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事迹
西部计划是大学生志愿去西部服务的计划,在这过程当中有哪些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事迹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事迹1
我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为当初的这个决定而骄傲,为现在做志愿者工作感到自豪。
20-年7月29号,我背上行囊,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三次征程。带着梦,带着希望,带有迷茫......就这样开始了新的梦想,来到这里--。这里没有我的亲人和朋友,呈现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天空,陌生的地域,陌生的面孔,每一样都要去重新认识与辨别。选择了这里,我的梦就要从这里开始,我的梦也将在这里开始发芽,这里就是我第三次人生的起点,这里也是我快乐的出发点。一开始我被安排在党政办办公室,打扫卫生,接电话,文字打印,文件收发处理等是我的常规工作,不忙时帮忙录低保、养老保险等,哪里需要我,哪里工作最紧张,我就往哪里去,每天都有异样的趣味。在服务单位,我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处事的方法、技巧。
在这里,我除了做好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校,了解学校情况,联系校长、班主任,联系切实需要帮助的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自愿为她们辅导学业、整理收集各科学习资料,我的生活补贴不多,只能为他们购买点学习用品。那天当我将学习用具发到她们手中时,我为自己的行动感到有点震颤,这也许就是我今后预定走的路...... 不为别的,就为了激发人的脑细胞,希望她们能够理解他人的用心良苦,更加理解、体谅她们的父母,生活来之不易。来自大山里的学子,读书生活更是难得、难求。同时为了激励他们,虽然父母不在身边,还有其他人在关心,关注他们,他们并不孤单!
20-年7月,我被协调到团委工作,在这里,我主要负责办公室工作,单位出纳管理等。 20-年11月初,我志愿申请下村做移民工作,团委移民工作点在远口镇坡脚村,第一次下村后,我就没有再想去的念头:在语言沟通上存在较大困难,在老百姓看来,我就像个异类,就是去催促他们搬房子,让他们没有住所的异类,客气点的搬迁户还叫你坐坐,不客气的根本不甩你帐,再者就是说话忽悠、搪塞你,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束手无策,加上单位没有车,自己又只能玩得转自行车,实在想放弃。想到曾经在学校创业比赛时,大冬天提着大包小包的零食在全校所有宿舍来回穿梭,不觉又来了劲,"坚持不一定胜利,放弃你已经失败了!"相信自己,咬紧牙关忍忍,人心都是肉做的。于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坚持每一天进村入户,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传移民政策,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从陌生到熟悉,和他们话家常,日复一日,逐渐的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生活中能做的我都协助他们做,帮助他们搬东西,协调帮助在县城请劳务工,帮助其购买搭棚油布,家具打包口袋等,只要是我力所能及之事,我定会尽心尽力去为他们操办。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移民工作就接近了尾声,最终顺利完成了单位移民工作任务,看到老百姓一幢幢小别墅拔地而起,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近两年的志愿者生活,使我增长了在学校、书本中学不到的见识和本领,让我在平凡的事迹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光荣,体会人情冷暖,感受世间百态。随时带着笑脸、用自己的真心去面对每一个人,用真诚帮助每一个来办事的人。我知道自己的行动不能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但是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事情的态度。在志愿服务的生活中,不管是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还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四下乡"科普活动等,我都热心参与,永远做那个最先举手的同学!
我高兴自己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份子,我所做的一切虽然是微小的,是平凡的,但是我觉得具有非凡的意义,它让我融进时代的血液,一起感受着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在我的人生征程中,这将是最有价值、最宝贵的一部分。
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事迹2
杨明科, 甘肃平凉静宁人,毕业于河西学院教育系应用心理学专业, -年7月参加西部计划,先后服务于泾川县教育、泾川县团委。服务期满后,参加甘肃省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任职平凉市泾川县党原乡丁寨村党总支书记助理,现任泾川县党原乡人民政府文书。
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时代号召,志愿来到泾川县,在泾川县项目办的统一安排下,在泾川县教育局、社区学习中心开展服务工作,服务期满后自愿无偿的在团县委西部计划项目办服务4个月时间。在他心中,奉献,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由于在志愿者服务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泾川县团委、西部计划泾川县项目办授予“优秀共青团员”、“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荣誉称号。
时刻准备 奉献青春
机遇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求学路上的艰辛和坎坷,使他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并时刻不忘以“修德、博学、明理、笃行”的校训去锻炼和发展。大学期间,他一直担任学生会干部和学院教授的科研秘书和科研助理,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依然放弃到一些中等专科院校任职的机会,选择回到西部、回到家乡,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泾川县西部计划项目办在他的自荐材料中发现,他在组织协调、社会交际、科研写作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特意安排他到泾川县教育局工作,协助由香港活知识立群社、西北师范大学、泾川县教育局三家单位联合实施的“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以“知识扶贫,建新农村”为宗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现在发展知识社区,拉近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内涵发展为目标。他的工作是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泾川交流,组织策划各类学习培训,由于在大学期间他曾经组织过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到河西学院游学交流、策划举办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围谈会等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策划经验,使各项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加之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使各项活动取得圆满的成果。
扎根基层 历练人生
凭借一时激情做出到西部来、到基层去得决定不难,但是在基层要呆得住、做得好就很难。为了努力做好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工作,他和同事一起先从宣传入手,加班加点工作,编辑发行了内部刊物《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通讯》。期间,负责《通讯》的约稿、部分栏目稿件的撰写、审稿、策划、排版印刷等工作;主动的维护“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工程的网站。包括网站的更新,资料的上传,新闻稿件的撰写,照片的编辑与处理,及时更新网站最新动态,维护社区学习中心“城乡互动网络中心”,使得世界各地的同仁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泾川县在推进“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工程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服务期间,他共撰写新闻稿件48篇,完成专题片拍摄2部,其中,泾川县电视台采纳报道新闻9篇。
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事迹3
张天林现服务于兰西县燎原乡新阳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该同志自参加志愿服务以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主动摆正位置,深入工作一线,善于联系群众,勇于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村级工作,适应角色较快,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了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应有的作用。
来到服务单位后,张天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到农户中了解民情,掌握新阳村的基本情况。新阳村距离兰西西北公里,全村人,户,土地面积亩,全村以种植玉米谷子等大田玉米为主,养殖业为副的经济结构,农民一亩地的纯收入只在元至元之间,怎样才能使这里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他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以下几个原因是制约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制约着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燎原乡新阳村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由于盐碱性较重,在加上长年干旱少雨,所以粮食产量并不高,这是根本原因。二是信息闭塞,没有充分利用科技,这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雨天车不通,晴天车难行,这样的路,已经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夏天一些瓜果疏菜无法运输,影响了农民的一些积极性,就是玉米也要比市场价少几分。
这些状况使张天林认识到,要使农民尽快致富,必须充分利用科技,用知识引领农民致富,把握机遇,走特色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他注重从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全力帮助农民查找致富门路,去年他在六屯走访调查时得知李中国家要将母猪产下的八只猪仔卖掉时,他努力做工作,劝他不要卖,一定要自己喂养,因为他在报纸、互联网上看到很多专家分析:说今年的猪肉供小于求,肉价上涨将在年后平稳,李中国听了张天林的劝告,就利用当地玉米等饲料喂养,近五个月后出栏,在春节前共卖了元,扣出成本元,净剩元,使这个四口之家人均增收近元,相当于亩地的纯收入,他说,“多亏小张当初的好主意,碰上这个价,真是掏上了”。农民高兴了,张天林心里也乐滋滋的,虽然对农业技术懂得不多,但是他每天都积极学习查找农业资料,并且利用当前的知识为农民提供。新阳村四屯荣义龙,在年前种植了多亩红小豆,年后也算小丰收,但市场价格一路走低,没办法的他只好以每公斤元的价格出售,可仅仅隔了四个月后,红小豆竟涨到了每公斤元,相反去年新阳村大豆喜获丰收,有几家亩产达到斤,但百姓却望豆兴叹不成钱,原因是觉得价低不能出手,总期待⒉年价格,结果是越等价越低,越低起不想卖,不看供求关系。了解情况后,张天林通过查找网络和报纸等有关信息,得知⒉年大豆价格是极不正常的,而今年外国大豆正以物美价廉的优势涌入我国,所以大豆在短期内不会上涨,而化肥等农资将有小幅持续上涨,如果这样下去,将使本就缺乏资金的农民更加困难,掌握了这一信息,他便利用“五个中心户”开展活动的机会,通过告示板,小广播等形式,及时发布给农民,而后,四家联合起来共出手了一万斤黄豆投入了农资,与现在比,每户竟多拿多元。信息灵了,致富的路就广了,由于信息渠道畅通,他感到做大村办企业是立足之本。新阳米业公司生产的产品“西北天”无公害小米,已销往我省的多个县市,销量一直不错,实现了企业盈利,而且每年还都吸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去年的产品在年前就已销售一空,但定货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而且有很多已成为固定代销商,面对此情此景,身为燎原乡谷子协会秘书长的张天林,感到加大生产规模,做响品牌已是当务之急,于是,他拟定方案后,同公司领导商量,把适合种谷子的农户和种植技术好的农户召集一起,与他们达成意向性共识,并签订合同,在同等条件下,保证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角钱的价格收购。同时,还吸引了一些新农户加入,使今年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多亩,使公司的原材料有了保证,预计-年公司将同村民一(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样,会有很好的效益,同时,还开会确定了今后公司每年从利润中拿出万元资金帮助贫困户和资助给村小学,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实践中,张天林把“种养兼顾、效益互补、科学发展、发挥优势、稳圆富梦”,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他想农业税的减免,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的是使村干部由向农民收钱,变成了为农民找钱、抓钱,由百姓说的“官”转为为百姓服务的贴心人。他针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种养业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的问题,与村委会一起采取聘请县乡农业专家及科技典型等讲课,举办了各业各类培训班余场,先后有的农民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加大了对农民在信息、市场、解难释疑等方面进行服务,提高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对于一些政策办法,未能有效的实施,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所以必须选举村民代表,以能够真实充分反映群众的意见,他挨家挨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亲自选举代表,通过代表进行表决,通过了对修道、桥的提议,历时六天共修道长多米,新上土多车,使道路变宽敞了、平坦了,让广大群众梳眉而笑。
人总是要有一定精神,张天林在短暂的时间里,通过走访农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广大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他掌握信息,传递信息快,老百姓亲切的称他为“小灵通”,对于这个称呼张天林十分珍惜,每当节假日回家他都不休息,伏在微机旁,搜索农业方面的各种信息,只要了解到有利于农民致富的消息,他不管家有什么事,都要力求返回村里,把信息准时告诉给农民,去年月份在他结婚刚天时,从网上了解到羊病防治的办法,他立即动身,返回村里,父母和妻子都劝他,等七天婚假期满再回去,可他说我在家少住几天没啥关系,可农户家羊正在生病,这是百姓的命根子,羊要死了,农民损失可就大了,听了这一席话,全家人都为天林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
去年十月初,张天林正负责向农户发放“放母还犊”扶贫羊,工作十分忙碌,这时手机响了,说母亲患尿结石要去做手术,让他回家,此刻他沉默了,回去吧这里还放不下,不回去母亲手术不放心。在乡情与亲情发生矛盾时,他想起了“忠孝不能两全”的一句古语,他怀着两难的心情告诉父亲说:“这里需要我,暂时离不开,母亲有您照顾一定会早日康复。等我忙完,立刻赶回去”,理解儿子的父亲知道他一定会这么说的,也就没勉强他。他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着广大农民。
在张天林服务的这段时间里,他时刻关注着贫困户、五保户的冷暖。他主动与乡政府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协商解决五保户、特困户的各种困难。每到节假日亲自给他们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利用节假日时间帮助他们春种秋收,并帮助他们解决越冬物资。
张天林是个热心肠,谁家的个大事小情,他总是跑前跑后的帮着张罗,那家闹矛盾了,都会找到他说理,他总是热情接待,认真劝解,使他们总是怀着怒气而来,带着笑容而去。他常说:作为村一级的干部,对待百姓要诚恳,要有热心,要有责任心,真诚的同群众说心里话,切忌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一年来,张天林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志愿者思想先锋、行动先锋、为民先锋的作用,新阳村在张天林的积极参谋,倡导下,干群关系密切,生产蒸蒸日上,去年新阳村被评为全乡精神先进村,其中六屯被评为全县重点精神文明屯,张天林的工作业绩,也得到了县委组织部项目办的认可。面对取得的成绩,他没有沉醉昨天的欢乐之中,他满怀“不服我心,不服我生”的远大理想和一颗仁爱之心又向着新一天的朝阳走去…
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事迹4
被市委组织部选派为同步小康驻村大学生志愿者,很高兴。为群众多干事、干实事,无论多苦,我都愿意去做。”-乡-村同步小康驻村大学生志愿者满怀激情地说。
为民转思路是关键
“群众要实现小康,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这是他深入村寨,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的深刻感言。
如何帮助群众解决心中之“惑”?来到村里开展工作以后,第一个难题就摆在了面前。一是多走访。深入田间地头、走入村组农户,自由地、畅快地与农民群众交谈聊天,了解村里产业发展、增收渠道、社会保障、民生改善、社会治安、组织建设等情况,帮助解答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二是多沟通。在进村入户走访时,向群众发放民情联系卡,邀请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成员、村组干部和村民召开座谈会和村民会议。动员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向党组织靠拢,培养后备人才;向老村干介绍当前发展情况,鼓励他们为村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与村干部多沟通,以心贴心,形成共识,充分调动村支“两委”干部的工作热情。三是多宣传。利用宣传栏、张贴标语和发送信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耐心地向村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传达上级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想方设法破除广大村民“等、靠、要”的思想,帮助他们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激励广大村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两个月来,走访200余户村民,对10余户非常困难群众进行了解、分析原因、并摄影做了贫苦档案记录,到农民家中开展政策宣讲20余场次,记录人民感言100余条,民情日记50余篇。
为民做实事是基础
“来到村里,就是要尽自己的力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好事。”逐户走访、与群众交心谈心、拉家常、听民意等方式,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村里的村情民意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位于地理位置较高的-村有4个组每年一遇到干旱,人畜饮水很困难,主要靠政府送水,农民背水等方法解决饮水问题。驻村以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解决群众永久性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他与乡政府科技副乡长朱锦一起,编规划、跑部门,共同想法解决了该村人畜饮水问题,受益农户达1000余人。
八组村民罗志华生活窘迫,现居住的土屋都是向邻居借住的,屋内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没有,他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帮助他家解决低保,并向罗志华夫妇宣传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鼓励他们发展种养殖业,用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
“我吃住都在村里,干得最多的就是走访农户了,有些人家我去过10多次,他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两个月多来,走访贫困户、低保户、留守儿童、创业带富户等群众共100多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5个,化解矛盾纠纷2起。
助民富裕是目的
村民家1只母羊生下2只小羊羔后死了,养羊2年了,都是定期打扫羊圈、去山上牧羊,怎么回事呢?听说这事后,便迅速联系乡畜牧站技术人员一起赶往他家,对母羊的死因仔细检查,并指导他如何做好病疫防范工作,教他如何科学养植。
-村一组村民家世代中医,想要发展中草药种植,得知后,亲自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为李种植药材“添技术”“增添智慧”,目前,他正编制-村中药材种植规划,并协助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
另外,立足村里实际,以-村洋芋和核桃产业为发展重点,帮助村民理思路,谋划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协助村支“两委”制定农民增收措施,帮助村民解决信息、政策、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帮助村民争取项目资金,引导村民发展致富。目前,-村核桃产业种植100余亩。
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事迹5
,-省-市-县人,于20-年7月毕业于四川民族学院政法系司法助理专业,20-年7月起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在服务,承担法律援助中心日常接待咨询、援助案件办理及其他日常工作。
——西部的女儿,还梦西部
作为一名来自于于彝族自治县的大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养育自己的热土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因此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时代号召,志愿来到仁寿县,在仁寿县项目办的统一安排下,在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服务。她的日常工作是:接待来访咨询;将案件及来访咨询信息输入司法部信息系统;负责援助案件的指派办理质量监督及卷宗的整理、编写有关典型案件的信息材料;为求助者代写法律文书;协助其他股室开展相关工作。早上提前清扫援助中心接待大厅;耐心解答来访的群众的咨询,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总是最先到最后走,这就是她服务期间每天工作的基本情形。她接待的有哭诉的妇女,情绪激动的村民,以上访要挟的求助者,身体残疾的年迈老人,面部毁容的少年……无论是哪种身份的来访者,她都微笑的一一解答,从没有敷衍打发走当事人,她知道既然他们来到这里就是想得到法律公平的对待,有很多次调解中当事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其实她都很胆怯,不过还是很巧妙的说服了当事人,并圆满的调解了案件。仁寿县属于人口大县,因此对法律援助的需要率也相对较高,每天的接待量也相当的大,但无论多辛苦她从没有带情绪的工作,总是坚守岗位。
无论是调解案件时双方的争吵,还是在庭审时对方恶语相向,她总是竭力维护弱势群体的正当合法权益,没有畏惧别人制造的压力。她觉得她是幸运的,法律援助工作作为四川省十大民生工程项目之一,需要像她一样乐于奉献的工作者,而且她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用宝贵的青春回馈社会,帮助那些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伸张正义,就是诠释作为一名志愿者的真正意义。
——关爱失足儿童,心系留守孩子
作为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的志愿者,她没有忘自己还有一项重点服务工作,就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她通过调研了解了周边建筑队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她偶然间发现单位安排她住的楼房里住着许多农民工留守子女,因此她每周主动安排集合年龄参差的孩子们在楼道里学习,平时有需要的辅导的时候随叫随到,由于带孩子的大部分是年老的爷爷奶奶,帮忙提水提东西上楼变成了她的日常义务。由于服务单位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接触的是服刑人员留守家中的子女,她更多的是对这些留守孩子心灵及学习的辅导,在20-年8月份同司法局领导到眉州监狱开展服刑人员与子女“亲情阳光夏令营”活动,通过情教的方式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打开心灵的枷锁,走出不应该属于他们的阴影。在服务期间援助中心接到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十余件,这让她感觉很痛心,作为作为工作人员只要有她参与庭审的案件她总会和善的告知失足的留守孩子,告诉他们只要真心悔改,未来任然有许多期望,明天依旧是美好的,让失足的留守孩子不要放弃,杜绝他们产生对社会的仇视。期间积极参与团县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附近小学讲解基本法律常识等。
——夯实基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服务期间,她并没有盲目的只顾眼前工作,而是在空余时间向其他法律工作者探讨、学习法律问题并请教经验。总是关注国家实事新闻,熟读最新修改的法律法规,20-年11月份,作为代表参加了全省法律援助机构专职律师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夯实原有的知识并孜孜不倦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更好的奉献社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弱势群体。
她深刻的意识到志愿者生活是帮助他人人生充满希望的岁月,要真正的帮助到他人,就要调整好自我价值的同时又服务到社会,才能得到真正进步。她一直认为:奉献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因此她默默的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在仁寿这片土地上努力的奉献着,享受着属于她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式的奋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