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
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全镇领导干部要以他为榜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篇1
张顺京的儿子、女儿都是在烈士陵园出生、长大的。在他的感染下,儿子、女儿自懂事起,就和父母一起打扫陵园,还邀请同学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听父亲讲红色故事。
在张顺京一家人的精心打理下,现在的烈士陵园四季常青,肃穆而静谧。这些年,烈士陵园还修建了天福堂,建成了大理石墓座。
张顺京还担任陵园的义务讲解员。为了讲好烈士的事迹,他多方寻找烈士家属了解情况、查阅相关资料,把烈士的英雄事迹一笔一划地记在本子上。现在,他坚守的烈士陵园已成为华阴市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张顺京还不时被邀请到机关单位、学校进行党日活动宣讲。他说:“只要能将红色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我累一点儿不要紧。”
“38年了,清明节我从来没有回过富平老家为先辈祭扫,觉得愧对父母,但我不后悔。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坚守在陵园,烈士陵园就是我的家!”张顺京说。
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篇2
初到陵园时,环境十分艰苦,到处是土坟乱岗,荒草遍地,仅有的几间房子存放着骨灰盒,也是供人住的唯一场所。冬天四面透风,夏季四处漏雨,经常有蛇虫出没,吓坏了新婚的妻子,妻子埋怨他,让他离开,但他却说:“这里条件是差了点,但比起那些在战斗中付出生命的战友,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把话撂出去了还能收回来吗?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把这里的条件改善好的!”
为了陵园建设,他想方设法争取资金。终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争取资金八十多万元用于陵园建设,修建了700平方米专门放置骨灰的“天福堂”;平整了土坟岗,改建成现代化的大理石墓座196个,种植了草皮,拆除了砖墙,改建了漂亮的透视墙。如今的陵园环境幽雅,焕然一新,已被华阴市列为华阴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十多年来,他风雨无阻为每位祭奠者坚守,放弃了节假日与亲人的团圆;他每天为不曾谋面的先烈们清扫墓碑上的灰尘,却不曾回家为父母坟上添一抔土,烧一炷香;他为前来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讲传统教育,却不曾陪妻子儿女出去走走。他拖着残病的躯体将希望和种子撒向社会,而自己却要默默承受头上留下的弹片引发的剧痛。有几次他伤口感染,病情危急,让家人十分担心,大家都劝他安心休养,不要再干了,可他却说:“我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比起长眠在地下的战友们,我该有多幸福啊!”
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篇3
1980年2月,退伍后的张顺京被安排到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那个时候的他,22岁,一级残疾军人,生活不能自理,为了像正常人一样的工作和生活,他每天早晨6点爬下床,拄着拐杖,像在部队出早操一样,开始了恢复训练。左手动不了,他就把手绑在树上,咬着牙强行拉伸;左腿动不了,最多只能走十几步,他就拿一根绳子把脚吊起来,挪一步,走一步。终于,两年后,他扔掉了拐杖。
在医院休养期间,他一边治疗,一边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打扫卫生,收发报纸,热情为大家服务。后来,他得知华山脚下有一座革命公墓,没有人看守,心里便有了去为战友守墓的想法。可是这个想法,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事,不要说家里人接受不了,其他的休养员对他也有看法,但想想那些和他一起参战牺牲的战友,他便下定决心“没人去,我去”。
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篇4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战斗中,张顺京所在部队遭遇强敌,四处深山绝壁,沟壑纵横,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持续几天突围,十多名战友倒在了血泊中。战事僵持,战友被困,后勤补给也无法到达,危急时刻,张顺京挺身而上,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友抢运干粮,就在这次行动中,突如其来的一颗炮弹落在他身边爆炸,顿时失去了知觉。在昏迷中,战友们冒着炮火将他推到阵地边的水沟里。
事后,幸存的战友告诉张顺京:经历了一天一夜的生死考验,战友们才找到了他,战斗结束后,10多个战友们轮流背着他回撤,回到后方,战友们都以为张顺京牺牲了,就把他抬上了运尸车。就在这时,营部的一名卫生员发现他还有一丝脉搏。就这样,张顺京被战友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那些救过他的战友,有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此后,张顺京先后被送转到云南、贵州等地后方部队医院进行救治,仅大手术就做了5次。从身体上取出的弹片有几十块,其中一块嵌入后脑的弹片始终没有取出来,医生解释说,一旦取出弹片,他的生命也就可能终结。经过医院救治,生命算是保住了,但是却留下了半身残疾和语言障碍。
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篇5
八一前夕,华阴市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张顺京同志被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张顺京出生于1958年,1978年应征入伍,1980年因战致残,被安排到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一级伤残军人,1982年,张顺京自愿申请到华山革命公墓为因公因战牺牲的革命烈士守陵,无怨无悔守陵三十七年,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爱国主义活教材。"
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篇6
9月8日,华山脚下的烈士陵园里,张顺京早早起了床,一吃完饭就开始了每日必做的功课:擦拭墓碑,清扫陵园。
今年62岁的张顺京是华山烈士陵园里唯一的“工作人员”。从24岁开始到如今两鬓斑白,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心守护着长眠于此的500多位老红军、老八路等为民族解放事业和国防建设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将曾经杂草丛生的陵园,“守”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78年,年仅20岁的张顺京在富平县应征入伍。入伍不到一年时间,其所在部队奉命开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在一次战斗中,一枚炮弹落在了张顺京身边,残碎的弹片扎入他的头骨里,令他瞬时昏迷。两天后,张顺京被战友们抬上了运尸车,幸亏一位卫生员发现他还有脉搏,才将他救了过来。
历经6次手术后,张顺京落下了残疾,一根拐杖成了他形影不离的“朋友”。1980年,他被安排到华山脚下的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经过两年艰苦的恢复训练,伤残的他虽然在行走上还有些艰难,但已经可以扔掉拐杖了。
1982年夏季的一天,张顺京无意间来到了烈士陵园。看到年久失修的陵园围墙倒塌、荒草丛生,张顺京心里泛起阵阵酸楚。经历过生死的他,脑海里不时浮现出战场上炮火硝烟和战友牺牲的场景。“这些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回忆起当时来到陵园的场景,张顺京感慨不已。
于是,张顺京找到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的领导,主动请缨:“我要到烈士陵园去守墓!”不久,他如愿以偿来到烈士陵园。陵园没有房子,他和妻子就住进存放骨灰盒的简易房。房子四面透风,不时有蛇鼠出没。
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张顺京没有退缩,从住进陵园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了每天清除杂草、整理坟冢的工作。土墙倒塌了,他就砍下树枝扎成篱笆把陵园围起来;没有生活用水,他就和妻子一起去华山镇政府和华山中学打水;没有电,他就靠点煤油灯和蜡烛照明。最苦的还不止这些,当时陵园周边许多人不知道张顺京的经历,嘲笑他是“得了小儿麻痹症的跛子”,处处躲着他,但张顺京从不解释。
为了陵园的建设,张顺京多次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努力争取资金。“2002年,省上领导来视察。为了争取陵园修建款,我坚持向领导直言。”张顺京笑着说,这次“直言”之后,他等来的不是责怪,而是一笔修建款。在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和张顺京的共同努力下,华山烈士陵园先后得到了政府下拨资金数十万元,修建了三层水泥结构的专门存放骨灰的“天福堂”,平整土坟改建成庄严的大理石墓碑,拆除土墙改建成透视墙和砖墙。
这些年,除了守墓外,张顺京还开心地干起了一份新工作——义务讲述烈士故事。附近学校组织学生来扫墓时,他就一遍遍讲给学生听:烈士王天锡,为创建新四军骑兵团立下赫赫战功;烈士王银生,是智取华山八勇士中的一位……讲到最后,他总要对学生们重复一句话:“生活越来越好了,你们要记着他们,将来要为国家作贡献。”
在张顺京的带动下,华山烈士陵园成为华阴市当地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有时一天接待十几批前来参观的群众。今年6月,华山烈士陵园被列为渭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说起今后的打算,张顺京说:“我会一直干到自己动弹不了为止。我还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陵园东北角的空地上建一个展览馆,将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篇7
在奇险峻秀的华山脚下,有一个四季常青、肃穆静谧的小院子,院子里长眠着500多位为捍卫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的革命英烈。有这样一个人,从25岁开始到如今两鬓斑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心守护在这里,他就是国家一级伤残军人——张顺京。
这天,华山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批由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他们在陵园里参加义务劳动,打扫路面,清理垃圾,擦拭墓碑,认真聆听革命故事。
他就是张顺京,19岁时参军,21岁那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身负重伤,后来被安排到位于华阴市的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25岁那年,张顺京外出散步时,无意间来到烈士陵园,看到年久失修的陵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后,他找到医院领导,要求去陵园守墓,并义无反顾地把家搬到了陵园里,每天从早到晚和妻子清除杂草,修整荒冢。
张顺京守护的烈士陵园,长眠着500多位革命英烈。每年清明节期间,都是他和家人最忙的时候。他不仅要接待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还要为祭扫的团体讲述先烈的英雄事迹,常常饭都顾不上吃,腿脚即使站得酸痛难忍也坚持不坐轮椅。
陵园里那些因战牺牲的烈士遗属,张顺京也时刻牵挂在心,不远万里走访慰问,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关怀关爱。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又通过武汉市慈善协会捐款一万元,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现在,他坚守的烈士陵园已经成为渭南和华阴市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年已经63岁的他心里只有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