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既然这样,那么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篇1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和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第二届代表,全国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12月,不幸因公殉职,被授予烈士称号。郭永怀去世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悲痛地说:“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个天才的儿子。”
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篇2
近一个世纪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连遭西方列强侵略、压榨,思变兴邦的中华志士前赴后继奋斗不已。20世纪上半叶,负笈远行的中华儿女,大都抱定学成报国、振兴中华、为民造福之目的,郭永怀便是其中之一。
1933年暑期后,郭永怀来到“五四运动”发源地的北大,师从光学大家饶毓泰先生读书。1937年在北大读研究生的郭永怀被7月7日的日军炮声中断了学业,不得不回到家乡威海谋生。1938年3月威海被日军侵占,他又被迫辗转来到西南联大。联大师生绝大多数来自沦陷区,对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无不仇恨满腔,因此奋发学习,科学救国的激情高涨。于此,郭永怀放弃了他心爱的光学专业改学航空工程以为国防出力。当年自感无力救国,带着惭愧的心情跑到国外,在美期间他致力于空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并做出重大贡献而受到优厚待遇,他对申请接触机密资料、加入美国国籍一概不理,因为他始终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回到祖国,完成科学救国梦。
19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急需恢复经济,建设国防,迫切需要的是工程技术人才,为此郭永怀在回国前夕便从他心爱并擅长的理论研究移到最实际的技术工程方向来,为发展中国的高速流动试验、国防建设作准备。1956年回国后,他以主人翁的态度全力以赴组织领导有关科研、培养人才,几乎完全没有时间从事他心爱的理论研究。当年为了国家需要而放弃原来卓有成就的事业者大有人在,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院士等。郭永怀先生的话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他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他多次说自己甘愿作“铺路石子”,并提醒他的学生和助手:“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二三代,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篇3
1959年,苏联撤走所有专家,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1960年3月的一天,钱三强找到郭永怀,请他参加国家的一项绝密任务。从此,郭永怀和中国原子弹联系到了一起。之后,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
当时,九院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郭永怀一方面为科研人员传授爆炸力学和弹头设计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致力于结构强度、振动和冲击等方面的研究,加速建立相关实验室,组织开展一系列前期试验。
在对核装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郭永怀提出了“争取高的,准备低的,以先进的内爆法为主攻研究方向”的思路。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此后,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一直沿用这一方案。
1963年,核武器研制的技术骨干人员陆续迁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那里气象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经常飞沙走石,最低温度零下40多摄氏度,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恶劣的条件下,郭永怀却有一个特殊的习惯——睡觉时不让警卫员铺褥子,他说:“睡在铁床上,一翻身就会硌着疼醒了,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睡过头,就能起来继续工作了。”
他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1964年10月16日下午,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当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时,郭永怀因为疲劳过度晕倒在了实验现场。
4年后,郭永怀再次来到罗布泊实验基地,准备我国第一颗热核武器的实验。在两弹科研工作者的辛苦攻关下,中国第一颗热核武器于1968年12月27日爆炸试验成功。这里倾注了郭永怀太多的心血,但他却永远无法看到了——在试验成功的22天前,年仅59岁的郭永怀带着在实验基地发现的重要数据文件紧急返京,因飞机失事牺牲。
他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为祖国尽忠的大孝。
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篇4
1963年,英美苏联合签署了《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意图限制中国的核研究。为了加快中国核武器的研究步伐,党中央抽掉了大批科研人员前往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究基地。
科研队伍迁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基地,那里气候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经常飞沙走石,最低温度零下40多摄氏度,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郭永怀与许多同事都有了高原反应,身体肿胀,而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高原、在核试验场新疆罗布泊,郭永怀担任场外试验委员,他深入试验现场指导工作、开展试验,在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戈壁、高原,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喝苦水、住帐篷,风餐露宿。郭永怀经常奔波于北京、青海和罗布泊之间,听取汇报、指导科研,深入科室、车间,亲临试验现场,对一些关键问题开展技术讨论。从课题设置、方案制定、装置建立、实验落实、结果分析等,一一亲自过问。与此同时,郭永怀仍关注和倡导力学新兴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领导火箭氢氧发动机和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参加有关物理工程的筹备工作;参加人造卫星设计院 的领导工作;参加空气动力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参与指导重大工程防护的科研工作……在将要进入正式试验阶段的那些日子里,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吃饭也是席地而坐边研究边吃。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郭永怀太累了。一位老技术员回忆到当时的情形,不禁老泪纵横地说:“郭永怀当时才五十多岁,但是他老得太快了,看起来就像是六七十的样子,因为要常常坐着飞机往返西北和北京,他总是看起来非常疲惫……”
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篇5
郭永怀携全家回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科技界的热烈欢迎,主席亲自接见他和家人,中国科学院则安排他和钱学森一起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
1957年10月15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在协定中苏联明确承诺向中国 数学模型和图纸资料。1958年,负责-研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第九研究所(九所)在京正式成立。1964年2月,它发展成为负责-研制、生产整个过程的研究设计院――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开始了“两弹”研制工作。
1958年,郭永怀先生与钱学森先生等负责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化学物理系,并出任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1959年6月,苏联方面突然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 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1960年7月,苏联政府又照会中国政府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苏联的单方面撕毁协定和合同,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郭永怀临危受命,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篇6
1956年9月,伴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从美国向西驶向中国。船上,几位中国科学家欢欣鼓舞、喜极而泣,其中一位便是郭永怀。学成归国尽早报效祖国,郭永怀海外研学十六载,日思夜想的就是这一天。而这一天却实属来之不易!
1940年9月,郭永怀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1年5月,郭永怀又奔赴当时的国际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汉姆航空实验室,师从著名航空大师冯·卡门攻读博士学位,投身影响他一生的空气动力学研究。1945年,他以有关跨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他受聘于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任教。之后他同钱学森一起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为人类突破“声障”难题即跨声速飞行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跨声速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博得了世界公认。为了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新难题,他尝试运用并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形成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即国际社会公认的PLK(庞家勒-赖特希尔-郭永怀)方法,并在多个学科广泛应用。
1956年,47岁的郭永怀不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而且已经是享誉国际的知名科学家,尤其是在与航空工业密切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方面有着瞩目的学术成就。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再次引燃郭永怀科技报国的初心。听到这个消息,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恨不得马上投入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浪潮当中。谈起回国原因,郭永怀1957年曾在《光明日报》撰文写道:“这几年来,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获得的辉煌成就,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令郭永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应用数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国际声望,却成了学成归国的羁绊。当时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美国关系十分紧张,在两国这样的外交关系背景下,美国政府绝不允许像郭永怀这样的知名科学家回到母国。
久旱逢甘霖,一个好机会终于来了!
科学家郭永怀个人事迹篇7
郭永怀出生于1909年4月4日,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的一个农家。他自小便十分聪慧,又刻苦读书,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四乡八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从那时起,郭永怀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在求学的道路上,郭永怀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他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学习,并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美国期间,郭永怀与钱学森等人共同研究空气动力学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他始终心系祖国,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新中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国后,郭永怀投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工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一次实验中,郭永怀不幸牺牲,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然而,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勇往直前。
郭永怀深爱着中国,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心中仍然只有祖国。这种忠诚、执着和无私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