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

| 徐球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王大珩是怎样的人物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篇1)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逐步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篇2)

王大珩[héng](1915年2月26日-2011年07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祖籍江苏吴县(现江苏苏州),中共党员,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高级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主要从事光学研究,1942年王大珩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到中国。1951年筹建仪器馆(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光机所),任馆长(所长)。 1960年任“150工程”总工程师,1962年开始分别组建长春光机所西安分所、上海分所、大邑光电所、安徽光机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是“东方红号”地面设备组负责人, 是“863”计划创导者,参与和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首台航天相机,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等,是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年12月被追授“改革先锋”称号。发表文章或做学术报告达260篇,编著有《七彩的分光》《高科技辞典》等作品。

光学设计是仪器馆最早取得成绩的科研领域。王大珩亲自领导建立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过若干次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后来,在这里受启蒙基本训练的许多人,成为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光学玻璃是仪器馆成立初期的重要科研成果。在以龚祖同先生为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批光学玻璃的过程中,王大珩运用他在英国工作的经验,在玻璃配方、退火工艺及测试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篇3)

从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攻方向。先后在红外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与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光学测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中国第一次核爆试验,指导改装了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他为建立国防光学工程的学科基础,最早在国内领导大气光学和目标光学特性的研究;他在太阳模拟器和空间侦察照相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先进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靶场光测设备,他领导了多种型号的研制工作。

60年代初,为适应国防工程的要求,国家提出研制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的任务。就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而言,完成这一任务有很大困难,但是在王大珩的号召和指导下,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研制出超过原设计指标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光学工程研制和小批量生产的历史,在这项工程中,王大珩任总工程师。当时对于如何承担靶场跟踪经纬仪任务,曾出现过搞“半杆子”还是“一杆子”的争议。所谓“半杆子”就是说长春光机所作为科研机构,应只搞攻关研究——“上半杆子”,而整套设备的制造则应由产业部门和工厂来承担。所谓“一杆子”则是从研究攻关到出产品“一杆子到底”统由长春光机所完成。王大珩主张“一杆子”做法。实践证明王大珩的论点是切合实际的。从此,在中国科学院范围内,为研究发展高精技术设备确立了“一杆子”的传统。

1974年,在中国对美实施“乒乓外交”后,王大珩率中国激光科技代表团去美国考察。这是建国后中国第二个访问美国的学术代表团,对促进中美激光科技学术交流颇有影响。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篇4)

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里,王大珩时刻胸怀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科技事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

他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光学,多年来,他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国家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很多重大建议。

1986年,王大珩和另外几位科学家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项建议受到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组织了200多位专家,经过全面论证和多次修改,最终制定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就是“863”计划。发展高科技从此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863”计划起的作用,王大珩曾这样说。

上世纪80年代,王大珩先后几次与其他科学家联名提出发展工程技术、建立国家级的工程技术院的建议。1992年4月,他再次与几位科学家一起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王大珩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事迹(篇5)

1915年,王大珩出生于日本东京,母亲给他起名为小膺东。幼儿时期,母亲周秀清有意识地教小膺东识字,到4岁时,小膺东已能识得1000多个汉字,父亲觉得儿子是个可造之才,便在小膺东5岁那年送他去学校接受教育,并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王大珩。

从小学到中学王大珩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在父亲的指导下王大珩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32年高考时,王大珩以南开大学理学院第一名,青岛大学第一名,和清华大学第十五名的优异成绩被这三所大学同时录取。王大珩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来到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名额,1938年前往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成了一名光学研究生。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年王大珩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258390