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李振声事迹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精选篇1)
20世纪40年代初期,山东省遭遇了罕见的大饥荒,无数人吃树皮、用蒜根充饥的场景深深触动着李振声,年幼的经历让李振声体会到粮食的宝贵,更有了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决心。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精选篇2)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他们曾每天步行往返20里路,去试验田查看苗情;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面对质疑,他们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精选篇3)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精选篇4)
小麦育种是李振声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中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而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数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小麦产量低、品种退化等问题突出,急需通过育种技术革新来解决这些瓶颈。
1956年,李振声被派往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正式开始了他在小麦育种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李振声通过艰苦卓绝的实验和反复的科学探索,提出并实践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这项技术旨在将小麦与野生近缘植物(如偃麦草)进行杂交,克服物种间的遗传障碍,培育出具备优良性状的小麦新品种。
远缘杂交育种是一项技术难度极高的创新,因为不同物种的遗传差异常常导致杂交不成功,或是杂交后代性状不稳定。然而,李振声凭借着科学家独有的坚韧与毅力,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的实验,最终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高产、抗病、抗逆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小偃”系列小麦品种,如小偃4号、5号和6号等。这些品种不仅在中国的广袤农田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还显著提高了全国的小麦产量,直接解决了当时中国粮食短缺的困境。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精选篇5)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誉接踵而至,但他没有止步。
2011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