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

| 泽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做出了一项意义重大的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1

在20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最终建议使用青蒿素综合疗法,作为对抗疟疾的第一道防线。几十年来,超过2亿疟疾患者接受了青蒿素或青蒿素综合治疗。在2011年,拉斯克基金会授予屠呦呦临床医学研究奖,将青蒿素的发现称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措施”。

“每个科学家都梦想着做一些可以帮助到这个世界的事情。”屠呦呦说。当85岁的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她的演讲题目是“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

屠呦呦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她没有博士学位、院士头衔,也没有在国外接受过训练,但正是这样一位“三无科学家”利用传统中医,为当代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向屠呦呦致词时,诺奖委员会写道:“青蒿素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的生命。”

马特·里德利是英国的科普作家和牛津博士,他曾经说过,他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优越背景,既有最好的先天,也有最好的后天。屠呦呦的事迹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先天后天的交互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名门之后的基因、优越的家庭教育和北大的高等教育,这些因素的结合,成了她成功的先决条件。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2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编写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一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甚至勇敢地在自己身上首先进行实验。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3

屠呦呦淡泊名利,喜欢清静。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火了,认识她的人都跑来祝贺,与她之前平淡的生活相比,似乎也平添了几分吵闹;记者也纷纷慕名而来,不过,屠呦呦拒绝了绝大多数的采访;因为如果赞誉来了,质疑就会跟着来,太多了,老人只是觉得累,不如在实验室里清净。

她不关心那些成就,她觉得自己已经是个老人,不争取也不去在乎那些荣誉名利,她所做的只是身为一个医学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屠呦呦的一生就是这句话最美好的诠释。虽然已经取得了成绩,但屠呦呦及其团队仍旧觉得可以继续努力,从青蒿素领域发掘更多的可能性。2019年,已经89岁高龄的屠呦呦又与团队就世界某些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展开了研究实验,为此难题提出了创造性的方案,获得了国内外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2019年9月,屠呦呦获得“共和国勋章”,这是对屠呦呦成就的一个认可,更是对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的一个褒奖与激励。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4

位于中关村腹地的吴文俊的家,朴实无华,五个居室里几乎摆满了书。古今中外的书包围着一张陈旧的藤椅、一张斑剥的书桌和两台电脑,这就是吴文俊的工作间。吴文俊78岁的老伴陈丕和捧出了一叠获奖证书: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这次是他第8次获大奖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携手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陈丕和最了解吴文俊,淡淡数语,仿佛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解,“他是一个搞学问的人,一心只搞学问。”

剑兰、龟背竹……盎然的绿色使房间里充满了温馨和暖意。五六十年代添置的红木家具虽然显得陈旧,但图案依旧精美,见证着这个家庭的风霜雪雨,见证着吴先生的攀登科学之路:即使在六七十年代,受到冲击的吴文俊 仍然抓紧时间从事科研。科学的思维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过。

在吴文俊的学生、中科院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主任高小山的眼里,“吴先生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是创新的典范,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尊重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长,更因为他的人品,因为他的学问。”

早在半个世纪前,吴先生就把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拓扑学研究继续推进。45年前的1956年,37岁的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当时的“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年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5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博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钱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又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1955年经过辗转周折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6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力学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工作。他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并与卡门一起,最早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飞机在早期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高亚声速飞机设计中采用的公式是以卡门和钱学森名字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此外,钱学森和卡门在30年代末还共同提出了球壳和圆柱壳的新的非线性失稳理论。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近似”方程。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航天与喷气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跨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

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7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宁河(今天津市宁河区),毕业于北京大学,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诸多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8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到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工作。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中国科学院系统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9

孙家栋,1929年4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功勋荣誉表彰个人主要事迹篇10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当时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成为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获得拉斯克奖后,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一时间名满天下,当时已81岁的屠呦呦首次在国内公开亮相。

在当时的采访中,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很多同志都参与这项研究,都做出了贡献。这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