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下面是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精选篇1
王永志说,他一生干了3件事,3件事干了一生——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30年从事导弹与火箭研制,20余年从事载人航天,他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国防科研和载人航天事业中,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不仅让中国人梦圆飞天、揽月九霄,更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王振义教授,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致力于血液内科学的医、教、研工作70余年,为肿瘤治疗找到全新的理念与方法——诱导分化疗法,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可被治愈的成人白血病,确立了国际公认的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使中国占领血液肿瘤治疗制高点,为世界肿瘤治疗贡献了中国方案。他先后培养出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一门四院士”被传为佳话。在上海血研所师徒接力30年,攻克白血病治疗难题,让中国声音传向了世界。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精选篇2
2006年,“神六”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74岁的王永志从“大总师”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转而担任工程高级顾问。至今,每周总有3天左右,他仍会到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上班。他同时还兼任了清华大学航天学院院长。
一张书桌,几个书柜,一套会客的沙发,角落里还有一张休息用的单人床——“王大总”的办公室看上去与普通的办公室别无二致。最显眼的倒是十来盆不同品种、郁郁葱葱的花草。他从小在田野里长大,对自然有天然的亲近感,虽未能当成生物学家,但养花是他几十年唯一从未间断的爱好。
王永志说:“我这一生都很勤奋,没有怠惰的时候。一路走来,帮助我的人太多,而我却没怎么帮到别人,特别是对家人、老师,有点愧对。但也没办法,我把精力放在了国家、民族。”
他还说,宇宙无边无际,探索宇宙的工作也将是无限期的。他相信,探索天空,是人类探索文明和新技术的必由之路。“从卫星广播电视、气象预报、信息网络、卫星导航到各种空间技术牵引下研制成的新材料、新技术,航天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实惠无处不在。”
他介绍,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关键技术已经突破,成功实施了空间交会对接和多人多天驻留实验,接下来还要继续巩固,同时准备第三步建设空间站的任务,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就将拥有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他还说:“虽然我们还没有登月、探索火星,与美俄相比在航天领域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在近地太空领域,我们已拥有绝不亚于他们的先进技术。我们的飞船、火箭和将来的空间站都是世界一流的。相信再过一些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现在,王永志最大的愿望是培养一批中国航天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他说:“我也是年纪越大才越体会到,一个人再能干,他能干多少年、多少事呢?”他寄语年轻人:“勤奋加机遇等于成功。不要羡慕我们这代人赶上了这么多好机会,如今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大,机会天天有,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机会就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精选篇3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 ,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
李振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至今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奠基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精选篇4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
曾任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
1990年,李振声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1991年,李振声入选中科院院士 。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精选篇5
为减轻家里负担,初中三年,王永志只让家里每天为他准备一把高粱米当午饭,别的什么也不要。毕业时,他已做好参军参干的准备,却突然接到学校通知,国家急需人才,东北人民政府要在沈阳创办东北实验学校,而他作为全班最优秀的学生被保送到那里学习。
在高中,王永志仍然功课全优。他最初的理想是学生物学,因为常听父亲抱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一年,收成却不佳。可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军飞机频频到辽东领空滋扰,空袭警报不断,学校被迫停课。王永志如梦初醒:“什么生物,什么遗传,没有国防,啥也没有。”他想报名参军,却得知东北实验学校的学生另有任务,不参加抗美援朝。他只好“退而求其次”,立志为国家设计飞机。195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
在清华,王永志感到眼界大开,博学多才的教授名流令他心生仰慕:“我要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就好了。”不过,刚学了一年,他顺利通过选拔考试,经过近两年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1955年开始了在莫斯科航空学院的留学岁月。在莫航刚学了两年飞机设计,他又接到大使馆通知,根据中苏两国有关协议,苏联首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他被选为转学该专业的八名留学生之一。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留苏学生大批撤回国,按周恩来总理指示,国防相关重点专业每专业保留一名留学生,王永志又成为火箭导弹专业被保留的唯一一位。前苏联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的第一助手和接班人、莫航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院士得知此事后,主动提出要亲自指导这唯一的中国学生的毕业设计。王永志至今难忘,米申院士第一次见面时对他说:“中苏两党的关系破裂了,中苏两国政府的关系也破裂了,但是,那是政治家的事,你我师生关系依旧。你有任何问题尽管问,不要有任何顾虑。”
最终,王永志的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获得最高分5分。事实上,他的所有功课都是5分,获优秀毕业生奖章。莫斯科航空学院副院长克里莫夫亲自劝王永志留下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这是该校首次破例让高度保密专业外籍学生留校深造。但王永志婉言谢绝了:“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只是我的国家急需这个专业的人员,等着我们回去参加建设。”
1961年3月,22年求学生涯每个阶段都最出色的好学生、中国第一位火箭导弹设计专业留苏毕业生王永志,登上了归国的国际列车。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精选篇6
从1978年起,李振声又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为技术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原创性成果让1986年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落户西安,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观。他培育出的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累计推广700余万亩。他提出的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已成为业界共识和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1987年,李振声带领中科院400余名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6年时间实现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爱惜粮食、要种好粮食的“老李”十分好学。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
从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到2006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始终保持着农民情怀。他曾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精选篇7
黄宗德,荣成市寻山街道万石耩村人,1931年8月出生,1948年11月参加革命,1949年6月入党。先后担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组织股长、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顾问等职,1986年12月离职休养至今。40年军旅生涯中,先后参加战役战斗50余次,立功受奖16次,其中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四等功4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嘉奖11次,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1963年被天津市评为特等防汛模范,4次接受毛泽东主席接见,5次接受金日成主席接见。
1931年8月,黄宗德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的决战时刻,黄宗德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立即投入战场。由于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于1949年6月入党。
黄宗德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江西剿匪和淞沪战役,在湾沚战斗期间的一个夜晚,17岁的黄宗德与3个国民党军老兵相遇,成功俘虏了这3个人,立了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宗德所在部队于1953年初坚守平康正面阵地。1953年2月27日夜,黄宗德率领全班突入敌阵地,迅即解决了敌哨兵,消灭了敌人一个加强排。同年7月,志愿军组织金城反击战役,黄宗德所在连队要攻占注字洞南山5号阵地(上九井西山)。7月13日晚,连队成功攻占敌前哨阵地。次日早晨,黄宗德在清理搜索战场时,于一个地堡坑道里发现敌人,经过独自战斗,黄宗德炸死敌人2名,俘虏敌人22名,其中有上尉连长等4名军官,缴获各种枪支22支,报话机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