岗位,责任心、吃苦能力强,为滁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今年城管中队保障疫苗接种任务期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__同志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和其他同志一道深入社区向群众科普疫苗接种的知识要点,打消群众的担忧和顾虑。在疫苗接种现场,始终能见到她一边指导填表一边维持秩序的忙碌身影。在每年秸秆禁烧期间,她主动要求包保距单位十公里之外且任务较重的高郢村,她和男同志一样每天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秸秆禁烧的政策宣传,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从没有任何怨言。她常说:“男同志能做好的事,女同志也要尽力出色的完成”。
先锋作用强 诠释军人情怀
在日常的生活中,__同志始终怀揣善良之本,乐于助人,积极献血,主动关爱孤寡老人。在上下班的路途中,有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能够义不容辞地站出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次,上班途中,她遇到一名衣装褴褛的路人突然昏倒在路边,及时在现场灵活处置,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和110,等警察到来做好交接说明后,又悄然离开。
__同志之所以有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源自于她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源自于部队的严格培养,源自于她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人生态度。作为一名城管队员,她认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军嫂,她深知,要全力支持爱人保家卫国的工作,自己默默担负起照顾小家的重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虽然已经退役,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她永恒不变的信念!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4
“请放心,这件事情我们会回去研究,一定给你们一个说法。”2018年9月24日,退役军人、琅琊区__局办公室主任主任__在太平村拆迁户王某家回访时郑重承诺。这是他第四次和相关单位来处置征地拆迁__事项。让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得到解决,让群众“急难愁盼”事不再心存纠结是__办事的原则之一。
3年来,每年出勤300天以上;接待的上访群众超过180人次,处理的案卷90余件……__任职以来,成功调解的各类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苗头事件80多件,全区__总量和人数、矛盾纠纷量整体下降,__案件办结率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化解纠纷的“好能手”
2016年初,家住营房社区的刘某为建房屋申请宅基地曾向相关部门多次申请未果,致使他反复致信到国家__局,成了__“老户”。得知此事后,__立即深入刘某家中了解具体情况并走访周边群众、调阅该案档案、约谈刘某,迅速查清了刘某的__诉求。通过多次交流后,刘某认识到自己在规划区范围内申请宅基地虽然合法,但是反复缠访、闹访却是违法的行为,自此他表示将主动配合__案件的化解工作。__一边询问__人的困难,一边也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在相关部门的碰头会中与相关部门领导共同研究通过了安置解决刘某住房问题的处理意见,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__局汇报案件化解工作的进展情况。经上级部门同意后,他立即推进化解措施的具体落实。在本案化解过程中,__多次到原市房产局为__人协调房源,并鉴于__人常年生病,家庭生活特别困难,他向相关部门反映了__人的真实情况与生活的艰难后,帮助__人解决了部分安置房费用,并带__人多次实地挑选房源,直到__人满意为止。
爱岗敬业的“__官”
在同事眼中,__是一本“活字典”。处理矛盾纠纷时法律法规的条款信手拈来,全区有哪些矛盾纠纷、__的基本情况如何,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厚厚的一叠笔记本,里面抄录着各种法律法规。他说:“我们处理的纠纷涉及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不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就寸步难行。好记性是逼出来的。”
从2016年任职起,__从没请过一天假,加班加点是常事。2017年,南门中心发生一起纠纷,当事人直接打来电话说:“我就要你亲自下来处理。听说你办事公道,我看你如何处理。”此时已是晚上19时,正在吃晚饭的__二话没说,放下碗筷赶到现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依法依规调解,矛盾当晚平息。当事人说:“你办事公正,我服你。”
__还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分片“三包”,即包情报信息收集、处置,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包群体性苗头事件及非正常上访苗头事件的平息处置。通过落实__工作责任,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被平息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爱民如己的“贴心人”
__常说,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不算大事。他的手机里存有许多上访群众的电话号码,许多群众也有他的手机号码,群众有了问题一个电话找到他,他都不厌其烦一一记录。群众一个电话、一次来访,他都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解决。早在5年前,区政府大院经常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滞留在政府上访,甚至咒骂不断,很多人误以为是疯子,其实他是20多年的老上访户。在区政府机关上班的人员,没有人不知道其人其事的,确实有点“难缠”。其多年来经常越级赴省到市上访,反映的问题超过20多个,大都是邻里纠纷类,属一种“老王不高兴一村、一村不高兴老王”的人。__接访中了解到宋某年龄大、与儿子妻子关系紧张、生活困难等情况后,非常同情,决定从解决其实际困难着手,以情感化。他多次到其所在的街道社区为其求援筹措资金,帮其女儿上学入托,解决住有所居困难,并帮助解决用电用水问题。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5
我叫___,出生在___区___村一个农民家庭,83年入伍,中共党员,88年退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和大家一道,把一个经济落后的乡村,建设成为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文明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1000元上升到6400元,全村集体资产由负债400万元发展为现有的500万元,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村”、___市“文明村社”、___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我本人也被当选为___区人大代表。
含辛茹苦闯商海
退伍后,我回到了依然贫穷的家乡。凭着部队给我的胆识和勇气,毅然闯荡商海,多方筹资买来1辆解放牌大货车搞起长途运输。为多跑几趟业务,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在车上啃两口红苕,渴了就在路边喝口井水,有时,一天连饭都吃不上。但天有不测风云,不到4个月就出了车祸,一下就亏损了8万多元。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们借给我3万多元。我拿着这笔资金,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由于缺乏经营经验,投资项目没选准,两个月下来,又亏损了7万多元。
创业接连受挫,我没有退缩。冷静思考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之后,意识到自己还是知识缺乏、信息闭塞,于是,我购买市场经济的书籍给自己充电,又边打工边考察市场,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获得___区一块土地的开发项目。用汗水和智慧挖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将承包的一个乡镇建筑企业改制组建成___集团公司。并以诚信、严格、优质、高效的行为,赢得了企业的大发展。公司从二级企业晋升为一级企业,业务范围已拓展到17个省市,成为拥有18家分公司,员工11000人,其中,退伍军人2500人,集工程建设、对外投资、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企业,跨入了___企业100强和___民营企业50强。
当村官情注三峡移民
通过10多年的拼搏,我已拥有上亿元的资产。时至2001年11月,我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___村村主任的竞选!
这是怎么回事?质疑声、劝阻声不绝于耳。他们全然不知,深藏我心中的一个秘密: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几岁的时候,由于家穷,我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饿得躺在柴房里。这时,村里的老支书给我家送来了半袋苞谷。从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播下这样一颗种子:长大后,我一定要当村支书,一定要做老支书那样的人!
我深知,人生如同一个天平,一头是个人财富,一头是社会贡献,个人财富再多,没有对社会的贡献,人生的价值就等于“零”。我力排众议,不顾家人和公司高层人士的反对,如期参加竞选,全票当选为___村主任。次年,我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上任后,第一个攻坚战就是三峡移民。全村需搬迁359户1141名村民,有的要迁往福建等外省安置,有的迁往本市___等地安置,有的原地后靠安置。说实话,要按政策和移民计划把他们一户一户地动员搬迁,工作的难度和繁重程度可想而知。面对这道世界级难题,我把国家利益和移民利益两副重担扛在肩上,把公司的事交给一位副总打理,全身心地投入到移民工作中。
一期移民外迁福建晋江,我和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政策,真心地与他们交流,得到了大多数移民的理解和支持。但村民黄德华,拒绝签订协议。第一次去他家,劈头盖脸就是责骂,我耐心地倾听着,在责骂声中听出他对政策还有疑惑和误解。等他骂完了,我再给他讲移民政策。一次、两次,不知做了多少次工作,他才同意签订协议。但在搬迁的节骨眼上,他感到背井离乡,又不想走了,一家人蹲在院坝里大哭。此时,已是深夜,我和村干部们坐在院坝里给他和家人拉家常,凌晨4点钟,他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你是大老板,来当村支书就不容易,你又把政策讲得这样透彻,我再不搬迁,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天刚亮,我又帮他们搬运东西,一直目送他们远去。现在,黄德华一家已经在福___居乐业,还开了一家面条加工厂,年收入达20万元。
村民___,以在路边卖馒头为生。移民安置时,死活不愿搬。我和村里的同志去他家做工作,刚到院坝前,他就把一条大黄狗放出来咬我。还威胁说:“如果你再来,我就抱着你一起跳长江”。后来,干脆把门锁了,避而不见。白天见不到人,那就晚上去找。连续几天,我们每天晚上就到他家门外守候,终于在一天的凌晨5点钟见到了___。看着我们一身的雾水,他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脸色较过去也好些了,主动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坐。在签订协议的那天,他拍着我的肩膀动情地说:“说真话,要不是你的苦口婆心和真情实意,我怕到现在还转不过弯来。” 如今,他重新开了一家杂货铺,年收入3万多元。每次见到我就说:“书记,你是个好心人啦!”
___村三期移民有60人需搬迁到500公里以外的___县。我虽然多次组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层层动员,但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人来报名,怎么办?我干脆从企业拿出一笔钱,对每个报名的移民奖励1000元,但还是没人来报名。思前想后,我只有动员自己年迈的父母外迁,以打开工作僵局。一天,我来到二老的住处,先和他们拉家常,然后,试探着说:“爸爸妈妈,现在移民工作实在太难,干脆你们先带个头,支持儿子的工作”。二老一听,当即就是一顿责备:“我们都70多岁了,你不让我们好好过几年安身日子,还要搬这搬哪,你的孝心被狗吃了?”二老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作为儿子,我该尽孝心,作为村支书,我应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移民任务。为了三峡移民,我只有得罪亲人。我说服兄弟姐妹,一起来给父母做工作,在子女们的劝说下,父母终于同意外迁。临走时,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儿啊,背井离乡哪个都不愿意,但是,三峡移民是国家大事,你又是村里的带头人,只要你的工作好做,我们再不情愿也支持你!”在二老的带动下,不到半个月,全村就有63人报名外迁,超额完成了移民外迁任务。
___村地处长江边上一个狭谷地带,移民搬迁前多数村民居住在靠江边一块平坝上,后靠搬迁的难度很大。为后靠移民的搬迁,我把修路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由公司出资100多万元,移民负责出土地,投工投劳。经过半年多时间,硬是从半山腰中修出了一条宽8米、长1.8公里的碎石路,解除了制约移民搬迁的“瓶颈”。路通了,后靠安置的移民既找到了建房的地方,又节省了搬迁建房的材料转运费。全村后靠安置的移民每户节省材料转运费近3万元,总计达200万元。同时,为使后靠移民尽快搬迁,我还说服公司其他领导,承建了当时低于市场成本价每平方米100元的二栋5000平米的移民安置住房,保证了10多户移民的安置,仅此一项公司就补贴50万元。后靠移民搬迁安置后,因无钱缴纳水电初装费,我又从公司拿出一部分钱,为移民们支付了水电初装费,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谋发展率领乡亲致富
完成移民搬迁任务,如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关键是要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才是移民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我曾经滋生过这样的念头:每年给乡亲们一笔钱,改善他们的生活。转念又一想,光靠我的“输血”,乡亲们能致富吗?如何找到___村发展的路子,壮大集体经济,使他们既稳得住,又逐步能致富,成了我为之奋斗的最大目标。于是,我和村干部们利用两个多月时间,研究移民政策,多方走访调研,召开相关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了“依托现有的交通和地理优势,发展集体经济,解决移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的发展路子。
___村地处城郊、交通便捷,沙石资源丰富,经过考察论证后,决定在村里修建码头、沙石场。方向找准了,我带着村干部,奔波于政府各部门、国有和民营企业之间,建货场、修码头,拉动辖区经济发展,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___村货场、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00万吨,年创产值800万元,安置村内外移民就业1000余名,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我还通过各种生意上的合作商,招商引资,邀请各种产业集团来村里安营扎寨办企业,拉动和壮大集体经济。现在,村里已成功引进玉松煤矿等2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落户,涉及电器、设备租赁和养殖业等,使___村发展很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给辖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经常深入辖区企业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就当即拍板,能够次日解决的,绝不往后拖。到目前,全村集体经济达到500万元,后靠安置的移民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家乡的父老乡亲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追寻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党的教育培养了我,是火热的军旅生活磨砺了我,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部队的锤炼,没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三峡移民的历史机遇,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和荣誉。我将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继续开拓复退军人创业新路,浓笔书写当兵人的历史,以实际行动回报军队、奉献社会、报答党的恩情。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6
脱下军装,他们用军人本色续写人生崭新篇章;走出军营,他们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一个个整装再出发的动人故事,汇成一曲激昂奋进的时代之歌。今天,让我们走近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__。
__,女,中共党员,1988年11月出生, 2006年12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某部,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三级警长,被评为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在部队服役期间,__信念坚定、不畏艰苦、忠诚履行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退役后,她继承部队的优良传统,将祖国边陲“喀喇昆仑精神”带到了公安工作中,把严谨过硬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情怀融入了社区警务工作实践中,用心用情守护着一方平安,打造了百姓满意的“无毒无诈无黑无访”平安社区。__以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创新进取,竭诚奉献,书写了一名退役女兵心怀大爱、服务人民的精彩华章!
社区女警:平安社区的建设者
脱下绿军装,穿上蓝警服。__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退伍后,经过甘肃警察职业学院2年和特警5年的磨砺,她对公安工作产生了由衷的热爱。2015年,她调至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成为了小西湖街道西津桥社区一名社区民警。
__所在的小西湖派出所是公安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她负责的西津桥警务区辖区面积0.34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聚区,辖区有商业综合体、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以及各类行业场所289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辖区复杂的治安形势。
初任社区民警,__有点无从下手,但她并没有犹豫和退缩,而是以在军营里锻造出的坚韧意志和过硬作风迅速投入工作。她有事没事下社区,走家串户,户户不漏,还把联系方式印在反诈宣传海报上,贴在单元楼门口,告诉辖区群众:我是新来的社区民警,有事请给我打电话。
派出所实行值班民警和社区民警同处警的警务模式,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非正常死亡等警情,社区民警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很快__不仅快速融入了社区,而且对社区的各种信息情况都了如指掌。
7年多的社区工作,__创造性地提出“热心帮办服务、爱心预约服务、耐心延时服务、贴心代办服务、暖心回访服务”的“五心”服务标准,探索出“随时叫、有问必答,随时办、有事必管,随时帮、有求必应”的“三随三有”工作法,她将辖区当作是自己的家,真心实意对待辖区群众,已经变成了辖区群众的贴心闺女。
辖区居民老陈和对门邻居老李恩恩怨怨30多年,左邻右舍一提起他们都直摇头。老陈家安装了个可视门铃,老李知道后不乐意了,说窃取了他家的隐私,老李就在两家中间的楼道里粘了个帘子,为此两人吵得不可开交。__从多家邻居那里了解到事情前因后果后,就想法子给两人做工作。她提着水果找老李,一口一个李叔叫着,还协调街坊邻居也给老李做工作,最终老李被她说动了,表示愿意和老陈好好商量。老陈生病住院,__又赶紧买了牛奶去看望,陈叔长、陈叔短,给陈叔讲道理,讲体会,前前后后历时三个月,两人两家终于握手言和。
以真诚、真心、真情对待群众,设身处地以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是__的工作法宝。7年来,西津桥警务室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7起,提供服务2300余次,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群众满意率100%!
为了更好地守护辖区平安,__牵头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力量,形成了以居民区巡逻、敬老助幼、邻里照应的社区防范力量,持续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安全宣传、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到了社区管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今年年初,__调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工作,利用“小兰帮办”、警务终端、二维码门楼牌、建设智慧安防小区、综治中心协同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她再次创造性地建成运营的“24小时不打烊线上__警务室”,网上办、家里办、线上办、预约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辖区居民连竖大拇指。
反诈先锋:百姓钱袋的守护者
2019年7月,随着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__通过向全国各地的警察战友咨询、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电诈案件、制作宣传课件,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她的反诈宣传。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电信诈骗,您千万不能相信!”拿着手机,__向群众讲解着电信诈骗的伎俩和手段,教会大家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日常工作中,反电诈宣传是__的一项重点工作,想要把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牢牢印刻在群众心中不容易,怎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__想了很多办法。
“宁可辣子多来几勺,也不能给骗子转去一分”,这是贴在一家牛肉面馆的反电诈宣传画中的语言,这样的宣传画几乎贴遍了西津桥社区的牛肉面馆,而这些反电诈宣传画恰恰是__自己设计印刷、自行沟通商家张贴上去的。
“你知道反电诈灵魂8问吗?”为了让辖区老人能够明白反电诈的重要性,__把这些问题印在了杯子上,发给老百姓。辖区的张大爷今年70多岁了,每次拿着__给他的反电诈杯子喝水时都会看一看杯子上面写的宣传语言,张大爷说:“小王警官工作真用心,把要宣传的东西印在杯子上送给我们,这个方法好!”
__还把反诈的想法和疫情防控常结合在一起,找到制作口罩的厂家,把反诈信息印在口罩上发给过往群众。一时间,兰州市街头的反诈口罩成了一道风景,此举还被全国公安系统的反诈民警学习效仿。
此外,__还精心设计了反诈鸡蛋、反诈八宝茶、反诈荧光背心、反诈荧光肩章,就连辖区商家的纯净水器和水桶上也印上了她的反诈宣传标语……这些创意,让__的反诈宣传深入到了辖区每一位居民心中。
通过__穷尽一切办法的覆盖宣传,辖区反诈宣传入户率98%,“金钟罩”小程序受保护人数8900余人,5000余人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面对面精准劝阻700人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西津桥社区连续两年没有发生一起电诈案件,被评为“无诈社区”,__本人也连续6次被评为兰州市公安局“反诈之星”,并荣立三等功1次。
“社区百合”:心怀大爱的爱心使者
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全国闻名的百合之乡。“社区百合”是辖区百姓送给__的称呼,表达着大家对__的肯定和喜爱,这也是对她作为社区民警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最高褒奖。
得知辖区一名参加空军招飞学生正在进行政审,在电梯维修的情况下,__和招飞干部一口气爬到了30楼,顺利为其完成了政审工作。
李奶奶是独居老人,一生好强只要自己可以身体力行的事绝不给__说。每到逢年过节,__都会买些李奶奶爱吃的食物水果去看她......
高爷爷是位抗战老兵,今年96岁了。自从入户时认识高爷爷后,__隔三差五跑去看他,陪他聊天、说话,帮着做一些家务,高爷爷把__当成了自己的孙女,给她讲故事,上党课,嘱咐她革命军人要永远听党的话......
辖区张大妈每次见到__都会跟她说:“小王,你这么忙,孩子肯定没有时间照看,你把孩子带过来大妈帮你照看哦”。因为同是警察的丈夫也不能正常回家照看孩子,两个孩子只能轮流由双方老人帮忙照顾。
2008年以来,__每年都坚持义务献血。2013年,她从网上看到兰州市一个因脾脏大出血的患者家属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献血,挽救了患者生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__积极献血,甘肃省输血协会、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特发“感谢状”,褒扬她热血战“疫”、敬佑生命的事迹。
从2020年开始,__每月都从自己工资中捐出100元钱,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项目“月捐为救灾”活动。2021年,__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签订骨髓捐献协议,为挽救患者生命奉献爱心。
青春无悔,淬炼成钢。两年的军旅岁月,十二载警察生涯,__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踏实进取、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和心怀人民、向上向善的高尚情操。正如一朵清秀淡雅、品性高洁的“琼花”,悄然绽放在千家万户的百姓心中,散发着新时代退役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双重光芒。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7
一位一等伤残军人的壮美人生
他太普通。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舌头因为手术切除两厘米而发音混沌。
他太平常。上身花格子衬衣已经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像刚从田地归来的老农……
走近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__,记者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与那个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的英雄联系在一起;也无法与那个4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9个月、被医学专家判为“死刑”的勇士联系在一起;更无法与那个拥有3项发明专利、帮助10余万人脱贫致富、被誉为无盐酱油之父的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
有些人,单从外表很难感知他的丰厚沉甸。无疑,__就是这样的人。
军营历险
这是一份无比传奇的历程——
1969年冬天,结婚仅仅45天的四川省青神县张家坝村青年__穿上军装,来到内蒙古一座风雪弥漫的军营。战友们很难适应恶劣的环境,2岁母亲饿死、13岁独立生活的__却轻松自如。5年后,同批战友多数退役,他却担任了三排代理排长,留在军营。师部正在修建战备指挥大楼,三排负责朝楼上运砖。人工太慢,__大胆革新,增加卷扬机载砖板的有效面积,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卷扬机在超负荷运转,__每天听着吱吱嘎嘎的钢丝绳,捏着一把汗。他把最危险的岗位留给自己,始终站在卷扬机下边工作边观察。
第4天,灾难果真降临!钢丝绳意外折断,沉重的砖筐突然从五楼飞落而下,击中他的头部。 战友们惊呼着他的名字扑上来,他已躺在血泊里不省人事,脑部天灵盖、后脑盖、鼻梁骨全被砖块砸烂迸裂。
__被送到大同某部队医院抢救。在那里,他昏迷了 121天,住院7个月。
不幸接踵而来。出院不久的__参加师炮团修建营房加工水塔底部混凝土钢筋时,被物料打中头部右侧耳门部。这一次,他在病床上又昏迷一个月。此时,__破损的头盖骨伤痕累累,严重的脑震荡、脑神经痛已很难治愈。
__跟随所在部队进驻山西阳河坡。时值三伏大旱,驻地河枯井干,每日饮用水都需一架马车去十几里外的山沟里拉回。连队在田边安了一张藤椅,安排病号__看管菜地和果园,让他一边半休一边工作。__是个坐不住的人,见菜地干渴得裂开大口,便天天拄着拐棍到烂泥沟里挑污水浇。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十几亩菜地承受住几十天烈日暴晒,处处闪烁着丰收的景象。
这一天,战士套上两匹烈马去拉水,返回山坡时,两匹骠壮的高头大马突然惊了,拖着满载水桶的马车嘶叫着从山坡上直冲而下,风驰电掣。菜地边公路上, 4个孩子饶有兴趣地玩着杏仁,完全没意识到一场灾祸的降临。 “如果不及时拦住惊马,孩子将被砸成肉饼。”山上山下劳动的人们发出惊恐的叫声:“快-救-人-啊!”正在菜地浇水的__,丢下水瓢,子弹一样朝公路射去。惊马拖着水车,已经冲到孩子身边,__奋力推开两个,又顺手挟走两个。短短几秒时间,孩子全部脱离危险,__却被飞速前冲的载重马车撞倒在10余米外的乱石堆里,再次昏死过去。
从山西大同送到张家口,从张家口送进北京城,最后住进解放军总医院。__这次历险,造成严重脑神经瘫痪症。整整昏迷5个半月,接连转送4家医院,生的希望才姗姗到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死神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他的追逐,医院很快发现了他的淋巴癌。北京6家著名大医院的专家经过会诊,确认只有手术治疗尚有一线生机。
此次淋巴癌手术,医生切除__颈部淋巴、双腋淋巴及转移瘤块5处,舌头割掉 2 厘米,结肠割掉10厘米,全身缝了88针。
触底反弹
是专家的资料库,还是校园的图书馆?走进四川省青神县县郊翠微食品厂陈旧的厂房,记者被琳琅满目的书籍惊呆。除了酿造车间,进入视野的全是书,科学知识类、哲学类、化学生物类、发酵酿造类……4万册图书分布在各个房间,类别清晰,__睡觉的床上、仓库的储藏室、职工的饭堂,甚至洗漱间里,都整整齐齐地摆满书籍。他收集剪辑的资料,一捆捆,一撂撂,像山一样垛在墙角,直抵房顶。
1980年,重型脑外伤、一等伤残军人__带着2枚三等功奖章,退役返乡。按照政策规定,__被安置在条件优越的原成都军区新繁疗养院,颐养天年。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服从组织安排,而是请求回到家乡青神县,他说:“休养院的生活太安逸,我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为社会做点贡献,为政府减轻负担。”
几番周折,__回到自己理想的生活中。可是仅仅过去6天,他伤病齐发,再次被送进县医院抢救。这一次,专家们看法一致:他最多活3个月。望着满目疮痍、奄奄一息的__,亲人们笼罩在他生命残灯的阴影里,也不再报希望,开始准备后事。
死神布下天罗地网,可缰绳再次被挣脱。3个月中,__顽强地与疾病斗争,又一次创造生命奇迹。坐在病床前,__没有怨天忧人,而是思索着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人生的价值和辉煌?“既然每个人都要死亡,那又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我要像太阳那样轰轰烈烈地升起,轰轰烈烈地运行,轰轰烈烈地沉落,才气势如虹磅礴壮观。”
__把病床当成了书房,他夜以继日地攻读养殖学,打算借助农村的天然条件,发展养殖业。可现实给他当头一棒,养鸡几个月,蛋不好卖,盈利微薄。他仍不死心,开始潜心钻研孵化技术。
仍然是失败。一年多,他试验十几种孵化法,效果均不理想。学习北方炕孵失败了,学习温室孵化失败了,学习煤油灯水袋、水箱、烟管、铁皮柜系列孵化全失败了,学习煤电两用孵化也失败了。这些方法不是劳动强度大, 就是控制温度要求高,很难操作。__决心研制一种新技术,降低劳动程度,提高出雏率。他在自己床边墙上戳了个洞,参照国内外孵化技术,设计出一台圆筒型“孵禽薄水温箱”,躺在床上昼夜观察试验,力图在圆筒内壁与空心之间寻求一种保温良好的物质材料,保持水温孵化。他试用锯木粉、珍珠岩粉、石棉纤维、棉花等几十种材料保温,都失败了,不是温度透不进箱内,就是温度突然升高烧熟了鸡蛋。
失败,失败,全是失败,__折腾两年,反复试验几十次,负债2.6 万多元,1.67米高的个头只剩67斤,仍然没有成功。他仍不气馁。这年冬天,他继续研究,用黄谷作薄水温箱介质,终于试验成功国内外一流的省力省本高出雏率“孵禽薄水温箱”,不用煤电燃料热源,只需每天往筒内水箱灌进适量开水调温保温即可孵禽,成本一下子从每蛋孵化1角降到每蛋几厘。
返乡第三年,__发现自己最大的短板是理论知识匮乏,于是奔波于甘肃农大、四川农大、西南民族学院等几所院校,寻找著名教授专家,学习家禽和畜牧养殖理论、养殖技术、饲料基础、防病治病,视野不断开阔,才干日益增长。
知识助推他展开翱翔的翅膀,返乡第10年,__的养殖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在省科委专利技术实施经验交流会上,他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和全国同行的极大兴趣。不久,“孵禽薄水温箱”和“冬季孵蜂温箱”获得国家专利。为了帮助更多人致富,__创办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32100余名学徒从四面八方赶来,在__精心指导培训后,成为农村发家致富带头人。一传十,十传百,孵禽薄水温箱推广到全国各地,为社会累计创造经济价值超亿元。__也成为冉冉升起的发明创造明星。
酿酒、制造酱油、研究醋糖姜葱汤……__向银行贷款1500万元,扩大再生产。就在他向着新的领域不断进发的时候,又一场灾难,悄然逼近。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余波,将__的厂房全部摧毁,所有机器设备埋没于废墟之下,企业顷刻瘫痪停产。
他又回到零点。面对银行的催贷,大家建议宣布破产,逃避追债。__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不能甩手了之,把压力扔给地方政府。我要承担全部责任,重整旗鼓再出发!
__没有食言。他咬紧牙关,在最困难的时候,一根黄瓜分三顿吃,没了细粮只喝青菜粥。整整4年时间,他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还清了所有贷款。
誓做工匠
“春制曲,夏晒料”“秋抽油,冬成酱”“小缸发酵,人工翻焙”“古法工艺,竹簸箕制曲”……__一边念叨着,一边带记者走进晾晒场,他捧起金黄色的大豆说:“要生产出优质的酱油,精湛的酿造技艺重要,原料的选择更重要。目前酱油生产企业选择的原料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脱脂大豆(即经压榨或萃取了油脂后的豆饼、豆粕);另一种是像翠微食品一样采用全黄豆、麦仁作为酿造酱油的原料。前者成本低廉;后者营养结构完整,传承了我国古法酿造传统工艺,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制作出安全、绿色、健康的品质产品。”厚积薄发9个月,他没有让自己的能量如红日一般喷薄而出,而是从一粒粒黄豆的挑选开始,紧盯生产流程,确保流出的每一滴酱油品质高端。
在发酵间,__把已经发黑的原料放到鼻子前,深深地嗅了一口,送到记者面前:“天然晒露发酵法是我国传统的酱油生产工艺,接种天然的多菌种,在阳光晒棚内的小陶缸中晒露发酵,利用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日晒夜露使其发酵成熟,传统晒露酿造的酱油,富含光合菌,色泽红褐,体态浓稠,滋味鲜醇,酱香浓郁,特色鲜明,现在这个过程,已经有鲜香的味道散发出来。”
“做良心产品、做最高档产品、做不加化学元素的原生态产品。”在质检车间,__分析着一组组不断变化的数据,眼睛里充满坚定的波光。
“全球百年减盐革命失败”“无盐酱油仍是世界难题”。这些现状唤起__对无盐酱油研发生产的强烈愿望,他房间的灯光熄灭得更晚了。比起__已经熟悉的孵禽业,酿造技术更复杂,要求更高,竞争更激烈。彼时,这个县已有 16 家大大小小的酿造厂,__不想平平庸庸地增加一个,他立志做大国工匠,给人们的舌尖增添一道美味。
远大的志向需要果敢的行动。他走出四川,走向更高的技术殿堂。在北京、江苏、辽宁、山东、上海等地,他向专家学者共讨酿造科技,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他孜孜求索世界领先工艺……
“翠微牌”原汁酱油横空出世,这种无盐发酵产品由工人手工打造,每一滴都溶入了__的心血。令人惊喜的是,全国35家濒临倒闭的酱油厂引用__的生产技术后,很快重振雄风。“翠微牌”原汁酱油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金奖。
病痛的折磨、求生的渴望驱使__在寻找健康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走近大熊猫繁育基地,看着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有滋有味地吃着竹叶,探寻其中的微妙:竹汁液是“竹”之精华,“竹”(叶、嫰茎)的提取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是国家认可批准的药、食两用天然物质,竹叶黄酮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的作用。竹汁液竹香淡雅、爽口怡人,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抗衰老以及美容等众多领域,还有增强人体免疫激活作用,符合“天然营养多功能和绿色、安全、高效”的食品添加剂发展潮流,已列入国标GB-2760的新品种。竹子同时具有抗核辐射性,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在爆炸中心及周围区域,动植物几近绝迹,唯独竹子活了下来。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乡亲们患红眼病无钱医治,就用竹叶芯泡水当茶喝,“火”退了,病好了。在__做了淋巴癌切除手术医生说他“活不过3个月”时,他坚持按照中医专家的叮嘱每天喝竹香茶,不但活了几十年,还连续5年未进过医院,身体神奇地康复。__再次展开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竹汁饮品、竹汁酒,天然、清新、美味而不伤身,成为人人都能享用的大众化健康饮品,获得中国专利局颁发的“竹汁液”提取发明专利。
一面面鲜艳夺目的锦旗,一盏盏流光溢彩的奖杯。在简陋的翠微食品厂,高超的酿造技术已经独步世界,标定__在微生物发酵及酿造领域的非凡成就。这位50岁通过考试获得两项高级职称、63岁获得5项高级职称的退役军人,被授予“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称号,发明的中国微生物发酵无盐酱油填补了世界空白,从此被誉为“世界无盐酱油之父”。
有人愿意出千万元的价格,购买__的发明专利,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但他摇了摇头。__的初心是用自己的发明创造让更多比自己还贫穷的人过上好日子。“现代机械化制曲在24-38小时内就可以成功,但都是如米曲霉这类单一菌种。出神入化、心领神会的手工操作,虽然产量很少,却是机械化流水线永远无法替代的。”他并不富有,但宁愿不挣这份钱,也不糟蹋专利。
翠微是座山,但不是顶峰。__的事业方兴未艾,他苦心孤诣发明创造的专利技术将随同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一起,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奋勇前进。
最美农民工评选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篇8
个人简介:__,1958年2月8日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人,1976年2月入伍,兰州军区陆军20师步兵60团3营炮连,1979年2月考入兰州军区步兵学校(西安陆军学院),现在陆军西安边防学院(边防学院),1980年8月军校毕业后在回原部队先后任排长、副连长,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营连嘉奖。1985年10月调到47集团军139师416团2营机枪连任副连长,1985年12月1日离开部队驻地(潼关),12月22日到达云南省文山州平坝临战训练驻地。1986年4月赴老山前线作战,1986年11月到团军工连任军代表。1987年1月10日在老山阵地抢修工事排除地雷时被地雷炸伤,左臂被截肢三分之一,左眼失明,左耳失聪,右耳听力下降,现在身上还留有多块弹片。因作战勇敢荣立一等战功,评定为一等(新三级)伤残军人。被兰州军区树立为“老基层”先进个人典型。1990年7月部队批准退休。2010年10月安排到渭南市军干所休养。2019年国庆70周年荣获纪念章,2020年被陕西省工会授予省部级劳模,2021年被渭南市军人事务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血染战场终不悔
来自一等战功伤残军人__的事迹报告
朋友们:人的生命最宝贵,特别是我们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人,在战火中侥幸生存的伤残军人,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友情的珍贵。今天,我作为参加过卫国戍边的作战一员,老山地区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伤残军人,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和战友们所经历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战斗故事。虽然,犹如利刀割开刚愈合的伤疤,痛苦难忍。但是,想想那些鏖战在老山战斗中,战友们的英雄壮举;想想长眠在祖国的西南边疆烈士;想想烈属们悲伤欲绝、长年生活在痛苦中的亲人。我感觉,我有义务讴歌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事迹,把老山精神传承下去。让人们知道:老山精神没有随着先烈的牺牲和老山战役的结束而被遗忘,它仍然鲜活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老山,不仅仅是个地名,它是代表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地标,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是践行爱国主义的一座丰碑。
1986年,我和战友们在祖国南疆边防前线,舍生忘死、血洒疆场,为我们的军旅生涯和壮丽人生写下了最为灿烂的一笔,留下了永不言悔的光辉一页。
立志报国,冲向卫国的战场
我出生在陕北清涧一个普通农家,和战友们一样从小就有英雄梦、从军梦,梦想着穿上一身绿色的军装,紧握钢枪,英勇杀敌,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
当兵前曾有人问我“当兵要吃很多苦,可能要上战场,会有危险甚至牺牲,这些你不怕么?”我的回答是“我不怕!我就要打击敌人当英雄”。这是我时刻牢记保家卫国的入伍初心。
1976年2月,我的梦想终于成真!入伍来到兰州军区陆军二十师步兵六十团三营炮连,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我一边训练一边复习文化课,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2月,考入兰州军区长安步兵学校。1980年8月,军校毕业返回在原部队先后任排长、副连长,并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营连嘉奖。当时,可以说我是一起入伍战友中的佼佼者,一名年轻有为军校毕业的军官。
1985年国庆节后,团里召开干部大会,部队要调部分干部到47军基层连队任职,赴云南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听闻之,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面前是战争,炮火连天,烽烟遍地;身后是和平,四海祥和,人民安乐,到底该如何选择?
当国家主权受到侵犯,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作为革命军人,义不容辞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保家卫国!实现我当兵的初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向团党委递交了申请书,主动要求调到47军,奔赴战火纷飞的边防前线,为祖国立功。
部队根据我的求战心切,批准了我的请求。我很快就到达参战部队报到,起初组织上把我安排到军坦克旅指挥连任职。我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专业不对口,又不能和敌人面对面撕杀,没劲,不够过瘾,不是我的初衷。”又主动找到首长,要求调到步兵团一线连队去,实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杀敌保国的从军梦!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组织最终把我安排到139师416团二机连任副连长。
终于要奔赴炮火连天的战场,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1985年12月14日下午4时30分,天气异常寒冷,但我们全连官兵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战友们高唱“再见吧,妈妈”,义无反顾地登上开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闷罐军列,一路南下,星夜兼程。
战前训练,苦练杀敌强本领
12月22日,我们经历下了火车倒卡车的八天八夜的军事运输,在一路颠簸中到达了云南省文山州平坝临战训练驻地。
一到驻地,我们就立即投入到超强度的临战训练中去。“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连队训练,一切以实战出发,按照军事训练科目,强化技能训练,天天绑沙袋、背砖头,早晚全副武装越野5公里,期间还要爬山、越障碍等体能训练。
那一段时期,战友们挥汗如雨,汗流浃背。很多战友脚板打起泡,肩膀磨破流血,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浑身上下满是一片挨一片白色的汗渍。
超强度的训练,战友们无论是流血流汗,无论是多么艰难困苦,没有一人叫苦喊累或是临阵退缩,坚持轻伤不下训练场,苦练杀敌本领,圆满完成了为期四个月的临战训练任务!各个身体更加魁梧结实。
看到战士们苦练杀敌本领,也让我们连队干部所感动,大家形成一直意见,参战期间干部在没有重大战果不予评功,把立功名额让给战士;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干部必须指挥得当,冲锋在前,带领大家完成任务,充分调动全连指战员顽强拼搏的斗志和视死如归的血性,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全连形成了一个雄壮勇猛的英雄杀敌的团体。
1986年4月,部队陆续奔赴老山前沿阵地与友军换防。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天保镇,是一座与越南交界的山脉,属亚热带气候。主峰最高点1422米,山高坡陡,常年阴雨浓雾笼罩,草棘丛生,毒虫遍布,空气湿度大,平时难得见到阳光,遇到大雾天气能见度仅仅只有1米。我们连是配属分队,部分兵力担任团指挥所的警戒和机动任务,大部兵力坚守在1072阵地和离越军阵地仅30多米的零号阵地。
全连战士都是初次参战,且大多数年龄小,没有战斗经验,心里没底,尤其是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是难以很快适应。前线的所有给养要由军工通过100米生死线送上阵地,别说洗脸刷牙,就是多喝一杯凉水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若遇到敌火力封锁猛烈,或遭遇暴雨天气,交通壕坍塌,军工送不上来补给,只能靠啃干粮、喝雨水硬撑着,接连几天饿肚子是常有的事。
猫耳洞低矮潮湿,冬冷夏热,只能坐不能站立,被褥、衣服始终潮湿。老山的气候一天三变,夏天更难受,40多度是常事,热得令人难以忍受,蚊虫叮咬、老鼠毒蛇经常出没,有的战友患上了烂裆或软骨病,不得不赤身裸体,或者把裤子撕开做成“裙子”穿。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来不得半点松懈,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越军经常利用黑夜或雨雾天气对我方阵地进行偷袭。即使这样常年累月的在堑壕和猫耳洞中吃喝拉撒,连队的干部、战士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战友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怕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阵地,寸土不让。
英勇善战,残酷鏖战建功勋
1986年7月23日,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突然降临老山地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山体多处出现大面积滑坡,阵地上许多工事被暴雨冲塌,猫耳洞里的被褥全部被水泡湿,阵地作战物资受到严重破坏。我方0号阵地同样无法幸免,五班长共产党员郭志斌所在的3、4号哨位涌进大量泥水,他带领战友们冲进猫耳洞抢出电台、电话单机和武器弹药,刚撤离出来,哨位和猫耳洞就坍塌了。一险刚过,一险又来。就在这恶劣的天气里,殊不知越军乘暴雨之机出动一个班的兵力偷袭3、4号哨位,摸到距哨位约8-9米时,才被我方发现,郭志斌指挥战友们以猛烈的火力向敌方开火,在暴雨中毙敌3人,伤敌5人。
1987年3月19日,越军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向我方零号阵地发动进攻,我连五班连续击退敌方十多次进攻,歼敌6人。5月15日,不甘失败的敌人再次以一个班的兵力偷袭我方4号哨位,也被五班又一次击退,牢牢守住了阵地。战后,五班荣立了集体一等功,郭志斌荣立个人一等功。
战士余利轩,坚守在1072阵地期间,不怕艰苦和牺牲,英勇善战。1986年5月中旬,越军多次向我方74、75号阵地发起进攻, 余利轩与全班战友在我方炮火协助下,一次次打退敌人进攻,毙敌5人,伤敌5人。7月19日19时许,他们班在抢修工事时,又遭到越军炮火袭击,离他不远的友邻阵地的一位战友被炮弹炸伤,他奋不顾身,跃出战壕,冲过去帮战友包扎,却被敌方另一枚炮弹炸断了双腿。大量失血,让他昏迷了过去,坚强的毅力,让他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为了保住性命,余利轩不得不接受高位截肢,永远失去了双腿,造成终生残废。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了一等功,被评为特等(新三级)伤残军人。
1986年10月14日,代号为“兰剑-B行动”的出击拔点作战打响后。我连三排、四排十一班,配属我营五连参加战斗,十一班加强到突击队作战,三排作为侧翼保障队为主攻分队保障侧翼安全和火力支援。经过激烈的战斗,取得了战斗的全面胜利。五连及我连等配属分队官兵以23人牺牲,56人受伤的代价,历经3个小时,毙敌87人,俘敌3人(押送途中死亡),圆满完成了出击拔点作战任务。五连被成都军区授予“攻坚英雄连”称号,战士顾金海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8名官兵荣立一等功,31名官兵荣立二等功,28名官兵荣立三等功,这次战斗中我连十一班班长高玉琨荣立个人二等功,多名战友荣立三等功。
我连在老山对越作战期间,歼敌26人,伤敌22人。五班荣立集体一等功。有3名官兵荣立个人一等功,1人荣立个人二等功;有19名战士荣立个人三等功,4名班长战场提干,13名官兵光荣负伤,全连齐装满员,没有战亡。
临危受命,血染雷场立战功
奔赴战场就意味着进入炼狱之门,流血牺牲随时有可能发生。1986年11月上旬,我接到上级命令,到团军工连任军代表。军工连实质上就是支前民兵连,来自云南省曲靖县,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任务是执行战场勤杂任务,主要为阵地运送给养弹药,抢修工事及其它勤务。军代表的职责是保障军工连军事指挥及管理指导,配合军工连干部管理民兵,督促军工连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接到这样的命令,自己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事身先士卒,处处模范带头。
1987年1月10日,大雾笼罩整个老山地区,上级指令军工连派出20人前往七连防御阵地抢修工事,大雾天气是我们抢修工事最佳时机,除了特别紧急情况下,一般抢修工事的施工都选择在大雾天,这样便于隐蔽,防敌炮击。
修建工事就是修建被敌人炸毁的战壕,是在敌人的火力射程之内。就算大雾天也是很危险的工作。特别是老山地区,阵地上地雷遍布。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老山战场约有30万颗各种各样的地雷,稍不小心就有触雷的危险。
大约中午1时许,一名军工向我报告说,在倒塌的堑壕边发现地雷。我急忙跑过去查看,是一颗59式反步兵地雷(俗称菠萝地雷),这种地雷杀伤力极大,爆炸时可产生200多块大小不等的杀伤碎片,杀伤半径在8米左右。我立即命令军工暂停施工,由于军工连没有配备通信器材,无法请求上级派工兵前来排雷(战场排雷是工兵的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紧迫,上级命令必须在下午六时前把工事抢修完毕。军令如山,不能停工!然而,不排除地雷就无法完成抢修任务。我说:“地雷必须排除!你们后撤,我是军代表我是党员,我来排雷!”经过详细观察,塌方堑壕前沿四周有3颗绊发59式反步兵地雷,一不小心绊到,就会发生连环爆炸。我急忙让军工后撤到距离排雷点50米外选择有利地形卧倒隐蔽,我自己前去排雷。
时间在紧张地“哒哒”的流失,我卧倒爬了过去,仔细地、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先后成功排除了两颗地雷。在排第三颗地雷时,由于前两颗排的比较顺利,以为它和前面两颗一样设置,谁曾想这是一组连环雷(也叫做诡雷),在它的下面还有一颗,结果我排第三颗雷时下边的雷被引爆,导致手中地雷一起发生了爆炸。 “轰”的一声炸响,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我在地雷的爆炸声中失去了知觉……
出院后,连长告诉我,受伤后军工把我抬到60号坑道,用汽车送到磨刀石团卫生队急救所,连长闻讯后立即赶到急救所,见我躺在担架上,头部和脸部肿胀流血,被炸断的左手血肉模糊,残存的筋骨粘连着泥沙,呼吸极度困难,生命危在旦夕。连长找到卫生队廖队长,请求一定想尽办法救活我们的副连长!队长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下,亲自操刀手术,切开气管,把气管管套置入我喉咙内。队长说了一句,“就看他的运气吧!”。就急忙安排车辆把我转往野战医院。
当我在医院醒来后,什么也看不到,迷迷糊糊只感觉到疼痛,头部和身体上缠满纱布。就是这样,我在后方医院渡过了难熬的治疗期。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左臂被截肢三分之一,左眼失明,左耳失聪,右耳听力下降,直到现在身上还留有多块弹片。
因为作战勇敢,我荣立了一等战功,评定为一等(新三级)伤残军人。后被原兰州军区树立为“老基层”先进个人典型。
作为一名军人,能参加卫国戍边作战任务是我一生的荣耀!退休后,我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相对于我的付出,国家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荣誉和关爱!组织的关怀和家人呵护,特别是军干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爱,给予了我极大的勇气和力量。
虽然身体残疾,但依然乐观的面对生活。在生活中,不仅学会了烧水做饭,料理家务,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而且闲暇之余还参与了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比如: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为生活困难的战友捐款等。同时,我还参加了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巡回报告团,经常去部队、党政机关、大中学校巡回报告,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21年被渭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今后我将__、牢记使命,继续做对社会有益的事,继续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无愧于祖国和亲人关爱!如果国家再有需要,我依然能做到“若有战、召必回!”
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