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1
湖南省最美医生__:妙手神针“手护”患者
8月18日上午,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医生”名单正式公布,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医师__光荣获评。
为大力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医生”推荐评议和学习宣传活动。经各地各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综合评议、公示等程序,我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医师__等40名同志被推选为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医生”。
人物介绍:
1981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推拿部门及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推拿科)负责人。2017年“华佗杯”首届湖湘针推能手、湖南省首届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
一、运指如飞,术精岐黄
早晨7点40分,__准时出现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脊堂,门口的患者早已排成长队。作为湖南中医附一针灸推拿康复科推拿部门负责人,__擅长整脊及针刀技术。
一双白而厚的手,时而如刀剑齐发,直击患者痛点;时而如行云流水,撩拨其脊椎经络,粗犷与轻柔集于双手,刚劲与细腻聚于十指,一套人们司空见惯的推拿手法,被__演绎成精彩纷呈的艺术。
在__的手下,刚才还被颈椎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病人,20分钟的治疗后,连喊着“神呐,不痛哒”。患者口口相传,很多患者前来求治,等__忙完,常常已是中午1点多钟。
__的年门诊治疗人次达3500余次,他踏踏实实、日复一日地做着推拿,凭着一手一针解除患者疾苦。工作之余,他还经常进社区、进基层,开展义诊、开设讲座,传播针推文化,普及健康知识。
作为湖南省第一个戴博士帽的临床推拿医生,__从医15年,只为了一个梦想,那就是用中医的推拿造福人类。将中医推拿的奇妙与现代医疗的技术嫁接,让医疗推拿从神秘走向科学,是他执着的追求。
__的门诊室里,锦旗环绕。100多面锦旗,记录着中医的神奇。
二、潜精研思,初心如磐
在不断加强自身“硬实力”的同时,__也致力于带领推拿部门同仁共同成长。他常说,“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
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让__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治疗学教研室的中流砥柱。他讲课风格鲜明,坚持“从临床问题讲解理论知识”的教学思路,将枯燥的医学知识跟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们难以忘怀,所讲授的《推拿治疗学》课程被学生们纷纷点赞。__培训了一批又一批推拿医生,桃李遍布三湘四水。
作为推拿整脊团队的“领头羊”,__将全部的精力用于专研推拿技术和做好推拿传承,创立“中医推拿+整脊+超微针刀”的三位一体治疗法,运用“筋骨一体、标本兼治、功能锻炼、身心同治”等现代推拿治疗学术思想指导诊疗。
谈起“整脊法”,__两眼发光。他说,“脊椎,支撑人类的栋梁,神经的通道,人类进化的神秘结果。这根‘栋梁’很强大,支撑人体;又很脆弱,变着法子折磨人,人类上百种病痛都源于此。”
__说,推拿以系统论为基点,以生物学、力学为杠杆,牵一发而动全盘,奥秘无穷,妙不可言。
科研道路上,他先后主持课题8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0余部,荣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3项。
三、守正创新,志在精诚
新冠疫情期间,__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员出征上海。在上海古丹路方舱医院,40多岁的感染者李大哥向__求助。他的孩子10岁,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已经9天,进院时有轻度发热症状,口服退热药后体温正常,咳嗽无好转,经常半夜咳醒,__触摸孩子腹部,鼓胀感明显,孩子说已经3天未解大便。
__予以湖湘特色的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加以顺时针摩腹、按揉足三里、中脘等中医外治方法,并手把手教孩子父亲如何摩腹,同时安慰鼓励以缓解不良情绪,第二天查房,孩子已经顺利解下大便,半夜咳嗽明显缓解,李大哥向__竖起了大拇指。
“湖南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源于宫廷御医,是我国小儿推拿主要三大流派之一,基本特点是根据病证所属脏腑的不同来决定治法,即‘推经论治’。”作为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__介绍,结合五行学说、藏象理论及推拿理论的“五经推治”是刘氏小儿推拿最独特、最鲜明的特征,擅长治疗小儿肺脾两脏之常见病证。他说,这样的技术需要一代代推拿人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十五年磨一剑,在探索的道路上,__严以律己、精勤不倦,用技术和仁心“手护”患者健康,用赤诚和坚持传承推拿绝技……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2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__
__,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农工党员。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跨世纪三三三人才,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荣获全国中医师“诵经典,学名著”活动标兵,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河北省卫生厅“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获“沧州市首届职工职业道德模范”称号,沧州市第十届优秀__委员。沧州市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常委,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农工总支副主委。
苦心钻研业务,成就大医之“精”
__先后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进修, 先后拜全国首届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庆国教授,全国首届名中医河北省四院刘亚娴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卢兆麟教授、贾春华教授为师,尤其拜在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人王庆国教授门下,跟师系统学习经典中医及经方应用,“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工作室”和“王庆国名医工作室传承工作站”落户医院中医内科和中医保健中心。传承名家学术思想,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使临床诊治水平有很大提高,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专业特长:脾胃病、外感热病、亚健康调治、睡眠障碍、过敏性疾病、肿瘤的中药干预,以及疑难病症,尤其对一些非感染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中医药具有卓著疗效。通过准确地辨识病人体质,结合疾病特点,辨证选方用药,运用特色膏方,达到调体、治病的远期疗效。从而使身体来年更健康,获得事半功倍的目的。
__始终认为伟大的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比较好的学科,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凸现出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等社会问题中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通过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根据《黄帝内经》 有关理论,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医学术思想 。提出阳虚、气郁、湿热是目前内科病中常见证型的观点。尤其在当前亚健康人群占70%,此三种证型更加突出,经10万余例临床治疗,疗效卓著,多能恢复到健康状态。
真诚心系患者,成就大医之“爱”
__从事医疗工作多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以高尚的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以实际行动忠实地践行着“为民除痛”的人生奋斗目标。
一身正气,廉洁行医,从不收取红包。当患者送红包时,__总是耐心地说服病人把钱用在治病上,对送红包的患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是硬给我钱,我可生气啦,下次再有病不用来找我啦”,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回绝了患者的一次又一次的谢意,也为医院中医内科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守承诺,心系百姓,赢得众人尊重。有一次晨起前发烧到39度,但因为患者已提前一天挂满了号,__没有犹豫,吃了点退热药赶到医院,坚持一丝不苟的把全部病人诊治完毕,那时已精疲力尽,但他自己很坦然,他说,不能让病人白跑一趟,不能失信于百姓。
良好的医术,真诚的态度不断赢得患者的心,现在日门诊量最多达96人,连续十年门诊量超万人次。一天限号50个,已是满负荷工作,外地的病人常常挂不上号,面对家属的焦急和病人的痛苦,只有选择加号再加号!自己再累再饿也要把病人看完,每天加班加点,有时一天坐诊长达11小时。病人覆盖周边省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同时__注重临床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简、效、廉、少(副作用)的优势,深受广大患者的赞同,被患者誉为“今日华佗”。
发挥中医优势,尽科普治未病之“职”
加大中医科普宣传力度,尤其治未病理念。作为一名中医医师,越来越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以便更多地向广大百姓普及中医知识。在每天的诊疗活动中,虽然工作繁忙,仍然不厌其烦地对患者进行中医科普,让人们了解中医、相信中医、享受中医。例如,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些晦涩难懂的中医名词,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现在脾胃虚寒的患者很多,运用取象比类之法对他们进行解释:按照五行理论,脾胃属土,而土生万物,所以脾胃失调会引起很多疾病,万物的生长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时也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反复嘱咐脾胃虚寒的病人不宜过食生冷,以免耗伤阳气,加重虚寒之证。这样解释起来,不但能加深患者对病情的理解,而且还能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__做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沧州市唯一首批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在沧州市中医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沧州日报》在名医风采栏目做专题报道——情系国医济沧海;沧州电视台《沧州人物》作专题片——杏林春暖__;沧州晚报》专题报道——__:至精至诚的“铁杆中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义务为沧州两报及电视台寻医问药答疑,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各种形式的义诊以及中医进社区中医进校园等活动。近几年作科普宣传60余次,受益群众上百万人。
热心传承创新,成就大医之“实”
作为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__积极参与教学与实习工作,共培养研究生及规培生10多名,对他们严格要求,认真讲解,从每个人都要学习背诵《伤寒论》开始,从经典抓起,从经方学起,他说“我培养的是会看病的大夫,跟我学习3年,你们毕业后都应该会看病,能开方,有疗效”,同时他经常教导学生说“和病人交流是一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这是冰冷的检查机器很难做到的,需要你们的耐心、细心和真心”,因为他的严格、认真、真诚,感动了每名学生,使每天到他那里学习的学生特别多,也多次获得优秀“好老师”称号。
作为科室主任,他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根据每个人的专业,设定专病方向,带领大家进行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每个人都要定期讲课,并且每门经典结课后都要全科组织考试,这样既提高了大家的理论水平,又锻炼了讲课能力。所以科室每个大夫虽说年轻但功底扎实,都有自己的病人群,都能被广大患者认可。
积极推动沧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院与县市级医院成立“医联体”,为促进沧州市中医学术水平发展,中医内科组每年都会组织学术活动,几年来共成功举办四届沧州市经方临床应用学习班及河北省首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学术研讨会,李士懋平脉辩证学习班,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各位参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__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了解他共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20篇,出版医学著作6部。完成科研四项,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一等奖;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__说:“学习中医会被博大精深的国家文化带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医不仅可以治病,也能很好地净化一个医者的心灵。用我的真情付出,换回患者的幸福安康,是我的最大心愿。”__在从医之路上,多年如一日,认真践行着“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认真履行着白衣天使的光荣使命,认真遵守着一个“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患者、对得起社会”的诺言。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3
优秀医师:__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三院儿科主任、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主任、变态反应(过敏)学科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专业人才获得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互联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会常委。
立志学医:成为仁心仁术的济世良医
__出生在汕头市一个极具传统潮汕文化特色的农村家庭,小时候他发现,人们生病后不是问医求药,而是到村里“保生大帝”庙烧香祈祷,求得一点点香灰或几味药材,神奇的是许多村民的病痛因此获得缓解。
后来在母亲口中得知,乡民所信奉的神明是宋代时期的一位道士,名为吴夲,生前为济世良医,受其恩惠者无数,被百姓尊为“神医”。生性纯朴的吴夲,一生都以能为民众解除病痛为矢志,特别是治好当时皇太后的顽疾,受到皇帝的嘉奖,但是他并没有把高明的医术当作追求功名富贵的工具,而是回到乡里,每天上山摘采草药救治穷苦的病患。有一天吴夲上山采药,失足掉入悬崖不幸逝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道士,按照生前的模样将其做成雕像供奉纪念。百姓们相信,供奉的香灰也沾染了道士的仁爱,成为治病的良药。虽然故事带有迷信色彩,__却被道士悬壶济世、医救世人的品德深深打动。小小年纪的他立志有一天能成为“神医”,仁心仁术,博爱天下。
经过刻苦的学习,__从汕头金山中学毕业,考进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成为一名本硕连读七年制的医学生,从海滨的小县城迈进了医学的殿堂。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自习,是__坚持了7年的学习习惯,也成为日后行医道路上的规定动作。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等一本本厚重且富有神秘色彩的医学书籍令他兴奋,他废寝忘食徜徉在书海里,探索生命奥秘,感受临床医学人文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不可言状之美。
相遇良师:传授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
__常常说自己是一位跨界的“非典型”儿科医师,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是早产儿营养问题,导师是新生儿科张雪华主任;博士阶段研究的方向是重症哮喘,导师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天托教授;2014年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导师是耳鼻喉专业王德云教授。回首每一阶段的成长,导师们的教诲依然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做事先做人,新生儿科是儿科中的儿科,临床工作非常繁琐,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获得年轻父母的信任。”导师张雪华教授对这位年轻医师的短板了如指掌,“儿科医师需要有同理心,要从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换位思考是儿科医生与家属沟通的基本要求。”
__曾作为管床医生照顾一个32周的早产儿,在与其35岁高龄产妇妈妈的沟通中,__感受到孩子母亲初为人母的喜悦和飞来横祸的悲伤等一系列剧烈的情绪变化,“在信息不对等的条件下,她的焦虑与悲伤是显而易见的,焦灼的眼神就像一团火烧灼着你。”在孩子住院期间,__通过有效沟通获得了家长的信任,最终孩子顺利康复出院,这团火让__久久难以忘怀,更加坚定了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文医者的信念。
如何做成事?导师张天托教授给出答案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谋定而后动”。__在做博士课题起初的一年半时间里毫无进展,急得团团转。导师张天托教授却不疾不徐,指导他模仿文献报道的动物模型做一遍,细致观察,提取不同亮点,总结分析,并安排__去中山大学动物中心、广州呼吸研究所学习动物建模技术。
2013年,__顺利博士毕业,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博士生涯收获满满,在呼吸哮喘领域发表多篇高质量文章,以亮眼的成绩取得博士学位。
随后__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进修。开始整整两个星期,导师王德云教授并没有安排研究工作,而是阅读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随后两周嘱咐每天切组织蜡块,制作病理玻片,一个、两个,上百个,上万个……
一心想要成为临床科学家、干一番大事的__,为此苦恼不堪,不明所以。就在每天耐着性子严谨地整理和观察病理组织玻片之际,意外发现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纤毛分布不均,肺泡间质不同炎症细胞浸润,要如何去解释这一新的病理现象?王德云教授是临床医师出身,善于总结临床现象,凝练科学问题,针对这一发现,王教授指导他从纤毛运动减弱导致气道清理能力下降的角度,阐明形成慢性炎症恶性循环的机制。
这一点拨让__茅塞顿开,其后每天乐此不疲的分析组织结构,培养细胞建模,验证科学假设,最后在气道慢性炎症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王老师教导我们在科学研究道路上,敢于试错,勤于思考,才能突破瓶颈。” __笑道,“做学问,要吃得苦中苦,脚踏实地,来不得一丝侥幸。”
守护生命:秉承“善良、坚守、创新”的精神
2015年初,__访问进修结束回国后,创建儿童重症监护室。初衷源于多年前他曾经救治的一个红斑狼疮肾炎的贫困患儿,在治疗期间为了让孩子有更强的抵抗力,__将自己每个月的加餐奶粉送给孩子加强营养,在治疗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那时他被亲切地称呼为“桂叔”。然而,孩子的病情出现了反复,最终不幸离世。
历经这样的挫败后,__意识到必须要组建能为重症的孩子提供更好监护与救治的专科ICU。2015年初,在医院和科室领导的支持下,__负责筹建PICU,“从筹建到开科,不到3个月,建科初期,4个医生,7个护士,硬是扛过来了。”__作为科室主任,身体力行,带领PICU“铁军”,与大家齐心协力作战临床一线,为罹患急危重症的患儿顶住起一片天。
2019年除夕夜,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目送共事多年的段孟岐护士长带领援鄂医疗队员上车后,__心里久久不能平复。经历过“非典”的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未卜的逆行,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于是,他组建团队,与援鄂同事保持密切沟通,结合一线资料奋战7个昼夜,赶编出我国首本儿童新冠救治防护手册,第一时间发布线上电子版免费供大家下载阅读,为疫情贡献科学力量。他说道:“当时报名援鄂,作为主任必须留守后方、坚守阵地,没能奔赴武汉。但是作为共产党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对于身患重病孩子的家长,特别渴望陪伴在孩子身边,由于重症病房的特殊性,无法满足家属探视需求。面对这一难题,__带领PICU团队与临床数据中心团队联合攻关,在通讯技术公司的协助下,构建“云边协同”的PICU一体化平台,运用5G技术平台构建智慧医疗病房探视系统,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创新设计获得“2021世界5G大会5G应用设计揭榜赛”粤港澳大湾区分赛一等奖。
“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有三气:志气、骨气和底气,也就是说,要有家国情怀,有立大志、做小事的志气;有不折不挠、迎难而上的骨气;要有钻研业务、能力过人的底气。最后形成身存浩然之心、胸怀天下、济世救人的贵气。” 作为儿科主任,__期待年轻一代的儿科医生潜心学术、修能悟道、厚积薄发。
作为临床专家,__的研究重点为儿童重症医学和过敏性疾病,他最大的愿望是“让孩子们自由畅快地呼吸,不痛(痛苦)不痒(过敏)地成长,拥有精彩的人生”。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4
7月24日,一起严重车祸在日喀则市不幸发生,一名36岁的女性伤员伤情严重,紧急转运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抢救。经初步检查,该患者出现腹部闭合性损伤所致的腹腔出血及失血性休克、多发肋骨骨折、左侧液气胸、腰椎及右侧锁骨骨折等多发伤。普外科值班医师团队第一时间进行剖腹探查术,有效控制了肠系膜血管出血,胸外科医师则放置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术后第一时间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暂时稳定了生命体征。
但到了第二天,患者心率上升,血压下降,出现了感染性休克的症状,同时腹腔引流管流出大量胆汁及消化液。“患者消化道破损可能,是否需要再次手术探查?”重症监护室医师第一时间向普外科__主任进行了汇报。来自上海新华医院的包主任是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医疗队的成员,此时他已经圆满完成一年的医疗任务,即将回沪。在患者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刻,他立即放下手头交接材料的整理工作,参与到救治中去。经床边检查及影像读片,包主任初步诊断为十二指肠或胰腺损伤可能,大量消化液瘘出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他马上联系手术室,亲自进行再次剖腹探查术。手术开始后,据包主任回忆,当他打开腹腔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尽管术前预想到了损伤的复杂性,但如此大范围的严重损伤仍大大出乎了手术台上每个医生的预料:腹部撞击造成十二指肠横断,胰腺头颈部严重裂伤,腹腔内大量漏出的胆汁胰液,腹膜后大片血肿。想要修补破损部位是不可能的,此时唯一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就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普外科最为复杂、风险最高的手术,在上海即便如胰头或胆管下端肿瘤这类需要行该手术的择期患者,术后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而这个患者胰腺周围水肿渗血导致组织结构无法分辨,想要完成手术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患者还年轻,即便只有一丝希望,也值得搏一搏。”包主任没有多想,立即叫来普外科巴桑主任,共同完成了手术。在他们高超的技巧下,手术获得了成功,患者再次转危为安,之后就是漫长的围手术期监护和治疗的过程。在打完这最后一场硬仗后,__主任及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医疗队告别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启程返沪。患者后续治疗的重任就落在了后续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医疗专家们的肩上。
此时,第九批医疗队队员们初上高原,还未从最初的高原反应中完全恢复,但患者病情不等人,队员们坚定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精神。7月31日,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庆华及副院长孙希才、央金的指示下,由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控办的曾福安主任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务科闫建汶主任协调,组织了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翁昊医生、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钱立强医生、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楚胜华医生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科陈坤医生组成多学科专家团,联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ICU及相关科室主任对患者进行会诊讨论。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读片,各专家针对各自领域患者的治疗要点提出了建议:普外科翁昊主任认为目前患者尚无明显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征象,应继续维持补液营养支持,加强伤口换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后续要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及引流液淀粉酶水平,谨防胰瘘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胸外科钱立强主任建议早期气管切开以有利于气道管理,同时调整了胸腔闭式引流管位置。神经外科楚胜华主任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创伤性脑梗提出了在没有出血风险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并注意意识瞳孔变化,定期复查头颅CT的治疗策略。所有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患者术后一周尚处于稳定状态,生命体征平稳。考虑到患者创伤之严重,手术范围难度之大,已实属不易。这归功于普外科__主任及巴桑主任手术的及时有效性和ICU吉律主任、李一民主任医护团队监护治疗的专业性。
在随后一周多的时间里,专家团的队员每天对该患者进行查房,患者情况也逐渐好转,镇静药物停止后患者苏醒,意识和自主呼吸恢复。超声科陈坤主任对其进行的床边B超检查也未见腹腔内积液及胰瘘的表现,一切似乎都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根据经验,如患者术后两周以上不出现严重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康复的概率将大大升高,再过几天,就可以做转出ICU或转院进行后续治疗的准备了。
但黎明前的黑暗还是到来了。8月6日,也就是术后的第12天,患者腹腔引流液量增加到200ml,淀粉酶指标上万。且引流液性状浑浊稠厚,甚至伤口也有类似液体渗出,体温和心率均有上升,难以避免的胰瘘还是出现了。翁昊主任立即在X线透视下对患者胰肠吻合口附近的两根引流管进行造影检查,证实了胰瘘的存在。同时,他在造影过程中将引流管改为可持续冲洗负吸的双套管,期望能将腹腔内积聚的胰液冲洗稀释后更加彻底地引出体外,从而避免后续出血和感染的发生。一开始,冲洗的效果体现了出来,患者热退,感染指标也下降了一些,但到了8月8日,患者双侧腹腔引流管及切口下方突然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心率上升到140次/分,血压下降到80/50mmHg,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最低时仅为50g/L。这是胰瘘的胰液腐蚀了腹腔血管,导致了足以致命的腹腔大出血。一个两难的问题摆在了所有医生面前。先使用药物止血只对渗血或静脉出血才可能有效,患者的出血过于迅速,极可能是动脉性出血。而再次手术的话,患者已术后两周,腹腔粘连严重,分离粘连寻找出血点的过程可能导致更大量的出血,甚至手术台上就可能死亡。现在似乎只剩下唯一的一招险棋可能救回患者生命:在DSA下进行腹腔血管栓塞止血。DSA血管造影术是一项介入技术,从大腿根部血管将导丝及导管伸入腹腔目标血管进行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它能在微创的条件下精准止血,是对该患者目前最合适的止血方法。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立即联系了放射科DSA室的马晓云主任,尽管相关技术在医院尚无开展的先例,但马主任了解到患者生命垂危的情况后立即决定进行止血尝试,与此同时,翁昊主任也微信联系了上海新华医院介入科的范国平主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实况指导及建议。
DSA手术开始了,__主任团队通过胆大心细的操作,通过造影很快发现了出血点:脾动脉上的一个分支血管出血。脾动脉血管直径粗,血流压力高,因此出血速度极快。接下来就需要尽快栓住血管破口。这时,上海新华医院范主任给出建议:可以使用超微导管超选到出血点后用明胶海绵栓塞。尽管是首次操作,但马主任体现出了深厚的功底和耐心,在不懈的尝试下终于将导管进入了正确的血管分支并注入了栓塞材料。最终造影显示该分支已有效栓塞,出血停止,同时脾动脉主干血流未受影响,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第一例DSA腹腔动脉栓塞术就这样在紧张激烈的环境下获得了成功,微信另一边的范主任也竖起了大拇指。止血成功,但患者尚未脱离危险,医护们立即将其转运回监护室进行后续的治疗。当晚,在院领导及医务科主任的努力协调下,成功申请到1500ml红细胞悬液,随着这些救命的红细胞、血浆及止血药物源源不断输入患者体内,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逐渐稳定。随后几天,在各科室及专家团队的继续努力下,患者血压及血红蛋白均逐渐上升到了正常水平。
目前,患者经多方协调,已平稳转院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后续的治疗,这场守护生命火苗的攻坚战也暂告一段落,对于患者而言,后续还有漫长的治疗过程,祝愿她能顺利康复。在这近三周的治疗过程中,上海前后两批援藏医疗队专家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生紧密配合,在院领导、援藏领队及上海大后方的保障帮助下,先后三次从鬼门关将患者拉了回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生以及上海援藏医疗队队员们过硬的技术水平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队员们也会以此为开端,接过前队友们的接力棒,以高昂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投入到这一年的医疗工作中,为上海医疗援藏的成果写下新的篇章。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5
__教授从事心胸外科工作25年,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受患者、同行和学生的尊敬和爱戴。__教授作为郑州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理论创新、技术改革,独立完成各类心脏手术三千余例,成功率达98%。同时,在科研领域时刻把握医学科技前沿,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数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省内空白,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赞誉,为推动本学科科研发展及技术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__教授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在心肌保护上,当全国范围内还在普遍使用传统心肌保护液-冷晶体液时,__教授率先提出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液-温血停跳液,并完成“温血停跳液连续灌注术中心肌保护实验与临床研究”,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他对此并没有满足,随后又进一步改进心肌保护液成分,制备去白细胞温血停跳液,完成“脱白细胞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灌注对术中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再次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数以万计的心脏手术患者获益。
心脏干细胞移植就像医学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研究道路异常曲折。知难而上,勇于攀登的__教授于1994年在省内率先主持开展“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课题组得到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项目资助,成功获得了细胞移植的理想种子细胞,发表论文10余篇,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杨辰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程邦昌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志云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均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200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法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激光技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并于2009年成功申请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项目“LLLI(低能激光照射)预处理梗死心肌组织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实验研究”。这一探索将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而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干细胞移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以临床促进科研,用科研指导临床。在干细胞科研领域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__教授适时地将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不能行冠脉搭桥和支架置入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20余名。在经冠状动脉移植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发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功能恢复和改善是安全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将激光心肌打孔、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与冠脉搭桥相结合,开展冠心病杂交治疗技术,扩大冠心病治疗适应症,使更多患者受益。目前,该项技术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此外,__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利用在干细胞研究中掌握的技术,进行“干细胞建立生物起搏器的研究”。该研究为科技厅基础与前沿项目,旨在将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具有起搏及传导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通过转染起搏基因拥有起搏功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此研究一旦获得突破,将有可能取代人工起搏器,应用于临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意义十分重大。
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__教授在人工瓣膜研究和二尖瓣成形方面享誉省内外。他主持的河南省科技重点项目“组织工程生物瓣的体外构建”,旨在探索出一种具有外科实用价值的细胞移植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解决传统生物瓣衰败问题。目前已完成的“联合种植肌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提示,联合种植肌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一种先进的、有效的细胞种植方法。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杨景学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达优秀医生先进事迹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2010年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在心脏瓣膜成形方面,法教授的“自制软质二尖瓣成形环纠治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临床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设计的软质环获国家发明专利。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科室,法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成为全国临床累积病例数最多、随访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多的团队之一。法教授利用该科瓣膜成形的技术优势,在全省范围类积极推广应用,并对成形技术进行改进,提高远期疗效。法教授的工作受到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内科医生感人事迹教频道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期题为《巨大决心》的专题报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医院党委书记和河南省胸心外科主任委员的__教授,不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更加注重致力于全省胸心外科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就任河南省胸心外科主任委员后,他积极组织制定并推行我省胸心外科医师专业准入制度,积极筹办《河南省胸心外科医师论坛》,在进一步规范提高河南省胸心外科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搭建了我省胸心外科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我省胸心外科整体水平提高。同时,他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主持了河南省第十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006年)和中南六省第十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对中南六省胸心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尤其对河南胸心血管外科事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永不懈怠的教授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刻苦钻研技术,勇攀医学高峰,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胸心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6
__,男,45岁,中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姜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务乡邻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卫生室服务的辖区内有十多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要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志当一名医生,从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1988年9月,我进入平邑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了姜庄村父亲的诊所,我父亲是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层的卫生工作,无数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坚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来。正是父亲的影响我才选择了乡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诊所给家人拿药,我看他眼睑浮肿,面色牙龈苍白,我问他是不是有身体乏力,尿血史,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后来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双肾结石,右肾已无功能。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__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1996年11月,被推荐为卫生室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他乡医,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
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当年,辖区内老山顶村有几十户人家,地处一座山顶之上,没有乡医,那些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诊,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诊百余次,无论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更是家常便饭,记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顶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我连夜赶往山,顶经诊断患者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烧39度,我立即给他输上液体,并帮助抬下山送往镇医院。当夜进行了阑尾切除,当夜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当年还在老山顶居住的谢恒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当时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续高热,家人极力反对下山诊疗,我连夜到白彦镇卫生院咨询了医生在山上治疗了两昼夜,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下山的'时候摔进了沟里,断了三根肋骨。
记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学东,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了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带来现金把他送到了白彦镇卫生院连夜做了手术,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23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无悔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坚守在姜庄流域这片热土,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更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无数次的奖励。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和成就感。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7
邯郸医者__援外援疆再援藏
“医”路仁心 跨越万水千山
2023年4月10日晚11时,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退休老党员,经深圳市总工会全国海选并最终选派的援藏医疗专家__教授刚刚入睡,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中传来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人民医院外科值班医生急促的求助声:“老师,急诊科来了一个大面积烫伤的儿童,面积太大了,您赶快过来吧!”袁医生一边穿衣一边说:“我马上到。”经过近一夜的急救,次日凌晨5时,患儿病情趋于平稳,3天后脱离生命危险。在袁医生的细心指导下,经过努力抢救、精心治疗,患儿顺利地闯过了休克关、肾衰关、感染关和创面修复关,住院16天,创面全部愈合出院。患儿家长送来了“生命卫士 藏民挚友”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这样的故事在__援藏过程中还有很多。
援外援疆再援藏
2023年3月18日,深圳“圳心藏情”援助行动(第一批)医疗专家及教育专家出发前往西藏察隅县进行支医支教援藏行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退休老党员、医疗专家__正是其中一员。
当日凌晨4时30分,8名退休支医支教队员按时来到了机场候机,6时10分登机,6时30分准时起飞。退休之前,他曾带领中国援尼泊尔医疗队飞往万里之外的异域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还到过新疆参加援疆任务,想到如今又要去完成援藏任务,他当时的心情十分激动。
据介绍,深圳总工会组织开展的此次退休医生、教师援藏项目,在经过全国海选后,仅有2名退休医生获得支医援藏名额,__便是其中一个,他深感此行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当日12时10分,飞机稳稳地降落在西藏林芝机场。在机场广场,察隅县人民医院院长钟承华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为每位支医支教专家献上了代表藏族人民最崇高敬意的洁白哈达。
来了就是察隅人
从西藏林芝市到察隅县虽然仅有500公里的路程,但山路崎岖,途中还要翻过两个海拔高度近5000米的垭口。支医支教队员中多数是第一次进藏,他们克服了路途颠簸、高原反应等困难,经过两天的跋涉,终于在2023年3月19日下午2时到达了受援地察隅县。
在深圳援藏工作组营地,8名退休支医支教队员受到了察隅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曹烨的热情迎接。曹烨向每位支医支教队员敬献了洁白的哈达。
曹烨向队员们介绍道,察隅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西藏东南部,是我国的边境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15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3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里山高谷深,道路险阻,曾是中国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我国著名的219和318国道经此穿过。在欢迎词中,曹烨还热情洋溢地表示“来了就是察隅人”,使每一位退休支医支教队员都感到无比亲切和责任重大。
迅速投入新工作
2023年3月20日上午11时,__和另一名支医老专家在察隅县人民医院受到了县卫生局局长片琼、县人民医院院长钟承华的亲切接待。片琼介绍道,察隅县人民医院创建于1965年,2020年11月,由深圳市宝安区捐建的新医院竣工,医院迁入新院址并投入使用。目前医院正在积极准备迎接西藏自治区二级甲等医院验收。
两位退休支医老专家不顾旅途劳顿,克服轻度高原反应造成的身体不适,第二天就投入到了紧张的临床支医工作中。除了按时参加科室早交班、进行科室大查房、进行教学查房之外,还作为主刀术者参加较复杂的严重创伤手术和骨科手术,指导青年医生独立完成二级手术。根据当地医院以及青年医生特殊需求,多次安排学术讲座,系统地讲解了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早期救治技术。
察隅县地广人稀,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数偏少,但在收治的病人中,急、危、重症居多。由于山路崎岖,加之经常发生滑坡、落石等情况,急诊科经常可以见到送来的严重创伤病人,两位支医老专家也常常在夜间被叫去医院,处理急诊,进行急诊手术。短短三个月的支医,他们成功地救治了一名大面积烧伤儿童和多名严重创伤患者。
为察隅人民献余热
除了大量指导临床工作外,两位支医老专家还积极参加了察隅县2023年居民健康体检巡回诊疗服务暨2023年妇女“两癌”筛查巡回诊疗服务。在工作之余,专家们感受当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与藏族同胞成为朋友。
巡回诊疗期间正值我国传统的端午假期,队员们放弃了假日休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克服高原反应等困难,对竹瓦根镇的嘎达村等6个村庄和一个牧场的村民与牧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和诊疗服务,并对妇女“两癌”进行筛查,先后为316名村民和牧场牧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和妇女“两癌”筛查。还到牧民家中为行动不便的先天性智障儿童进行了健康查体,到村幼儿园为儿童健康查体。农牧民们对健康巡诊工作队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2023年4月8日上午,全体援藏干部、支医支教专家到察隅县英雄坡纪念园祭奠先烈,向先烈们敬献了鲜花,并参观了纪念园里的纪念馆,聆听了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再有1个月,此次援藏项目就要按计划结束了,支医援藏专家__表示,一定__、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圆满完成此次援藏任务,不辜负领导们寄予的厚望,为察隅人民奉献余热。
最美医生推选事迹材料1500字以上篇8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__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__被冰河拦住了回诊所的路,他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__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牧民称之为“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过得话,我们看一下,抓紧时间,过不去!冰太软!绕过山从那边走吧!阿革兰。高烧不退的小阿革兰,一直哭闹不止,__想尽办法,逗小家伙开心,8个月大的小阿革兰很快就跟他熟悉起来。阿革兰的笑容让48岁的__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__满心愧疚。他的大女儿高哈尔说:我爸一般都说: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吗能干什么呢?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__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__就又要出发了。他必须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因为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顾,__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他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__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他双手根本没办法抓住溜索。__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他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阿革兰!__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小心点!邻近傍晚小阿革兰体温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严重了。__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惫。__却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他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须做事。__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险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无数的悬崖和冰川。__在这条路上往返20年,熟悉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__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承担起最危险的用自己的身体为阿革兰和妈妈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终于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__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他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__带着孩子终于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他是__在天山深处“魔鬼路”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__救治过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__:北京冷吗?__答:北京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继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仔细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__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他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心他,担心别人对路途不熟悉是吗?到底有多危险?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别危险。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他(们)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希望当医生吗?她也希望当医生。
有请__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很多活要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__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该向他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绽开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向__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