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

| 思恩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既然这样,那么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1

龚全珍,女,汉族,192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

作为开国将军的家属,龚全珍毅然放下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丈夫来到偏僻陌生的山村,几十年如一日,用心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把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的挚爱写在青山绿水间,刻在老百姓的心上。

龚全珍是已故老红军、开国将军、原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下半年,甘祖昌主动请辞解甲归田,回到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做起了农民。甘将军逝世后,龚全珍用实际行动延续将军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她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捐款捐物帮忙贫困学生。2015年,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发现该校图书室书籍匮乏,立即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该校。不久后,她又捐出2400元资助县关工委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这些年来,龚全珍与不少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她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在女儿的`搀扶下,分别将2600元和1000元特殊党费亲手交到县委组织部。

龚全珍经常说:“我没有特殊身份,但有一份特殊职责,就是要把甘老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了这份特殊职责,离休后,她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走进学校、机关、、工厂,义务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没有人记得老人家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2

小林,20__年调入湖北省纤维检验局襄阳分局工作,先后在襄阳分局棉检科、执法科、办公室工作。无论从事哪方面工作,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小林同志经历过的'所有岗位和所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保持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发扬着“见困难就拼、见红旗就扛”的精神,为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20__年,在妻子怀孕期间,他仍主动请缨与分局同事一起远赴新疆奎屯开展新疆监管棉花公证检验,他们顶风冒雪、苦战严寒,克服恶劣天气影响,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在露天棉库作业,没有节假日,毫不停歇地干了上百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国家交给的10万多吨棉花公检任务。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他时常告诫自己,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代表着市场监管部门的形象。多年来,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多次被省纤检局授予“全省纤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__年以来连续三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3

刘吉传,男,58岁,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谢圩子村党支部书记,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为了众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2007年以来,他自力更生,自费兴修水利,每年都无偿放水,供村民灌溉用水;他绿化荒山,荫福后代子孙。

缺水一向是困扰沂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2005年3月,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刘吉传拿出毕生积蓄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钱,又从信用社贷了20万元,共计60万元,历时两年,在马陵山上修筑了蓄水量达20万立方米的蓄水堤坝,可为周边5个村的近万亩农田进行灌溉,开创了沂蒙老区个人筹资兴建水库的先例。修筑堤坝是一项十分艰苦的活。山路迂回盘旋、崎岖不平,运送建材物料的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刘吉传只好和工人们用手推车一点点往山上送。一天下来,刘吉传山上山下穿梭往返二十多个来回,胶鞋磨破了底,脚掌磨出了泡,晚上躺下来,浑身像散架了一样。因为修筑堤坝,他借钱借遍了亲朋好友,有的只借到40元钱,此刻仍有20万元贷款没有还清;因为修筑堤坝,他吃住在山上,两年没下过马陵山;因为修筑堤坝,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他都没有见上最终一面,这成为了这名朴素汉子内心永远的痛。2007年堤坝修筑完工以来,刘吉传每年都无偿放水,为水库周围5个村供给农田灌溉用水。

如果说修筑蓄水堤坝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刘吉传绿化荒山的手笔则更让人感觉到震惊。他自筹资金专门聘请林业专家进行勘测规划,请来石料开采专业人员在岩石缝里打炮眼,只要能蓄水保土栽植花草、树木的地方,几乎全被他开垦起来了。先后在草不生、树不长的荒山岗轰炸岩层560余亩,开挖果树带680亩,绿化面积达1800余亩。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岗,如今已经成为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旅游观光胜地。

刘吉传做的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村民们都把他当作贴心人。2011年春,刘吉传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带着谢圩子村党员群众的厚望,刘吉传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从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先后筹资30余万元,对村里所有巷道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昔日泥泞遍布、污水四溢的落后村,一跃变成了环境优雅、花红柳绿的礼貌村。

对于未来,刘吉传充满了期望:“等还完了款,有了积蓄,就实施水库二期工程,将水库大坝加高、加长,实现蓄水50万立方米。”目标虽然艰难,但刘吉传说:“我会一向坚持下去,如果我累倒了,也会让儿孙们之后干下去”。这就是沂蒙山优秀儿女刘吉传的铮铮誓言,他用执着诠释了党员的执着信念和朴实情怀。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4

李颖会,男,现年39岁,党员,甘州区沙井镇水磨湾村村委会主任。

他始终情牵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热心助人,特别是对村里的留守老人和贫困学生,总是全力给予关怀和照顾。20____年10月的一天,他路遇一名生病流落的异乡人,带头捐款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悉心守候照料,直到对方好转后才悄然离去。20____年3月,他驾车去城区办事途中,在原化肥厂附近遇到一起交通事故,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又给已致残的小女孩捐款300元,将感动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被评为甘州区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张掖市十佳青年创业先锋;张掖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5

会泽县迤车镇索桥村的主任陈友风如是说:“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我一直保持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为建设和谐迤车尽自己微薄之力。”

陈友凤以前是忙人,现在毫无疑问更忙了,除了本来就很忙的农村事务外,还要准时参加会泽县文明办组织的“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的报告。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刚好从会泽县乐业镇参加完报告会赶回来,在迤车镇西支沟索桥地段帮助迤车镇水务所协调西支沟沟渠边界调整问题,迤车镇水务所所长朱知标说:“迤车镇西支沟三面光改造,全长10多公理,涉及到迤车的箐口、五谷、索桥三个村委会,其中最长的地段在索桥,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段也在索桥村,边界调整难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桥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忙,我们可能根本就协调不了”,而作为承包方的老板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说,涉及到的三个村委会中,最好协调的也就是索桥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个沟段划完了,并打电话通知下一个村民小组组长第二天带着他们小组涉及到沟段边界问题的村民到沟上实地查看并协调调整后,作为迤车镇索桥委会主任的陈友凤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

一、水润小苗平息怨气

年近50的陈友凤心直口快,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遇到过。__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陈友凤服从党委政府的调配,由迤车镇中河村调整到总人口8000余人,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的索桥村主持全面工作。调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她来承担重任,解决矛盾的;调整的原因更简单,她在__年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面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迁户的工作,而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上任伊始,陈友凤立即召开索桥全村支部扩大会议,把握住了索桥村拆迁难、饮水灌溉难、难三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结合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陈友凤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赢得民心,首先解决好春耕时节农田灌溉问题,于是陈友凤及时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沟,发现沟里由于年久失修塞满淤泥、杂草,埂子多处垮塌。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难怪群众不但不去修沟还要。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陈在凤向镇政府协调资金15000元用于修建垮塌沟段的挡墙。40天后13.5公里沟渠全部清淤排障完毕。水滋润着田里的小苗也平息了人们的怨气。

二、亲人误解格外酸楚

回报是对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经过实实在在的水沟清理,水流进索桥村的田地,也流进了一部分索桥人的心田,总算有了点儿群众基础。可是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陈友凤的面前,没拆迁的那32户会顺利搬迁吗?据了解,在她来之前,索桥的拆迁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县、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访。陈友凤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了其中上访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好,二是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面对群众抵触情绪大,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陈友凤挨家挨户详细了解拆迁户各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记录拆迁户的合理要求。第一次了解完之后,陈友凤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进行第二次全面了解,陪着她去的村文书开玩笑说:“你还去起兴趣来了。”面对文书善意的玩笑,陈友认真地说:“做两道工作好,两次说的问题都一样就好整了。万一不一样,或者他反悔到时麻烦来了更不好整,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经验。”陈友凤的这个做法太对头了,通过两次了解,发现确实存在口径不一样的,于是陈友凤带着她的班子成员又进一步入户核实,回到村委会及时召开班子会议,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迁户都执行相关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

对于陈友凤来说,最考验她最令她伤脑筋的是娘家人所在的索桥陈家村。陈家村总共因调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娘家人就占了11家,娘家人在看着她,陈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个索桥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对娘家人安置工作的处理态度、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着她在整索桥村的安置处理工作。

陈友凤说:“那个时候头痛啊,虽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后家,字辈小,许多长辈是抱着我长大的,你说我……?在开始做工作的时候,说听有人就不屑地说,‘北京我都去过,你算什么东西。’所以,做起工作来,难度就大了。后来我想,在我老后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回避一下,让其他村干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做不通,我也好知道做不通的原因,然后再出面做工作。”

事实果真如陈友凤所预料的那样,其他人去了,不但没把工作做通,而且,还让娘家人找上门来了,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耐心听长辈们的意见。陈友凤让娘家长辈一个个地说,各家提各家的问题和要求。陈友凤说:“认真听了半天,我归纳起来,娘家人带共性的就是三点:一个是无住处,要我找;二个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办?三个是房子量的不合咋个办?我当时就对他们说,‘第一,你们房子拆了,无住处,我去借或者买灾蓬来给你们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迁办再量;第三,我小友凤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没地盖房子,你们盖到我家小太阳5亩地去。’这下,娘家人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同意进场开工。

拆迁的问题解决了,最后就是的事。陈友凤说:“别的人家就不说了,就我的两个姑子因我‘不顾情分’让她们去做了手术,很长时间不理我,被亲人误解的滋味想起来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国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坚信当优生优育给家庭带来不尽的好处时,结扎了的人们会感谢这个强制措施,并逐渐自觉履行,这是我的期盼。应该也是所有人向往的。”

三、真情奉献赢得民心

2014年,陈友凤积极响应迤车镇党委政府发展烤烟种植大户的号召,凭着之前三年种植烤烟的经验,陈友凤承包了200亩地,新建了新型烤房,5月无比干旱,刚浇上的水很快就被蒸发了,面对这种奇热天气,请工浇水入不敷出,况且遇灾还有保险公司,许多人都无奈地放弃了给烟苗浇水。但陈友凤仍然坚持天天请三四十人从周边的吊井和大河里抽水泼烟,为此陈友凤消瘦了十多斤。当市烟草公司的领导来视察时夸赞道:“全市长势最好的烟苗就在你这了。”

7月是烟叶成熟的季节,新型烤房的优势很快被烟农们认可和羡慕,当零星种植烤烟的邻居们试探着提出要来试试时,陈友凤爽快地答应了,而后悄悄地嘱咐自家请来的工人当天少掰一炉烟叶,不要让邻居觉得过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时间里,陈友凤不但为乡亲们提供无偿的技术指导,而且不收任何电费和炭钱。虽然自己还欠着十多万的贷款,但陈友凤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艰苦也要让邻居们亲身体验一下新型烤房的好处,以更好地引领他们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老党员,多年来,陈友凤一直默默地实践着带头致富和扶贫帮困的座右铭,当需要帮助的村民进入陈友凤的视线,也就一定进了她的心里。陈友凤一直实践着一个党员的起码要求,曾为索桥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会捐了100元;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侯家凹子被火烧了房子的徐华芬盖起了3间房屋;协调供电所为官厅陆玉芝三奶孙免费栓电;帮助从国民党军队里逃回乡的陈树民老人办理了户籍手续,并将其送进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桥中街的孤寡老人张顺富,年轻时好吃懒做,以偷盗为生,屡教不改,曾经三次入狱。如今已年过半百,一无所有,张顺富找到了陈友凤家里说他想进索桥村委会的敬老院,陈友凤没有嫌弃他过去的经历,耐心地对张顺富说:“你还有劳动能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负担了,自己劳动挣钱会过得更舒坦。”张顺富在她的劝说下,同意了自谋生路,但是提出没有住房,于是,陈友凤带头捐了100元之后,迅速组织了索桥中街支部14名党员捐资1000元,又向民政申请,协调资金3000元,党员们义务劳动,帮张顺富在小太阳村民小组建起了一间2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张顺富浪子回头,改过自新,靠帮人家下面粉,栓电挣钱,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4年5月,会泽县文明办在各镇提名推荐“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迤车镇陈友凤,经过层层选拔推荐,在基层推荐的147名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基础上,进入从中海选出22名候选人名单,又经过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投票评选,从10万余份选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终根据会泽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定意见,一路高歌当选,获得“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五类道德模范中的“敬业奉献模范”表彰奖励。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6

张桂梅,女,52岁,满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

张桂梅自幼丧母,由姐姐抚养长大。正是有感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她才使自己变成了83名孤儿的“妈妈”。

1995年,丈夫因患胃癌去世,孤身一人的张桂梅从大理市调入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张桂梅一边教书,一边忙着筹办儿童之家,她要让孤儿们有一个温暖的家。2001年,她开办了华坪儿童之家并任院长,先后收养了83个孤儿。她每天往返于华坪民中与儿童之家,用自己细腻的母爱,耐心培养与孩子们的感情,细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把母爱给了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来自多个民族的83个孩子把儿童之家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在这里幸福、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孩子们无不对自己的“妈妈”充满感恩之情。为了弥补资金不足,也为了让孩子们体味生活的不易,张桂梅领着孩子们上街卖过布娃娃、鞋子。经费紧张、不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都没有阻挡张桂梅把儿童之家办下去、办得更好的决心。她把社会各界给自己看病的捐款和各级党委、政府发给自己的奖金全部转捐给了学校,用来修建校舍、资助贫困学生。10余年来累计捐款近60万元,但她个人户头上却没有一分钱。

在多年的教育中,张桂梅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她要努力用知识改变女童们的人生轨迹。在她连续5年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2008年9月1日,凝聚着张桂梅爱心的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开学。第一批入学的100名学生,全部是山区少数民族贫困生。张桂梅从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入手,在教学中引入体验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真切、深刻地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教育她们要从内心鞭策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作为一项爱心工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帮助越来越多的山区贫困女孩圆了上学梦。

张桂梅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云岭先锋奖章。2007年,当选为党的代表。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7

大院里的居民提起李遂跃,都称赞他是个非常热心的好人。他是热心的义务监督、宣传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期间,天天在社区里穿行,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拿着文明城区宣传卡,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讲解。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他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入筒,碰到不文明的情况,他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

李遂跃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他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他还是个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他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小区,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他跑前跑后,联系疏通、挨家挨户收钱、无一不亲力亲为,经常累的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问题得到解决,他比谁都高兴,他所做的一切,从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并且无怨无悔。

李遂跃精神十足,身体硬朗,动作利索,总是乐乐呵呵的,并且特别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2003年在大伙的帮助下成立了“惠风艺术团”。就这样,大家在一起唱唱,跳跳、活跃了大家的文化生活。问他为何这么关心社区事务,他就很严肃地说到,关心社区事务,维护居民权益,支持社区的工作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应该做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是社区男女老少都尊敬和爱戴的李团长。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感染着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非常团结,整个小区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8

许张氏,女,汉族,_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_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_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_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女儿许长荣说。许张氏说:“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议出资帮忙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就应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给政府添负担了,共产党好啊!”

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9

2014年,陈邦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报刊上看到养兔的致富快的信息。经过调研,他发现养兔不但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好项目,而且能带动和帮助一批农民发家致富,有着十分诱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他决定投资发展养兔业。2014年4月,他卖了几头猪加上又借的1000元钱,千里迢迢花1600元购回两只种兔开始创业,又从河南、浙江等地购进优质种兔进行科学饲养。为了掌握养兔技术,他先后到山东、浙江农科院拜师学艺,多次参加全国兔协的培训班,并订阅了《中国养兔杂志》等多种报刊杂志,认真学习,逐步掌握了养殖、人工繁育、品种优化、防疫等一整套适用的养兔技术,并有所创新。为了帮助养兔户解决技术问题,坚持跟踪指导,无偿服务,一包到底,同时做到了凡在他家买走的兔,一个月内有毛病就换。陈邦富专门购买了—辆摩托车,经常上门指导,上门防疫,解答饲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开通了一部服务热线,实行全天候咨询服务。几年来,为了帮助养兔户解决技术难题,陈邦富不辞辛苦,随叫随到,累计为500多户提供了技术、防疫服务,经他手治疗的兔达200多只。在带动大户规模养殖的同时,去年以来,他将帮扶重点转向了贫困户。考虑到他们大多生活比较困难,对他们比别人更优惠,谁家想养活,有钱了就给,没有钱先捉兔,啥时候挣了钱再还。一年来,他仅优惠和赊欠种兔一项,就损失了5000多元。

随着学员的增多,陈邦富的“竞争对手”也多了起来,许多人都认为他傻,“现在独门生意可不好做。”对此,陈邦富却有独到的见解,因养兔的人还不很多,规模不大,只好眼巴巴地看着生意溜掉。他希

望通过办培训班厂、带动更多的人来养兔,使养兔形成一个龙头产业。陈邦富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他每年订阅十几份有关养殖方面的报刊杂志,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先后到浙江农科院、山东畜牧研究所、山东农大向专家教授请教有关养兔方面的知识,还多次到省内外一些知名的养殖企业进行考察论证,学习管理经验,解决了对当地兔子品种的改良和科学饲养管理问题。

他回顾十年养兔历史,认为兔毛价格涨落并不是兔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价高时宜大力发展,价低时正是淘汰劣种、发扬优良品种的大好时机,关键是养兔技术要不断提高,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现年46岁的陈邦富,2014年他又迷上了效益更高的养兔,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年一个台阶。他虚心求经,刻苦自学,逐渐摸索出一套防疫、配料、品种改良等科学养殖的技能。他的兔子个个膘肥体壮,最大的可达7.5公斤,一次可剪毛0.75公斤。他甘担风险,艰难创业,不懈追求,率先富裕起来。但是陈邦富没有忘记乡亲,他科学养兔致富后,主动帮助当地群众发展养兔业、他自费印刷了关于科学养殖方面的技术资料送给当地群众,并上门指导,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当地有50多农户靠养兔致了富,兔业养殖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10

__,女,汉族,1973年3月生,现居住于__省__县__镇__村。

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养成了正直、坚韧、善良、乐观的良好品格,在家里,丈夫眼里,她是一个好妻子,温柔贤惠,持家有道。在双方父母眼里,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知书达理,懂事尽孝。提她的名字人们不太熟悉,但一提她公公丁朋章的名字,人人都晓得了是他的儿媳。她文化水平不高,没念多少书,却是一个非常忠厚、朴实、正直上进和坦诚的人,她是一位孝老爱亲、大爱无声的人。

夫家的公公婆婆身体常年不好,刚和丈夫结婚就开始照顾多病的公公婆婆。她曾经都动摇过,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后来自己有了孩子,她的想法有所改变,她说:“有了孩子后,人好像一瞬间就成熟了不少,想着将来自己也会老,老了身体不好要是孩子们没在身边自己也会很失望。”和丈夫商量后,她和丈夫决定辞工回家照顾公婆和孩子。回到家中,由于公婆常年需要看病吃药,再加上孩子上学的费用,夫妻二人辛勤劳动也减轻不了家里的'负担,丈夫只好又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

不料在外务工期间,丈夫在上班途中遇车祸身亡,把沉重的负担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伤痛之余,她很快走了出来,毅然扛起了家中的担子。她每天天还没亮就已经起床给家人准备早饭,照顾孩子们吃完饭去学校,然后服待老人吃饭和服药才出门去干活,公婆身体不好,她又定期带公婆去看病买药,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农忙之余,她也会和婆婆坐下来扯扯家常,听婆婆叨叨,给婆婆讲一讲最近的新鲜事。她说:“对于老人不只要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俗话说老小老小,老人和小孩其实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关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不仅尊敬家中的老人,还很爱护团邻老人,她的和善可亲、乐于助人使得与邻里关系融洽,提到丁朋章的儿媳,邻里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对于邻里多年来给予她们家的关照,常怀感恩不忘报答,邻里之间不管谁家有事,她都会拼尽全力去帮忙。在群众中广受好评,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百善孝为先,她的行为感染了邻里群众,促进了邻里关系,在周边形成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于20__年,在县妇联举办的“石海好婆媳”评选活动中荣获“石海好媳妇”称号。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11

_男,1956年生,入党。该同志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经济嗅觉和创新水平,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怀揣远大理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一、为乡亲艰难创业,一心帮邻致富。

1982年,他开始搞私营运输,通过几年的辛苦打拼,自己积累了一定资金。在跑运输过程中,发现农村新兴的养殖厂比较多,但鸡饲料比较紧缺,农民买饲料不知道真假,有时花冤枉钱,上当受骗之事时有发生,为此,他决心自己建立饲料厂,为村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好饲料。,他通过多方协调资金,筹集600万元建立起了华明饲料厂,华明饲料占地10亩,拥有职工40余人,每人月收入1500元以上。华明饲料生产的优质饲料能够供应本地20余个村,100余户养殖户,为养殖户年节省资金10余万元。

二、为梦想致力创新,使诚信深入人心。

他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如不创新就会被无情的淘汰出局。为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达到邻里共同致富的梦想,他多次聘请潍坊、龙口等技术人员完善公司技术创新,邀请了部分养殖户作为公司的顾问,随时为厂家的发展提供反馈信息。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从不因客户欠债欠债而不与发货,并多次给予困难养殖户与无私帮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全体养殖户都富起来,共同把养殖业做大做强,使群众尽快脱离贫困边缘,走向幸福的小康之路。他的.付出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为乡亲再次创业,勇担商业风险。

华明饲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原料,给村民解决了不少困难,但现在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因金融危机和禽流感鸡苗价格上涨较快,养殖户感觉资金压力较大,并且利润空间压缩的很小,很多养殖户纷纷改行,养殖大棚闲而不用,杨富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此,他又经过多次参观、学习、考察、交流,与其他有志之士通过贷款、筹借筹方式共筹集资金1200万元,于成立了盛国畜牧有限公司,占地62亩,专门从事孵化产业,现正在建设中,预计夏便可投产运营,将更好的为民解忧。

四、为理想不断学习,道德文明永相传

同志从未放松对思想理论的学习,他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仅他自己这样做,他还希望全体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提高,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在公司内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订阅各种党报、科技杂志、文学信息等刊物及报纸,鼓励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提高员工素质。华明饲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职工从来未发生过打架、斗殴,甚至不文明的行为都很少出现,并且每位职工在村里渐渐都成了孝子、孝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真是民间一大奇迹。

五、为明天继续奋斗,公益事业常放心间。

他指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用低成本吸引客户,用高质量赢来客户,他满怀信心的说“为了更好的发展公司,为了更好的带动客户致富,为了更好的赢得支持,我们下一步将成立无棣华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鸡苗、饲料、养殖、宰杀一条龙服务。”发展宰杀业也是为养殖户提供销路问题,此心可见一斑。

杨富国同志创业已有28个春秋,他一直以带动父老乡亲致富为目标为社会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修路、建桥、治病、救灾等社会捐款已记不清,至少已10余万元。他是致富不忘乡亲的典范,是企业家学习的楷模,是村民道德的榜样。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12

王加运,男,生于1967年12月,二道白河镇长胜村村民,他个子不高,胆量却很大,力量不多,付出却不少。就是因为王同志是个热心而又勇敢的人,他在长胜村很有名气。村民都说他是条汉子,多少次惊心动魄,是他把勇敢变成常态,映照出这个质朴的农村汉子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一、应对火险勇上前

月正是黑木耳饱满生长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忙着采摘收获黑木耳,忽然在村内听到“不好了,代玉其家的菌房着火了”的叫喊声,也很快看到砖木结构的菌房呼呼冒起了浓浓的黑烟。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王加运看到这猛烈的火情,一边叫人,一边率先接上水管子,奋不顾身的向起火地点冲去。由于火势猛烈,房子又是砖木结构的,一时之间无法迅速熄灭烈火,而房子旁边就是高压线,形势十分危险,一旦引燃,后果将十分严重。发现了火灾现场的严峻,王加运立马扔下水管子,就开始扒房子,自我深陷火海却浑然不知,衣服都被烧坏了,房子周围的.村民都喊他快离开,太危险了,但他仍然奋力扒房子,完全顾不及自我的安全。此时风势大、火温高,只依靠人力扒房子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王加运果断的去将村内的四轮子大车开了过来,把房子拉到,又在群众的齐心努力下,最终将一场危险之极的火灾扑灭了,而这样救火的事情,这么多年来,发上了好多起,哪一次他都是不顾一齐的冲到最前线,化身成为火险面前的“不灭身影”。很多时候村民面含一抹担心的问他:“你咋就那么拼命呢你也不怕再遇上啥危险。但真是了不起!当时那个险啊,真是无法形容,就算给多少钱,估计一般人也不敢去救啊!”而王加运总是笑呵呵的说:“帮把手,应当的,多大点事儿啊”

二、人命关天不言弃

一个秋收季节,长胜村村民王加运为了在种地之余多赚点钱,独自一人踏进深山去捡松子,他的家人等到晚上都未见他回来,心中放心不下,猜测他有可能在林子里迷了路,全家人都担心的不知所措。得知这个消息的王加运在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村党支部书记杨献洲,因为了解长白山区秋季夜晚温差太大,这若是真迷了路,一晚上还回不来,这人很容易就冻坏了,甚至就所以没了命。时间就是生命,王加运赶快召集了几个热心的村民,同村书记一齐开车进山寻找郑金法,整整一晚上的不眠不休,从二道白河镇搜索到和龙市,最终在快到天亮的时候,把迷路的村民找到了,这才发现,气温低的吓人,人已经冻得不行,还好最短时间把人找回了,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事后,郑金法一家人感激的不得了,然而王加运却仍是憨憨的笑着安慰人:“人找回来就最好了,说那些别的,可真就太生分了。”

三、抗洪救灾显身手

2010年的7.28大洪水,王同志作为长胜村的防汛巡逻队成员,每一天坚持日夜巡逻,风里来雨里去,身疲体乏,可他却毫无怨言。在其中一次防汛巡逻中,村内食用菌基地突遭水灾,水位上升的速度太快,数千袋木耳被暴雨急流冲走,木耳菌袋塞满了整个渠道,导致水位更急速的上升。幸亏行至食用菌基地的王加运发现及时,毫不犹豫的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全力清理渠道,抢救木耳,才使得食用菌基地的农户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待他从洪水中爬上来,裤管上除了泥水还有血,这才发现,原先在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时候,水流太急,视线不清,一不留意,小腿刮出了一条大口子。而他却毫不在意,坚持到渠道疏通之后,才简单处理自我的伤口。而之后没怎样休息,就又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救灾中去。在洪灾面前,王加运同志就是堤坝,不畏辛苦艰险,毅然决然的冲在最前线,个子不高的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尽的勇气,他不平凡的义举彰显着平凡的质朴情怀,就是这样有着朴实外表却又充满英雄主义气质的普通农民,赢得了远近村民的敬仰和钦佩。

王同志用自我的事迹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农民临危不惧、淡定沉着的义勇行为,也彰显了一个平民英雄的崇高品质,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思考和抉择,是那样的一马当先,是那样的奋不顾身,因为这瞬间举动源自内心品质,是一个英雄的真正品质!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13

王占云,男,现年34岁,党员,山丹县李桥中心小学校长。

他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十几年如一日帮助贫困失学儿童,为许多贫困家庭失学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通过不懈的坚持,王占云组建了自己的爱心团队,让受助孩子及时得到帮助。他和队友们行走在风雨中,跋涉在泥泞的小道上。当他们背负满身汗水,筋疲力尽走进受助孩子家中时,面对孩子的奶奶泪流满面的说谢,孩子的父亲激动的比划,孩子们希望的眼神,他们心潮澎湃,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至目前,经王占云筹集发放的助学资金共计33000元、图书600本,受助学生80多人次,长期资助学生13人,联系助学网站2个。20____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14

一、勤奋敬业,埋头苦干,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默默奉献

__同志自从20__年6月调到__县局从事工作以来,数年如一日,不计名,不计利,不攀比,任劳任怨,为党分忧负重,为民解忧消愁。多年来一直从事人民来访接待工作,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的第一线,整天面对的是怨声重重的上访群众,是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来访者,甚至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天听到是叹声,骂声,怨声,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面前,没有嫌工作环境差,没有抱怨生活待遇低,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在本局已有多名同志调动到其他相对好的单位的情况下,仍坚守岗位,无怨无悔,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要求调动工作。每年接待来访群众一千多人次,多次得到领导的肯定。

二、熟悉政策,坚持原则,参与接待处理重大疑难问题

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中,尤其是接待来访工作,更是有很强的原则性。在来访人看来,接待人员的每一句话,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党和政府。__同志在接待处理群众来访中,做到打铁须先自身硬,首先熟悉党的方针政策。除了学习《条例》等法规外,还学习掌握其了法律法规政策,如、土地管理、劳动保障、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二是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参与接待处理重大疑难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反映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上访群众日渐增多,在接待这类问题的群众上访中,__同志首先自己认真学习县政府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实施细则,领会其精神,然后按照县政府文件精神做出解答,对一些要求提高拆迁补偿标准的,主动告知人县里制订的补偿标准是合理合法有政策依据的,从而打消了部分群众越级去市以上集访的念头。

三、贴近群众,视群众为亲人,想方设法帮助上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__同志在多年的接待群众来访中体会到,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心声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有实际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帮助解决,是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表现。接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局这个大窗口中的一线窗口,直接同人民群众打交道,更要身体力行地践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在接待来访中,__同志总是认真分析每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结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心比心地分析给群众听,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地帮助解决。在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中,有的是符合政策应该解决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对这类问题,__同志总是热情地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加以解决。

四、工作主动,开拓创新,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

现在社会正处于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各种利益关系复杂,为了超前做好稳定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处理在基层,除了日常接待来访外,__同志在工作中注意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主动分析排查不稳定因素。对可能出现的苗头进行排查,上报领导决策,包案处理到人,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一是定期排查;二是在重大节日和重大决策出台前排查;三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排查。

2、及时提出对事项的处理建议。

3、对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在问清并记录后,以交办函的形式向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或乡镇政府进行转办、交办,提高了办事效率。

4、建立情况通报制度。为了使各级领导能够高度重视工作,促进问题的解决,建议领导建立情况通报制度,按月对全县上访情况进行定期通报,遇到重大情况,一事一通报。此举有力地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处理问题的力度。

此外,__还协助领导做好县局日常管理工作,工作深受领导和同志们好评。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材料精选篇15

余方佑,男,1967年生,中共党员,岚皋县民主镇庙坝村村民。

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两幼小孩子,生活本已极其困难,但他又抚养了三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撑起了一个八口之家。对老人,他尽心尽力,无微不至,是众所周知的孝子。对孩子,他宁愿自己吃不饱也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们上学,是个好父亲。对亲戚邻里,他有事必帮,乐于助人,是村民眼中的好村长。余方佑对五个孩子一视同仁,疼爱有加。不管怎么艰难,余方佑都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只要自己有口吃的,绝不能让孩子们饿着,还要让孩子们上学。”2015年12月入围“中国好人”候选人。

20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