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

| 徐球

于敏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10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1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7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2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

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3

未曾出国留学的于敏,自谦是“地道的国产”。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开阔视野。因此,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有一个条件——“开过眼界后就回国作贡献”。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然而,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

重大转折点发生在那一年秋天,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外地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计算。在“百日会战”里,他和同事们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氢弹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造出氢弹。但是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上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达—30℃,道路冻得像搓衣板……而于敏都甘之若饴。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4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自恃核武器威胁中国。

1951年,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52年11月1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爆炸;1961年,苏联试爆氢弹“沙皇炸弹”,威力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的3846倍……

1961年,钱三强找于敏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那年,三十多岁的于敏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十载,眼看要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一边是自己十分热爱、耕耘了10年,即将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一边是未知的挑战和国家的需要。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他说:“这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5

从1961年受命研究氢弹理论,到1988年解密,在28年的时间里隐姓埋名,对于国家机密他对妻子都守口如瓶,于敏的身份公开后,他妻子惊叹道:“没想到老于是做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那时,世界上只有英美苏三国成功研制了氢弹,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来!”

研制氢弹,中国完全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科研人员们只知道氢弹的释放当量是原子弹的几十倍上百倍,至于怎么造氢弹,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于敏和团队科研人员几乎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直到1965年,氢弹研制方案才终于有了一些眉目。为了验证方案是否行得通,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赶赴上海“百日会战”。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6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境内)一户普通人家。他的青少年时代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一次,他差点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辗轧,当时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他曾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深刻的惨痛的印象。”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7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用了2年8个月。中国终于又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我们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境内),靠着父母做小职员的那点微薄收入,勉强度日。

家境贫寒、性格内向的于敏,自幼就聪明好学,通读史书,他的偶像就是诸葛亮和岳飞。

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便是他的座右铭。

12岁那年,他骑着自行车在准备回家,一辆日本人开的吉普车直愣愣地冲向于敏,再一个急转,扬长而去,他差点儿遭到了碾压。

恐惧、愤怒、不甘……顿时涌上心头。

在那个自视为“亡国奴”的身份屈辱再一次让他热血奔涌,于敏想到了的偶像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

一曲《满江红》,唱尽岳飞的精忠报国,唱不尽于敏的一生赤诚。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8

共和国勋章是我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截止到目前为止,仅有9人获得了这枚勋章。其中就包括袁隆平、钟南山等,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虽然于敏是几乎唯一一个没有出国留学的。但他在氢弹研究过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却是其他大部分科学家都无可比拟的。凭借着重大研究成果,于敏在国内科学界享有巨大的声誉,甚至还被冠以了“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号。

而美国军界同样也对他评价极高,说他一人就可以抵得过十个集团军!

7岁那年他开始上学,从小天资聪慧的他,在学习上根本不需要父母过多得督促,而他的成绩也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很多晦涩难懂的课文,别的同学可能要花上几天时间才能熟背,但他几乎是看上几遍就能做到熟背。

过目不忘这个成语,用在他身上也再合适不过。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9

于敏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侵略者的暴行,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有一次,于敏差点儿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那一刻,只有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更切身体味到了“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亡国奴滋味。从此,于敏更加发奋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岳飞一样荡寇平虏,重振山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自恃核武器威胁中国。此时,身在北京大学的于敏并不知晓,他的命运已经随着战争时局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开始发生转变。1951年的一天,在北大当助教不足一年的于敏,被神秘地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

于敏同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等8人,一同分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这些论文,直接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全新高度。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崭露头角的时候,1952年11月1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爆炸。____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恩来立即部署:一定在1968年之前进行氢弹装置爆炸试验!时间紧迫,氢弹研究还没有关键性突破。

于敏和团队科研人员几乎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直到1965年,氢弹研制方案才终于有了一些眉目,为了验证方案是否行得通,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赶赴上海“百日会战”。上海有中国唯一运算5万次的计算机,然而,95%的时间要先保证原子弹设计的运算。于敏带着他的团队,就利用这5%的运算时间,甚至把算盘、计算尺这些原始工具都用上。于敏把自己埋在数以万计的演算纸、运算纸带里,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他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逐渐理出头绪找到关键!终于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原理到构形的基本完整方案。

科学家于敏生平事迹精选篇10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20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