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巾帼模范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1)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
什么是情感教育?这是吴蓉瑾的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贺春秋在2004年成为一名新教师时最好奇的问题。吴蓉瑾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开辟出三条育人途径:课程、活动、交际。用民俗文化滋养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动之一,主题每五年轮转一次,包括中国年俗老上海风情主题、中国戏曲主题、中国发明创造主题、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动画主题、中华美食主题。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耳濡目染,贺春秋眼里的吴蓉瑾,既是师傅,更是一位有爱的智慧姐姐。
让贺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时间,吴蓉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当时我挺好奇的,因为身边人都知道她酷爱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后来得知,毕业生里有一个孩子病了,不吃饭,师傅便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从那之后,校长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戒咖啡打卡。大约是第400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我戒了400天咖啡,尽管这段时间很难受,但是为了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这个孩子也说:“‘云朵妈妈’(指吴蓉瑾)把戒咖啡挑战当作一个仪式,和我一起调整状态,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中,吴蓉瑾就是这样深爱着学校,爱着每一个孩子,拼尽全力,而且乐在其中。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2)
12年前,吴蓉瑾就在全国率先提出“课堂”教学模式。12年来,她带领着全体师生投身于“课堂”的实践,她探索的课堂,打破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她建设的校园充满智慧,用数据读懂孩子成长规律,智联学校生活的一切。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登录教学平台,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虚拟头像变色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级别,老师会提供个别化指导;用“电子笔”在特定的本子上书写,还能清晰看到孩子的书写习惯、思考路径。
吴蓉瑾还带领着“云团队”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她的“课堂”始终走在了全国信息化教育前列。她的实践研究获得了国家级、市级的多项荣誉。学校也被教育部授予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成为上海市首批教育信息化标杆培育校,上海市人工智能示范学校。
根据多年“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的显示,卢一中心在保持学业水平达成度始终处于领先的同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动力指数持续上扬,学业负担指数持续下降。
将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也是吴蓉瑾的一贯追求。作为国家教育部信息化资源库专家,她到过青海、贵州、延安、四川、重庆、云南等贫困地区,积极为当地教师开展培训。松江、奉贤2所学校8年的委托管理,四川都江堰1所小学1年的支援。在她的努力下,这几所学校都获得了明显的进步。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3)
在学校里,孩子们都喜欢亲切地唤她为“云朵妈妈”。新生入学季,“云朵妈妈”都会在每一张入学通知书上写下字迹娟秀的签名,毕业时,每个孩子还会收到一张印有自己联系方式的纪念卡片:“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每逢出差讲课,他们的“云朵妈妈”都会尽量订下午的火车或航班,以最快速度赶回上海,因为她要第二天清晨出现在校门口,迎接她最爱的孩子们。
在“云朵妈妈”的呵护下,孩子们在爱里一天天长大。每当他们看到吴校长,总会情不自禁地拥上前去抱抱她,而吴校长也会俯下身去,亲切地摸摸他们的小脑袋,看看女孩的小辫子有没有散开、男孩的外套拉链有没有拉好。在吴蓉瑾的徒弟贺春秋眼里,她师傅每天巡视教学楼的那一万多步里,“积攒的全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赤诚。”
面对信息社会带来的巨变,学校教育应该有怎样的改革实践和行动探索?对此,吴蓉瑾开始了新一轮研究,探索之路是艰难的,但却从未停步。终于,“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破土而出”,成为全国首创。十余年里,由她领衔的“云团队”探索的智慧课堂,把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4)
中宣部近日决定,授予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连日来,李桓英毕生精力献给麻防事业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她的由衷敬佩。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她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和生命至上、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李桓英说,回国不后悔、治麻风不后悔,如果不入党会后悔。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辛有清看来,李桓英是具有人民情怀的公共卫生专家,她敢于面对麻风病,用科学判断麻风病不可怕,通过接触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歧视,用人间大爱为麻风病病人和社会营造了科学战胜疾病的力量。“她更是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把国外的先进医学知识带回祖国,她把中国防治麻风病的方案贡献给世界,为实现没有麻风的世界作出了特殊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百岁老人李桓英用她的故事给我上了宝贵的一堂党课。麻风病严重侵蚀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李桓英满怀热诚,视病人为亲人,面对面接诊麻风病人。她用自己开创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治疗病人,年复发率0.03%,低于当时WHO的麻风病治疗复发率。”全国__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表示,李桓英几十年如一日践行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誓言,用忘我的工作诠释生命的意义,挺起了民族脊梁。
人的一生如何度过才有意义?百岁党员李桓英用自己的一生去寻找答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基础运行处工作人员张斌斌表示,李桓英放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薪聘请,舍弃家人的陪伴,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投身卫生健康事业,令人动容。“57岁开始研究麻风病,常人唯恐避之不及,她却不戴口罩、不穿防护服为病人检查身体,这是科学的自信,更是对病人的真诚和满腔热情,她用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李桓英赤诚报国、护佑生命的事迹也影响着继往开来的杏林晚辈。
“她主动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归国奉献,并选择麻风病防治作为终身事业,这是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的赤子之心,是不畏艰难、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她通过实践考察,求真务实地建立高效治疗方案和防治体系,堪称科学精神指导临床实践的经典范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副主任医师秦启元表示,作为医学后来人,将以李桓英同志为榜样,尊科学济人道,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初心可鉴超凡风骨,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很荣幸能在此生同这样一位优秀的医者在一个医院共同工作。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向‘时代楷模’李桓英老师学习,是我今后的目标。我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护士龚妍说。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竣玮看来,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正体现在李桓英一次次深入麻风寨,与患者密切接触,并努力消除社会歧视的行动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李老师毅然决然回国工作,给我很大触动。如今,在祖国需要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更好推进中西医结合时,作为一名中医学子,更要努力奉献自己的青春,把中医发扬光大。我将全力以赴,哪怕是一辈子。”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5)
甘公荣,1958年出生,江西莲花县人,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工商银行系统“十佳储蓄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萍乡市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称号。现担任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萍乡市莲花县龚全珍志愿者协会顾问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人的三女儿。作为名门之后,甘公荣继承家门的红色基因,秉持着父辈“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家训,在红色精神传承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1974年,16岁的甘公荣初中毕业,因父亲甘祖昌坚持要把上学的机会让给更贫苦的孩子,于是满腹委屈的甘公荣回家当起了农民。
在甘祖昌的言传身教下,她很快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1978年,国家落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甘公荣被分配到县电影队做电影放映员。此后3年,她跟随放映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放映电影上千场。
1981年,甘公荣调入工商银行莲花县支行,在当储蓄员的16年间,她经手的钱多达几亿元,没有出过丝毫差错,而且还揽储了上千万元,是其他储蓄员平均水平的3倍。
甘公荣说,她的工作是属于国家分配,所以她很珍惜国家给予的这次工作机会。工作岗位上的甘公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始终把父亲的箴言当作自己的工作准则:“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做,只要认真地去做,无论干哪一行都能出人才。”直到退休,甘公荣也没有忘记父亲的话,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父亲的期待。
工作几十年,甘公荣以自己的初心和父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践行着承诺,以自己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不但赢得了同事和周围群众的好评,更无愧于所获的荣誉。她把平凡的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不断地为之奋斗。
退休后的甘公荣受到井冈山干部学院的邀请,定期为学员宣讲甘祖昌将军和龚老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后,甘公荣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志愿服务工作上。
1999年,甘公荣得知湖上中学学生李建平因家境困难面临辍学,便主动和他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资助李建平,一直到他考上大学。2011年11月,莲花县琴亭镇建立了龚全珍工作室管理服务网络,下设6支便民服务队伍,甘公荣__志愿者服务队并担当队长一职。
2013年,龚全珍发起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甘公荣负责基金的管理。她联通整合了多方社会资源,推动有关组织和社会人士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奉献爱心。现在,该基金会已为众多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虽已是花甲之年,甘公荣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着帮助别人的事情。她说:“爸爸妈妈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我家的家风家教,也是传家宝,我这样做,还要把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传给我的儿子、孙子,现在他们一有空我就要带他们到乡下去走访,让他们看一看别人的生活,了解别人的困难。这样,当我老得动不了的时候,志愿服务的事业还有人能继续做下去。”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6)
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张呈君图9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吴蓉瑾“时代楷模”称号,她的事迹打动了社会各界。“‘铁人校长’‘云朵妈妈’,这些温情代号的背后是用真心换真心的教育付出!”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语文教师杨璐说,她要学习吴蓉瑾的大爱之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师范生陆晢文认为,当一名教师走上讲台,便成为了一道光,不大也不亮,却足以照亮这方寸之地,“我想,吴蓉瑾校长便是那道光!”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2020级师范生孟婷丽感慨:“吴老师的事迹如黎明时的第一缕阳光,让初入师范却迷茫的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师心相承,师魂相继,孟婷丽相信,“那道光将一直照亮我的未来教师之路!”
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郑琰说,吴蓉瑾被评为时代楷模是名至实归,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事业。
曾受卢湾一中心小学委托管理的奉贤区江海第一小学校长褚红辉说,从2009年开始,卢湾一中心小学与奉贤区江海第一小学开始结对,当时结对了两轮,一共四年。在这期间吴蓉瑾将她的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注入了江海第一小学。在她的引领下,该校不断提升办学质效,成为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时任贵州省赤水市元厚小学校长、现任中国工农红军贵州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小学校长何中远说,吴蓉瑾是一位立说立行的好校长,自和上海市卢湾一中心小学建立帮扶关系后,她亲自调度,共同建立“一校一课表”的方式推进帮扶工作。她带领团队到赤水对学校教学管理、上学科示范课、教学研究、艺术教学等进行指导。通过培训,该校教育理念得到更新,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班级管理更科学、更高效,班集体更加团结,积极向上。
奥运冠军邹市明介绍,认识吴蓉瑾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她始终把学生的事作为头等大事,“希望我能够将奥运精神带到学校,看着她诚恳的表情,我被打动了。”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代蕊华表示,吴蓉瑾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员,她工作在小学、视野在中国、格局在新时代,是他们所期待的新时代的大先生。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7)
一辈子,一颗心,一件事,路生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佳县的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75岁的她,从退休那天起也没有休息下来,一直在为找她寻医问药的人做着义诊,兑现着对佳县人民的新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奔流不息,一夜沉寂的佳县古城在雾气缭绕中苏醒过来,初冬的晨曦帷幕徐徐拉开,街道上逐渐喧嚣热闹起来。75岁的路生梅像往常一样,上坡下洼,步行穿过整个佳县县城,她要从最南边的家到最北边的医院去。每周有三天时间,她要在佳县的两个医院进行义诊。
一路上,路生梅总能碰到不少熟人,面对大家的热情寒暄,她用独有的京腔、偶尔夹杂几句佳县方言一一回应着,这个生活了51年的小城,早已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只要病人有需要,路生梅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看到病人痛苦,她比病人还着急;看到病人满意,她和病人一样高兴。就连自己不到20平方米的家也早已变成了她的义务诊所。很多病人多次找她看病都是免费,很是过意不去。
不缺钱,是因为路生梅对于生活要求很低。51年间,她耐得清贫,在佳县没有置办过房产,居住的窑洞还是工作之初县卫生系统分配的家属院。家里的物件都有年头了,最大件的组合衣柜也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这个家极为朴素,却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
对自己的生活,路生梅总是再三节俭做减法;而对病人,她做的更多是加法,千方百计为他们多想一点,让他们的花费节省一点。工作31年、退休义诊20年里,只要是找路生梅看病的,拿到的都是便宜的药、适量的药、管用的药。
路生梅用医者仁心和精湛医术,赢得了佳县众多父老乡亲的好口碑。这些年,慕名追逐她的人也很多,但即使面对民营医院每年20万元的高薪聘请,她也没有动心过。她对名利看得很轻,这么多年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竭尽所能治病救人。
当年,从路生梅面对着鲜红党旗庄严誓言的那一刻起,她的生命就有了信仰。她把信仰深扎心底,为信仰不懈奋斗。
路生梅说:“我们那一级的163名同学,自始至终到祖国分配的那个地方原地不动的,恐怕只有我一个。去年我们佳县县委专门为授予我共产党员标兵开了一次干部群众大会,我觉得是一种鞭策。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所以就这么干吧,如果说没有其他意外的情况,我想我会继续在佳县待下去,争取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8)
1968年,路生梅大学毕业只身来到佳县从医。看到这里群众缺医少药,路生梅许下承诺——“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53年来,她为众多患者解除痛苦,为这个落后的小县城建立起第一个正规儿科,还自愿“超期服役”,一直坚持义务接诊守护群众健康。
看了路生梅的先进事迹报道后,榆林中院驻绥德县四十里铺镇王家桥村第一书记薛志远深受感动。他说,路生梅同志背井离乡,坚决服从祖国分配来到贫瘠陕北,扑下身子一干就是几十年,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发扬路生梅同志坚定初心如磐、不负使命如山的精神,竭尽所能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薛志远说。
1983年从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归来,路生梅便将协和医院的管理经验带到佳县人民医院。在她的主持下,佳县人民医院有了独立的儿科科室,同时也开始实施与北京协和医院一样的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各科室会诊制度。那个时期的佳县人民医院儿科,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在当时榆林地区医务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名。
同为儿科医生,榆阳区人民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呼吸消化科主任薛涛对路生梅精益求精钻研儿科业务感触颇深。“路大夫心系人民健康、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无数后辈医师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继承和发扬医者初心,践行医者使命。”薛涛表示,作为儿科医生,更能体会到路生梅“一句诺言,一生守护”感人事迹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今后将以路生梅同志为榜样,修医德、行仁术,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术,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接好路生梅同志的“行医接力棒”,为推进我市儿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同龄的大夫要么含饴弄孙,要么被其他医院返聘。路生梅医术精、人品好,很多医院争相高薪邀请,但她一一拒绝。那间在佳县黑龙庙拐不足20平方米的窑洞成了她免费义诊的临时诊所。有人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50多年来,除了外出培训、回京探亲,她几乎没离开过佳县。每天带着患儿来家里求诊的家长络绎不绝,路生梅有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随时随地电话咨询的患儿家长更是不计其数。
看了关于路生梅医生的事迹报道后,来自市教育技术中心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慕明媛深受感动。“路大夫说,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为人民解除病痛没有退休年龄。听到这句话让我备受鼓舞。”慕明媛深有感触地表示,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回想自己近十年的教育历程,品读出教育工作者也要像路生梅一样,始终要怀揣着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对事业的热爱之心、以及对党的信仰之心。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后自己一定要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忱、摒弃外在的浮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奋力托举教学育才的梦想。
中国作协会员曹洁看了路生梅先进事迹报道后,认为路生梅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医务工作经历,见证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践行了“三牛精神”。“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路生梅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启示。2020年春我以路生梅援鄂请愿书为切入点,创作短篇小说《梧桐月》。接下来正在构想以路生梅为原型的中篇小说《桃花渡》。希望以文学的洁净和文明的理性,共建和谐的本土文化氛围。”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9)
在佳县人民医院废弃窑洞的墙面上,挂着一幅用毛笔工整书写的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小诗《苔》。抹去上面的灰尘,娟秀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台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由佳县人民医院首任儿科主任路生梅书写,简易装裱后挂在墙上用来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勤勉工作。
五十年前(也就是1968年),路生梅还是一名刚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和所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一样,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她们向前走,“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路生梅被分配到了佳县人民医院。之后,这位瘦小的北京姑娘便背上沉重的行囊,踏上南行的列车一路到达西安,再从西安转卡车到佳县。当卡车过了铜川,看见深冬萧瑟的苍茫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心中憧憬的浪漫情怀和沿途美景带来的愉悦兴奋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心中油然而生的苍凉感。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之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她此刻的想象。
初到佳县人民医院报到,周围空旷的荒野中零星散落的几座坟头,让她心中不免困惑,这竟然是一个县级医院?但面对接待她的人,她还是故作镇定,保持礼貌的微笑,热情的打了招呼,通过铁闸门,她被安排到了一孔泥皮有点脱落的破旧窑洞里,宿办一体。
因为没有住过窑洞,冬天里生火成了她遇到的第一件难事,不愿意长期麻烦老乡,每天弄得满屋子的烟尘,折腾几回过后,干脆就不在生火,每晚就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最让她难受的是饮食的问题,医院不允许开小灶,大灶又长期用羊油炒菜。也许是因为住冷炕的缘故,也许是饮食习惯的原由,似乎羊油入肚后总不能消化,吃一顿要吐几次,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脆弱,又害怕别人说自己是城里来姑娘、娇生惯养、小姐脾气,就一直咬着牙关强忍着不说,在深夜里偷偷抹眼泪,加上少小离家的思乡之苦,一个月下来,身体消瘦了十几斤。迷茫不知前路几何的苦日子,我们从路生梅的日记本里引用的一句古诗词,读到了她当时的心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已不允许她继续沉寂在痛苦当中,医院不时的会有新生儿破伤风病人、缺血缺氧性脑瘫病人、黄疸病人被送来,而此时送过来的病人大多到了危重期,救治生还的希望很小,在亲眼目睹了病人痛苦的离去,让她产生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难以释怀的关切。
老百姓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用未消毒的剪子直接剪脐带,乡镇医院医疗水平又不高,早期不能及时发现症状。普及医疗常识,下乡培训医生,筹建专业儿科,这些工作成为了当前最要紧的事,基层可不比大医院,要求内、外、妇、儿、中医、静脉穿刺都能够独挡一面,对于医学院儿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院领导有着更高的期望,群众的信赖和渴求也更甚,她开始跨专业领域探索。
由于可供学习参考的资料有限,她就托人从外地购买资料,没有上级医生,就向书本学习、向老医生学习,在专业上精进求真。忙碌的工作让她忘记了离乡的愁苦,渐渐的适应了在陕北的生活,和老乡们一起蹲在食堂门口吃饭,白天扛着农具参加劳动,晚上点着油灯刻苦学习都成了日常习惯。
那个年代,社会整体环境较差,医院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有了第一辆救护车,用来接送危重病人,医生们日常出诊就靠步行,俩个月下来,鞋底就能磨出洞。
一次大雪纷飞的早晨,路生梅到离城十几里的崔家畔出诊,当时穿的是从北京带过来的塑料底棉鞋,在雪地里走几步就摔一跤,爬起来再含泪前行,跌跌撞撞一路摔了四十九跤,在临近村子的下坡路上,因为害怕再摔跤,她索性就半躺着滑了下去,到了病人家里,几乎变成了一个泥人。在给病人治疗的过程中,细心的女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丈量了她的脚底尺寸,专程为她做了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看着眼前这个女人为她熬夜纳鞋底满眼充斥的血色,她几乎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棉鞋没有舍得穿,但是这次遇见,促成她做了一个人生中重大决定,留在佳县,扎根佳县,她在后来给党组织递交的申请书中承诺“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就是那个时候下的决心。
在别人的眼里,能是路大夫的孩子该是多么的幸福,可事实上因为夫妻俩都是医务工作者,夜晚突发的急诊,她只能将孩子们独自留在家中,孩子们也从最初的哭闹、恐惧到最后习以为常;遇上加班,孩子们有时就吃冷饭。最让她难过的一次,是天上下着暴雨,孩子放学回家后,进不了大门,就躲在院子外边的石桌底下避雨,当她回到家,看着被雨水淋透,冷的瑟瑟发抖的女儿,母女俩就紧紧的抱在一起,无法抑制的泪水伴着雨水顺着脸颊就留了下来。“都说路大夫的孩子最懂事,可那个懂事的孩子不是磨炼出来的,早早的学会了自己做饭,学会了独立完成作业”,在和路大夫聊天的时候,她告诉我:“每次在抢救急诊病人和照顾孩子之间,我都选择了前者,因为只有这样,我才心安”。
在佳县行医的几十年里,她用良心、热心、爱心赢得了佳县百姓的爱戴和信任,杜振模老伴曾在生命尽头执意将儿子从新疆买回的和田玉镯相赠于她,魏牙锁在病情危重的时候把孩子们托付于她照顾,被她救治过的人专门从美国给寄来礼物等等,类似的故事不时在她身上上演着。
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坚持留在佳县义务为群众看病,她拒绝了所有西安、榆林大医院的高新聘请的机会。她不为虚名、不计报酬,热诚服务佳县人民的事迹,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共产党员标兵”、“五好老干部”、“感动榆林”度人物、榆林“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陕西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还曾荣登“中国好人榜”。
到今年,路生梅已兑现了她“服务佳县人民五十年”的承诺,自己从芳华少女变成了一位古稀老人,但她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初衷和医者仁心的操守始终没有变。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10)
吴蓉瑾为青少年学子播种红色初心。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表示,吴蓉瑾16年如一日地打造“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让卢湾一中心小学一级又一级的学生在红色文化中成长。她是生长在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精神家园旁边的“屋里厢”楷模。这样的榜样十分真实亲切,看得见,摸得着,找得到。用生命承载教育,用平凡演绎伟大。黄浦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认为,吴蓉瑾是践行“用爱润心”的筑梦人,当前,黄浦正全力建设教育改革引领区、创新教育先行区和教育发展精品区,黄浦教育系统将深入开展“学习时代楷模,争做‘四有’教师”的主题学习活动,弘扬高尚师德。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中宣传部授予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校长吴蓉瑾“时代楷模”光荣称号,这是对她扎根基础教育、潜心教书育人、真情呵护孩子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巨大褒扬,也是对全市32万余名教职员工的有力鞭策。上海教育系统一定要大力宣传吴蓉瑾视学生如亲子的大爱情怀,教育引导全市教师向“时代楷模”学习,把理想践行在学校教育岗位上,把信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把桃李满天下作为人生最大荣耀,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人生最大幸福,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交给学校和教师的根本命题,培养好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平认为,吴蓉瑾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殊荣,这不仅是吴蓉瑾个人荣耀,也是上海教育系统的荣光。上海一定要以全面落实教育“十四五”规划和启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把打造一支“四有”好教师队伍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关键环节,把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作为办学的价值追求,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把为教师创造人文化的教学工作环境、人情味的校园生活氛围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持续健全教师荣誉体系,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集聚优秀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和城市长远发展根基。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11)
吴蓉瑾担任了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领导后,要面对的学生从几十名变成了上千名。为了做到大规模因材施教,2009年起,吴蓉瑾组织教师和技术团队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通过记录学生答题时间、正确率等信息为每一个孩子建立数据库,老师们通过解读研究这些数据,提炼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找准每名学生的问题症结。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学生们上课的状态能通过动作捕捉加上数据分析反馈给老师。上课铃响后,学生们登录教学平台,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虚拟头像变色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学生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级别,老师会提供个别化指导;学生用“电子笔”在特定的本子上书写,老师能清晰看到孩子的书写习惯、思考路径。不少学生从这一创新的“云课堂”中获益匪浅。
一名四年级男学生平时聪明活泼,课堂表现也很积极,可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吴蓉瑾和其他老师分析了他的笔记,发现他做题目会出现“大段大段的停顿”,这是思想开小差所致。吴蓉瑾便鼓励这名学生通过练习射击提高注意力。经过一学期射击训练,这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了极大改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进步。
“这就好比我们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把所有有关数据搁进去,为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支撑。”吴蓉瑾还带领“云团队”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12)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每天到校时都会给清晨的校园拍照,入夜时再拍一张学校的走廊。她将这些照片配上“爱的学校”“爱的走廊长又长”等文字,发在微信朋友圈,表达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
在27年的教学生涯里,她以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滋润学生的心灵之花,当好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耕耘者,用真情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是主动适应数字时代教育改革实践的先锋人物;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在全国率先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16年来培养千余名小讲解员,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让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她一路走来的足迹,映照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育人初心。
“以情育情”,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丰富情感
在同事、学生、家长的口中,吴蓉瑾有着不同的称号。在同事心中,她是大爱无疆的“种子教师”;在学生心中,她是能认出全校上千名学生并准确叫出每个人名字的“云朵妈妈”;在家长心中,她是手机24小时在线的“秒回校长”。
当初作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名年轻班主任,吴蓉瑾率先在学校里开设情感教育课,“以情育情”,目标是摆脱片面追求智能发展的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丰富情感。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步该往哪走?吴蓉瑾想到曾给孩子们布置作文写“一件难忘的事”,当时班里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捡手表”“陪盲人过马路”等,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我手写我心”?她尝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阴晴雨雪”,在被称作“晴雨表”的随笔簿上,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老师不给评分,只写批复。批复不是简单的一个“阅”字,细细密密的红字传递着吴蓉瑾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今天为什么折手工纸呀?老师十分支持!”“宝宝今天做了一件错事,但你在‘晴雨表’里告诉了我,老师很欣慰。”……孩子们一天天写,吴蓉瑾一篇篇回,在有来有往的交互中,学生们渐渐打开了心扉。
从帮助学生宣泄情绪,到积极情感引导,再到培养人格,吴蓉瑾的情感教育课已开设了17年。每周她都利用15分钟时间,坚持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并写下了几千篇案例以及两本研究专著。
“我觉得爱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平常种种细节中呈现的。”吴蓉瑾经常跟周围老师说,不爱孩子就不要做老师。课堂之外,吴蓉瑾经常会把班上一些学生带回家。这些学生不用发愁家长出差或是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她会给孩子们做饭、补习功课。2019年的一天,向来爱喝咖啡的吴蓉瑾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戒咖啡“打卡”,连续发了400多天。原来她在践行与一名学生的约定——这名学生因为生病吃不下饭,吴蓉瑾同其商定:“我戒掉喜爱的咖啡,你也要把吃不下的东西多吃几口,我们一起调整。”每当学生毕业,吴蓉瑾都会给孩子们送上一张小卡片,上面留有她的微信号,“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
吴蓉瑾说:“这27年里,我每天不知疲倦、永葆激情地投入工作,因为这是我身为人师的一份责任。我想跟我的教育同行分享——爱孩子、尊重孩子,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我们的心头至宝。我想跟家长沟通——把那双小手交到我手里,给予我充分的信任支持。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我会以爱和尊重守护他们这段历程,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快乐。”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13)
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如今,布茹玛汗的儿女们也成为护边员。“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说。
赤诚报国,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这样坚定地回答。
20世纪50年代,她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16年,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传承红色家风,持续红色血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三女儿。几十年来,她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
她热衷扶贫帮困,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她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授课,讲述父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如同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创建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张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被称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14)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布茹玛汗毛勒朵等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是新时代巾帼力量的杰出代表,是新征程路上奋斗女性最美剪影标杆。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支撑半边天,我们敬新时代巾帼力量,我们赞奋斗女性最美剪影。
致敬新时代巾帼力量,为时代奔腾输入强大能量。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20世纪50年代,李桓英谢绝世界卫生组织的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16年,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用生命喷薄出爱国、事业、忠诚的强大能量。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代表团队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领奖台……卢宇彤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和担当。大国重器、尖端科技,她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新时代的巾帼力量在科技领域,在经济领域,在文化领域,在各个领域释放出强大能量,成为奋斗征程的活力澎湃“她力量”,她们的先进事迹彰显建功新时代的巾帼力量,勾勒奋斗女性的最美剪影。
赞美奋斗女性最美剪影,为事业精彩谱写美丽画卷。
奋斗成就事业,拼搏打造精彩。新时代的壮美天地广阔,奋斗女性,百花齐放,拼图祖国美景。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她用默默奋斗挥毫爱国画卷。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如同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她用一线奋斗挥毫教育画卷;秉持这样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陕西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一干就是50多年,她用基层奋斗挥毫人民健康画卷。奋斗女性,奔腾向前,活跃在天南海北,祖国各地,她们用奋斗女性的最美剪影,让我们的时代,让我们的事业更加美好。
时代召唤巾帼英雄,奋斗成就女性梦想。
杨宁,这个“85后”大学生村官,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她把青春力量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发展产业关键要‘接地气’。”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她用拼搏奋斗挥毫乡村振兴画卷。一个个美丽名字,闪闪发光;一个个奋斗故事,释放温馨。新时代的巾帼力量,更加气势澎湃;新征程的奋斗女性,更加瑰丽多姿。
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定义新时代女性之美,这是新时代中国女性的榜样和标杆,也是新征程路上中国妇女事业的繁荣昌盛的美丽见证,她们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未来可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我国的妇女事业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创造出更加靓丽的业绩。
巾帼模范事迹材料(通用)(篇15)
在2011年工作中,同志能够本着积极、主动、热情的工作原则,认真履行航行情报员的工作职责;主动完成情报岗位的日常工作程序和个人负责的专项工作;按时完成飞行服务室和管制运行部领导交代的各项事宜。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航班流量随着三亚知名度的扩大而不断增加。2011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本场航班量不断突破历史新高。面对航班量大,全国天气条件复杂,航行通告量大增,该同志每天接班后,及时了解本场的飞行计划和飞行动态,针对外航临时包机,公务机飞行,提前准备,按照站调岗位提供的 FPL电报,制作提供PIB。
安全审计工作是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空管站全年安全责任目标的落实。在安全审计准备阶段,该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的资料分类归档工作,协助飞服室领导健全了航行情报岗位各项规章制度,使得飞服室航行情报岗位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安全审计。
今年以来,由于航班量大增,需要上机延伸服务的航班量也大增,所需要的PIB同时大量增加。该同志认真做好CNMS系统的报文检查,及时修改报文,作到所提供的航行资料及时、准确、完整。
在专机和重要飞行保障工作中,该同志能够认真完成专机和重要飞行的保障工作。收到每一项重要飞行计划,该同志都能及时了解飞行动态,根据飞行计划提前制作PIB航线数据,为专机和重要飞行任务提供了航行情报保障。
除了完成航行通告处理工作外,还及时给塔台、站调提供三亚的情报区内的数据资料(包括一级航行通告,三亚航线光盘数据,明语摘要,三亚飞行程序换页资料等)。当遇到特殊航行通告时(如机场关闭、跑道关闭、禁航等通告),该同志在信息通报工作方面,及时、准确地向塔台、站调等部门提供 重要信息的`航行通告。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配合飞行报告席位的工作。做到互相提醒,互相弥补。航行情报工作对航行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要求极高,该同志在每次收到总局下发的换页资料时,都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修订航行资料,保证了航行资料的准确、完整。
这两年新进同志较多,该同志在和新同志一起工作时,能够做好传帮带,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新同志进行分享,帮助新同志较快地胜任了航行情报岗位工作。节假日,航班量增多,工作量也随之增大。为了保障节假日的飞行安全,该同志把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念头深深地埋在心底,从未在这时候提出休假,都能以工作为重。
该同志思想稳定,积极参加管制运行部组织的各项技能培训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生活态度端正,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配合其他同志完成飞行服务室的各项工作。
希望该同志再接再厉, 扎实工作,求实创新,一步一步地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奋进,为民航的空管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