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
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新鲜出炉,杨嘉墀事迹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集合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1)
杨嘉墀(1919.7.16—2006.6.11.),空间自动控制专家。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1949年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曾任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电子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空间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等。长期从事自动化技术及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担任空间技术分系统设计师,在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指导研制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检测技术及设备等。联名倡议发展高技术建议(“863”计划)。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陈嘉庚信息科学奖、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2)
1947年1月,杨嘉墀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于文理学院工程科学与应用物理系。1949年4月,杨嘉墀以《傅里叶变换器及其应用》的论文通过答辩,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杨嘉墀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系工作,担任副研究员,协助系主任钱斯(B.Chance)进行研究工作,随后成功研制自动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即“杨氏仪器”。
杨嘉墀虽远在大洋彼岸,却始终胸怀祖国。在美学习、工作期间,他参加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活动,时刻关注祖国的消息,讨论国内时局。新中国成立后,他加紧了回国的准备。
1956年9月,杨嘉墀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历经波折,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6年,我国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该规划在“迎头赶上、重点发展”的方针共识指引下,将发展以原子弹和导弹为代表的国防尖端技术摆在突出地位。在此背景下,杨嘉墀归国后从事的科学事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到中国科学院,参与筹建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另一方面是由钱学森推荐,参加国防重大工程研制工作。
杨嘉墀攻克众多技术难关,研制了多种仪器仪表,为尖端技术发展默默奉献。
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是由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陆元九等负责组织拟订的,杨嘉墀也应邀参加了规划研究工作。特殊仪表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进行地面试验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责成自动化研究所组建特殊仪表研究室,并由杨嘉墀担任主任。
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3)
1962年,杨嘉墀参与中国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提出了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工业自动化试点项目,参与制定了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等单位的自动化方案工作,推动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使中国工业过程控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63年初,杨嘉墀负责“核爆炸试验用测试仪器”技术抓总工作,提出了采用反馈式光电倍增管线路的大量程温度计方案和采用变磁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方案,该技术于1964年3月完成研制。
1965年,杨嘉墀任人造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参与卫星总体方案的讨论和对卫星的姿态控制及姿态测量进行专题论证,经过两个月的工作,杨嘉墀团队提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设想,经过深入研究,还提出可采用自动控制实现卫星姿态控制。1965年,杨嘉墀组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化学所、上海技术物理所、长春光机所等协作攻关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66年,“____”开始后,杨嘉墀被停止了一切行政职务,但还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坚持工作。1968年,先后担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国防科委五院502所所长、副所长、七机部五院副院长。此外,“东方红一号”卫星经过五年攻关,于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4)
当我们默默地肃立在杨老师面带微笑的大幅彩照前,吊唁这位著名的卫星专家,“863”高科技计划的倡导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时,止不住的泪水滴滴洒落在朵朵洁白的百合花上。在万朵鲜花簇拥中,杨老师微笑着,笑得那么慈祥,那么爽朗,那么感人。杨老师的丰功伟绩、高尚品格,是一座崇高的丰碑,永远鼓舞着我们。
1958年,我们第一次见到杨老师是在中国科技大学,那是新中国为培养“两弹一星”人才,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大学。那时,杨老师给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讲基础课和专业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56年,带着拳拳报国心,杨老师从美国回来了。作为哈佛的博士,他以哈佛的校训“为了增长智慧走进来,为了更好地为祖国和同胞服务走出去”和“追求真理,追求好中最好”的哈佛理念,当作自己行动的准则。从科研第一线中抽暇,到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栽桃育李、勤奋耕耘,从一年级基础课开始,一直讲到研究生专业课。
为了讲好潜艇用核反应堆的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杨老师收集了几乎所有国外公开发表的最新论文和有关的图书,并吸取其中的精华,再传授给我们。
杨老师上课时用的是外文原版书,因此,他要边翻译,边推导公式,边在黑板上书写。一堂课下来,常常要用八、九面黑板。写写擦擦,讲台上和身上都是粉笔末,汗水浸透了他的白衬衣。
记得有一次,杨老师发现外文资料上一个公式错了,但一时又找不出原因。他竟一连三天通宵达旦地找寻原因,终于找出了问题。杨老师具有在哈佛文理学院打下的数学和物理的扎实基础,又有哈佛工科的工程设计与研制能力。他在我们科大讲课,举轻若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些都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促使我们立志一定要发奋学习。
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5)
杨嘉墀1965年参与了《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的起草和论证工作,开始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研制;1966年参与制订中国人造卫星十年发展计划;1968年后任国防科委五院502所副所长、七机部五院副院长兼502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参与制订中国工业自动化仪表、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等发展规划和中国人造卫星发展十年规划。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太空游子”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掌握卫星收回技术。杨嘉墀主持研制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将决定这颗卫星能否成功返回。杨嘉墀语出惊人,经他测算,卫星运行三天后收回来没有什么问题。一向决策有度的钱学森依据杨嘉墀的判断果断拍板:向中央报告,卫星按原计划三天后返回。1979年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八届空间控制讨论会上,杨嘉墀等人发表了题为《中国近地轨道卫星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的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
杨嘉墀1980年率代表团去美国,与美国仪表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后又与日本测量与控制学会及英国的测量与控制学会等一起在1983年、1985年、1987年、1991年和1992年相继在中国召开了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1983年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转任科技委副主任后,查阅并搜集了大量资料,完成《我国应用卫星成就与效益分析》,对“七五”期间各种型号卫星所能获得的效益进行了估算(因为有许多效益是间接的),结论是:五年里,中国发射卫星8颗,总投资6亿元,而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为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