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10篇

| 福萍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1

姓名:__

单位: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卫生院

事迹:__自到卫生院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扎根基层,真心实意为辖区居民服务,用高尚的医德、朴实的情操带动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营盘镇卫生院先进个人。

近年来和__同志一起工作成10年的好几位同事相继调往市区,期间不少同学和以前同事劝说其“早走早好”,他总是那一句:“来这里时间长了,对这儿有感情了”。放弃了应聘到市区的好几次机会。多年来,__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踏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基层临床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凭着对基层卫生工作的无比热爱和极大热情,持之以恒地为居民服务,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其扎实的业务水平、朴素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得大家的信任,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记得有一次,下午下班后,接到一个农村卧床在家的癌症晚期腹水病人家属的电话,殷切希望能上门为其抽放腹水治疗,且不说其医疗风险,单是路程骑摩托车也要走上2个小时,但__二话未说,拿着出诊箱带上助手走上了那条他再也熟悉不过的乡村小道。近10年来,他本人也记不清楚为多少中风偏瘫、癌症晚期和行走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过。

__同志其实仅仅是上千上万默默无闻的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从事着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基层卫生工作服务,他们既没有大医院专家名医的光环,也没有获取任何荣誉,他们却筑高我国基层卫生事业的大桥。这正像他开始所说的那样: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真心付出,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2

姓名:__

单位:北海市涠洲镇中心卫生院

事迹:__来自大石山区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自1988年上岛从医后,他一直坚守海岛,20多年如一日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

涠洲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物价比大陆高,生活条件艰苦,加上医疗条件差、医生待遇不高,优秀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留下来的医护人员屈指可数。

“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我。”一句朴实无华的话,饱含着__对岛上群众健康的牵挂。

然而,留下来的挑战不少。由于卫生院专科医生匮乏等实际情况,且海岛远离大陆,群众到外面医院看病就医不便,岛上医生需干全科医生(妇产科除外)的活,工作之艰辛以及对医生专业知识掌握要求之繁杂可想而知。

加上卫生院医疗条件落后,某些辅助检查无法开展,器械检查无法提供临床诊疗需要,在缺乏准确的诊疗依据,诊疗某些疑难疾病时,远比外面条件好的大医院困难得多,比专科医生的工作难得多。但他没有退缩,一直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同时,他虚心向上级医生学习,吸收他们的丰富经验,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常年的临床历练,__不仅精通内科、外科、儿科、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医术,而且掌握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措施。此外,曾到市人民医院进修半年麻醉的他,能独立开展普通外科、妇产科、骨科等各种手术的麻醉,深受患者信赖。

“找他看病10多年了。”年近80高龄的涠洲老人李文俊告诉记者,他身患痛风等疾病,几乎每次病情发作,他专找韦医生看病,原因是他态度热情,又认真负责,而且治疗效果明显。

__每年诊疗患者达3000多例,平均每年参与抢救各种急危重症病人10余例。经他诊疗的患者,至今没有一例投诉案。近年来,他屡获各类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2009年9月被评为海城区首届十大“医德模范”。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3

__,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芦庙乡卫生院执业医师。

刚到卫生院上班的时候,基层患者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健康交给一个年轻的新医生。他凭着自己热爱医学的那股子拼劲,每天坚持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对每一个相信自己的病人负责到底,从不无故空岗。在病人不多的时候,给了他难得的钻研理论知识的机会;看病之余,钻研中医特殊诊疗技术,针灸拔罐、小针刀、中药应用、穴位注射疗法等无不涉猎。他多次深入辖区患者家中,为那些被疾病折磨的患者带去温暖,给每一个需要的患者自己的手机号码并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随地接听患者的电话咨询。他深夜中多次被患者的电话唤醒,他早已经习以为常。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爱岗敬业、不弃不馁、真心服务,换来了他基层医疗业绩的不断突破,从2013年1523人次的门诊量到2016年12657人次的门诊量。这些业绩,是患者们对他努力付出的认可。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时刻不忘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爱岗敬业,视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由于他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一流,受到了群众和患者的一致认可,许多患者家属为表感谢多次预送红包或宴请他,但都被他一一谢绝。

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先后获得“河南省技能竞赛优秀奖”“基层医疗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他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基层家庭医生,一袭白衣加身,他也是一位神圣的医生,秉承一颗丹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施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4

她秉持医者仁心践行医者使命,不断钻研新技术,用精湛的医术托起患者的健康和产妇的期许;她是患者眼里的“好医生”,是同事心里的“好榜样”,是医院领导可以委以重任的中坚力量……她就是全省优秀医师、古浪县妇幼保健__服务中心主治医师__。

1997年,__进入乡镇卫生院,这里成为她实现“医生”夙愿的梦想之门,成为她施展医术治病救人的梦想之地。__一直把患者当朋友、当亲人、当姐妹,用爱心、真情对待每一个患者。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患者需要,她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许多患者看过病后都和她成了朋友,又将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到她这里来看病。为了方便患者及时向她咨询、求助,__习惯把患者的手机号存下来,吃饭时、睡觉前“机不离手”阅读并回复信息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

“她认真负责,态度和蔼,来主动加我的微信,关注我的病情,是一位充满热情和耐心的好医生。”患者张立会说。

2012年,__调入了古浪县妇幼保健__服务中心。她更加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汲取新营养,积极参加本专业学术研讨会,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医学动态,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她将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了病人及她所珍爱的卫生健康事业。她高昂的敬业热情也得到了同事的赞誉和患者的认可。

“__同志从医二十多年来,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医者仁心,用心用情为患者服务,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古浪县妇计中心副主任医师刘万梅说。

__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典型事迹,更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有的只是一颗追求梦想,期待梦想之花绽放的医者心。

“这个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做到诊断及时准确,治疗科学精细,让患者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__说。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5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陆续播出了最美乡村医生的事迹,他们都奋斗在最艰苦的地方,为边远山区的广大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乡村医生是__和__。

横县大浪村扁担村医__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拴着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喝点山泉,身子虚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岖不平的山路间来回不停地穿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扁担医生__身患尿毒症身体羸弱的他却在大山深处的乡村诊所坚守10年,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__1992年7月毕业于伊宁卫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包扎墩牧区卫生院,一干就是20年。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连尸首都无法找回。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婴儿骑着马转场时,马失蹄,结果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母女和马都没能找回来。所以,包扎墩也被当地的人成为“天堑之地”。__在这样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脏病,不能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加之他妻子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当地卫生局领导签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

还有很多很多的乡村医生奋斗在帮助边远地区居民远离病痛折磨的第一线上,他们不辞辛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把学习最美乡村医生的先进事迹联系起来,不仅自己要学习,还要带动身边其他人一起学习,要把学习这种先进事迹形成一种风气,让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形成立足岗位争贡献,爱岗敬业争奉献的良好作风,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习之后要互相对比,寻找个人不足之处,把学习这种典型先进事迹长期贯彻下去,执行下去。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6

__是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参加工作以来,全身心奋斗在临床一线,时刻牢记职业赋予的使命,虚心进取、兢兢业业,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诊治了无数患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许及认可。2012年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2011年甘肃省万名医师支农优秀队员”。2016年、2017年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及“患者最满意医生”,2018年被评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

__在平时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总结问题,多次主持完成临床医学课题,2012年主持完成课题《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定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主持完成课题《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促进自然分娩临床研究》通过市级鉴定,获得定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临床上予以广泛运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医学论文10多篇。

妇产科工作量大,风险高,医患纠纷多,但__常年24小时保持电话通畅,急危重患者抢救时能随叫随到,三更半夜加班加点,第二天仍要坚守岗位,从不叫苦叫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多点执业的乡镇卫生院,带领卫生院的妇产科医生开展了人工流产术、放、取环术等业务的开展。

为了不断的拓展业务,满足临床需求,她本人曾多次到省内外医院参观、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学术交流研讨会,全面掌握学科新动态,提高技术水平,率先在定西市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手术,倡导自然分娩、绿色分娩理念,开展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促进自然分娩。

多年来,她始终坚持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接待每位患者时做到认认真真检查,仔仔细细解答,当遇到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做好解释沟通工作,产科工作特殊性强,要求对患者产程进展密切观察,如遇紧急状况,随时急诊处理,以确保母婴安全。由于手术病人数量多,很多门诊病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诊治,但是待手术结束后会马上接诊待诊患者,常常忙得顾不上休息。

作为一名普通的妇产科医生,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在仁心医者真正的价值。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7

张__,男,1961年3月出生,专科学历,一名普通的基层卫生院医生。从2000年11月到常张乡卫生院工作至今。从事医疗工作近20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一、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在临床工作中,自己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位病人都能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我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应时时刻刻心系患者安危,仁心仁术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我们所能做的真是微不足道,但我们仍然坚持生命至上的信念,不求回报,不求名利。

二、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抽时间从杂志及网站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功能,积累经验。

三、工作严谨,责任心强。在医疗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2018年妻子因为风湿病严重,到太原住院治疗,我仅请了2天假安排好住院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妻子独自一人在太原治疗了3个多月,尽管这样妻子也没有责怪我不能陪她治疗而是安慰我说这里没事,我能照顾自己,你快回去上班,医院的病人更需要你。此时此刻我能理解妻子的想法,她知道我是为了病人。做为一名医生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使我在家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决然而然的选择了离开。但我依然欣慰,因为我无愧于自己的职业。

近20年来一直提醒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同事中赢得了一致好评。虽然还有1年多就要退休了,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更加努力,弘扬无私精神,用自己扎实的医疗技术为基层患者服务,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8

__,男,__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__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__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__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9

青县金牛中心卫生院 __

2018年11月27日,我成功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俗称“捐髓”),成为全国第7830例、青县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于1999年在金牛中心卫生院参加工作,二十年来,爱岗敬业,担当负责,低调乐观,诚信和善,群众口碑佳,多次获得上级奖励表彰,2008年被任命为金牛中心卫生院副院长,2016年被推举为县__委员。

从成为一名医生始,我就醉心于医术的精进,多次到石家庄、保定、沧州等医院进修深造,学习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技术,几次获得“十佳医生”、“医疗技术服务模范星”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乡镇卫生院领导,时刻不忘工作,不讲条件,不避风险,以高标准完成任务为原则。为配合国医堂建设,我认真学习中医技术;我主管公共卫生工作,卫生院多次代表县市迎接上级考核得到好评;2003年非典袭来,奋战在第一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倦,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和年度先进医务工作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从2018年6月份接到通知到11月份捐献成功,虽历经多次检查、一个月调治,但一直未与工作脱开。在社会上仍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心存疑虑时,我用医生和志愿者的身份,用行动作出诠释。

扎根基层二十年,我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并亲自参加义诊活动和扶贫行动,为百姓答疑解惑,解除病痛。2008年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成为青县首例成功捐献者,念念不忘通过每个机会呼吁社会更多人共同参与。身为__委员、卫生院副院长,关注着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乡镇卫生院改革等社会问题,奔走呼吁,建言献策,对我县医养结合工作牵头提起__建议提案,并身体力行学习技术推进国医堂建设,发展医养结合业务。在同事们的努力下,金牛中心卫生院201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并于2018年通过省考评,继续被列入第二批试点名单。卫生院的国医堂在周边颇具影响,业务辐射天津及黄骅等市县邻近地区。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我不仅组织和参与义诊等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2008年我参与青县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8年6月,他接到河北省红十字会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十年流逝,在家庭亲已老、子尚幼、妻多病,家中实际困难摆在眼前,我不曾犹豫,不忘承诺,千方百计做通家人工作在患者需要的关键时刻捐献成功,给另一个家庭带来重生的希望。

2018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被河北省红十字会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沧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爱心奉献、文明市民”荣誉称号,被沧州市红十字会评为2018年度“沧州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青县委员会评为“优秀__委员”,青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2019年度“燕赵楷模.最美青县人”荣誉称号,被青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青县卫生健康局评为青县2018-2019年度“最美医生”。

新时代新形势,身为__委员及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付出更多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社会的更多检视,良好的群体形象是构建群众信任,融洽医患关系的起点,唯有传承救死扶伤的光荣传统,弘扬乐善博爱的时代新风,才能塑造新时代卫计人的特有风貌。

卫生院先进个人评选事迹材料精选篇10

在从东海之滨的大上海,到西部玛曲大草原,当年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任岁月雕刻成了沧桑的西北老汉——__默默扎根草原42年,为当地藏族群众看病送药,与藏族同胞结下深情厚谊,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作“好曼巴”(曼巴,藏语“医生”之意)。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当时毕业后填报志愿,我没写具体地方,只写了两行字——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42年后,__对自己年轻时的抉择依旧无怨无悔。

1968年,24岁的__在上海医科大学完成6年学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作。拿到了派遣证,他还不知道甘南在哪里。“从兰州到甘南一路大雪,汽车开了两天才到合作镇。”__回忆说,当时怎么也没有料到,甘南的天气会如此寒冷,上海人穿的棉衣到这就毫无作用了,“一路上冷得实在不行了,就跳一跳,搓搓手。”

在许多人眼里,草原上有蓝天白云,有牛羊成群,甚至还有美丽的姑娘,是个“罗曼蒂克”的地方。

然而,只有亲历者才知道甘南草原的另一面:高寒,缺氧,还有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的饮食习惯和居住条件。

到达合作镇参加劳动一段时期后,领导见__不适应牧区生活,打算派他到甘南条件最好的迭部农区工作。不料,__却不同意:“我说了要报效祖国,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要看做得怎么样。”他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为群众服务。最后,数番辗转,__来到玛曲县阿万仓乡。

“牧民对我就像亲人一样。”

在阿万仓乡,许多人并不知道__这个名字,但只要说到大脚“曼巴”,牧民们就会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他是个好“曼巴”。

阿万仓乡距离玛曲县城50多公里,绝大多数居民是藏族牧民。__刚去的时候,这里还没有通公路,只有一片茫茫草原,通行靠骑马或徒步。到达乡中心卫生院,眼前的情景让__大吃一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最贵的医疗设备是血压计,药品奇缺,得用牦牛到县城去驮。

语言不通成为诊疗的巨大障碍。__只好在本子上把一些看病时常问的话用汉语音译成藏语,然后背下来,连说带比划,试着与前来看病的牧民交流。不到半个月,笨办法奏效,__能独立看病了。

“那时候,很多病在大医院可治好,但在草原上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只能尽力而为。”__说。

牧民加白回忆,1973年,他的舅舅阑尾炎发作被送到阿万仓卫生院。“当时我们不懂什么叫阑尾炎,只知道是肚子疼。听大脚‘曼巴’说要动手术,都吓坏了。” 经耐心解释劝说,__成功为病人做了手术。

“这可是阿万仓历史上第一例阑尾手术!”加白说。

这次成功的手术,让牧民们记住了这个穿45码鞋的大脚“曼巴”。

直至1990年被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整整20年间,__的足迹遍布阿万仓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他多次在牧民帐篷中救死扶伤: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夏季放牧点)抢救患肺炎心衰的新生儿,为病人做肛瘘手术,从死神手里夺回患急性高原肺水肿牧民的生命……__戏称自己是全科大夫,“什么病都得看啊!”

“不管走到哪,都有藏族同胞给我驱赶狗群,热情拉我到帐篷里喝酥油茶、吃羊肉,晚上怕我冻着,还给我盖上厚厚的牛羊皮……牧民对我就像亲人一样。”__动情地说。

“草原就是我的家!”

2003年,__退休了,但他依然积极乐观,爱说爱笑,时而表现出孩子般的俏皮。

当年,__娶了自己的“学生”、藏族女护士凯嫪为妻,在草原上安了家。

如今,老两口就住在玛曲县医院后面,小院里有一个很小的花园,种着些不知名的花草。走进屋里,一大间房子辟为客厅、书房、卧室,中间都只隔一门帘。书房里挂满了画和照片,大部分内容是草原、白云、牦牛、藏族妇女、孩子。__指着一张照片说,上面的美丽藏族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凯嫪,两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说着,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如今,__的两个儿子继承父志,先后来到父亲倾注了十几年心血的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他唯一的女儿其美则嫁给了阿万仓一位牧民,留在了草原上。

早在1988年,__就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母校也没忘记他,2009年12月21日,校领导亲自为他颁发了“校长奖”。

面对荣誉,__淡然一笑,“我觉得一个医生治好病人是理所应当的,没必要夸奖我、感谢我。”

当年跟__同来甘南的4名同学,后来都陆续回了上海。留下来的,只有他一个。__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回到老家上海,他都放弃了。

“其实我一直想念上海!前些年还觉得没回去有些遗憾,如今想通了,草原就是我的家。我要一直留在这里,还可以发挥余热,为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直到心脏停止跳动。”__平静地说。

望着老人烙有高原红的清癯面庞,听着那带有浓浓上海口音的话语,不由让人联想起草原上随处可见的格桑花,平凡得令人感动!

16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