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教师张龙
湖北省武汉市盲童学校副校长,全国最美教师。在全国最美志愿者中,湖北一共有4名志愿者当选,张龙就是其中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全国模范教师张龙先进典型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1)
张龙经常对孩子们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逐、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告诉孩子们,“有梦想就是了不起的!不需要别人同情,我们需要别人的佩服。”在张龙的带领下,孩子们不仅爱上了音乐,还爱上了运动。乒乓球、门球、花样跳绳等各项体育活动也逐渐在学校里有模有样的开展起来。
“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笑容,我觉得他们真可爱啊,都是一群小天使。”张龙开心的说道。
她尊重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她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奋斗不止,为视障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融入社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多年来,在张龙老师的带领下,盲生们脱胎换骨。阳光自信的唱歌跳舞、朗诵演奏,走出了自己狭小的空间,一步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所有人见证了来自武汉盲校的奇迹!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2)
5月24日下午4点,当记者来到武汉市盲童学校时,正值放学时间,走进教学楼、操场上,都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嬉戏,和正常孩子看着并无差异。三年级学生魏赟琛,开心地叫着张龙“妈妈”,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海上歌唱家,想唱歌给大海里的鱼儿们听。其他的孩子,有的想当贝斯手,有的想当唱作人,有的想开陶笛培训班……而三年前,他们中大多数人只想着毕业了去当个按摩师糊口。
改变他们的,正是“中国好人”、“全国最美教师”张龙。
今年42岁的张龙,曾在普通学校任教十余年,曾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2011年,在收获丰硕的事业最高峰,张龙带着学生到北京演出,同台有一群孩子的器乐演奏,特别好听。张龙去后台取经,才发现孩子们都是盲童,非常震惊,“没想到盲童也能演奏得这么好,当时心里特别震撼。”从北京回来后,了解到武汉也有盲童学校,张龙毅然自荐调到盲童学校任教。
张龙学的是乐队指挥,需要用她的手和乐队的眼进行交流,她选择“跳槽”到武汉盲校,不仅家人想反对,身边朋友说她自找苦吃,但张龙非常坚定。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3)
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当天,武汉市盲童学校“六点天使艺术团”合唱音乐会启动仪式举行,艺术团的队员们即将登上武汉的音乐殿堂——琴台音乐厅,让更多人听到“天使的声音”。
作为音乐会艺术总监、“六点天使艺术团”创办者,张龙在启动仪式台前幕后忙碌着,甚至无暇好好品味这份幸福。走上讲台30年,特别是来到武汉盲校12年来,张龙一直像“永动机”一样为学生奔忙着。她曾获评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教师、湖北省道德模范……“比起这些个人荣誉,我更大的收获是身边有了一群好老师,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张龙说。
20日的启动仪式上,“六点天使艺术团”表演了7首曲目。其中,被大家称为“大头”的学生魏贇琛,用德语独唱了一首《鳟鱼》,感染力十足。
魏贇琛的身世坎坷,7岁那年,一进盲校就因和身体极不相称的大脑袋,而被张龙注意到。魏贇琛的妈妈说,儿子患上的是难以手术的脑瘤,医生判断他活不过9岁。
“跟着我学音乐吧,不管未来如何,起码当下是快乐的。”张龙把魏贇琛揽到了身边。第二个月,魏贇琛就开始管张龙叫“妈妈”。
这一喊便是9年。魏贇琛在音乐的陪伴下,不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也不断探索着新的世界。如今他已经熟悉掌握钢琴、陶笛、葫芦丝、印第安笛,还能用中文、英文、意大利语、德语演唱,是学校的艺术全才。
像魏贇琛这样的孩子,在武汉盲校还有很多,他们便是张龙2011年执意要求从普通学校调到盲校的原因。
张龙在北京的一次演出中,第一次见到盲童表演,被深深震撼。“他们看不见世界,但应该被世界看见。”从那一刻起,这个信念便深深刻入了张龙的心底。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4)
她组建了六点天使爱心艺术团,遍请名师给孩子们免费上艺术课;为了让盲生纠正盲态,她开创盲校形体训练课,自做人体模特让孩子们触摸,感受体验每一个肢体动作,一个个盲生渐渐有了改变;她开发视障学生体育运动、声乐、器乐演奏、朗诵等多方面艺术潜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让盲童走向舞台展示自我。
“他们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很强。”张龙说,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对一、点对点地去教授表演技巧。深深感动更团结了一大批老师和家长,这些老师和家长自发做孩子们的后勤部长、专业协演。那些因张龙而真正了解盲童的艺术工作者、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深入盲校为孩子们的发展助力,成为盲校最美团队。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5)
最近,张龙和志愿老师们除了筹备5月31日的“六点天使艺术团”合唱音乐会,还在忙着筹备另一场演出——全国首场儿童疗愈剧《心灯》公益展演。
成立于2019年的“心灯艺术治疗工作室”,是张龙引领的另一个公益团队,成员包括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教师、老年大学教师以及志愿者教师等,他们致力于探索“艺术治疗”在特殊孩子、特殊家庭上的实践。
在张龙的办公桌旁,贴着一张特殊的课程表,上面是24节艺术治疗主题活动的排期。张龙介绍,他们团队用“艺术治疗”进行了8个方向研究,她承担研究的是亲子关系方向,每个家庭一个周期的课程是24节,包含舞蹈、音乐、美术、戏剧、诗歌、沉浸体验、互动游戏等形式。
每次活动课程为一个半小时,但张龙等老师们却需要事先准备至少两个多小时以上的课程内容,且每节课后还要整理一篇万余字的详尽总结分析报告,这是 “心灯艺术治疗工作室”立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6)
5月24日下午,在武汉市盲童学校的操场上,飘荡着一阵阵婉转优美的陶笛声。
“记住,一定要用指头的指腹全部盖住音孔,这样才不会跑音。”武汉市盲童学校教师张龙正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吹奏《故乡的原风景》。除了陶笛,孩子们还会印第安笛、葫芦丝、钢琴等乐器。尽管眼睛看不见,但沉浸在音乐中的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帮助他们从音乐中找到快乐的,就是“全国最美教师”张龙。“每个盲童都是会发光的星星,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与同情,而是关心与陪伴,让他们找回自信,勇于追求理想。”张龙说。
日前,经全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省委宣传部组织评审,张龙当选为2017年5月荆楚楷模月度人物。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7)
一进入武汉盲童学校,张龙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以前很少加班的她,开始了“朝五晚九”的生活——每天5点50准时起床,晚上加班到9点之后。张龙发现,学校太安静了,下了课孩子们也很少出去玩耍,而是坐在位置上发呆。更让她吃惊的是,她询问了许多孩子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大部分孩子的回答都是当按摩师,“这个年纪的孩子梦想应该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不该是这样。”
戴上眼罩感受盲人的生活
为了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盲童,走入他们的内心,张龙开始了一个大胆的试验——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的生活。——从床头到衣柜是5步,从衣柜到卫生间是3步,从卫生间的门到洗漱台是5步……张龙此刻感到特别的无助。
张龙说:“黑暗中,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东西,恐惧是最直接地反应。所以孩子们总是喜欢安静地坐着,那样才有安全感。我开始还以为他们懒,我错怪他们了。”
找到问题症结的张龙,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孩子们聊天、唱歌、讲故事、做游戏……渐渐地,孩子们对她敞开了心扉,笑容、话语也多了起来。
随后张龙又建立了校园广播站,每天清晨日出,黄昏日落,校园里就响起悦耳动听的音乐,补偿了孩子们视力的缺失,帮孩子们驱赶内心的孤寂。
全国模范教师张龙(篇8)
2013年,张龙在学校创建了“六点天使艺术团”,用艺术充实盲童的心灵,拓展他们的世界。“盲文是六点字,而早晨六点是朝阳升起的最美时刻。这就是我们名字的由来。”张龙说,这些盲童是她心里最美的天使。
魏贇琛等一批学生,还走向了全国各地,收获了很多荣誉。“2021年,我们参加全国残疾人汇演,拿了器乐类比赛金奖。那年我们还去了上海,在TSP国际公开赛上用四种语言表演,拿了4个金奖2个银奖。”魏贇琛自豪地说。
如今,“六点天使艺术团”已经从最开始的3个乐器社团,发展成18个艺术社团、2个体育社团,学校的艺术兴趣教育更是实现全覆盖,每个盲童至少能掌握两项乐器。
2013年起,张龙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被人们熟知,2015年,她获评全国首届“最美教师”。不想“出名”的张龙,感受到了被关注的力量——社会各方关爱向孩子们涌来,一群志愿者老师向她的身边汇聚。
在武汉市盲童学校,每天下午5点半后都是学生自由徜徉在艺术海洋里的时间,专业老师们的到来,让他们改变了“读完书就是去按摩”的想法。
学生郭斌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曾轰动一时的“山西挖眼案”受害人,2014年随家长慕名来汉找到张龙。为了郭斌,张龙破例当了班主任,一带就是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