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

| 思恩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肯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悉吧,既然这样,那么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

王淦昌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4月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2

回国后,王淦昌先在山东大学任教,后应竺可桢之邀来到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多次迁校,历经江南六省,辗转跋涉2600多公里,最终在遵义一座破庙扎根。

西迁之苦,千难万险不足言。但王淦昌从未停止过科学研究。在简陋的环境下,他制成荧光粉——磷光硫化锌,为国家填补了科研空白。

当时的世界物理学界流传着“中微子”的传说,但无人能证实其存在。王淦昌身受肺结核之苦,却在油灯下研究中微子探测。1942年,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刊登了他的署名文章——《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引起了学界轰动,但由于国内实验条件有限,他未能付诸实践。

1953年,美国科学家莱茵斯受到这篇论文的启发,第一次在核反应堆中捕捉到了中微子,并于199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王淦昌第二次与诺奖失之交臂。

1955年,王淦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王淦昌来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作为领队与12个国家的原子核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震惊世界。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3

1963年正是王淦昌离开北京,来到位于青海草原的核试验基地的年份。在《从军行》的题记中,王淦昌曾写道:“余初来草原时,心情充满矛盾。” 对家人特别是长期任劳任怨、无条件支持他的妻子吴月琴的愧疚和思念时常萦绕着他。但一旦投入到工作中,所有的儿女情长都会被暂时抛诸脑后。王淦昌迅速适应了茫茫草原上“战斗”般的生活,于是他仿照王昌龄的《从军行》,写下了“一战生擒吐谷浑”“不捧朝阳终不还”的豪迈诗句。

到1963年底,王淦昌已经来到草原10月有余,此时的他对草原生活有了更深的感触。在1963年12月所作的《草原礼赞》中,王淦昌笔触细腻地记录了他辞京西行这10个多月的心理变化。在诗的前面,他写道:“余于六三年初春辞京西行,迄今已历十月,十个月中,草原之变化极为迅速,个人之感受亦甚为深刻。”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4

一次学术报告会上,王淦昌听完报告会之后对会上提出的理论存在质疑,他想到一个实验方法来验证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实验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实验室,王淦昌没有条件就去找自己的老师提出这个实验。

导师听闻否定了他的猜测,并没有给他实验的机会,过了两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突然看到王淦昌的这个实验猜想,觉得其中进项实验,他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原子核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

查德威克因此荣获物理科学最高奖项诺贝尔奖,1934年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王淦昌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放弃了德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的踏上回国之旅,他的举动让同事们非常不理解,他不知道王淦昌为什么抛弃优厚的工作回到那个破败落后的中国。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5

1963年,王淦昌到广州开会,见到了陈毅副总理。陈毅副总理做了一个握紧拳头,然后猛地张开手掌的动作,问王淦昌:“你那个东西什么时候响?”王淦昌满有信心地答道:“再过一年。”陈毅副总理高兴地说:“好,有了这个,我这个外交部部长腰杆就更硬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茫茫戈壁滩上,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火球,接着是轰轰轰的爆炸声……原子弹爆炸了!在观察所里的人们叫着、跳着,抱在一起,互相祝贺,王淦昌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过了两年8个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又爆炸成功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前苏联用了4 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美国用了7年4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这里面有王淦昌的心血,人们称他为核弹先驱。而他却说,这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不仅是我国科学技术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更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说得好:“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6

1933年,山东大学在青岛较为稳定的环境里,有大批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但是,当时国难当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备非常匮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亲自带领学生克服困难,自制各种教学仪器。

光学和电子学,分别由何增禄、李珩、任之恭和王淦昌等负责开设。近代物理实验设备除了大部分从德国订购外,有不少简单的部件,例如光电管、计数管等都是由王淦昌先生带领技术员、助教和高年级学生一起动手制造的。

王淦昌先生除了教学工作之外,就到实验室指导大家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教具,干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这是他倡导的很重要的工作,把它当作教学的一部分。他非常幽默地对同事说:“这样做‘一箭双雕’,不但保证了教学的急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在王淦昌先生的亲自带领和努力下,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建立并充实了近代物理实验室。回想这段历史,使王淦昌先生长期萦系于怀的是,那时学校善于管理,处处注意勤俭节约,把行政人员减到了最低标准,把行政经费压到最低限度,从原来不足的经费预算中,通过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每年坚持,积少成多,用集腋成裘的办法建设学校。

到1936年,王淦昌先生离开山大去浙大时,山大已建成科学馆、化学馆、水力实验室等一大批设施,并增添了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 50年后,王淦昌先生总结这段历史时说:“这种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应该是山东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7

1930年王淦昌一踏进柏林大学的校门,就幸运地师从被爱因斯坦赞誉为“天赋高于居里夫人”的著名女物理学家迈特纳教授。

一天,王淦昌在一个报告上听到, 用α粒子轰击铍核会产生很强的贯穿辐射,

当时科学家将其解释为γ辐射。王淦昌对该结论产生怀疑,认为如果改用云室作探测器重复实验, 就有可能弄清这种贯穿辐射的性质。可惜,导师迈特纳始终未能采纳王淦昌的建议。

两年后,英国的查德威克按照王淦昌的设想进行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轰动全世界, 查德威克由此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特纳听说后,主动来向王淦昌道歉。王淦昌说:“这不能怪您,是因为我没坚持自己的想法。”。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8

王淦昌先生是上世纪初在江苏出生的,他小的时候在私塾里面读过书,虽然说他的父母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但是他没有放弃生活。

小小年纪的他成绩就非常优越,深受老师的喜爱的王淦昌在大学期间经常会参加一些游行活动,而当时王淦昌的老师却告诉王淦昌你们做这些事情是没有用的,真正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是从技术上来改变中国的落后。

王淦昌听着老师说的这些话心里非常认同,从那以后他就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科学研究上,在清华大学学完成学业之后王淦昌又去了外国留学并在此期间和团队拿了诺贝尔奖。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9

1907年,王淦昌出生在江苏常熟县枫塘湾,1925年,王淦昌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0年,王淦昌拿到留学名额远赴德国柏林大学求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迈特纳,后来在美国、苏联等多国的研究所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正是这些经历,让王淦昌的学识变得更加渊博,王淦昌甚至曾两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0

“五四”运动时,12岁的王淦昌还在上小学,老师带他们举着“打倒卖国贼”的标语上街游行,老百姓夹道投来赞许的目光。

“能为国家的兴亡出点力就是光荣,大家就欢迎,否则会受人唾弃,岳飞和秦桧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从小就想着要做岳飞那样的人。”王淦昌后来说。

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时,正在上中学的他和同学们一块上街去发传单,被一个印度巡捕给抓住了。对方问:“你为什么这样做?”王淦昌那时候已学了半年多的英语,他用英语跟那个印度巡捕说:“我在救自己的祖国,你在干什么?如果在你的国家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会抓他吗?”印度巡捕听后就把他放了。

1926年“三一八”惨案那天他也参加了游行。那晚,清华物理系的教授叶企孙激动地跟他说:“如果我们的国家像大唐帝国那样强,这个世界上有谁敢欺负……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这一段话,他记了一辈子。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1

有很多人预测,王淦昌带领团队取得的这一成就,一定能够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但是就在这时,备受国际物理学界关注和期待的王淦昌却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一天,在杜布纳研究所工作的王淦昌接到了回国的密电:“停止手中的工作,马上回国受领新的任务。”于是,他毅然放下手中熟悉的研究工作回到了祖国,秘密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王淦昌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核武器研究之中。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为研制核武器改名时,王淦昌毫不迟疑写下了“王京”,留下振聋发聩的一句:“我愿以身许国。”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2

在初到草原时,王淦昌“漏转更深未成眠,初来日夜盼东还。”茫茫草原不仅自然条件艰苦,更重要的是远离家乡、亲人,使得王淦昌在精神上倍感孤寂,他深深牵挂着远在北京的家人,以至于“日间工作神恍惚,身在滩头心在京。”但正如他在诗前所写的那样,短短数月的生活迅速改变了他的情绪,很快他就将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工作的激情。笔下的诗句愈加豪情万丈,“起重机下声鼎沸,碎石机中响雷鸣。昨日郊游黄花地,今夜灯火若繁星。”

在这期间,王淦昌还感受到了祖国各地对于奋战在青海草原的他们的热情支援:“燕都尚恐边疆苦,万方珍馐送边城。申江美馔建瓯茶,吐番葡萄哈密瓜。佳节‘七一’香菌酒,醉卧滩头看日华。”上海的珍馐美味、福建建瓯的茶叶、大名鼎鼎的吐鲁番葡萄和哈密瓜都被送到了王淦昌和同事们的身边,甚至还有美酒相伴。在王淦昌的笔下,本是艰苦荒凉的塞外生活一时充满了壮美、浪漫的色彩。在诗的最后,王淦昌写下:“展望明年此时日,一轮红日照金城。”毫无疑问,这轮红日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而结果也正如他所期盼的那样,在此诗写就不到一年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淦昌用行动践行了他许下的铮铮誓言。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3

王淦昌临走前为同事们解开心中的疑惑:“就像伟大的法国物理学家巴斯德说的那样,科学虽然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是有家的,如今我的祖国正在蒙受苦难,我又怎能弃之不理呢,我的祖国需要我,这就是我回去的理由”。

就这样王淦昌放弃德国的工作毅然投身于建设祖国,回国后第八年,国际科学杂志刊登了王淦昌的那篇论文,论文一出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科学家阿伦看完论文后非常震惊,立马着手进行试验,成功后创造出了“王-阿伦”论证方法,王淦昌当然有辩论方法的首字命名权。

作为这一方法的创作者,王淦昌完全有资格到处宣扬,甚至拿下这个大奖,但他很谦虚,只在乎实验带来的结果,并不在乎这个奖项,当他的名声和威望达到最顶峰之时,他消失在了德国,转身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祖国。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4

在王淦昌等人到达青藏高原不久苏联方面和中国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苏联方面把他们的专家都撤了回去,当时王淦昌和他的团队面临这样的局面依旧坚持自己的初心,终于在王淦昌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的原子弹成功问世。

王淦昌没有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也没有辜负人民对他的期待,而在两殚一星研究成功之后王淦昌仍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做自己的学术研究,王淦昌先生在七十多岁高龄的时候依旧活跃在国际各个学术论坛之上。

王淦昌老先生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他八十多岁的时候还经常出去锻炼身体。身边的人都说王淦昌老先生的精神头一直很好。

那天王淦昌老先生像往常一样出门锻炼身体,可就在外出的路上有一辆骑行飞快的自行车向着他冲撞了过来,那个人把王淦昌老先生撞到在地,他甚至都没有下车去检查一下王淦昌老先生的伤势。

王淦昌的邻居发现他后赶紧把王淦昌老先生送去了医院,王淦昌老先生才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虽然说自行车撞击带来的杀伤力并不致命,但是王淦昌老先生90岁的高龄也忍受不了这样的伤害。

王淦昌住院之后他的妻子一直对他多有照顾,可是很快又有一个恶讯传来,王淦昌妻子因为一场意外跌倒,在一段时间的救治之后无果后她遗憾离开了人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王淦昌的病更加严重了,没有过多久王淦昌先生就在北京去世。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5

1930年,正在柏林学习的王淦昌跟导师去听报告,报告内容是关于用钚元素的一种粒子轰击轻元素硼和铍而产生的反应,作报告的科学家利用计数器探测到一种穿透力很强的放射线,虽然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硬射线,但王淦昌却产生怀疑,向导师建议换一种方法研究,但导师并没支持,后来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就是用另一种方法试验,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另一次是1956年,此时身在苏联核研究所的王淦昌发现一种反物质—反西格马负超子,原本王淦昌能够凭这个发现申请诺贝尔奖,但这时国内却在召唤他回去,王淦昌也没犹豫放弃了这个机会毅然赶回国。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6

50多岁的王淦昌是试验基地里年纪最大的科学家,但他克服了各种艰苦条件,每次试验都亲力亲为,常常不顾疲倦工作到深夜,经常是一个馒头一杯水,吃完就立刻投入工作。

1961年到1963年,王淦昌领导了上千次原子弹起爆装置的炸药爆轰试验。终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此后,王淦昌又秘密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7

回国后他来到大学任教,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的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子,王淦昌归国后投身教育事业,教授的工资比正常人高很多,但王淦昌的学生却发现教授每天吃馒头啃咸菜,下课后还要兼职挣钱。

通过询问了解,学生们才知道,王教授把结婚时给妻子置办的首饰卖掉后再加上他的每月的工资,加在一起送到前线支持同胞抗日,学生们非常感动,也纷纷效仿,为前线战士们筹集了一大笔钱,支持抗日。

解放战争胜利后,国家为了摆脱西方国家带来的核讹诈,派遣物理专家王淦昌前往苏联学习原子核,在苏联学习时他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完成一项科研任务。

研究时王淦昌有了巨大突破,他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他的这一大发现,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对微观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凭一己之力让人类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8

1961年,王淦昌从苏联回国,但国家却需要他做出改变,不要再进行以前的研究方向,换成他并不熟悉的核实用性研究上,王淦昌没有犹豫,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愿意以身许国!”

1982年,王淦昌辞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成立小组开始进行激光核聚变研究,虽然此时的王淦昌已经满头白发,但却依旧奋战在一线,为祖国事业做贡献。但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位对国有功的人,竟然因为一场意外离世。1997年,在一个夜晚,正在散步的王淦昌被一辆突然飞驰出来的自行车撞倒,自行车飞快离场,王淦昌最终被路人送到医院,但巨大的冲击力对这位老人的身体造成不小伤害,最终在1998年与世长辞。

科学家王淦昌个人事迹篇19

1978年,王淦昌终于告别了“王京”的身份回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核武器研究基地的那个“王京”研究员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淦昌。

长达17年的时间里,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去了哪里,在干什么,女儿几乎没有见过父亲一面。而两鬓斑白的王淦昌,抗住了高原和严寒酷暑的压力,在实验室和工人打成一片,他年纪大却非常随和,大家都喊他王老头。

从原子弹发展到氢弹,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美国用了7年4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

大家都激动得泪流满面,称呼他为“核弹先驱”,可他却摆摆手说:这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22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