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既然这样,那么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1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自20__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因此经常受到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和学生家长的赞誉。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
一、孝敬父母
在生活上,我始终是“孝”字当先,“爱”字装心,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的侍奉着父母双亲。我国是一个文明之邦,敬老爱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更是我们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我深深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我多年来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奉于父母的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记住婆婆晚上不能吃辣,记住公公不能吃动物内脏和海产品,记住妈妈的`关节炎,记住爸爸的颈椎病。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我陪伴在四位父母的左右,以他们的需要为第一需要,嘘寒问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称赞。
二、爱重家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在家中,我深爱兄弟姐妹和爱人、儿子,事事先为他们考虑,以宽容的心包容他们,以细腻的心关怀他们,以欣赏的心赞美他们,一家人和和睦睦,如惠风和畅。
三、和睦邻里
我的家住再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围有零星几户人家,这些年来,我家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这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有时其他邻居出现矛盾,我还主动去进行劝解,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不错。我们一家人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次捐出各种善款。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孝老爱亲,是我们应该保持的优良传统,我也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比起其他德行高尚的人还差得很远,今后还要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努力发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美德。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2
李芳,女,汉族,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董家河镇人,生前任教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
李芳同志扎根山区,从事乡村教育29年,一直默默耕耘、敬业奉献、精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尊敬、学校认可。她心怀大爱,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生命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让崇高的师德和不朽的师魂熠熠生辉,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20__年6月11日17点30分,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小学正常放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李芳随护路队护送学生离校回家。17点51分,护路队行至红绿灯路口,李芳老师正组织学生按绿灯指示有序通过。突然,一辆装满西瓜的三轮摩托车自北向南向护路队急速驶来。情况万分紧急,李芳老师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严重撞击,昏迷不起。学生们得救了,李芳老师却遭受重伤,虽经医院一天两夜全力抢救,终因重度颅脑损伤致呼吸循环衰竭,于6月13日凌晨4时40分不幸殉职。
李芳老师被分配至董家河镇谢畈小学任教,谢畈小学撤校后她被分配至绿之风希望小学任教。在同事眼里,李芳老师是工作学习的榜样,许多实习教师和年轻教师都愿意拜她为师,近5年,她带出20多名“教师徒弟”。在家长眼里,她是和蔼可亲、无私奉献的老师。她的手机里存了很多留守学生父母的电话,一有空就为他们介绍孩子的.情况。翻开李芳的档案,任教近三十年,她始终坚守教育第一线,在担任学科教师的同时,又先后工作在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岗位,生前荣获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辅导员等表彰22次。
20__年6月16日上午,李芳老师的追悼会在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举行,4000余人来到现场沉痛悼念李芳老师。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领导分别前来看望慰问李芳同志家属。
20__年6月教育部追授李芳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教育厅追授李芳同志“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__年7月河南省委追授李芳同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__年7月李芳同志荣登“中国好人榜”;20__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评定李芳同志为烈士;教育部长陈宝生,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等领导同志先后就学习宣传李芳老师的先进事迹作了批示。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3
韦德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从公公被确诊肝硬化,到后来发展成肝癌,10年间,韦德华无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了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婚后,为了方便照顾公公婆婆,韦德华和爱人多年坚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并不擅长做饭的她专门买来菜谱,一样一样练习,学做二老爱吃的饭菜。1998年9月,她发现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马上住院治疗。那时,她仍在读研,和爱人月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输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当时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公公每年至少要住两到三次医院,每次花费近2万元,巨大的开销让她和爱人生活捉襟见肘。她节衣缩食,尽量让公公吃得好一些。她亲自上手,为公公扎针输液。还自学中医经络按摩,每天为公公揉捏按摩。几年来,她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诊断为肝癌。韦德华陪公公到上海求医。专家会诊后建议做肝移植手术,至少需准备五六十万元。为救公公,她决定卖掉和爱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劝她把房子留给孩子上学用。她却说,“只要公公还有一点机会,我们就要竭力争取,钱没了以后再挣!”她最终说服家人卖掉房子,筹得26.7万元,又向娘家姊妹借来30万元,终于凑齐近60万元救命钱。为了让公公尽快痊愈,她尽心尽力,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
公公去世后,婆婆心情不好,有时会对韦德华发脾气。尽管感到委屈,她却将泪水咽进肚里,用忍让和宽容化解矛盾。韦德华常说:“只要看着亲人健康,我就很开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韦德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4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它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
鸭子铺社区有这样一位群众,他叫周林泽,男,生于1969年,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里渗透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品质,他的爱心与奉献受到人们的传颂。
他是带头致富的先锋。1990年前,他和所有的农民一样,每天过着种地、做木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时做木工基本上都是斧头、锯子、凿子,没日没夜的干活,只能勉强度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复苏,办起了养猪场,由于他勤奋好学,钻研技术,为人诚实,生意日益越做越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事业有成后,面对上门借资金、要种苗的,他总是十分热心给予大力帮助扶持。
他是左邻右舍的好兄弟。他对待左邻右舍像春天帮的温暖,时时刻刻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帮助解决。生活中,谁思想上有了疙瘩,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他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自家周边建设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次,邻居家购买饲料需要用钱,他二话没说就把自己要买饲料的钱先给邻居,他老婆抱怨:“你这样,自己家养的猪怎么长”他说:“人家有困难来找你是对你的信任,有能力就帮一下。”
他是社会的活雷锋。周林泽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在“5、12”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5篇汇集。在长沙市开福区鸭子铺爱心辅助会启动仪式活动中,捐款捐物他总是身先力行,为群众树好样子。周林泽所住的周围,老年人比较多,有时看见哪个老年人拎菜,只要被他看到,他都会帮助老人把菜送到家里。到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候,他会慰问社区困难的孤寡老人,陪老人们说说话、下下棋、打扫卫生,做一顿饭给老人们吃,也会送上一些慰问品给老人,每当这时,老人们总是拉着他的手说:“这个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好的人呀!谢谢你来看我们呀!”,正是这一句句感动的话,让他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大家都夸他是当代的活雷锋。
他是社区文明的传递员。周林泽积极担当文明宣传员,帮助社区干部发放宣传品,带头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他还积极劝导,当起了文明劝导员。
他是公益活动的带头人。周林泽把8小时外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他不但自己积极报名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还带动家人、邻居参加。由于鸭子铺社区位于浏阳河畔,所以社区还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划龙舟,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从2000年开始,他成立了龙舟协会,并担任了龙舟协会的会长,每到端午节前,他都会组织人员划龙舟,安排人每天训练,在比赛的当天,还在河岸设镖台,只要龙舟经过,他就让人绑两条香烟在一根长长竹篙上,通过竹篙递给龙舟上的划船手。现在,每年龙舟费用已经达到5万元以上,大部分的费用他都可以得到赞助,但是如果实在活动资金少了,他都会从自己的口袋中掏钱补贴。
周林泽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把“助人是快乐的”当作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他优秀的品德,是他耐心、温和的心境,是他热情、友善的心态,是他真诚、真挚的善举,他就是我们身边助人为乐的典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脊梁。
是的,周林泽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他不计付出和回报,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社区做事,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服务,那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周林泽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未曾改变。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5
王一硕,男,27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0年,王一硕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应对每年6000元的学费,父母愁眉不展。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不使两个妹妹失学,他决定放下上学,去西安打工。学校了解到状况后,迅速为他争取了国家助学贷款,他带着万分的感激迈入大学校门,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当学校号召动员大学毕业生用心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他当即就下定了决心:“是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忙圆了我的大学梦,在国家西部建设急需人才的时候,自己不能无动于衷”。在即将奔赴西部之际,王一硕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给他贷款的银行行长的办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学业的银行表示感谢,并告诉行长,“母校不仅仅教给我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为一名西部志愿者,请你们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我保证尽早还清贷款”。
在西部期间,他充分发挥所学专长,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用心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自费为种植农户印发资料,帮忙三家制药企业透过了GSP认证,高票当选陕西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服务期满后,为了早日还清贷款,他决定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凭借自身的知识和在西部做认证时积累的经验,王一硕顺利地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他的诚实守信和工作潜力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许多企业邀请他帮忙做认证工作。
随着收入不断增加,王一硕归还国家贷款的潜力也日渐增强。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以诚信为本,以守信为荣。2005年底,虽然离还贷期限还有10个多月,但他决定提前还贷。学校为他举行了还贷仪式,当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26770元钱交还到发贷银行负责人手里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2006年,王一硕被团中央评为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当选教育部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6
罗长姐,女,土家族,1928年9月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
35年来,罗长姐精心照料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严重智残、按政策应由政府抚养的儿子。虽然充满艰辛,甚至被儿子打瞎一只眼晴,但她始终无怨无悔,悉心照料。
“儿子是立了军功的军人,我是军人的母亲。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给儿子脸上抹黑。”1978年,家住鄂西深山中的罗长姐,果断接回执行特殊任务时突发意外精神失常的儿子,悉心照料至今。35年来,为照顾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天都要发病的儿子,罗长姐脸无数次被儿子抓破,胳膊和手被咬伤,全身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她帮儿子洗澡,儿子突然一拳挥来,把她的右眼珠打了出来,她失去了右眼。每年,她都将家里的口粮卖掉一半,领着其他孩子拔野菜、挖葛根填肚子,攒钱买儿子喜欢吃的大米。她买来绞剪和剃刀,每月给儿子理发,儿子不听话,她为之理一次发短则三四天,最长的一次用了七天。
为了顺应儿子在部队养成的习惯,罗长姐在吊脚楼住房周围建起一米多高的木栅栏,修了一条环形走道,带着儿子跑步“训练”。由于儿子对军队生活记忆深刻,吃饭喝水一定要用部队的搪瓷碗。罗长姐翻山越岭,到处寻找、购买类似部队发的搪瓷碗。至今,儿子摔坏了100多个搪瓷碗、折断了一万多双竹筷。罗长姐不让医生给儿子注射镇静剂,也不让家人用铁链锁住儿子,儿子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全天候照料儿子吃喝拉撒睡。曾有医生预言,罗长姐的儿子活不过40岁,但是她用母爱创造了奇迹,今年罗长姐85岁,她62岁的儿子身子骨依然硬朗。
罗长姐先是送弟弟入伍,接着送儿子入伍。73岁那年,她又送孙子参军。每天不管多忙,她都把家门楣上方的“光荣军属”牌和儿子的军帽、军功章认真擦拭、整理一遍。她说:“当兵是保卫祖国,是最光荣的事!”
罗长姐荣获全国双拥模范个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7
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状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__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李__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李__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齐,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__家转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李__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__家屋顶。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__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必须会来救我们的。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通过。李__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__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__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齐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__年,李__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8
__,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__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__年6月,__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__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__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8年来,__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__年1月20日,__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__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__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9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10
__同志是__县国税局北周庄分局副局长,他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无怨无悔,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踏实的工作、清廉简朴的作风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曾多次受到市局嘉奖,两次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20__、20__年度获得__县国税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多年以来,他从最基层干起,工作中,他无论做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角色,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别人认为无事可干的岗位,他总是觉得有干不完的工作,而且干得有声有色。每天,他总是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为的是给税务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为的是给纳税人留下好的印象。生活中的他注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比如说收集一些因打印或复印有问题的纸张,用于打印临时性的不需存档的各类资料,全年累计收集的这类纸张就达三百张。近年以来的税收征管改革对税收业务的要求都较高,面对繁琐复杂的税务知识,__同志没有畏惧、后退,他勤奋刻苦,谦虚谨慎,抓紧一切时间,一切机会学习。严于律己,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学习任务,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学习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
在学习中对于不懂的问题或者遇到难题时,他便主动去向其他同志寻找帮助。一次不懂再问,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彻底清楚为止。他从不懈怠,始终怀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提高对风险企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他经常废寝忘食地钻研税收业务问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税收政策和有关的操作规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日常管理中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时,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二、廉洁自律的“清税官“。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廉政则灵--__同志深谙这个道理。由于与纳税人长期打交道,靠他诚信的服务,与大家建立起朴素的感情,一些纳税人为了表达心愿,主动提供一些好处,被他一次次地谢绝了。在日常工作中,他也经常遇到同学、朋友打招呼的情况,在任何情况下,他总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帮忙解决,并不因为是同学和朋友而忘记原则。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朋友吃请的问题上,如果自己知道与工作有关系的饭桌,总是婉言相拒。对一些确实不符合政策规定与工作要求的涉税事项,都能够主动与同学、朋友取得联系,解释税法规定要求,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工作中,他经常用“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这句话告诫自己,拒绝吃请已无计其数,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国税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三、换位思考的“服务官“。
工作中,__同志经常深入纳税户调查研究,宣传政策,义务辅导纳税人进行帐务处理,努力融洽征纳关系。在日常税收管理中,他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将办税人员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切实做好税收服务工作。他认为,当前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量大,需要应用的各种税务、财务软件较多,另外还要对口财政部门、地税部门等。在与财务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主要采取以下服务方式:一是提醒服务,提醒新纳税户按时申报 ,提醒税负偏低的企业自查自纠。二是对企业做好辅导服务,辅导企业按规定期限、规定要求上报纳税资料,避免因工作繁忙给纳税人增加不必要的往返麻烦。为掌握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具体分析企业相关纳税情况与其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做到三对比。一是将纳税人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比;二是与同行业的涉税指标比;三是将实物库存与帐面记录比,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找出问题,严格遵照“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原则,做到依法征收,确保了征管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四、充满真情的“爱心人“。
__同志不仅业务上百炼成钢,而且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困难群体关爱,服务社会的真情。逢年过节,他都会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经常为困难户搭建猪舍、羊棚,送去农药化肥,资助其孩子上学等。在得知__县发生8级地震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捐款600多元钱,并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在那些日子里,__同志一下班就投入到社区的抗震救灾活动中,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社区编外工作人员。在得知社区内一位同志赴__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后,家中老小需要照顾时,他就招呼自己的家属承担帮助接送小孩来回学校的义务。在得到社区赞评时,他说:“虽然我不能去一线,但我可以为去一线的同志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在前方更安心帮助灾区建设,我心里特好受。“
多年以来,__同志始终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奉献之本,在爱心活动中体现税务干部的质朴和文明,彰显税务干部的素质和风格。事情虽小,但就是在这平凡的小事中,却透视出一个普通税官的高尚情操,他勤勉朴实,宽厚善良的拳拳爱心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每年考核他都会获得高分,每次测评他都被人们称颂。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看到一名当代优秀税官的风范。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11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阳光刚刚透过窗户射进一丝温暖的光束,刘朋已经哼着曲子进办公室了。清点一下办公室的空暖瓶,提起四个暖瓶悠然而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常,对于他来说,帮助身边的每个人是他的责任,也是义务。他乐意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收获快乐。
一、爱洒学生,滋润心灵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刘朋关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班里的晓晓同学,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状况可见一斑。刘朋从一年级接手这个班的班主任以来,一直用教师博大的胸怀关爱着这个瘦弱的孩子。每次学校有帮助贫困学生的名额,他总是挂着这个最需要帮助的小姑娘。由于晓晓的奶奶年纪大,文化水平低,一系列的材料上交他总是帮晓晓整理,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看着孩子可怜,咱能帮一点就帮一点,让孩子快乐度过小学时光。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晓晓同学的家庭状况,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晓晓同学买文具,给她买衣服。只为孩子能够在他的帮助下更快乐一些,在他的无私关爱下,晓晓同学从自卑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在他的感染下,班里的同学自发对晓晓同学更多些关爱,她的笔坏了,总是有同学善意地借她用……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他把爱洒给他的学生们,在他乐于助人的情感的感召下,他们班里的孩子也变得微笑待人、热心助人了。
二、热心服务,微笑待人
刘朋热心助人,乐于助人获得同事和朋友们的喜爱,也得到广大家长们的认可。他平时对同事、对朋友都能以诚相待,友好相处,不论是谁,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他碰到或是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和安慰。他也常说:同事相聚一起工作,一种缘分,多做一些好事情,大家的关系就肯定会和谐,工作起来也更有劲。
在办公室里,不管谁的电脑出现问题,总会看到他的身影,重装系统、敲击键盘、埋头插线,从无怨言,总会拍拍手说道:好了,没问题了。在学校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哪个班里的多媒体坏了,他总是积极去维护,谁有困难找到他,他总是笑着说:交给我吧。中午在学校值班,不管谁有事情脱不开身,只要找到他,他总会笑着说:放心吧,我值班,你忙去吧。不求回报,热心服务,这就是石麟小学乐于助人的刘朋。
三、参与公益,关注社会
他常说: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最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社会尽一份自己的责任。于是,他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一头扎进社会公益活动中。他曾参与腾讯公益,在网络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别人。虽然工资微薄,但他仍然定期存一定数额的钱款,帮助山区的小朋友,以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前段时间,电视广播中倡议广大市民积极行动到义务献血的行列中,血库用血紧张。听到这个消息,他提前两天做好准备,不吃油腻、注重饮食,既然要献血,也要献健康的血。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足以见得他是多么细心,热心了。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主动参与到义工的行列中,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多年来,刘朋同志始终认为助人是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人生要有善心,多点爱心,能为他人多办点好事,多帮一份忙,就多一份快乐,社会就多一份和谐。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不辞辛苦,这就是我们大家心中的好榜样。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12
李成环,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忙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明白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十分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用心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齐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好处的新婚蜜月。2015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5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13
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两溪河村共产党员张兴红放弃月薪8000元的工作,回乡当起年薪8000元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不等不靠不要,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在深山绝壁上凿出“天路”,感动了无数干部群众。
6月11日,笔者来到七姊妹山下的两溪河村,一眼就看见村头那两棵枝繁叶茂、守望村庄百余年的古楠木树。村民介绍,张兴红曾在树下发誓:让家乡旧貌换新颜,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如今,这位朴实的农民党员正在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
岩洞分娩的酸楚
两溪河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高海拔1400多米,全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近40%。
“村头小河上那座吊桥是多年的危桥,存在安全隐患,我的一个外侄就是从桥上掉进河里淹死的;我买了辆小轿车,但一直不能开回家,只能停在对面的公路上……”今年41岁的张兴红,多年来一直在福建打工,辞职前月薪达8000元。尽管收入可观,但每次返乡,张兴红都高兴不起来:村里有几个组依然不通公路,村民出行、看病以及孩子上学非常困难;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八组一个叫“手扒岩”的地方,是村民出山的“瓶颈”,农民卖猪,只能宰杀后请人抬下山,一包20元的水泥运上山,得花25元请人背……“村民杨某早上突发疾病,因无法及时送医,下午就去世了;八组妇女潘某生小孩,只抬到“手扒岩”岩洞里就分娩了,因救治不及时,一对龙凤胎只存活一个;初中生刘某、彭某从学校回家到此遇到山洪而进退两难,绝望之际写了“遗书”放进岩缝里,告诉父母如果自己没回家就是被洪水冲走了……”乡亲们的诉说,让张兴红感到酸楚,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灵堂之前的重托
20,两溪河村支“两委”换届时,张兴红辞职回村参加竞选。期间,穷怕了的乡亲们纷纷找他,希望他带领大家改变穷困面貌。“不为村民办几件实事,不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我就得留下遗憾、背上骂名,就会辜负群众的信任。”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张兴红暗下决心,要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路来。
在乡亲眼里,穷山恶水、交通闭塞是世代贫困的根源。多年以前,村民就多次找乡里、县里要求修筑出山公路,但经过测算,如果以承包方式修建,这条路要400多万元才能修通。在缺乏财政投入的情况下,资金只能靠村民自筹。对于穷困的村民而言,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只要你心中装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支持你。”在修路过程中,不仅林地被占的村民没要求补偿,各家各户还卖猪、卖牛、卖鸡蛋筹钱,甚至借钱、投工、筹石料支持。八组村民刘孝清在外地打工时意外身亡,群众开会决定免去他家的集资款,但刘孝清的妻子坚持凑了6000元。
本是癌症晚期的村民卢玉山,其独子又因车祸遇难。在儿子的葬礼上,卢玉山的妻子拿出元钱,痛哭着交给张兴红:“我儿子已经不在了,但是修通这条路是我们一家人多年的心愿,我把这笔钱交给你,算是替儿子了却心愿吧!”
为了修建村委会办公场所,全村179户600多村民不仅义务投工参加修建,每户还捐出两根杉木树,从而省下了一大笔费用。“我们只是做了村干部分内的事情,老百姓的回报却那么的真诚、纯朴,他们的支持是那么无私、感人!”张兴红肩负起这份重托。
楠木树下的誓言
年4月,张兴红带领誓言修通公路、挖断穷根的队伍向大山宣战。
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山泉水,累了就躺在山崖上休息一会儿。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一年下来,张兴红带领村民们用80万元资金完成了200多万元的工程量,从“手扒岩”绝壁上凿出的“天路”,成为两溪河人创造的奇迹。
全村群众向困境发起挑战的激情被充分调动,山羊溪、刘家台、古树台等组级公路相继开工,一年内村民自筹资金140多万元,修通5条公路,架起11座桥梁。预计到明年,最后8公里组级公路修建完成后,两溪河村的老百姓就再也不用为出行而发愁。 除了带领群众修路,张兴红还将眼光投向更远,他在寻思着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两溪河村处于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村口的百年楠木古树旁边,村里建起了具有侗族特色的风雨桥和村委会,道路沿线种满了紫薇和灯笼树,村里的卢家院子是长潭河乡境内吊脚楼保留比较完好的一个村寨,特色民居建设于去年底完工,成为避暑休闲、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
村里地理条件不好,不宜发展茶叶、烟叶等,张兴红就组织全村大力种植核桃、黄柏、银杏等经济苗木。截至目前,村里户均发展经济林两亩。张兴红还带领村民养殖土鸡、山羊、鱼虾,为村民寻找更多致富门路。
今年4月28日,在宣恩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报告会上,张兴红的事迹感动了全体与会人员。“心中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这位‘侗乡愚公’怎能不被群众爱戴!”长潭河乡党委书记涂先绪如此赞扬。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14
这是一位给居民群众带来春天般温暖的共产党员,30多岁的她已经在居委会工作了整整17年。十七年来,她以一位社区工作者的满腔热情,挽救过处于困境的社会弱者;以一个母亲的慈悲胸怀,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工作中,徐燕芬同志作为康保镇第四居委会主任,她既胸怀大局又立足实际,既勇于创新又吃透民情,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她作为居委会中的一员,按照“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工作要求,以“听群众最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办群众最需要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为工作方法,心系群众,情寄社区,热心服务,凝聚民心,从而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增强了党和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__年,第四社区居民刘丙亮到居委反映情况,称自己患肝癌,妻子患胃癌,为了做手术,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之余,还欠了亲戚朋友一笔债,生活也难以为继。走投无路之际,他找到了社区居委会,希望政府和居委会能够帮他们解决。听了刘的情况后,徐燕芬立即带人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当即为他们办理了临时困难救助。同时考虑到以后生活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夫妻俩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积极主动帮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使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到低保的待遇,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其后,徐燕芬又在年底为他们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救助了一部分资金,使他们的经济状况暂时得到了缓解。事后,刘丙亮夫妇多次到居委会表示感谢,逢人就讲徐主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真是的为人民服务的贴心人。
热心为百姓服务,处处为群众着想,是徐燕芬一直以来为居民服务的真实写照。“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居民的事再难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居民的事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干好”,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干的。20__年夏季,康保难得遇上雨季,但住址在低洼处的居民生活就出现了诸多不便。每次一下雨,徐燕芬就在家里坐不住了,到青龙山社区、南淖边等容易遭水侵的住宅区走访,一有险情出现,当即电话联系附近的防洪抢险救灾队,将家中的米面等害怕受潮的物质转移,避免了雨水过后群众受灾到处上访的事情出现,也给群众省却了有险情却倾诉无门的.现象,让群众踏踏实实的感受到政府无处不在的温暖。这个雨季过后,徐燕芬意识到抢险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据几处住宅区实际情况,她奔走于各相关部门,虚心请教,详细制作了一份报告上报相关部门,从险情的成因到预防做了详实可行的阐述,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些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社区的居民成分复杂,问题繁多,因为各种社会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上访人员也较多。徐燕芬任居委会主任以来,把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对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竭尽全力解决在基层。陈振宽是一名退伍军人,多次到镇、县政府反映待遇问题。徐燕芬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并亲自到陈的家中了解情况,耐心细致的做陈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方对陈的生活予以照顾,终于使陈放弃了上访的念头,他说:冲着徐主任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的心咱也不能上访!
尽管她为社区居民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帮许多居民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但她一直都保持低调,因为在她看来,社区的工作不需要宣传和炒作,而需要一颗为居民服务的真心。任居委会主任以来,她廉洁自律,为民办事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
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精选篇15
刁娜,女,25岁,山东省烟台市南山国际旅行社龙口分社业务部副经理。20__年“山东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20__年10月23日傍晚5点多,天色阴暗,空中飘着小雨。刁娜和爱人下班开车回家途中,突然发现前方路中有一个模糊的东西,像是一个人。车子小心绕过时,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刁娜才看清是一名女子倒在地上,满身是血。此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车流如梭。“天这么暗,她会不会被车轧到?”刁娜脑中闪过一丝担心。“停车!”夫妻俩几乎同时作出决定,将车倒了回去,二人下车仔细查看女子受伤情况。因为不懂急救知识,不敢轻易移动伤者,两人就站在受伤女子前方,迎着驶来的车辆,用自己的身体为她筑起一道防护墙。他们不停地打手势、喊话,指挥过往车辆绕行,并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120还没有来,天却彻底黑了,过往的汽车都开启了车灯。为了给过往车辆更明显的提醒,刁娜的爱人回到车里拿警示牌,刁娜一人站在雨中指挥过往的车辆。这时,一辆轿车径直冲了过来。虽然在司机看清刁娜的一瞬间,猛打了一把方向盘,但还是晚了一步,刁娜被挂倒在地。“当时天已经很黑了,又下着雨,可能司机视线不好,直接就冲这边过来了,因为怕伤者被第二次碾轧,我当时本能得就挡在前面,啥都没想”刁娜后来讲述道。
救护车赶来了,将受伤女子和刁娜一起送往医院。拍片后发现,刁娜右腿严重骨折,需要立即手术。被救女子受伤更为严重,车祸造成她十根肋骨骨折并颅内出血,幸亏发现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做完手术后,刁娜连续发烧好几天,每天都得依靠大量止痛片来缓解术后剧烈的疼痛。但她说对救人这件事,从不后悔。刁娜说,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温暖,一条腿能换回一条命,值!
刁娜以及家人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也从不曾想过要对外人提及。3天后,一名当地记者到医院体验生活,在与救护车司机聊天时偶然得知了刁娜救人的事迹,立即进行了报道。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纷纷跟进报道,刁娜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成为“小悦悦”事件导致的“道德寒冬”里一股最为温暖的正能量,广大网友盛赞刁娜“不但人长的美,心灵更美”,并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女孩”。
11月11日,刁娜在出院前做的最后的一件事情,就是坐着轮椅,去看望她救下的王园园,把社会各界捐给她的1万元善款转赠给了王园园。
20__年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女孩车流中舍身救人”为题对刁娜的见义勇为进行了报道。12月4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和全国普法办联合举办的“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揭晓,刁娜获得“20__最美中国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