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1)
新沂市瓦窑镇新世纪小学教师
__
三十年不变的坚守
__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1993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在瓦窑镇乡村小学任教。
教学上她是把好手,学生们都喜欢她的课;业务上她一丝不苟,教案和作业的批阅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__老师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学生。她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勤勉、踏实、认真负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同行们的认可与赞扬。每当别人有困难,她都会主动帮助。她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面对家长总是以礼相待。她在育人过程中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一个学生在谈到自己的老师时说:“我很喜欢项老师,因为她更像我的朋友!”看着孩子灿烂的笑脸,她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2020年的冬天,她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卧病在床需要照顾,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给年迈的母亲送午饭,每天中午她需要往返一个小时的时间,为了不耽误下午的课,基本上都把饭带到学校吃,两个煎饼一杯清茶就是她的全部午餐。她总是笑着说:一个班就像一个家庭,人多事就多。
她始终保持着这样习惯:每天第一个到校,第一个进班辅导,第一个带领学生打扫。她对工作的热情丝毫未减。
2021年,__老师积劳成疾,患上了慢性咽炎和桥本甲状腺炎,医生建议尽量少说话,最好不说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讲话怎么给孩子上课。治疗结束,她第一时间返回校园,站到讲台。项老师饱受疾病折磨,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热情,始终没有改变。
__老师一直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跋涉、耕耘,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2)
__: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职称/职务:讲师/美术学院团总支副书记
部门:美术学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先进事迹简介:
__自2016年起一直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七年的辅导员生涯里,学生在变,时代在变,工作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唯一不变的是始终围绕学生,贴近学生,关爱学生,引领学生,不断提升育人温度,把爱心、奉献、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在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想方法,求创新,她将教育管理理念,与大学生群体紧密结合,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坚定理想信念。她多次组织学生开展“百年__”“建团100周年”“喜迎党的__”“学习党的__”等主题画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她立足高校、服务社会,多次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抗击新冠疫情等工作中。她促团学,强引领,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引领团建,所带领的团总支获得市、校荣誉称号。她挖潜力,提质量,总是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以沙里淘金的精神,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生活,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急学生之所急,念学生之所念。
她始终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把小我融入大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在不断磨砺中见风雨。
荣誉称号:
2020年获贵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2020年获贵州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2021年获贵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2019、2021年获得贵阳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0年被评为贵阳学院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2022年度贵阳学院优秀教育工作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3)
__: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
职称/职务:副教授
部门:体育学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先进事迹简介:
__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带领团队钻研教学创新,形成“以体育人、以文化心、以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连续2次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全国赛三等奖,贵州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获评省级“金师”(教学名师)、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持参与课题20余项,获批省级“金课”(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全国、全省范围产生辐射,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她关爱学生,潜心育人。积极引导与指导学生升学、复习;开设武术、健身气功第二课堂,长期无偿指导学生专项化训练和竞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训带赛”闭环式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体育竞赛屡获佳绩,曾获全省体教专业基本功大赛武术第二名、全省健身气功比赛第一名。
她奉献社会,精进至善。服务社会体育工作,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助推全民健身工程发展。作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国家体育总局“健康工程走基层”活动,服务本省地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拍摄健身气功教学视频,面向全国推广居家健身方法,服务人次达数万次。
她作为国家级裁判员,近几年担任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赛事数十场,曾担任第十四届全运会裁判员、第十一届贵州省运会健身气功裁判长,公平公正准确执裁,在专业上持续精进,被选拔为贵州省健身气功代表队员,参加全国健身气功比赛获个人第六名、集体三等奖等佳绩。
荣誉称号:
2021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2022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教学名师)
2022年贵州省“最美劳动者”
2021年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
2022年贵阳市“身边榜样”
2020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第六名、三等奖2项
2022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地方高校组副高组三等奖
2022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贵州省副高组一等奖
2023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贵州省新文科组一等奖
2020年首届贵州省非思政课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大比武总决赛一等奖
2021年首届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讲师组三等奖
国家级健身气功裁判员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
中华武术五段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4)
仇湖幼儿园
__
__老师,2006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5年前她从县城来到了偏远的仇湖幼儿园。开学报名季,当看到有的步履蹒跚的老人掏出带有霉味的五元、十元来给孙辈交学费,有的孩子身带泥土衣服破旧,有的甚至先天性语言障碍、身体缺陷时,她震撼了,从此立下了立足农村的决心。工作中,她多次获得“海安县政府嘉奖”、“海安县教坛新秀”、“海安县优秀班主任”、“海安县优秀团员”、“墩头镇名师”、“墩头镇家长学校先进个人”、“墩头镇学校财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是她的一贯作风。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她已经来到幼儿园,打扫卫生、准备教玩具……迎接每一名幼儿的到来。幼儿离园后,她仍在继续工作,踩着夜色回家已是家常便饭。她总是舍小家,为大家,双休日经常将女儿托付给老人,自己掏钱购置材料到园布置环境。经常将女儿哄睡着之后,半夜起来撰写文章、练习简笔画……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便她腰椎肩颈疼痛,她的脚步也依然是那么矫健。
关爱幼儿、关注特殊对象,是她对“爱”的诠释。班上有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从不与人交往,总是“坚守”在他的小椅子上,不知多少次将大便弄到裤筒里、凳子上、脚上,童真的孩子们总是捏紧鼻子,皱着眉头大叫“臭死了,真讨厌!”她遇到这种情形,总是先安抚其他小朋友,然后用温水给他清洗,从没有批责,渐渐地这个孩子爱讲话了,也乐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她用行动引领着同事共同关爱特殊儿童,使得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情感沟通、创新教法,是她对教学的孜孜以求。她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实施情感教育,动手制作教玩具,努力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多次开设县级公开课,参加县级组织的教育教学比赛均获一、二等奖;多篇教学活动设计获省市县级奖;撰写论文近二十篇,多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获得国家级、省市县级奖;制作的教玩具亦获奖;主持的县级微型课题已圆满结题,是市级课题的骨干成员。
“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她十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她不仅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爱、教育每一名幼儿,而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诚恳的态度去引导家长、感化家长。开展的亲子、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她对幼儿事业的执着,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同事的青睐、家长的信赖、孩子的喜爱。
乡村再远、再苦、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尘”,__老师也会乐于坚守,因为“梅香如故”是她一生所爱!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5)
“全国最美乡村教师”__:大山里的快乐“园丁”
2021年12月19日,炉山镇腊寨小学教师__获授2021年“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在北京参加颁奖典礼结束后,__便匆匆赶回老家,顾不上舟车劳顿,就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12月26日,在听说黄老师的事迹后,记者来到了腊寨小学。站在讲台上的__老师,已年近六旬,古铜色的脸上深深地刻着一道道皱纹,剑眉星目,身体挺拔,中气十足的声音,显得格外的精神。
__,从小就梦想着当一名老师。199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成了一名代课老师,一干就是12年。当时教学条件异常艰苦,没有教室,__就用自己的房子做教室,自己找材料制作桌椅、黑板;冬天没有炉子,他怕孩子冻着,亲自牵马去镇里面驮碳供学生取暖;学生付不起学费,他就帮忙垫付,12个春秋,就这样不间断的坚持下来。
“我的家人朋友都支持,和我勤劳的双手以及坚定的信念,才把这些年度过来的。”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__仍记得清清楚楚。
20多年前的威宁农村,不让女孩子上学的“重男轻女”教育思想尤为严重,很多家长认为,女孩子读书对家里无用,只让男孩子上学,因此村里很多女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为改变家长们“重男轻女”的教育思想,__送自己的女儿上学,并讲述一些女孩子读书成功、有用,比男孩有出息的事给村民们听,引导村民们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在他的引导和劝说下,村民的教育观念得到很大改变,都纷纷把女孩子送去上学,后来村里的女孩子也享有和男孩子一样上学的机会,形成家家户户比读书比学习的良好氛围。
“他是我的好父亲,也是我的好老师,成为他的女儿是我一辈子的荣幸,是我一辈子的幸福,我要向他学习,努力奋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在父亲的影响下,如今的黄琴和__一样,也在腊寨小学执教。
2008年,__从代课老师转正了,成了一名有编制的人民教师。从代课老师到在编教师,20余年来,他坚守初心、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从青春到白发,扎根家乡。
__说:“我的初心是当一名人民教师,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25年来,他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由于教学业绩突出,1998年9月10日他被炉山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9年6月1日被炉山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9年9月9日被炉山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21年12月19日,获授2021年“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转眼间,25年过去了,青丝成了白发,初心不改,一份执念,他依然坚守在最需要的山区教学,默默奉献着青春和力量,做大山里孩子们的引路人,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__说:“我这次荣获这个荣誉,不仅仅是荣誉,回到学校以后,我还要尽量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学校为教育事业贡献我应有的力量,更好地教育学生,让他们成长。”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6)
__多年来一直有一个习惯,如果没有其他事务,清晨5点半,就来到教室等待早读的学生,早早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面对学生,他常常把“要读书”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当年他的老师为他埋下的种子。
__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是曾经“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也是从教10年为山区孩子守梦的“全国最美教师”。
__出生在望谟县一个小山村,2008年,考上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他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当年,很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面对纷至沓来的好心人的资助,他都拒绝了,只接受了学校为母亲安排的住处。
他靠摆地摊、做家教、当服务生赚来的钱,不仅用于赡养妈妈,还资助着3个上中学时认识的同样以捡废品为生的弟弟妹妹,给他们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费。其中两人于2009年、2010年分别考上大学,但最小的妹妹辍学了。2012年,__大学毕业已进入一家企业工作,这个妹妹给他打电话说已快要结婚。他意识到,比起没有钱读书更可怕的是没有梦想,他决定重回大山,为山里孩子的心灵上播撒一粒“要读书”的种子,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这一年,__以全县历史学科第一的成绩考上望谟县特岗教师,在打易镇开启了三尺讲台的生涯。长期的贫困落后,造成当地农民群众不太重视教育,希望子女早点外出打工。__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常年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四处劝学。特岗教师3年里,__先后家访了500余名学生,聊自己的经历、讲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让一粒粒“要读书”的种子在家长和学生的心中发芽。
2021年,李应芬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她就是__曾经劝学和资助过的学生。“家里当年的情况不允许我继续读书,我多次向刘老师提出来要外出打工,但是,刘老师没让我离开学校。有一天,刘老师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有爱心人士愿意资助我和弟弟。”李应芬说,2018年寒假,她无意中发现这个爱心人士就是刘老师,她泣不成声。
__发起的乡村助学行动,至今已有1000多人加入,为贫困学生牵线解决助学金1300多万元,覆盖学生4200多人。
为了更好地汇聚资源,助力家乡教育的发展,2016年以来,在省、州、县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__州级名师(劳模)工作室和省级名师(劳模)工作室,以工作室为依托,实施年轻教师培养“青蓝工程”,形成“__+望谟名师+州级名师+全省及全国名师”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模式,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10年来,__共开展了教师研修、学生德育教育讲座2700余场次,从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谈起,讲教育事业的发展,讲山区孩子的希望,讲教师的职责和情怀……听众累计超过1000万人。
__把“厚德重智,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镌刻在工作室的墙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如今,这个工作室已成为贵州德育品牌。
在__的带动下,一大批人才回到了望谟、留在了望谟,在大山里播撒种子、教书育人。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7)
“最美教师”__:让思政课“行走起来”
干练的短发、洪亮的声音,极具感染力的讲述常常让学生和听众沉浸其中……刚刚被评为2022年“最美教师”的郑州大学思政课老师__任教15年来,积极探索直播讲__、主持微博话题,坚持在基层调研汲取营养,创新思政课授课方式。
“行走的思政课”是__在微博主持的话题,也是她通过新媒体对教学创新的尝试,目前阅读量将近3000万。与此同时,她还通过直播讲__让思政课走出了课堂,感染更多人。
“那一天是1966年2月26日,苍空含黛,大河呜咽,多灾多难的兰考人民,迎回了他们最优秀的儿子——已故的县委书记焦裕禄……”讲到这里,__几度哽咽,这节在网络直播的思政课不仅让现场的学生感动,更是感动了亿万网友,全网点击量突破34亿。
听__讲课,总会被她的真情感染。__说:“除了理论研究,我还喜欢到基层一线,与抗疫一线人员、脱贫攻坚的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以及踏实苦干的人民群众在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并将这样的家国情怀融入课程。”
__的同事、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郑秀娟说:“从她的课就可以看出,她有来自基层的鲜活故事,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让她能够将道理和逻辑讲得清晰明了,加上她讲课投入了感情,她讲的思政课,总是那么受学生追捧。”
怎样才能讲好大思政课?__的办法是紧跟时代、映照现实、知行合一。在疫情防控中,__多次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并在微博记录“志愿者日记”,以一名亲身参与者的身份讲述身边基层党员的感人故事。
“这次加入志愿者团队,我感触很深。我发现,每一位党员都很为自己的身份骄傲,认为自己就应该多做多付出。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微信名也专门加上‘党员’两个字,我很感动。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一生的称号!”这是__日记中的一段话。
17篇日记,不到20天,阅读量达到200多万。她将思政课讲在了抗疫一线,讲在了广阔的社会大课堂。有网友留言:“看了周老师的日记,我也报名当了志愿者。”
__努力探索网络思政传播特点,和同事、学生们共同打造了“校园一分钟”“抖音经典阅读”等网络品牌,凝练出“联动教学法”并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学生们都说:“没想到思政课也能这么‘潮’!”
郑州大学学生代嘉辰说:“周老师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能通过创设情境,把我们带入历史的维度中,调动我们的课堂情绪。”用心去讲,动情去讲,让__的思政课很受欢迎,还有很多学生想办法去“蹭课”。
据介绍,__曾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近年还获得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称号。
__说:“未来,我会继续行走,发现并讲好新时代的故事,继续把善用‘大思政课’作为努力方向,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厚植情怀,为青年学子埋下信仰的种子。”
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材料600字以上(篇8)
__:“孩子王”的秘钥
双峰县永丰中学女教师__,有着与生俱来的教育情结和教学天赋,“天生一块当教师的料”,尤其擅长班级管理。她从教24年,当班主任15年,是一位很有爱心故事的老师,她的人生履历上,点点滴滴都是浓浓诗意和妥妥正能量。
__的教育之路,起步于自己的童年时代。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她每天跟着母亲去学校。母亲上课,没时间照管她,小不点的__就自个儿玩,这间教室瞅瞅,那间教室看看,感受着不一样的校园书香氛围。母亲无意间的“放养式”教育,给了__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也孕育了她当教师的朦胧梦想。
__人生上的第一堂课,是为母亲班上的学生教音乐课。欢快的儿歌,甜美的嗓音,受到四年级学生的欢迎。那时,她还是个12岁的初一学生。母亲摸摸着她的头:“不错,孩子!你有两下子。”
1999年7月,不满18岁的__师范毕业,传承母亲的教鞭,正式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初登三尺讲台,她扎着高高的马尾辫,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更有着过人的亲和力与号召力。每天踩着单车赶到学校,笑迎每一位走进教室的学生。孩子们一声声“姐姐老师早上好!”__一一回应。
“从师范出来的娃,都身怀‘十八般武艺’”。多才多艺的__,大胆试水音乐课改。她挑选了几位学生组团,在流畅的风琴曲《兰花草》旋律中,孩子们用笨拙而活泼的舞姿,向全镇师生展示青春的风采,也传递出这位教坛新秀的教育理念,收获肯定和点赞。
__当班主任,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而且必须真情实感。她每天都要抽阅学生日记,分享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倾听孩子们律动的心音,接受孩子们像朋友一样提出的建议。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今天真没啥可记,就觉得你扎的丸子头很适合你。”__发掘到孩子的观察力和审美力。
__还特别重视班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将当年母亲对她的“放养式”家庭教育个例,发扬光大,迁移到孩子们身上,大胆倡行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的“放养”模式。只要教师用心、用情、用爱,充分信任学生,师生间、班集体一定能产生强大合力。作为县级名师和市级骨干教师,__经常外出参加教研交流展示活动,她不在学校的日子,班级能如常运转;学校有什么活动,班干部管理团队也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__家访喜欢邀学生作伴,孩子们亲历家访后,知道家访不是老师向家长告状、诉苦,而是了解亲子交流,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早些年,__班上有两位留守孩子视力不佳,影响学习。__利用双休日,邀另一位同事骑单车搭着学生去县城配眼镜。来回80多华里,骑车四、五个小时,大家累得够呛。“单车姐姐老师”的影像,定格在孩子心灵深处。多年后,已在澳洲从事艺术工作的学生,专门创作了一幅主题为“单车女孩”的绘画作品,邮寄给__,以此表达对师爱的深深眷恋。
某个新学年,__观察到一名刚从江西转回湖南老家不久的女生,眼神有点飘忽不定,躲闪不安。放学后,__来到女生家,发现屋内光线昏暗,家里空荡荡的没几样家什;女孩父亲有事外出,家里只有年幼的姐弟二人。那一刻朱老师鼻子直酸,动手与孩子一道生火做饭,陪姐弟俩一起吃晚餐。在孩子特别胆小的日子,__留她在学校和自己一起住,让她得到来自老师的的安全感。一段时间后,女孩眼神不再躲闪、怯懦,变得阳光灿烂。__调离学校时,女孩把自己最珍贵的日记本当作礼物送给了朱老师,想用这种方式继续陪伴老师。
一次学校元旦演出,__班演出的小品《军训场上》,斩获全校最高分。主角是一位小女生,落落大方、活泼开朗;剧中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拿捏恰到好处,简直就是__的翻版。可是没几个人知道,女孩失去父爱才一年,不久前还情绪低落、躁动不安。__让她搬到教师宿舍和自己同吃、同住,多方开导。孩子生日,__叫上几位同事和孩子,陪女孩一起唱生日歌、分享生日蛋糕……
__喜欢揣摩不同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擅长和潜能生相处。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女生戴某,因为长期的亲情缺失,家庭监管不到位,在校表现不佳;但她潜质不差,影响力大、号召力强,是班上的“一姐”。因为父女间矛盾,为了唤起父亲的注意,她曾几次自虐。很有同理心的__,通过多次家访,帮助戴父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多关注和亲近孩子。同时,也批评孩子不该把亲情当怨恨。父女俩心结打开了,家庭又恢复了久违的和谐温馨。小戴也由“问题一姐”蜕变为“文艺一姐”,她主持的主题班会、文艺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焦点。
在“洋思模式”爆红全国之前,__就在自己班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尝试激活孩子们的群体学习力,构建自学能力体系。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级成绩出类拔萃,英语人平分高出别的班级10余分。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我还没发现有一个学生怨恨过我。这是我最感欣慰的。”__说。双峰县优秀教师、双峰县首届名师、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娄底市首届初中英语骨干教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娄底市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串串荣誉,是党和人民对__老师能力和业绩的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