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

| 思恩

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既然这样,那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

王永志,辽宁昌图人,1932年出生,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55年留学莫斯科航空学院,是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领导和主持过6种新型火箭的研制,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2005年3月3日,中央军委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05年10月17日5时38分,我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成功返回地面,遨游太空5天的费俊龙、聂海胜自主走出舱门……就在这一刻,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2

20世纪60年代末,王永志参加了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主持该型号总体设计室的工作,王永志参加了总体参数的确定、性能的分析计算、箭上各分系统的技术协调和参数的匹配,并拟制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方案。加速洲际导弹研制进程的需要,首飞基本成功后,又主持提出了10项修改设计方案,这些方案的正确性在以后的试验中均得到了验证。此外他还协助总设计师制定出以现有导弹为原型改造成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并参与主持研制工作,使中国按时实现了发射返回式卫星的任务。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战略导弹。王永志担任了中国新一代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主持制定了体现技术更新换代要求的总体技术方案。他在研制方法上,也有许多创新:确立了基本型、系列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标准化、系列化上下功夫,在深入、系统地总结第一代导弹研制经验的基础上,亲自撰写了《设计守则》,下发至每个工程组。提出并组织制定了《电子元器件选用手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要求》和《可靠性指标分配与评定方法》等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以规范该型号的研制工作,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完成了该型号初样阶段的工作,经地面试验考核达到了设计要求。

20世纪80年代,王永志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在新型液体远程和固体远程两种战略火箭以及地地战术火箭的研制中,为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一举由2.5吨提高到9.2吨,实现了火箭技术的巨大突破。

中央军委曾这样评价王永志:几十年来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试验工作,取得卓著成就。他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导弹、火箭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想。王永志同志是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开拓者,是国防科研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全军和武警部队要向王永志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无限忠诚,将聪明才智奉献给中国科学事业的高尚品德;学习他紧跟科技前沿,刻苦钻研,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拼搏精神;学习他勤奋敬业,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加速、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3

从1992年1月担任论证组组长开始,王永志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的领军人物,开始勾画飞天之梦的草图。

做一次飞船实验要花费好几个亿,为了不给国家造成负担,王永志把整个发射工程分解了,很多程序和动作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模拟,这样做实验的次数也可以多一些,反而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在神舟一号发射以前,模拟飞船返回地面的空投实验就做了59次。

载人航天的难度极大,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在开展航天工作的这几年里,王永志可以说是提心吊胆,处处小心谨慎,投身载人航天事业又是11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4

上世纪80年代,钱老退居二线。新一代的航天任务该交给谁来做?退下来的钱学森毫不犹豫地推荐了王永志。他说:“王永志同志善于逆向思维,思想开阔,做事谨慎。”

随后,王永志又参与了多项科研任务。1986年,国际局势缓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国内调整重心,更加重视科研工作。在包括王永志在内的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努力和奋勇拼搏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航天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可以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任务,甚至可以在短短18个月内就完成“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从批准实施研制到发射的全过程,创造出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

王永志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从一位专业技术骨干,逐渐成长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才。1992年11月,迈入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5

1952年,王永志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由于他学习优异,思想进步,所以学校方面决定送他到苏联留学,在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了一段时间俄语后,1955年,王永志踏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就读于莫斯科航空学院。

莫斯科航空学院成立于1930年,是苏联培养航空航天人才的高等学府,不仅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内还有很多科研实验室,比如风洞和飞行模拟器等等,这个学校毕业的航空航天技术人才活跃在苏联和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的各个领域。王永志除了日常学习专业知识外,还担任了留苏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另外,他还翻译了《喷气式飞机》一书,这书后来有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7年,进入大学三年级的王永志等人接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通知,要他们由飞机专业改为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因为航空航天专业前两年的基础课相同,所以,国家决定将王永志等人的专业转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年8月,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10月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由此翻开了太空时代。对于上级的安排,王永志虽然内心矛盾,但服从了。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6

王永志学成归国后,立刻加入到“东风二号”近程战略导弹的研制队伍中。1964年,“东风二号”计划发射,发射进入倒计时却遭遇技术难题。年轻的中尉王永志壮着胆子敲开了技术总指挥钱学森的房门,提出解决办法——卸掉“死重”燃料。钱学森采纳了这位年轻人的建议。

1964年6月29日,东风-2号导弹发射成功,我国导弹事业从此走上了自主研制的道路。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7

从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成功发射,到进入空间站时代,担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的王永志,见证了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我当时就想,国家得有强大的国防,叫别人不敢欺负。”抗战战争爆发后,抱着“不让人欺负”的目标,王永志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

1957年,王永志迎来人生一大转折:这一年,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从此,王永志的命运与中国航天紧紧相连。

针对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射程不够的问题,王永志大胆提出解决方案:从火箭体内泄出600公斤燃烧剂,导弹就能达到预定射程。

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还要往外泄?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不可思议。王永志鼓起勇气找到发射场技术总指挥钱学森,谈了自己的想法。钱学森听后,马上把导弹总设计师叫过来叮嘱道:“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说的办!”果然,这个方案实施后,导弹射程增大了,连打3发都进入了目标区,试验取得成功。

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始终贯穿在王永志的科研工作中。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8

想念家乡、关注家乡建设,是王永志永远不能忘怀的情结。他说,这些年我一直有个感触,就是家乡和亲人培养了我,而我却因为事业原因,几乎没有时间回到家乡看望帮助过我的人和哥哥姐姐。但是我想,他们的生活要想过得更好,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家乡的亲人一来电话就会告诉我,他们生活得非常好,和过去比大不一样了,让我放心。

王永志说,我国航天工程在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历史性跨越,我个人只是认真地完成了党交办的任务,起了很小一部分作用。而家乡对我厚爱有加,不仅在铁岭成立了航天科技馆,在昌图成立了王永志事迹展览馆,展示了我个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经历,还在文化公园树立了我的铜像,这都使我十分感动。我希望我的事迹展览馆能起到和家乡的广大青少年充分交流的作用,真心希望通过这个展览馆,家乡的青少年能更加热爱航天事业,更加热爱科学,能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希望家乡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9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王永志和全体航天人的齐心协力、集智攻关,中国人的脚步终于第一次迈进太空。当杨利伟从神州五号返回舱安全走出来的时候,王永志内心一时百感交集。正是王永志提出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才让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能够做到零失误。“把中国人送上天,这也是天遂人愿,我觉得这辈子都很紧张都很累,但是最后的目标都达成了,所以说是无怨无悔。”

2005年1月13日,同志签发命令授予王永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同年3月3日,中央军委向王永志颁发解放军一级英模奖章。

2006年5月,74岁的王永志终于卸下了肩上的重担,改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至今,王永志仍心系国家航天事业、培养航天人才,一直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0

1960年,王永志和同为留苏学生的王丹阳结婚,同是这一年,他认识了著名的苏联火箭总设计师米申,米申亲自指导王永志的毕业设计。虽然,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但丝毫不影响米申对王永志的赏识,他把所有的知识毫不保留交给了王永志,包括火箭导弹技术的核心问题。米申是这样说的:“就是中苏两国关系破破裂了,那也是政治家的事,我们是搞科学技术的,我们之间关系不会改变,永远是师生关系,你不要有任何顾虑,有问题该问就问,我会毫不保留地告诉你。”

所谓名师出高徒,在米申悉心指导下,王永志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获得了最高分数,成功毕业,并在1961年3月回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该校的副院长把王永志叫到办公室,劝说他留下来,并表示破例让王永志深造高度保密的专业。米申也是这个态度,但王永志拒绝了,他说:“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只是我们国家继续这个专业的人员。”王永志对米申说:“您对我的培养以及为我所考虑的一切我深表感谢,只是,我过急需这个专业的人才,我只有把所学只是用于祖国建设,才不枉国家对我的培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1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加快研制射程一万公里以上的洲际导弹,王永志负责总体设计。1971年9月10日,中国洲际导弹首飞基本成功。钱学森建议第二代导弹由第二代人挂帅,自此,王永志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1986年,王永志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他和黄作义、余梦伦等人抓住时机提出研制捆绑式大推力火箭“长二捆”,承揽外国卫星发射“生意”。1988年底,他们凭着三页草图,到美国拉到了第一单大买卖。他们利用外国的资金在18个月时间内做成了中国第一枚捆绑式火箭CZ-2E,为中国载人航天创造了启动条件。

1992年,王永志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力主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无人飞行试验中,他支持团队研制“拟人代谢装置”,使中国飞船跨越了大动物实验阶段,从无人飞行试验直接跨入载人航天飞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2

载人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就是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在当时,国际上各个国家在送人上太空之前,为了谨慎都会进行多次大动物实验。如果中国重走这条路,时间和经济成本是巨大的,可是不进行大动物实验,对于总设计师来说,怎样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万无一失,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王永志把压力扛了下来,他决定不做大动物实验,直接上天。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王永志说:“我们要大胆跨越,因为当时就有这么个决心——中国飞船一经问世就是世界水平。为什么可以这么做(直接送航天员上天)?我们就是利用后发优势,别的国家先干,我们后干,所以有经验,许多事可以避开、跳过去。”

尽管如此,下这个决心也需要勇气和大智慧。最终通过“两总”联席会(即总指挥、副总指挥、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联合开会)确定这个大胆的方案。但决策权显然在一个人,提议者责无旁贷。王永志说:“不管方案是有多少人讨论,提议者、倡导者都负主要责任。我是下决心承担这个责任的。”

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王永志说:“这一点我就感到特别欣慰,一直干到现在,这就快30年了,我们一直是安全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3

王永志高中毕业时,正赶上抗战。“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我当时就想,国家得有强大的国防,叫别人不敢欺负。”抱着“不让人欺负”的目标,王永志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1957年,王永志迎来人生的一大转折,他经常称之为“难忘的1957”:这一年,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从此,王永志的命运与中国航天紧紧相连。半个多世纪里,他先后领导和主持过多种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实现了中国航天的一个个壮举。

1986年,时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与一批科学家悄悄地酝酿着一件后来震动航天界的大事: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捆绑4个助推器,形成新型大推力火箭——“长二捆”。王永志告诉记者:“当时,我们想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把中国的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1988年底国家批准了这个项目,要求18个月内完成研制任务。王永志代表研究院立下了“军令状”。一些外国同行认为他“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3年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成功替王永志作出了最好的回答——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把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4

王永志从小对农作物很感兴趣。他着迷于生物老师所讲的米丘林学说和摩根遗传理论,希望以后当一个生物学家,解决农民的粮食问题。他幻想着有一天,水稻、小麦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农民操作机器愉快收割。与他同时代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一个人,叫袁隆平。他们出发点相同,最后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生物学家的梦还没实现,朝鲜战争爆发了。北迁的东北实验中学上空出现了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捷报频传,志愿军空军英雄王海、张积慧击落美军王牌驾驶员的事迹传遍校园,王永志也深受鼓舞。

“我要保家卫国,我要学飞机制造!”班主任问学生们的理想,王永志郑重回答道。高中毕业时,他一改初衷,毅然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做出了影响一生的选择。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5

在中国航天界,有一位“常胜将军”。在4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他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在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10年时间跨越了国外40年的航天发展历程。他就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

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6

20世纪50年代,为了加快培养人才,建设新中国,中央领导决定挑选一批学生前往苏联留学。王永志作为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于1955年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航空系学习。

1957年10月,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为了能在未来对中国航天事业有所贡献,在飞机设计专业有了些基础的王永志改变了自己的专业,转攻火箭导弹设计。谈及这段历史,王永志回忆:"1957年是火箭年,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

经过6年的留学生涯,以优异成绩毕业的王永志,拒绝了在苏联继续深造的邀请,于1961年正式回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7

王永志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从事导弹设计工作,而五院院长为钱学森,1964年6月,王永志跟随团队前往酒泉测试我国执行研制的东风导弹,然而,在导弹加注酒精,液氧时,因为天气炎热,一些液体推进剂都喷了出来,而且加注不了,这样的结果是燃料未充满,射程不够。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成为所有技术专家的当务之急,大家各抒己见,但依旧没有解决方法,这时,王永志想可不可以在加注的燃料上做文章?为此,他重新计算了高温情况下推进剂的配比,通过缜密计算,他认定,只要减少600千克的燃料,这枚导弹照样可以达到预定射程。接着,他在讨论会上提出了这个想法,怎料,大家一片质疑,有人甚至还嘲笑。

见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王永志索性直接找到钱学森,钱学森了解了王永志的方案后,觉得可行,于是,王永志的方案被采纳——导弹被泄掉600千克燃料后,在6月29日发射成功,达到预定目标。钱学森非常高兴,在庆功宴上,他找到王永志说:“年轻人,很有希望啊!”这年王永志才31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8

说到把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天,则完全离不开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如何提高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时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在当时率先攻克的难题。

1986年,时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与一批科学家悄悄酝酿着一件后来震动航天界的大事: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捆绑4个助推器,形成新型大推力火箭——“长二捆”。

王永志说:“当时,我们想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把中国的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1988年底国家批准了这个项目,要求18个月内完成研制任务。王永志代表研究院立下“军令状”。在一些外国同行看来,没有3年时间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这是王永志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困难的硬仗,中国航天能否搭上国际商业发射的班车,成败在此一举。最后王永志和同事们用事实作出了最好的回答——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首飞成功。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19

1992年,花甲之年的王永志接受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挑战——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深知压力有多大——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相对于美国、俄罗斯已经晚了40年。“把中国人送上天,这是我心中的终极目标,即使再紧张再累,我也无怨无悔。”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成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但是我想,更伟大的事情还在后头。”王永志的眼里透出时不我待的神态,“我已经75岁了,如果我现在是50岁就好了,可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干更多的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20

近程导弹的成功发射,只是证明中国人有发射导弹的能力,而真正敢于向欧美大国叫板,还得靠射程在3000公里以外的远程导弹。鉴于此,有人也把远程导弹叫做“战略导弹”。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一次工作会议上,负责国防部的叶剑英元帅说,没有战略导弹,都睡不好觉。会后,中央重组导弹研究团队,王永志被任命为远程导弹副总设计师,协助总设计师屠守锷抓技术工作。

为了让远程导弹早日试飞,王永志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研究。他主要负责各分系统的技术协调和参数的匹配、总体参数的设定及拟制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方案等工作。经过反复测算,他提出一种全弹试车的方案。总指挥钱学森收到方案后,对当年那位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再次大力支持。他当即拍板同意,并批示加快研制进度。

1971年7月1日,科技人员花多年心血研制出了首枚远程导弹。可是,导弹试飞前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原来,此导弹测试次数过多,部分零件已老化,试飞有风险。试飞成败关系国家荣誉,所以很多人建议暂缓试飞。

王永志从国家利益和大局方面出发,认为研制一枚远程导弹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试飞本就是为了检验技术问题,顾虑太多不利于尖端科学的研究。在屠守锷的支持下,王永志专程向中央专委汇报试飞的相关情况,周恩来总理同意并指示按原计划进行。

当年9月10日,我国第一枚远程导弹如期试飞,基本获得成功。喜报传来,钱学森给在家工作的王永志捎了句话:“这个导弹发射后,可以睡个安心觉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21

“1957年是‘火箭年’,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虽有不舍与忐忑,但王永志很快调整好心态,坚定了服从国家发展需要、学好火箭导弹技术的决心。

莫斯科航空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会聚了许多蜚声国际的航空航天专家、教授,如苏联航天界著名专家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时任莫斯科航空学院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教授。

1960年,王永志毕业在即,米申看中了这名勤奋且充满天赋的中国青年,主动提出带王永志做毕业论文。在中苏关系紧张破裂的局势下,米申依然对王永志坦诚相待,宽慰他不要担忧,坦言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并鼓励王永志不要有任何顾虑,把毕业论文做好。在米申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完成了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且获得了答辩老师的高度评价。米申十分高兴,对王永志寄予厚望,勉励他道:“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希望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22

钱学森和王永志,伯乐和千里马,钱学森非常明白王永志的才能,所以在1978年我国第二代战略导弹决策立项会议上,钱学森提议王永志为这个型号的总设计师,这年王永志才45周岁,这个年纪一般来说都是副职,但钱学森却提议让他做总设计师,由此可见他对王永志的认可程度。

1986年,王永志被航天工业部任命为载重火箭研究院院长,上任后,他就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比如引入CAD编制三维图形设计软件代替手工绘图,比如每年从经费中拿出10%来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比如在人才开发中,增设自配研究生项目,对技术尖子生进行重点培养,比如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在他努力下,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成功打开国际市场。

1990年,在经过18个月努力下,王永志打造的长征2捆绑式火箭成功带着外国卫星升空,在旁观看卫星发射的美国火箭专家史密斯说:“你们中国人创造的奇迹。”因为这种捆绑结构在国内是第一次采用,而这背后的一连串数据是——设计单位3个月44万张设计图纸,首都机械厂8000多职工三班倒,400天内生产5000套特殊工艺装置,几十个部段,几十万个零件,试验单位180天内做完大小300多项试验。而这些放在平时,需要4.5年时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永志个人事迹篇23

从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到神舟十三号顺利返回,我国已成功发射了8艘载人飞船,有13名中国航天员造访了浩瀚宇宙。从1992年到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了整整30年,而王永志最初设想的“三步走”计划也在2022年全部完成。

这三步走,走了整整30年,在漫长的时间中,我国不但培养了一只素质过硬的航天队伍,还培养了载人航天精神。

王永志对新一代的航天人寄予厚望,他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真的能够认真学习领会老一代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觉得有这些,我们的事业就能继续发展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圆梦飞天,圆梦,继续圆梦。”王永志坚定地说。

22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