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1】
宋__,男,46岁,中共党员。现任__市__县__中心卫生院外科主任、业务院长、主任医师。20__年取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20__年取得全科医生中级资格证书。多年来,他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道德境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宋__工作认真,刻苦钻研业务,临床经验丰富,从事农村基层临床工作二十五年来,一直坚持上门诊、查病房,坚持手术,并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技术分享给工作伙伴,是医院公认的学科带头人。随着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就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基层医院逐渐面临手术量少或无手术可做的尴尬局面。为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宋__20__年赴省立医院进修学习腹腔镜微创手术,同年回单位率先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由最初的需要帮扶到独立操作,只用了一年时间。同时,他还带领全科工作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先后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等。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前列腺电切术。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科室腔镜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手术量逐年增加,平均年手术台次有200多台,深受群众好评。下一步,他打算将腹腔镜微创手术由外科拓展到其他科室,早日实现全院由传统手术向微创手术的转变,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付出总有回报,宋__赢得了当地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十里八乡慕名前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他的年门诊量达8000余次,年住院人次达千次,患者的治愈率在90%左右,迄今无一例重大医疗事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走进__镇中心卫生院外科,你会发现墙上挂满了锦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真诚关怀,情暖人心”、“一腔热血,造福桑梓”……这一面面旗帜就是父老乡亲对宋__工作最大的肯定。因业务能力突出,宋__也先后获得了__县__届“最美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2】
姚__,__镇卫生院副院长,一名签约服务责任医生。他毕业于__师范学院医学院,多年来一直扎根在社区基层。近20年的基层一线工作历程,他始终以“治病救人,不计回报”作为服务宗旨,面对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表扬和鼓励,他总是谦虚地说:时刻换位思考,做好百姓的“贴心人”。曾在20__年—20__年荣获“医德医风”高尚奖,20__年获得__市十佳家庭医生。现如今又被评为20__年度__省“优秀家庭医生”的称号,更多的荣誉是嘉奖更是肯定。
01、少年立志行医梦
说起从医之路,就要追溯到幼年时,亲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常急性发作,几乎每个月都要找医生看病,由于当时村里的医技力量薄弱,好几次医生都不能及时抵达,他耳闻目睹亲人的切肤之痛,幼小的他只能默默流泪看着这一切。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有了一个理想和目标: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回到家乡造福百姓。大学毕业后,姚医生如愿以偿回到当地做起了一名基层医生。
02、尽心尽力履医职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服务的家庭病床患者多为70岁以上、脑梗或卒中偏瘫等卧床不起的老人,还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的是无依无靠的独居老人。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总是风雨无阻、恪守诺言,在居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什么事随叫随到,就算被占用了业余休息时间也从不计较。常常忙得连饭也没有时间吃,晚上有时一个紧急电话,他就会来到居民的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姚__穿梭于__镇城头村的每条乡间的小路,更多的居民和姚医生签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截止20__年已签约的社区居民家庭607户,签约人数1070人,他带领团队规范签约率达到全人群的45。9%,提前完成20__年度责任医生签约目标任务。年度签约考核连续二年位列中心签约团队前列。他始终用温馨服务、精湛技术换来了群众的好评与真心。
姚医生还定期带领团队下乡开展义诊、健康讲座,这也成为了他工作的一部分。每年都会入村下乡开展10余次活动,覆盖7个村,惠及2000余人次。
每次义诊前,为了给前来的群众创造一个合适舒适的就诊环境,姚医生和大家一起会提前一天驱车数小时去选择场地,摆放桌子椅子,打扫布置场地,第二天一大早集合出发。因为这些群众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来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每次都早早地在义诊的地方等候。姚医生很珍惜每次义诊的机会。到了现场,把团队人员安置妥当后就即可投入到义诊中。每次现场都很热闹,人头攒动,义诊的桌子也被围的看不到医生们的身影。“大伯,早饭吃了吗?哪里不舒服啊?”“医生,我最近肠胃难受,您赶紧帮我看看吧。”义诊结束后乡亲们纷纷为这些基层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不断提高医疗工作,姚医生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融会贯通将其用在平时的工作中。大胆创新工作模式,特别在__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上不断摸索,带领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3】
李__,41岁,共产党员,疼痛科副主任医师,__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李医生从业经历丰富,曾在麻醉科、康复科、疼痛科有过出色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这让他在疼痛专业、肌骨康复、麻醉专业方面都具有着专业的水准。他为人诚恳、热心、乐于助人,对待患者耐心、细心、关心,工作认真、严谨务实,十几年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努力,恪守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凭着自己娴熟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同行的赞誉、患者与大众的好评。
热爱工作,勇于突破
医疗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医生不断地努力才能在技术上有所提升,有所突破,李医生在多年工作中一直坚持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探索新的技术、项目,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服务__患者,他在麻醉科工作时就不断地在探索无痛麻醉与日间手术及检查的配合,在他主持建立疼痛科后,更是全面的拓展了医院的各项疼痛业务,在拓宽业务的同时,深挖核心技术内涵,让业务水平精益求精,比如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面,率先在__市完成了圆孔入路射频技术、卵圆孔入路双极射频技术、半月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技术,仅仅这一单一病种的治疗方面就有着多项技术突破,同时疼痛科在颈椎病、腰椎病、腕管、膝关节等的微创化治疗,超声导航引导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提升,使得疼痛科在疾病的治疗上精准化、精细化,治疗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二院是__市肿瘤医院,拥有着__市最完善的肿瘤治疗体系与硬件支持,疼痛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癌痛的全流程管理,将“三阶梯”镇痛理念与“安宁疗护”理念相结合,让更多的癌痛患者免受疼痛的折磨,让生命更有尊严、更有质量。“无痛身心、幸福生活”,一直是疼痛科医生践行的使命。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李医生在专业学术方面也是积极努力,毫无懈怠,先后申请并完成了多项的院内新技术、新项目。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麻醉、疼痛相关文章9篇,出版论著一部。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努力使得李医生在业内得到了学术上的认可,被先后授予了河北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青年委员,河北省疼痛学会常务理事,__市医学会疼痛分会常务委员、质控委员等十几项的学术任职,并在2018年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传人,国医大师葛凤麟的青睐,并收为弟子。
无私奉献一切为患者着想
李__同志,工作多年以来,一直无私奉献,行医为民,视患者如亲人,在麻醉科参与了近万例大大小小的手术,抢救过无数的生命垂危的患者,在疼痛科,又为数不清的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他清楚地记得,20__年7月的一位老年患者,初发带状疱疹,疼痛难耐,独自一人从县城来到二院就诊,拿药的时候还差几十元,李医生二话没说,替患者垫付了药费,考虑到老人可能没有了回去的路费,又贴心地为老人准备了回去的车费。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几十元钱,但体现的是一名医者善良的心。李医生的付出,换来的是患者的认可与赞许,好多患者特意为他送来了锦旗与感谢信。医者仁心,一心为民。
大爱无声,李__同志在十几年的行医生涯中,用他的仁心仁术,积极进取和高昂的工作热情,诠释了一名医疗工作者的爱与社会责任担当,他坚信自己选择的路是正确的,自己从事的事业是光荣的,为了患者的幸福,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4】
“精医术,诚医德”这是我院骨科丁__医生的行医准则。
丁__,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19__年毕业于__医学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在__医科大学第一医院,__医院进修骨科,多次荣获__优秀医师等称号,许许多多的荣誉中,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连续三年的院内优秀科主任票选第一名。个人的勤勉,患者的信任,同事的认可铸就了一个医者仁心的好医生。
共情
医术永无止境,一颗仁心才是医者的灵魂。在丁__医生接诊的过程中,碰到过形形色色的患者及家属,有的带着质疑和疑惑来的,有的带着不满情绪来的,但是经过他的诊疗都能一一化解,最后使患者达到满意的结果,我也曾多次去观察他的诊疗行为,倾听与回应是他最大的特点,耐心的倾听也会给予同频理解的回应。通过共情来弥补医患间的情感和认知鸿沟。
担当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后疫情时代,科室医生全部感染,丁__医生一天未休息,始终坚守在岗,连续多天的手术、出诊,早已疲惫不堪,只因为心中的信仰和坚守,让他挺身而出。疫情保障有他的身影,抗洪救灾有他冲锋在前,征兵体检有他的付出。他勇于担当最危险,最繁重的工作任务。因为责任与能力,公共任务派发时他永远是第一候选人。
学习
不断学习,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作为哈医大的优秀毕业生,丁__医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骨科知识浩如烟海,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他在诊疗之余,始终是在学习,探索,钻研。同时也乐于与年轻医生分享经验。
因为信任,所以珍重;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当担,所以追求;躬耕不辍、行路不止。行医25年,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医者的赤子之心……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5】
杨__,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主治医师,__市__镇中心卫生院骨科副主任。他扎根基层20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不断用医学事业的初心践行着责任与使命,奉献着青春与力量。
全心全意、热情服务。在临床工作中,杨__同志团结同事,尊重前辈,关心新同志,对年轻的医师耐心带教和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所学;坚持以工作为第一,遵章守纪,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从医20年,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态度和蔼,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耐心为患者诊治,讲解病情,并提出诊疗意见,让患者安心,也让患者放心,遇有急危重患者,无论早晚,随叫随到,始终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积极参与诊疗,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精益求精、造福患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提高自身本领,曾到北京进修学习,并参加各种学术会,熟练掌握了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四肢骨折的内外固定,手足外伤的急诊处理等;同时,针对腰腿痛相对普遍的现状,未解决广大患者痛苦,于__市人民医院学习中医推拿、整脊,并自费学习“排寒针”,并于近期到省中医院参加康复培训班,学习正骨,在院长和科主任带领下,解除了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病痛,满足了辖区百姓患者的需求。
爱岗敬业、投身防控。自疫情以来,作为一名党员,杨__同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主抓预检分诊工作,并参与值守,积极主动参与高速卡口检测值班点等工作。20__他年主动要求以消杀人员进驻上庄隔离点,获得了院领导的认可,并委以带队领导的重任,勇当先锋,尽职尽责,默默奉献,获得了院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在保证科室正常运转的同时,积极投身到疫情接种、全民核酸采集等疫情防控工作,起早贪黑,不畏劳苦,不计报酬,守护一方百姓安康,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和谐社会、为基层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扎根基层不言悔,情系病患写春秋”,杨__同志用精湛的医疗技术,解除了百姓群众的病痛;用执着付出的满腔热血,影响感染着身边的同事;用高尚的医德医风,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家乡的父老乡亲铺就了一条健康之路!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6】
工作十多年来,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博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尊敬,先后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好医生”。
她诚实守信,廉洁行医。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从不推诿患者,不分时间地点,不分职务高低、有无报酬,即使牺牲休息和下班时间,也会保质保量的完成预约患者的诊治工作,完成对患者的允诺。在医疗活动中她严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杜绝商业贿赂、拒收红包。
她与人为善,善心善行。对患者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何种职业,总能一视同仁。每次为患者做治疗时,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结合病人实际,提供适合的医疗服务,从不过度医疗。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在处理医患关系上,她坚持对患者因人而异,讲究方法,语言和蔼,耐心解释,坦诚相待。她真诚沟通,用真诚和耐心预防医疗纠纷,化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树立了“好医生”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多年来,在她身上从未发生过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投诉等问题。
她刻苦钻研,精医竞技。为促进知识更新,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她经常查阅国内外专业文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收集有关典型病历和资料,研究、开展适合本专业的治疗方案和方法,在儿童口腔疾病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特色,为患者提供人道和值得信赖的医疗服务。
作为科室的负责人,她不仅自己加强学习,还积极带领科室人员开发新业务新项目,在全市领先开展了儿童预成冠制作、儿童牙列间隙管理,在全区领先开展微种值钉支抗矫正成人骨型畸形、头颅测量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正畸病历收集等。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荣获全区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7】
刘__,中心全科主治医师。从医以来,刘__医生一直秉承“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的理念做人做事。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对就诊患者耐心解释,细致检查,让每一位病人满意而归。
在社区彰显巾帼风采,温情守望不负芳华。作为一名全科医生,刘__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门诊、慢性病患者随访、基本公共卫生报表、汇总工作量、质控自查服务质量等等。上班时间仅有8个小时,她能当12个小时用,几乎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她都涉足了。她的家在__区,每天通勤的时间就需要3小时,而她却每天早早到达,很难想象她早上几点钟起床。今年,已是她在中心工作的第七个年头。她不辞辛苦,每日穿梭在城市之中,为的不仅仅是这份工作带来得报酬,更多的是对于这份工作的无限热爱。
新冠疫情爆发,她顾不上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带头做好各类高风险人员居家隔离、酒店集中隔离、转运疑似确诊病例等多项疫情工作。她将自己的爱化为一腔热血奉献在“疫”线,坚定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与健康。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8】
余__自19__年开始,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以解除病患为己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和肯定。
乡村医生工作职责除基本医疗外,还担负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余__经常是从白天忙到晚上。“测血压、血糖,体检、签约这些做起来还挺顺的,信息录入系统可把我难住了。”余__回忆起刚接触电脑录入那会的经历,还是记忆犹新。不过,余__没有退却,更没有怨言。他要迎头赶上,通过请教、学习,很快适应了新的要求。他说用信息技术更有效管理“健康”,他必须学懂弄通。
记得20__年夏天的一个雨夜,时间已经过了10点,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已经躺下睡觉的余__被电话铃声吵醒。他二话没说一边起床一边接电话,因为他深知这么晚接到村民电话,肯定是突发状况。挂完电话背着药箱,抓起一把伞就往外跑。赶到病人家中,仔细评估后,赶紧给病人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品,并拨打120。一直等到送上救护车,期间他一直在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余医师对我老伴的病情非常熟悉,处置又很及时,我老伴得以康复多亏了余医师。”说这话的正是那天晚上打电话给余医师的赵大妈。时间就是生命,从一件件“小事”得以证明。
这些年来,余__还经常给困难家庭减免医药费。他说虽然自己收入会减少,但是能帮助别人渡过难关,哪怕是绵薄之力,自己也觉得非常满足。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9】
郑__,男,19__年出生,高新区__镇__村村医。__村地处偏僻、缺医少药,郑__矢志投身医疗专业学习,学成后留守乡村40多年,成为村民的“健康管家”。他不畏严寒酷暑和白天黑夜,只要患者需要,总是随叫随到。新冠疫情爆发时,他争当抗疫先锋,每天身穿隔离服穿梭在乡村小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护者的使命和担当。为确保全民享受医疗服务保障,他背上行囊入户走访、采集登记,挨家挨户建立健康档案,守护村民健康。曾获评高新区身边好人。
心系乡里,立志“救死扶伤守望乡土”
70年代,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__村地处偏僻,全村常住人口一千余人,却没有一名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看着村里人小病抗,大病躺,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于是,郑__主动报名到__中学农村医疗班(旧称“红医班”)学习,下定决心要留在村里当一名乡村医生。
四十几年里,郑__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要村民有需要,不分严寒酷暑、不论深更半夜都随叫随到,共接诊病人数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只要病患需要,无论刮风下雨,郑__总会身披白大褂、脚蹬自行车第一时间赶到。“有郑医生,看病方便多了,我要是去不了,他就来家里。”82岁的陈阿公是郑__的老病患,患有高血压、老气管炎20多年,一到换季便容易犯病,每个星期郑__都要到他家里去帮他测血压、打点滴。
郑__日诊临床夜读书,经常在卫生所待到很晚才回家,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家里更是堆了好几箱医学用书,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
冲锋一线,守护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疫情爆发后,外出人员大量返乡,郑__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不计个人安危,穿着隔离服每日入户为全村返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反馈监测情况,只要工作需要,他从不推脱。特殊时期,医务人员任务繁重,他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在他身上,充分展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彰显了卫健人的使命担当。
与时俱进,积极落实医改政策
为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实行了医改,这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但郑__说:“农村人本就没什么钱,这是项好政策,我们应当支持。”他积极宣传医改政策,认真落实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为村民看诊、健康检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只要卫生所不忙,郑__就背着档案薄挨家挨户调查登记。截至目前,郑__已为__村近千名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他说:“金杯银杯,不如乡亲们的口碑。”视口碑为奖杯,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的郑__,用信义和真情点亮了乡村希望的明灯。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10】
孔__,__市__区__卫生院中医师。这个19__年12月出生的80后小伙子是行走在青山绿水间的“红马甲”,是百姓赞誉的“__好人”,是__市的“文明市民”,更是大山里躺在炕头上的患者眼中的“最美医生”!
乡亲们见了小孔会亲切的叫他“红马甲”,提起红马甲是一支志愿者团队,它的名字叫——“__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20__年当时因为家庭护理的工作缘故,卫生院的大夫去患者家中登门服务身穿崭新的白大褂,却引来了邻居们的指指点点,患者家人很不高兴,认为不吉利。后来有人提议,穿上一件红色马甲怎么样?红色喜庆,走在路上也很醒目,“红马甲”由此而诞生。“红马甲”志愿者多数来自于基层山区的医护人员,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更多承担的是公共卫生服务,“小病的医生、大病的参谋、康复的助手”,普通但不可或缺。而作为红马甲志愿者,他们又多了一份义务,那就是在别人休息和病患需要的时候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行动不方便的贫困村民家中送医问诊,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孔__,20__年到__卫生院工作,听说了“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就积极报名,积极参与。__社区空巢老人王__,中风瘫痪在床不能活动,第一次跟着红马甲志愿服务队走进老人家的时候,他永远忘不了老人那呆滞无神的眼睛,一个毫无生机与意识的老人,让他心里有了挂念。于是在几次集中的志愿服务之后,他决定放弃休息,利用下班时间,每天骑自行车带着针灸理疗设备到老人家中进行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为家属讲解康复小常识,并指导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每一次5点下班,骑车40余分钟赶到老人家,治疗结束回到自己冰冷的小屋时都会在晚上8点多钟,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但是经过两个月治疗,老人神志转清,饮水呛咳、腹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明显改善的时候,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与行动。持续了近7个月时间,老人开始能回答一些日常简单问题,右侧肢体活动明显改善,每次到老人家,老人都会眼含深情的看着她,嘴里唔唔的叫着,伸着右手来回摆,意思是想让他坐坐,老人的儿子说只要孔大夫要来的时候,母亲就会兴奋,就这样比划着,呜啦着想说话。
__社区脑卒中患者王__患病后偏瘫,生活非常困难,无任何经济来源。家中独子12年前患“脑瘤”去世,属于失独家庭。医者仁心,孔__听乡医说起过她的事情,就主动的去她家里走访,了解情况,老人没有了孩子,生活没有了奔头,不想治疗更不想活了。孔__觉得要想治好老人的病,得先从心里治。于是他下班之后隔三差五的去老人家,主动地要求吃剩饭,就是馒头咸菜,他也乐呵呵的吃,告诉老人相等她病好了,给他做顿好吃的饭。老人冰冷的心被小孔温暖了,愿意让他扎针治疗了。因为老人家里困难,孔__积极争取医院支持,主动减免了王__全部医疗费用。一次次的登门、一次次交流沟通和心理疏导,增强了王__坚持康复训练的信心。有一次老人像往常一样,被家人扶在院子里的马扎上坐着乘凉,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着就要被大雨淋着了,老人心急如焚,竟然没顾上拿拐杖,自己站起来就往家里跑,当家人看见站在屋里没有淋着雨的王__,喜极而泣,连忙打电话给小孔,告诉他这个大笑话,也是大喜讯的事。如今,经过治疗和康复,王__已经可以下床活动,基本生活可以自理,村里人看见老人出来遛弯,就会拿这个事儿当笑话说,老人非但不生气还美滋滋直夸奖:“这是__卫生院孔大夫的功劳!”
山区农村社区病人多医生少,住在深山里的一些孤寡、空巢老人出行不便,有病却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更是现状。6年来,孔__用自身的专业医疗知识服务偏远山区的困难患者、送医送药,足迹遍布__整个街道,特别是20多个偏远社区,下乡服务里程约12000余公里。
下乡义诊__街道大河东社区,村里人都会说姜__一家生活不容易,孔__就赶紧大伙儿指的一条小胡同往里走,一座低矮的小瓦房映入眼帘。院墙还是古老的石头砌的,凹凸不平;大门没有门楼,是农村家庭早已不用的木头门,千疮百孔,破旧不堪。这与周围高大的房屋、威风的大门,格格不入。推开大门,天井是原生态的,一条土路,一块小菜地;西面是一座没有门窗的平房;东面透过倒塌的院墙看过,是一座两间平房,几块磁砖已掉落;正屋的门、窗都很小,这就是姜__和他儿子的家,68岁的姜__一家五口人,作为顶梁柱的两位男人双双生病,卧床不起,东屋躺一个,西屋躺一个;儿媳精神异常,整天在街上游荡;小孙子刚刚上学。家里唯一还算健康的人,只有姜__的老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而她也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病,每月不足1000元的养老金,连医药费都不够,经济非常困难。孔大夫看着这个情况,当天就留下了,为父子二人进行半个小时的针灸、按摩治疗后,又为儿子做半个多小时的肢体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也同时进行。一直到现在,坚持每周上门一次免费服务,通过给予针灸、肢体康复功能训练等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家属进行康复训练及日常护理。
“为了让他们不放弃自己,我也要坚持。”孔__说,“患者太需要我了。每次去患者家里,他们拉着我的手像拽着自己的亲人一样不舍,我就特别有种使命感。”而老人的儿子正是因为孔__的坚持也同意坚持治疗,恢复了生活的勇气,两人成了朋友。
为了提升自己服务群众的能力,他20__年在__医院进修学习八个月,回到医院后独立坐诊,用自己熟练的针灸理疗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因其针法独特、疗效显著,得到了周边群众的广泛肯定。20__年在全区率先开展了“水针刀”技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腱鞘炎等各种疼痛性疾病疗效显著。目前已治疗患者2000余例,显效率达95%以上。20__年受聘为__市针灸学会理事。20__年受聘为__省针灸学会委员。此外,为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凸显“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该同志在街道率先用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使__街道的患者不必再跑远路到市区医院贴敷。几年来,冬病夏治“三伏贴”6000余例、开展中医体质辨识10000余例。
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孔__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六年来未发生一例患者投诉。他也常掰着自己的手指头给患者开处方,让患者花小钱治大病。20__年春节前,于哥庄社区孙宽召大爷突发腰痛,疼痛难忍,行走困难,经孔大夫治疗五天后,腰痛明显缓解,行走自如。孙大爷为表达感谢,以各种理由送500元红包,都被孔大夫直接拒绝。他常说要“换位思考”看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无论患者问题多少,他都会耐心、细致地做出解释,在他诊室一直充满着温馨的气氛,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孔__先后被市卫生局评为__市卫生系统20__年度“文明服务明星”、“优秀志愿者”、被__区文明办评为“__好人”,20__年9月被__市文明办授予“文明市民”。其事迹被《光明日报》、《__日报》、齐鲁晚报、__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他常说,自己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年轻人,倾心呵护百姓健康是他的追求!
用志愿精神汇聚起爱的暖流,让更多贫困的家庭共享病有所医病有良医的发展成果,最大程度的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健康梦——这正是孔__身穿红马甲甘当志愿者的价值追求。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11】
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对病人满腔的爱心,默默地践行一名医师的职责。
她始终保持零投诉、零医疗差错,并多次获得患者及家属好评。她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积极组织科内业务学习、病历讨论及应急演练,协助科主任完善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20__年曾两次到__市妇产医院参加助产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等危重症抢救技能,熟练操作阴道助产技能,及时将学习心得传授给同事,使科室在业务技能上实现“同质化”。疫情期间,充分发挥科室骨干作用,医院共收治三名高风险地区孕产妇在临时产房分娩,她主动参与两名孕产妇的服务保障,用实际行动践行卫生和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12】
张__,男,19__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__镇__村乡村医生。
该同志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扎实的医学功底,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业至今,未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从未与病人产生过一例纠纷。患者们都纷纷表示,张医生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该同志经常在辖区内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宣传资料,将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每家每户。他还定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向村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防病治病的科学方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完善了孕产妇花名册,及时通知他们去医院体检,并在产后进行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