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

| 泽慧

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1

孙家栋(1929——),辽宁瓦房店人。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万家岭镇老爷庙村。3岁时,随父亲迁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人民空军,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他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1958年,孙家栋毕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担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后被提拔为型号总体设计室副主任,参与仿制P-2导弹、试射国产东风一号导弹等重要国防科技尖端项目任务。

1967年,孙家栋迎来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他被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师。这一年,他还不到38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2

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可以发现,他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共同成长。

作为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被大家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

他曾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回顾过往,正是由于在青年时期埋下矢志报国的种子,孙家栋才能够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

上世纪40年代,孙家栋从一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校的军人,再到留学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的中国军官学生,和中国航天事业的缘分一步步加深。

1951年,他被选送到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专业是飞机设计。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七年里,孙家栋各科成绩年年是优秀。

1958年4月,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当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孙家栋放弃了熟悉的飞机,进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1967年7月29日,正值北京最炎热的盛夏,我国准备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他亲自点将,由孙家栋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计工作。

此时从事导弹相关工作9年的孙家栋,已经是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设计部的副主任。他再一次放弃自己熟悉并建树颇丰的领域,将自己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担当起卫星研制的重任。

回顾过往,孙家栋曾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当面对一次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爱国对于我们航天人,就表现在爱航天,爱航天就是要把航天的事业办成。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为国家增添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孙家栋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3

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孙家栋甚至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挑起了第二颗人造卫星上天的重任。1970年5月,孙家栋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总体技术方案,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成为中国第一颗长寿命卫星。

此后,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第一颗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等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1/3,被航天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2009年4月15日,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航天器,恰好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六十载风云变幻,六十载沧桑岁月,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部过程。

2016年,已经88岁高龄的孙家栋,光荣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颁奖词中,对这位享有盛名的“航天巨匠”是这样评价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4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是党和国家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培养出来的优秀科学家,是国家航天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

去年“七一”前夕,喜迎党的百年华诞的日子里,佩戴上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孙家栋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耀时刻。

“东方红一号”开启中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迈出中国深空征程,北斗开启中国卫星导航服务……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次”紧密相连,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相伴相随。

1956年8月,在苏联留学期间,孙家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入党思想上很简单,就是想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简单”,化为了他一辈子干航天的纯粹。

1967年夏天,38岁的孙家栋受命领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2004年出任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时,孙家栋75岁。卫星从地球轨道进入深空,面临艰巨的挑战,孙家栋肩上的压力不言而喻。时任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评价说:“他是怀着对中国航天的满腔热情来的。”

3年后的2007年10月24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却没法放松紧张的神经,埋头于后续任务的跟进中;遇到卫星运行的关键节点,他常常凝望着卫星运行数据图,通宵难眠;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电视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孙家栋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背过身去,掏出手绢默默地擦去了眼泪……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5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数个系统构成,有时候,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可能影响整个工程。

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火箭飞了21秒之后爆炸了。

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经过分析,火箭中一根导线的铜丝断裂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孙家栋带领大家对每一件产品的质量进行彻底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立即着手解决。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搞航天工程,没有好坏,只有成败。要保成功,就必须发扬严格、谨慎、细致、务实的作风。”孙家栋总是这样告诫年轻人。

孙家栋认为,只有每个部件质量上去了,中国的航天之路才能走得更远。这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

孙家栋的一大长处,就是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而这些宝贵的经历,也让他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近年来,孙家栋特别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令孙家栋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大企业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方面积极行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6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复县。

1942年,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中途因二战“失学”。

1948年,考入哈工大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

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

1957年,毛 泽东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了中国留学生,当时孙家栋在现场聆听了讲话。

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七机部五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

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

1978年1月起,历任七机部五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1985年,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总工程师、副部长;10月起,历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

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89年,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参加中国和美国两国政府间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协议谈判。

1992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

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4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2009年10月,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代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庆典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同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

2019年8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创新创业创优优秀人才代表,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到北戴河休假。

2020年7月31日,坐轮椅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

2021年2月22日上午,作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会见。

2021年12月26日,入选《2021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7

航天工程“大总师”孙家栋获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对孙家栋总师巨大贡献的肯定,也是人民的崇高敬意。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次绕月探测,中国航天史上的诸多第一,以及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重大项目,孙家栋均担任要职。

谁能想象,这位航天工程大总师最初并不是学航天的。孙家栋1929年生于辽宁盖县,1950年考入哈工大预科班。1958年,孙家栋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毕业。他本是学飞机制造,但回国后,组织希望他从事导弹研究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安排,开始了长达9年的导弹研究工作。

1967年,钱学森亲自点将,孙家栋担任我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对孙家栋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跨界。没有资料,没有专家,一切从零开始。孙家栋毅接受了任务,投入到卫星的研制工作中。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一曲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大地。那一年,孙家栋不过41岁。1999年,孙家栋获“两弹一星”奖章。

2004年,孙家栋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这一年他已75岁。很多人劝他“功成身退”,毕竟探月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而漫长的工程,而且国内缺少技术、缺少经验,稍微出一点差错,就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几十亿的投资、几万人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那时岂不是“晚节不保”?孙家栋却不怕,他的回答很简单:“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说,这是一个航天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8

他站在那里,仰望着天空——蔚蓝色的苍穹明净如水,广阔无垠。一轮弯月银光淡柔,几颗星星若隐若现。

60多年来,他主持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为代表的45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主持我国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重大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突破人造卫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深空探测技术和卫星导航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仰望着星空,他在描绘“中国星座”的辉煌蓝图……

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

天上有颗北斗“星”

2004年3月,中国绕月工程正式启动,孙家栋被任命为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同年12月,继上世纪90年代担任北斗一号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后,他再次被任命为北斗二号系统工程总设计师。75岁的孙家栋进入他一生中最忙碌的时期。

一肩挑着“北斗”,一肩压着“探月”。“星星”与“月亮”紧密相伴。常常上午开“北斗”会,下午又要研究“探月”。孙家栋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一场春雨刚刚停歇。

清晨,秘书李钢接上孙家栋往机场赶,准备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车刚出机关大门,李钢的手机响了,电话是孙家栋夫人魏素萍打来的:“快掉头回来,忘了带东西了。”

车子重新开回家,魏素萍站在家门口,将手里的塑料袋交给李钢:“昨晚装箱子时,忘了把这双布鞋放里面了。”

70多岁的人了,长年累月在外面跑,一进家门,孙家栋常常累得连话都不愿多说。魏素萍心细,发现每次出差回来,老伴的双脚都有些浮肿,肯定是走路走多了累的。此后,每次出差前她帮装箱子时,都要带一双布鞋。

回到车上,李钢将布鞋交给孙家栋,说:“孙老,赶紧换上布鞋吧,否则,阿姨会‘问罪’下来的。”

孙家栋说:“换没换,她怎能知道?”

李钢开起了玩笑:“天上不是有北斗吗?”

孙老笑着说:“北斗会这么灵吗?下了车换也不晚,她不知道。”

说话间,李钢手机铃声又响了。魏素萍问:“李秘书,他换上布鞋了吗?要是没换就在车上换了,这样下车时,会舒服些。”

李钢连忙朝孙家栋使了个眼色:“阿姨,已经换了。”

孙家栋不紧不慢地说着:“天上还真有北斗盯着呢……”

老伴的温馨,让孙家栋心头一热。然而,此时孙家栋心中想的却是北斗、北斗。

1989年2月,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成功发射第一颗组网工作卫星。1994年美国将24颗卫星部署在6个地球轨道上,GPS系统覆盖率达到全球98%。俄罗斯1995年完成了格洛纳斯系统卫星星座的组网布局。

孙家栋坐不住了,他知道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意义。他更清楚,一个国家假如使用别人的卫星导航系统,无异于将命运的绳索交给别人。

1983年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双星定位的设想。1994年,国家批准北斗一号立项。自此直至2014年,孙家栋一直担任北斗工程总设计师,带领北斗人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第二步,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第三步,2020年建成北斗全球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9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挑起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很多人不理解,早已功成名就的孙家栋为什么还要接受这项充满风险的工作,万一失败了,他辉煌的航天生涯就可能蒙上阴影。对此,孙家栋还是那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07年,当“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成功的信号传回指挥中心,人们欢呼、拥抱、握手庆祝时,孙家栋却一个人走到僻静角落,转过身掏出手绢,擦去眼角的泪水。

孙家栋说:“激动的,生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能有幸从事航天事业的发展,这一种成就感那确实一生都忘不了的。所以有的人问我说,你搞了这么多颗卫星,你感觉哪一颗卫星最激动,我跟他们说,这都很难分,每一次有它难办的事情。”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全新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举国沸腾、世界瞩目。

“孙家栋无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

孙家栋的一大长处,就是善于协调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找到最经济、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孙家栋说。

近年来,孙家栋特别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中国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跟着党中央,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尽个人微薄之力,把我们国家的事业搞好,真正实现中国梦,富起来、强起来,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孙家栋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个人事迹篇10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环绕地球的消息传到指挥中心,所有人都在欢呼,而孙家栋则轻轻转过身,擦拭着眼中的泪水。孙家栋回忆当时的感受时,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贡献,也没有说自己的压力。他心中想的是,中国的航天事业终于进入了深空探测行列。2009年,钱学森专门写信祝贺孙家栋80岁生日,信中写道:“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2013年,孙家栋以84岁高龄担任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总设计师。北斗导航卫星的意义,孙家栋很明白,他特别强调要自主创新,当年苏联专家撤走时烧毁所有图纸的经历,是他刻骨铭心的痛,“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当谈到北斗卫星的应用空间时,孙家栋豪迈地说“北斗的应用只会受想象力的限制”。这是属于大师的豪迈,底气源于多年来对自主创新的坚持,对科技实力的自信,以及发自肺腑的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今年,孙家栋已90岁高龄,却依然时常出现在北京航天科技大厦,上班看报告看资料,但很少作出评价。他担心年轻的科研人员,会因为他的资历影响自身的判断。有人问他航天精神哪一条最重要,孙家栋毫不犹豫地说是“热爱”。因为没有热爱,就不会有动力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这份热爱,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

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