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

| 徐球

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是什么样的呢?钱三强的故事大家清楚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

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篇1】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罗布泊荒漠上空绽放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创举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也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那一天,恰好是一位中国科学家51岁的生日,这声东方巨响,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日礼物。

他,就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出生于浙江绍兴,原籍浙江湖州。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篇2】

1937年,钱三强进入世界闻名的居里实验室,师从居里夫人的长女伊莱娜·居里和其丈夫约里奥·居里,攻读博士学位,开启了他10年的原子核科学研究生涯。

1947年,钱三强和妻子何泽慧发表了《论铀核三分裂的机制》一文引起了世界核物理学界的高度关注,钱三强夫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正处于科研事业巅峰期的钱三强,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优越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

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我们当年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到欧洲留学,目的就是为了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好回去报效祖国。我们怎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呢?应该回到祖国去,和其他科学家一起,使原子核这门新兴科学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篇3】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子,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值此特别之际,中国核网推出系列连载,引领读者共同回望那段充满挑战与荣耀的历史时期,向那些为了国家安危与民族荣光,默默耕耘于科研最前线的“两弹一星”元勋们致上最深切的敬意与缅怀。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镌刻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上,激励着后来者____,继续前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书写中国核科技事业更加辉煌的篇章。

钱三强 (1913-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前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组织科学家联合攻关。早在1960年,即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篇4】

2026年,清华物理系将迎来建系百年。近百年来,物理系汇集了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众多物理学大师,培养了以10位“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国防、科技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迎接百年系庆,特推出“清物百年”系列宣传,共同回顾物理系历史,传承科学家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钱三强在清华期间读书十分刻苦,他喜欢做物理实验,动手能力也十分出众。1935年,钱三强选修了吴有训开设的实验技术课。“他手把手地教我们,让我们掌握烧玻璃的火候和吹玻璃技术的关键所在,并随时指出我们的缺点,我感到得益不少”,后来钱三强在法国留学期间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实验设备,受到了导师约里奥的赞许。他曾写道:“回忆这段事实,说明我在清华大学时受到的教育,特别是吴先生鼓励我们敢于动手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一生是有意义的。”

钱三强中国核弹之父事迹【篇5】

1913年10月,钱秉穹生于浙江绍兴,刚满十个月便跟随母亲徐贞与哥哥秉雄,到北京和时任中学国文教师的父亲钱玄同团聚。他们住在一座老式四合院里,喜爱花草的母亲,在院子里种满了丁香、月季、海棠、蔷薇、桃树和李树,总是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因父亲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崇尚科学与民主,6岁的小秉穹被送进了当地的孔德学堂。这是一所最早提倡白话文、注音字母的学校,除了抓德、智、体“三育”外,还强调美育与劳动。秉穹一进孔德便如鱼得水,仅三五年工夫,就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喜爱。

上学之后,小秉穹交到了两位好友,因排行第三,体格最强,被好友称为“三强”。父亲觉得“三强”两字不仅通俗易懂,还符合进步潮流,可以解释为“德智体”都进步,就将“秉穹”改成了“三强”。后来,这个名字被载入中国核物理科学发展史册,为人们所熟知。

1926年,大革命从南方开始,北伐军捷报频传,进步书刊在孔德学院广为流传。15岁的钱三强读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后,书中构建中国未来的建设蓝图,激发了他对理工学科的兴趣,“要使祖国不受屈辱,摆脱贫穷,走向富强,非建立强大的工业不可”。

2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