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
耕耘特教讲台33年的衡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代表湖南感动中国,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称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篇1】
今年43岁的邓亮,是刘玲琍带的第一批学生。入学时,邓亮已经年满10岁。虽然没有学会开口说话,但在刘玲琍的影响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什么弯弯弯上天?月亮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在水边?船儿弯弯在水边……”邓亮一笔一划,在纸上写下了这首童谣,往事如昨。
心向阳光,这是刘玲琍的微信名。邓亮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个名字恰如刘老师的善良、乐观、努力追求生活的美好。而正是这种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质,多年来一直激励着邓亮。
1999年,邓亮从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进入一所聋哑学校读高中。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天津理工大学就读。
大学毕业后,邓亮应聘到了一家国企工作。3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邓亮的工作单位。档案整理、员工考勤、用车调度……在这里工作了17年,邓亮虽身兼数职,应付自如。
邓亮的爱人姜燕,同样是刘玲琍的第一批学生。小时候被父母送到学校,姜燕扯着妈妈的衣角不松开。刘老师温柔地把她抱起来,像妈妈一样轻拍着她,安抚她的情绪,直到她慢慢平静下来。
课堂上刘老师教同学们做手工、玩游戏,她也渐渐喜欢上了学校。姜燕记得,刘老师把字母卡片贴在黑板上,领着学生发音。光一个字母的发音,都要演示上百次。
起初,姜燕的发音并不标准。刘玲琍拿着字母卡片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姜燕的左手伸进自己的喉咙,示意姜燕感受声带的振动,在刘玲琍一遍又一遍地展示下,姜燕在一个星期之后终于能发出“a、o、e”三个字母的标准音。
从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姜燕进入一所高中就读,最终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毕业后,姜燕回到郴州永兴老家,成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33年来,刘玲琍先后教过80多名残障学生。这些孩子中,有的自己创业开店、有的成为设计师、舞蹈演员……也有多人像姜燕一样,重返特教课堂,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篇2】
如今,刘玲琍仍清楚地记得,班上一共14名听障孩子,小的6岁,而大的已经12岁了,个别孩子还有智力障碍。除了沟通问题,有的孩子连基本的生活自理也成问题。
孩子们脸上挂着鼻涕,有的直接尿裤裆……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刘玲琍手足无措,内心打起了“退堂鼓”。
20世纪90年代的中专生还很“吃香”,就业选择非常多。当时,刘玲琍也有更好的选择:有名校上门邀请,有事业单位抛来橄榄枝。
“选择这个专业,不就是我当时的初心吗?”刘玲琍想起了小时候王阿姨脸上常常挂着的微笑,和无法表达意思时的窘迫。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她暗下决心,“选择了特教这条路,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
18岁的女孩从此多了一个身份,自己还是个大孩子的刘玲琍把14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
刘玲琍每天站在宿舍镜子前,对着镜子练习手语。对着《中国手语》这本书,每天抽出1至2小时练习手语。
除了教学,她还学着其他老师的模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洗脸、洗衣服、剪指甲,一张张小花猫般的脸蛋总是白白净净。爱的付出,也让她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刘妈妈”。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篇3】
刘玲琍扎根特教讲台33年,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33年来,她所教的80多名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让这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今年2月,刘玲琍刚刚当选“感动湖南”年度十佳人物,后由湖南日报社旗下三湘都市报推送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参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至此站上央视“感动中国”的舞台,再次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篇4】
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卅载春秋,只为静待花开。1991年,她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32年来,先后培养80多名学生。为了在带班中途不换老师,她怀的第一个孩子没敢要,直到32岁才有孩子,但不幸的是,孩子在8个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刘玲琍白天教学生,回家教儿子,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训练,她的儿子终于能正常说话,进入普通学校就读,2023年高考,取得超本科线近30分的好成绩。在她的教育培养下,20余名听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成功考上大学,80多名听障孩子回归社会,有的成为设计师、教师,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成为糕点师、园艺师,有了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潜心探索,奏响教研“乐章”。由于听力缺陷,聋哑学生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学习语言十分困难。为帮助学生发准音,她反复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变化,或者将孩子的手指伸进她的嘴里,触摸发音的位置。每天下班,她都声音嘶哑,说话困难。但是,每当孩子们用含混的声音喊出“刘老师好”时,每当那些快要失去信心的家长听到孩子喊出“妈妈”,抱着她流下滚滚热泪时,刘玲琍的决心和信心都更加坚定了。在多年从事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她把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的训练方式进行改进,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了“舌操”和语训教材,都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她撰写的《聋校语文教学应做好“三个转变”》等20多篇论文多次在全国、省里获奖。
坚守清贫,用行动践行初心。她常说:“儿子和学生,都是我的天使,需要我守护。”作为衡阳特殊教育界的名师,许多康复机构曾向她抛出橄榄枝,但都被她拒绝了。多年来,她独自抚育儿子,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依然资助4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虽然每周要上20多节课,忙得像陀螺一样,但她依然第一个报名参加“送教上门”,到社区里为那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上课,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篇5】
刘玲琍与特教结缘源于小时候的邻居,那是一位既不识字,也不能讲话的听障残疾人。“我那时候就想,如果有一所学校能让听障者从小识字、学说话就好了”。14岁那年,刘玲琍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衡阳任教。正当刘玲琍尽力改变他人命运时,2005年,刘玲琍8个月大的孩子被诊断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刘玲琍开始翻阅大量资料,每天给孩子训练说话的能力。
2008年,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学龄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担任班主任。凭着教授儿子的经验,刘玲琍一边上课一边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了让学生尽快说话,刘玲琍每天一对一教学,让孩子们一点一点感受气流的大小,感受声带的振动。
吃饭、睡觉、缝补衣服、摘耳蜗、戴耳蜗……刘玲琍日复一日地照顾着孩子们,尽管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她仍然资助了好几名孩子。有一名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刘玲琍便把她接到自己家,照顾了两年时间。
33年来,刘玲琍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她已有20多位学生考入大学。去年,刘玲琍的儿子也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此外,刘玲琍还有80多位学生已经正常开始就业。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篇6】
刘玲琍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23年中组部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人物,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
面对这群先天性听障儿童,刘玲琍是老师,更是妈妈。当并不标准的“谢谢你”“我爱你”从听障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便是世间最好的语音。
33年来,刘玲琍所教的80多名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让这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的故事事迹【篇7】
教室里,有游玩照片、班级荣誉、绘画手工作品、暖心便利贴、益智玩具、彩色书架……3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走进了刘玲琍与孩子们的“小世界”。
教儿歌时,刘玲琍发现学生童童在发“船儿”音时,“ch”的声音难以发出。她走到童童身边,做示范发音。经过五六次示范练习,孩子终于发出了较为标准的“ch”的发音。
刘玲琍为了让班里的8名孩子能够正确发音,一遍遍耐心地重复着同一音节的发音训练。遇到个别特殊发音时,她引导孩子们用手指触摸自己的鼻翼,感受鼻腔颤动。“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可能要教上几天,甚至一个月。”刘玲琍笑着说,言语中没有丝毫不耐烦。
4岁的康康只会叫“爸爸”,不会叫“妈妈”。因为康康妈妈无意间的一句“好想听到孩子叫妈妈”,让刘玲琍暗下决心,开始对康康进行强化训练。
经过一个月反复练习,康康第一次清晰地喊出“妈妈”,康康妈妈瞬间泪流满面。那一刻,刘玲琍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就能鼓舞人心。
“希望你可以像星星一样,有棱有角,熠熠生光。”刘玲琍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既是送给班上的孩子们,也与自己共勉。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播出过程中,刘玲琍接到了同事、朋友和亲人的祝福电话或信息,感谢之余她最挂心的还是亟待完成的教程。
“除了教学方面,精力也要放在两会建议的落实上。”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玲琍提交了《关于促进特殊教育的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两大关键阶段,有助于提高特殊教育整体质量。”刘玲琍告诉记者,此前她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当前特殊教育在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都是将来要去关注、去建议、去解决的。”
谈及获奖后的感受,刘玲琍说最想感谢的是家人的强力支持、是师生的共同陪伴。“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的心也跟着要融化了,他们让我拥有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