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有哪些1200字优秀作文
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作者:伽利略。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1
张衡很小的时候,小张衡就是奶奶的小尾巴,不管奶奶走到哪里,后面总会有小张衡的影子。他总是缠着奶奶给他讲故事。老人家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又加上十分喜欢这个聪明的孙子,所以只要小张衡提出要听故事,奶奶就给他讲。在这些故事中,小张衡最喜欢的是北斗七星和月亮的传说了,他总是一边抬着头望着天空里眨眼的星星,一边听奶奶讲,还不时地问奶奶:星星怎么不会像苹果一样掉下来呢?星星害怕下雨吗?
对于聪明孙子的问题,奶奶当然也回答不上来,这让他越发觉得浩渺的夜空里会有无数的宝藏,同时也在他的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无数的好奇的问号。从奶奶那里得不到答案,小张衡就急切地读书,他希望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他十岁那年,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了。舅舅送张衡到书馆里去读书。他深知读书对他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非常刻苦。不久,小张衡开始作诗了。他作的诗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呢。为增长知识,小张衡博览群书。一天,他看到一本叫《鹗冠子》的书,被书中按北斗星定季节的四句话深深吸引住了。
从此,他常常仰望着星空,观察北斗星的变化,日积月累,发现北斗星在围绕着一个中心转,一年转一圈。他自言自语地说:"啊,我终于明白\'北斗星移\',是怎么一回事啦!"由于勤学好问,随着一天天地长大,张衡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终于成为了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2
钱学森的一生是辉煌的,作为爱国者,他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冲破层层阻 力回到中国;作为科学家,他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为中国科学技术 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钱学森说过,他一生有三次最为激动的时刻,第一次是 在得知美国方面终于肯放他归国,第二次是在得知自己将会同焦裕禄、孟泰 等人,一起列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行列;第三次是在建国十周年的那天, 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不计其数,然而最为 光辉、功勋最为卓著、影响力最大的人物却是钱学森。那么,钱学森一生做出 哪些贡献呢?
在“一 ·二八”淞沪抗战中,钱学森意识到中国航空力量过于薄弱,因而决定到美国学习航空科技的理论知识。在美国受到当局迫害,滞留美国的五 年,他从没有放弃争取回到祖国的机会。他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不朽的功劳, 曾经和冯·卡门一起完成了空气动力学的研究问题,并留下了“卡门一钱近 似”公式,就连冯·卡门导师也称这个弟子的学术知识已经胜过了自己。
在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长期间,他将自己在动力、制导、气动 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掌握的丰富知识,运用 到导弹、火箭、卫星的研发制造上。他还主持并成功地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 术的建立”,他还参与了对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的研制。
钱学森被世界公认为世界航空技术的开创者、重要技术的奠基人和控 制工程学的开山鼻祖,他是应用数学、应用力学等学识领域的领袖人物,他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学识上留下了创造性的贡献。
钱学森一生留下了《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不 朽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先后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的称号。
钱学森为中国导弹、航空、火箭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付出了 40多年的努 力,有着中国导弹之父、火箭大王、中国航空之父的荣誉称号。在1991年10 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一级英 雄模范奖章。随后,钱学森又担任中国科学家协会的名誉主席。1999年9月 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勋章。
钱学森一生淡泊名利,有着崇高的人格品质。他在为祖国科研实验做奋 斗的岁月里,始终保持了一名爱国学者应有的崇高精神。钱学森曾经说过: “我是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我所学到的科学技术只服务于我的祖国,我 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如果说我有所求的话,那我想要的 最高奖赏,就是全国人民对我工作的满意。”
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仍然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全。他是从中国贫弱的年 代中走出来的,他曾经亲眼见到过祖国被列强瓜分的情形,他绝不愿意让中 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也仍然关心着国防科技和军 队现代化的建设。
当钱学森因病住院时,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到他病床前探视,钱学森紧 抓着军委领导同志的手,要他们好好地发展中国军事的高端科技。随后,中 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11个党和国家的高级部门, 联合起来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的100 位人物”之首。这充分体现了钱老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全体 中国人对钱学森一生光辉成就的肯定!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上的阅兵仪式震撼了世界,钱学森就在当年10月31日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8岁。人虽死,但英魂常在,钱学森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的地位永远不会动摇。
中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3
1902年9月,苏步青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小山村中。当时的中 国正处于晚清的变革的动乱之中,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古老的华夏古国随时都有被帝国主义瓜分而灭亡的危险。当时,苏步青的家庭生活十分的贫困,不过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他上 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苏步青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让穷苦命运的父母过上好日子。
当时,晚清政府为了免于被帝国主义瓜分,开始了立宪运动,仿照西方 的政体模式,进行君主立宪制改革,同时废除科举,实行新型的教育模式,苏 步青便进入了新式学堂读书。
小学上完后,苏步青又进人了初中读书,当时苏步青觉得数学太简单, 一学就会,没什么意思。后来,在一位从日本东京留学归来的数学老师的课 堂上,苏步青彻底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当时那位杨老师并没有给他们上 课,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些故事’他跟同学们说:“当今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 丛林法则时代,如今,西方欧美列强借着船坚炮利妄图想要瓜分我中华,中 国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 肩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接着他旁征博引,向同学们论述了现代社会的科 学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数学又对科学发展起着重要 的作用。
这位数学老师谆谆教诲同学们,为了救亡图存,就必须要学习好科学, 而数学是科学的基础,要想搞好科学,就必须先学习好数学。这一堂课是苏 步青一生之中上过的最为难忘的课,这堂课改变了苏步青的一生,让苏步 青从此同数学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堂课,也将苏步青从此引上了数学研究 的道路。
1919年,中学毕业之后,苏步青考取了赴日本留学的机会,八年后,苏 步青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毕业,并在该校读研究生,1931年荣获博士学位。同年三月,应中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的邀请,苏步青回国任教。
中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4
1902年,周培源出生于晚清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周文伯是晚清的秀才, 母亲冯琪的家族也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周文伯育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是 周家四个孩子中的老二。受父母的影响,周培源自小热爱学习,聪明伶俐。
1919年,周培源进入北京清华大学学习。在校期间,周培源对数学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研究,他发表了数学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这篇 论文得到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郑之蕃的好评和赞许。1924年,周培 源从清华毕业,因为学习成绩出众,周培源被北京大学派往美国留学,进人 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两年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次年进入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研究生。他的老师是美国教授德曼和E.T.贝尔。就是在这 个时候,周培源开始接触并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周培源对物理研究越来越痴迷,1928年,他在瑞士从事量子力学的研 究,回国后被聘为中国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32年,周培源同妻子王蒂澄 结婚。
抗战爆发的前夕,周培源利用休假的时间再一次赶赴美国’在美国普林 斯顿从事物理理论的研究’并参加了爱因斯坦领导的栢对论讨论班。当时的 欧洲已经是战火密布,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美国为了研制武器,正在大 肆拉拢科研人员。因此,周培源夫妇刚一进入美国境内,美国移民局就给他 全家颁发了永久居留权,希望他能够为美国科研行业服务。不过周培源拒绝 了美国的好意。1937年,休假期满的周培源回到中国,正赶上日本侵略军发 动的卢沟桥事变。这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拉开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当时,中国军队对日本的挑衅一再避让,一直处在挨打的状态,所以不到 一个月,平津就沦陷了。周培源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嘱托,将学校南迁到 内地。随着国民党军的节节败退,周培源决定要靠科学研究,挽救民族危亡。
中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5
浙江诸暨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儿养育了一代代文人,有这样一句 诗描述浙江诸暨。“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 留清气满乾坤。”赵忠尧就出生在这人杰地灵的地方。
赵忠尧出生于1902年6月27日,他自小就很聪慧,从小学到大学,成 绩一直名列前茅。1920年的时候,他以优越的成绩考人了南京高等师范学 院,之后去了东南大学任助教。
赵忠尧工作认真踏实,不害怕苦难,所以得到很多的前辈赏识,其中物 理学界前辈叶企孙很是欣赏他。1925年,叶企孙奉命筹建清华学堂大学本 科,他走的时候带上了赵忠尧,让他在新建的物理实验室工作。之后,赵忠尧 被学校派去美国加州大学理工学院深造,他的老师很著名,就是诺贝尔奖获 得者密立根教授。
赵忠尧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很喜欢他,密立 根教授自然也不在话下,他对这位中国学生很是看好。在学习中,密立根教 授没有偏爱赵忠尧,反而是非常严厉的对待他。
留学期间,密立根一开始给赵忠亮布置了一个博士论文题目,题目是利 用光学干涉仪做实验。赵忠务觉得这个题目太简单了,要求换一个难一点的 题目,而且必须得具有突破性意义。密立根教授没有很快答应,过了一段日 子后,他才给赵忠尧换了一个物理题目,题目是“硬伽马射线通过物质时的 吸收系数”,密立根出的这道题,是要赵忠尧验证试验中所运用到的公式的 正确性。这次,赵忠売还是不满意,他觉得题目依旧简单。密立根教授不悦的 神情表露出来,他觉得这个中国学生有些自大。赵忠尧意识到后,立马向密 立根教授道歉,他说道:“我接受这个题目,并且一定把它做好! ”
赵忠尧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历程,他上午上课,学习知识,下午的时候就 准备仪器,晚上则通宵的去实验。夜里,为了获取此次实验的准确性,都需要 半个小时获取一次数据,赵忠亮不得不用闹钟吵醒自己。经过不眠不休的研 究后,赵忠尧得出来了测量结果,但是与原本的公式不同。
为了这项研究,赵忠亮花去了一年的时间。1929年年底的时候,他把论 文交给了密立根教授,教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并且将这论文丢在一边,不 闻不问两三个月。密立根教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太让 他吃惊’并且实验结果具备准确性,这也就意味着,前人推断出的“公理”会 被推翻,史上会出现一场物理大变革。
密立根的心思,赵忠尧没有猜测出来。这么久没有得到回复,他显得有 些着急。后来,代替密立根管理研究生工作的鲍文教授,向密立根证实了赵 忠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可靠性。他说道我对赵忠尧实验的全过程很了 解,从仪器操作、实验设计、测量记录到计算的全过程,都进行得非常严谨, 实验结果是完全可靠的。”最后,密立根同意赵忠尧将论文发表’该论文发表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赵忠尧也在国际 物理学上崭露头角。
之后,赵忠尧继续在“硬伽马射线”上研究,大半年后,赵忠尧发表了第 二篇论文《硬伽马射线的散射》,论文发表在美国的《物理评论》杂志上,密立 根教授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这样的成果,心中十分得意。有一次在进行博士 论文答辩时,密立根说道:“这个小伙子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当初我让 他做这个题目的时候,他还嫌弃太简单。”1946年,密立根教授在他出版的 《电子、质子、光子、中子、介子和宇宙线》一书中,多次引述了赵忠尧论文中 的结果。
有人相信赵忠尧得出的结论,也有人怀疑,不过这些怀疑被解开后,那 就更加证明了赵忠売得出的结论是权威性的。物理学界对赵忠尧的评价很 高,他们认为,赵忠尧推翻前任物理学家的结论,并且发现硬伽马射线的散 射性,这足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不过,当年的诺贝尔奖始终没有降临 在赵忠尧的身上。1997年,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就赵忠 尧没有获奖发表了说法,他真诚的说道:“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 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