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范文10篇

| 怀健2

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那么你们知道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2022范文10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范文10篇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1

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2

2020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张桂梅有些不满意。

尽管,这所免费女子高中,已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800多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今年华坪女高的高考成绩‘两头’比较突出,600分以上的相对历届较多,但今年达到专科成绩的学生也多,达9人之多,往年就两三个。”张桂梅说。

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对待学生成绩时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强和坚韧。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直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

得知张桂梅身患重病,县妇联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时看望了她。几天后的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为这个“外来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钱捐款、有人把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费……县领导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2001年,她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

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3

“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剧性的母亲,有杀死家暴丈夫获刑的母亲,有因重男轻女陋习导致分娩死亡的母亲,有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的母亲。”在担任“儿童之家”院长过程中,张桂梅对女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愈发深刻。

这让她意识到,贫困的女孩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

班里女孩本就不多,张桂梅发现,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去大山里找,发现有的女孩十几岁就嫁人了。

“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升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张桂梅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遭到不少人的质疑,但张桂梅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到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日,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日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位企业家和张桂梅对话,争取帮她解决女子高中的困难。

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提供50~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

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4

高考成绩出来后,张桂梅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山里那群女孩的“报喜”。一向不太爱玩手机的她,对着屏幕一看就是个把小时,直到一一回复完她们的短信为止。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辽宁岫岩人,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2001年,当时还在华坪民族中学任教的张桂梅,开始担任儿童福利院的义务院长,从照顾最初的10多个孩子,到现在成为130多个孩子的“妈妈”;2008年9月1日,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在张桂梅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使16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今年7月,华坪女高有15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150人达本科线,本科上线率94.3%……张桂梅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我们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5

张桂梅同志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是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典型;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的先进典型代表。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学习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要大力弘扬她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为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

学校要以党建引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与身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全国优秀模范教师代表、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代表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把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让自己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有方。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6

柔弱女子三尺讲台树立伟岸身躯,“燃灯”校长边陲境地书写不朽人生。

张桂梅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人民的教师”。正因为如此,张桂梅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边远地区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她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她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教师的骄傲、偶像和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张桂梅对教育和孩子充满爱,与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没有张桂梅那样艰苦的条件,但一定要像她那样,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心工作,恪尽职守,在普通的教师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7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8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9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新闻让人们认识了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认识了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在学校最风雨飘摇无以为继的时候,6名党员教师的坚守点亮了至暗时刻,张桂梅带领在连党旗都买不起的困难中建立起来的党支部,硬是把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带出了令人咋舌的本科上线率。

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建强基层党组织,硬件基础和资源是保障,组织凝聚力是动力源泉,将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同声同气”,才能形成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

唱响指引方向的“最强声”。放下优秀人民教师的尊严街头筹款建女子高中,百病缠身仍坚守教学一线,打造“速度与激情”,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的张桂梅始终身先士卒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领导党支部把华坪女子高中带上正轨,逐年超越。为此,他们付出的“几乎是生命”。党组织书记作为“领头雁”“引路人”,肩负着带领队伍和党员群众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的重任,尤其是目前逐步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三个一肩挑”,对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将班子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党员群众理解和支持,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党组织书记不仅要有打得了胜仗的过硬“真本领”,还要有聚得了人心的厚实“宽肩膀”,用扎实的领导能力为党员群众增强信心,用高尚的品格德行为党员群众树立标杆,用无畏的担当作为为党员群众注入动力,唱出最响亮的“声音”才能牵引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奔赴美好生活。

弹奏初心使命的“和弦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每个党员都经历过入党宣誓时的激情燃烧,经历过入党时的踌躇满志,但并不是每个都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华坪女子高中在办学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一半教职员工辞职离开,而作为党员的6名教师选择了坚守。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党员教师怀揣用教书育人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信念,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最终成就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读上大学的梦想。坚强的党组织需要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时刻冲锋在前,在历经挫折失败时仍能坚定信念,不改为民初心,牢记党员使命,这样才能汇聚起最强大的战斗力,向着同一个目标,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协奏出最气吞山河的交响乐。

掀起党员教育的“课堂声”。华坪女子高中十多年来每周开展“五个一”的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坚持不懈的党员教育让教师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托着女高的“本科上线率”常年走在前列党组织需把党员教育工作真真切切开展起来,不打折扣,不搞形式主义,及时宣传党的政策,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织常响起党员教育的“课堂声”,党员能跟上党组织的步伐,走在正确的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党组织自会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堡垒。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篇10

有这样一段经历,它记录着时光,承载着梦想,它就是高考。2022年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老师一大早便护送女高高三学生参加高考。从2011年至今,张桂梅老师始终坚持送考、陪考,12年来从不缺席。

今天,我们想与你分享张桂梅老师奋战高考的故事。

你知道吗?我们熟悉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曾经四次参加高考。

第一次高考: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从东北来到云南。在迪庆州中甸林场(林业局)工作时,她发现来自上海、广东的知青们总是不分昼夜地拼命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知青们向张桂梅透露了秘密:国家有一天肯定会恢复高考。哪一个国家会不要高等教育?没有教育的民族也一定是个落后挨打的民族。

知青们的话唤醒了张桂梅对知识的渴望。在大伙的帮助下,她加入到备战高考的队伍里,工作、学习、补课成了她的日常。经过不懈努力,备考第一年张桂梅便考过了大学本科录取线。但囊中羞涩的她,无父母助学、无亲友资助。出于自尊,她也不愿向任何人开口借钱。就这样,她与久久向往的大学失之交臂。

第二次高考:

张桂梅没有向命运低头,边工作边复习。第二次高考,又越过了录取线。可这一次,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档案竟不知在哪个环节丢失了。录取的大学有她的名字和分数,却因为没有档案,不能予以录取。

第三次高考:

越是面对挑战,张桂梅越是来劲。20世纪80年代,张桂梅迎来了第三次高考。此时,已经有了应届高中生。在他们面前,张桂梅失去了一切优势,紧张、自卑、恐惧、焦虑、害怕失败围绕着她。坐在考场时,她竟想不起自己的名字。

这一次,因为没有良好的应考状态,她落榜了。

第四次高考:

经历三次考试,张桂梅始终没有放弃读大学的梦想。在丈夫的支持下,张桂梅又一次参加了高考。这次,她的分数达到了省内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为了继续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她选择了离家近的丽江教育学院,脱产读书。

在丽江教育学院两年的正规学习,是张桂梅后半生献身教育事业的台阶。在大学里,张桂梅不仅实现了大学梦,还接受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全面训练。

这就是张桂梅的高考经历,即便命运的捉弄让她三次与大学失之交臂,她依然没有停下继续的脚步,她深信“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当然可以!“要让山里的女孩受教育,让她们改变命运!”怀着这样一个梦想,张桂梅十余年来把2000余名大山里的女孩送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今,从华坪女子高中走出的许多学生,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着青春。

16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