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人物事迹素材

| 刘慧

航天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于航天任务的完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长期飞行以及多人的乘员组,其心理素质的选拔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航天人物事迹素材积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国航天人物事迹素材

戚发轫秉承“两弹一星”精神搞航天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做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自此,以“921”为代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年,他59岁,因为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而刚刚卸下“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总设计师的担子,又旋即被委此重任。

当时,尽管我国已经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却几乎一切从零开始。并且,载人飞船工程涉及技术领域的广度、难度,若与我国以往研制的各类卫星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航天器上有了人。人命关天,岂敢儿戏。戚发轫深知其中的分量。

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戚发轫和老一辈“两弹一星”人走过的路。1968年2月,专门负责卫星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把戚发轫和另外17人调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戚发轫成为中国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35岁这年,戚发轫亲手为祖国造了一颗卫星挂上星空。

中国第一星的研制,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难。没经验,没资料,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尽管如此,这些勇士依旧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坚持着,直到1970年4月24日,诞生于艰难之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在苍茫大漠中的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地飞上了浩瀚太空。

戚发轫回忆说:“1970年4月24日,那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候,‘打上去了,入轨了,听到乐曲了’,那些声音至今还在耳边。那一年,我37岁。”

11个月后的1971年3月,他和同事们研制的“实践一号”科学探测卫星,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这颗设计寿命一年却在太空翱翔了八年多的卫星,源源不断地向地面发回了大量珍贵的科学实验数据,为以后卫星的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带着“两弹一星”精神,戚发轫和所有参与研制飞船的科技人员踏上了漫漫求索路——1998年,用4年时间建设的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在北京西北郊的一片农田里拔地而起,已经组装起来的四艘供地面试验用的初样飞船已在里面同时展开测试。1999年下半年,戚发轫率队远赴酒泉发射场,进行试验飞船合练准备。在热浪滚滚的沙漠中,队伍用四个月时间,完成了飞船全部技术流程的演练,并与火箭系统、发射系统和测试系统进行了对接。茫茫大草原,着陆场也陆续建好。

这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新型火箭“长征二号F”托举着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直上九霄。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后,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

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飞船首飞,中国不过用了短短7年多时间。神舟一号飞船升空后,国外的一个媒体曾将这艘船比喻为“上帝之舟”。

亲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路艰苦卓绝发展历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说:“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荣传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2001年1月 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也有了新的提高……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由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那一刻,许多指挥台上的老专家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戚发轫却平静如常:“我们花了11年时间,没有把握,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据他讲,除了在地面上做的无数次试验外,团队还做了4次无人试验,对“上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反复修正。“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我们设想了100多个故障,并且都做了预案。当然,最终那100多个预案一个也没有用过。”

吴杰与太空擦肩而过的英雄

1998年1月5日,根据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首批14名航天员加入到这个担负特殊使命的英雄群体。2010年5月7日,中国完成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7名航天员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吴杰,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与其他航天员不同的是,他提前两年,和另一名战友李庆龙作为中国提前选拔出的两名航天员教员,前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基础性科目训练。

为期一年的训练是残酷的。一次训练,李庆龙和吴杰被拉到北极圈的一片雪野,在-50℃的低温中生存了48个小时。训练方提供的全部食物,仅仅是很少的压缩饼干等救生食物。“两天两夜很少合眼,感觉异常痛苦。”李庆龙说,仅这一次训练下来,体重足足掉了四斤。而这,只是训练中微不足道的一瞬。

像是两个怀揣秘密北上取经的人,吴杰和李庆龙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四年课程。1997年11月,出生于1963年的吴杰获得了“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拥有这张证书,意味着他有资格驾驶任何一艘“联盟”号飞船,完成所有职业航天员内心最为梦想的目标——探索广袤的太空。而后,他们转身回国,言传身教。

应该说,吴杰和李庆龙是当时整个中国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两个人。1998年1月,两人以航天员教练员和航天员的双重身份编入中国航天员大队。

2003年7月,在杨利伟首飞之前,首批14名航天员集体参加考核,这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生死一战。考评委员会通过复核试卷、回放录像、计算训练五年多来的各项考试等级和训练成绩,综合各界意见,最后给每个航天员打出总分。

7月3日,评选结果揭晓: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这意味着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正式产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并且,这个成绩还打破了世界航天界的一项纪录: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

但这也意味着,并非所有首批航天员都有登上太空的机会。吴杰和李庆龙就是如此。16年里,他们一次次落选,一次次准备,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漫长的等待。2014年1月,上级宣布了李庆龙、吴杰、陈全、潘占春、赵传东等5名航天员停航停训的命令。由于年龄原因,他们再也没有飞天的机会。吴杰给这场漫长考试的答案是“不忘初心,不悔始终”。

邓清明至今还记得,2014年3月13日,在停航停训仪式上,陈全紧握他的手说:“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邓清明也记得中国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李新科对这五名停航停训航天员说,“他们的等待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页”。他们同样是共和国的飞天英雄!

同为第一批航天员的邓清明,同样经历漫长的等待,至今仍在时刻准备着。同时,他也是目前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的首批现役航天员。邓清明三次入选备份梯队,每次都完成了和主份乘组同样内容、同样标准的训练任务,却一再与飞天失之交臂。“目送自己的战友一次次飞天成功,一次次载誉归来,说心里话,没有失落感是不可能的。”他不停问自己,“为什么别人可以执行任务,而我不行呢?航天员是我的职业啊,如果没有机会执行任务,那不是我的失职吗?”

但任务却没有给落选的航天员太多时间整理负面情绪。每次任务成功后,每名航天员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给自己“归零”,抛开过去,放空自己,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发射前一天,航天员中心领导来到问天阁,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任务,邓清明和另一名航天员作为备份。领导让他们谈谈对任命决定的感受,轮到邓清明发言时,他停了一会儿,紧紧地抱住景海鹏说:“海鹏,祝贺你!”景海鹏也饱含深情地说:“谢谢你,兄弟!”整个问天阁大厅寂静无声,那个长达两分钟的拥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虽然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美丽的飞天梦想永远激励我拼搏奋斗。”邓清明始终保持着备战状态,对未来的任务充满了信心。

航天成就嫦娥探月工程—世界上唯一着陆月球背后的着陆器和巡视器

中国在2004年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中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实现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

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嫦娥工程。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而根据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 并计划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

嫦娥系列月球任务,不仅以非常浪漫的''嫦娥''(轨道器和着陆器)、''玉兔''(巡视器)、''鹊桥''(嫦娥四号中继星)和''广寒宫''(嫦娥三号着陆地)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而著名,还以它们不断实现的新纪录而广受全球科技界重点关注。

其中,嫦娥三号在2013年着陆月球,至今保持一定程度的工作状态。2019年初,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着陆月球背面,一直正常工作至今,完成了超过25个月球日夜(月球的一天约为地球上的28天)的工作。不仅如此,它们还是人类唯一着陆月球背后的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二号行驶距离超过600米,服务于它们的中继卫星——鹊桥号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发射的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在完成运送返回器和月球样本到地球附近的任务后,又利用剩余推进剂,继续前往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点。

嫦娥探月工程,获得了人类航天众多新纪录,并且这些记录每天都在更新。2020年的嫦娥探月,是人类航天近些年载入史册的亮点之一。

2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