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
于敏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为科学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精选10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1)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2)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敏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3)
在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空投爆炸指挥现场,于敏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一言不发,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别人送来的“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于敏没有停止追寻的脚步。为了研发第二代核武器,于敏隐身大山,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此身长报国,拿命换科研,这是何等的奉献!在那些日子,于敏常常会想起诸葛亮,矢志不渝,六出祁山。
1984年冬天,格外的冷。于敏在西北核试验场进行核武器试验,他早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站在这严寒的戈壁上。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试验前的讨论会上,于敏和陈能宽感慨地朗诵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不同于蜀汉丞相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于敏的事业是“可为”“有为”的。就像他沉默的.事业一样,于敏是个喜欢安静的人。他曾对身边人说,别计较有名无名,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4)
谁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一个天大的重担将落到于敏他单薄的肩头之上。如果他成功了,我们这个民族就有了挺直腰杆子的底气,如果他失败了,或许一切都将变得彻底不同。
众所周知,自1840年到战争结束之前的那段时间几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漫长文明岁月中的至暗时刻。
我们这片土地经历了百年的战火、军阀混战、列强的轮番践踏以及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封锁和压榨。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可谓是:”目力所及,皆为焦土。普天之下,尽皆赤贫“。曾经的中国人,在西方列强的眼里看来,和难民或牲畜几无区别。
不仅是上百年的积贫积弱,还有时局的万分险恶。
北有苏联大军威胁,东有美日韩蠢蠢欲动。在新中国成立仅几个月后,那位伟人亲身北上与斯大林面对面谈判关于中长铁路、旅顺以及大连口岸的归属和驻军问题。
我们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谈判时他究竟和斯大林说了些什么,我们只知道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场谈判。毕竟中国作为战后极端孱弱的国家,与当时全球军事霸主谈判驻军和主权问题,作为弱势一方的我方主张,岂能实现?
但最后的历史事实是,他把不可能的事办成了。中国的主张几乎全部得到实现:苏联永久退出驻军,中长铁路、旅顺以及大连口岸全部归属中国。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5)
当于敏将整理出来的方案再一次向大家报告之时,所有同事们欢呼雀跃,高喊着:"老于请客。"虽然没有"松鼠肉"吃,但从北京坐飞机匆匆赶来上海的邓稼先和于敏请所有的同志们吃了一顿大螃蟹。
在"两弹一星"的元勋功臣之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科学家,而于敏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曾为新中国的氢弹事业隐姓埋名30年,他是我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他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在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之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在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小职员,母亲也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少年于敏聪慧而沉稳,他喜欢读中国历史和诗词,崇拜的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鞠躬尽瘁,敬佩的是岳飞的精忠报国、至死不已。这些英雄形象,一直影响着于敏的成长过程。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6)
在新中国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一批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给予的国家最高荣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共和国不会忘记》,致敬英雄,传承精神。今天我们首先关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为了国家需要,又转而从事氢弹理论研究,为我国氢弹突破发挥了关键作用。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氢弹,成为新中国核弹家族急待补充的一员。当时正在中国近代物理所进行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被任命接受了这一国家重任。
氢弹是公认的在原理和结构上都十分复杂的系统,核大国对氢弹技术都是严格保密的。于敏从零开始,对氢弹的原理进行研究。他洞察入微的能力对氢弹模型最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7)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他对于敏从未出过国感到非常震惊,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1号”。正当于敏准备大展拳脚时,他的命运却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电视剧《功勋》艺术再现了这一幕:郝所长突然请于敏去听戏,称赞于敏和台上的诸葛亮一样是个角儿,于敏听出话里有话。随后两人吃馄饨时,郝所长问于敏愿不愿意参与氢弹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表示第二天就可以上班。
这个决定其实并不容易下。一旦参与了氢弹研究,从此注定隐姓埋名,把这当成“带到坟墓里去的秘密”。于敏和妻子当时正在准备出国留学,得知于敏不能出国后,妻子只能无奈地撕下写满英语单词的笔记本,扔进火炉里。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8)
于敏加入氢弹研究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氘氘聚变、氘氚聚变和氚氚聚变,究竟哪种热核反应适用于氢弹。
当时,美国一家权威科学期刊发表论文,公布了一个新的数据,表示在设计中添加氚有利于氢弹起爆。这对研制氢弹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问题是,这个数据是真的吗?
氘和氚都是稀缺且获取困难的材料,要做实验验证的话,需要花费3年时间和几亿人民币。当时的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花不起这个钱,也等不起这么长时间。
于敏选择了用笔和草稿纸进行理论验证,经过大量演算后否定了这个数据,避免氢弹研究走上这条弯路。后来国外有人重复了那个实验,证明期刊的数据果然是错的。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9)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于敏的科学家事迹介绍(篇10)
1961年1月12日,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冒雪来到了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这个人前来,是受到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的邀请,进行一次秘密谈话。他就是于敏,当时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员。
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交给了他一个任务。
钱三强希望于敏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中国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于敏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从此,他的名字和他所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机密。
当时34岁的于敏,已经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近十个春秋,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没有在西方留过学,没有喝过一滴“洋墨水”,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理论物理学家。
不久前,有人在国外权威期刊上看到,一个重要元素的新数据非常理想,如果试验数据是对的,将对热核反应大有好处。这件事涉及氢弹设计的难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但如果要鉴别数据真伪,不仅要花费大笔经费,还需要两三年时间重复试验,做还是不做呢?
于敏立即搜索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连夜进行理论计算。在第二天的专题报告会上,于敏从核反应基本理论出发,将连夜推导出的详尽数据讲给大家,证明国外刊登的数据存在漏洞,因此没有必要耗费人力物力去证明这个试验。于敏的严谨和细心,让处在起步阶段的氢弹研究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